江苏省常熟市九年级语文4月调研测试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常熟市九年级语文4月调研测试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常熟市九年级语文4月调研测试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常熟市九年级语文4月调研测试试题.doc_第4页
江苏省常熟市九年级语文4月调研测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常熟市2016届九年级语文4月调研测试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 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纸卷面清洁。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ln 选 jio 健 相得益zhng 中流d 柱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时光如梭,稍纵既逝。人们常常在感叹人生,悲哀命运的时候,时光就匆忙划过。其实,所有的衷叹,都原于过多的贪婪与无谓的索取。一旦事与愿违,心灵的堤坝瞬间崩溃。其实,人生是一次长途拔涉,扎实走好每一步,珍惜沿途中的每一处风景,生活就是一种享受。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珍爱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懂得春赏嫩绿、夏赏花开、秋赏落叶、冬赏雪飘,看日出、观日落、追晨昔、赏夕阳我们就会活得轻松愉快。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怀旧空吟闻笛赋,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则不复也。 (八则) 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 )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4.下面这段话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3分) 许多仁人志士,从古至今以国事为己任,前赴后继,保卫祖国。通过这种可贵的爱国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养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 句,修改意见: (3)第 句,修改意见: 5.名著阅读。(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兔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节选自父亲的病) 上面语段中,这位开方的陈莲河先生给我父亲配置的药引是什么?(1分) 父亲因庸医延误病情而死,这对鲁迅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三打白骨精”的孙悟空,因师父误解而被逐回花果山。后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孙悟空离开花果山,重新保护师父唐僧踏上了西天取经的征途?(2分)第二部分(44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6 -7题。(5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失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确生动”。请结合诗中划线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2分) 7.有同学在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被三峡的壮丽景色所深深吸引,纷纷写文章描绘三峡的美景,其中有学生用刚刚学到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描绘三峡夏季的景色,你认为恰当吗?为什么?(3分)阅读出师表中的有关语段,回答8-9题。(4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c.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于土墙凹凸处(幼时记趣)9.诸葛亮在甲文中为何向刘禅提到先帝“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这件事?(2分)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回答10-12题。(9分)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归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选自资治通鉴) 10.解释文中加点字。(4分) (1)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 ) (2)自陈尝在秦王幕府( ) (3)恐人人皆恃恩私( ) (4)相寿流涕而去(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 12.乙文中划线句与甲文选段中的哪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划线句表现出了魏征怎样的性格?(3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3-15题。(8分)读永恒的书周国平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关注精神生活的人会对书籍毫无兴趣。“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俄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说的这句话、非常贴切地表明了这一点。 然而,古今中外的书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级,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把那些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他人却是不必读的书,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三是必读的书。这类书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的内涵,固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桓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不同的人就此开出的书单一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实有眼光,就必定都会选中一些最基本的好书。例如,他们决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类作家的著作。 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全读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那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样的信念,即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绝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着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说的:“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喜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位。一个在阅读和深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也读不完,我们岂能把只有一次的生命浪费在读无聊的东西上。 13.结合、两段内容,请你说说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永恒的书?(3分) 1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中“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的含义。(2分) 15.纵观全文,作者对读书提出了哪些建议?(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2题。(18分)瞬息与永恒的舞蹈张杭杭 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除了枝条日甚一日的蓬勃,别无吐蕾开花的迹象。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梢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再次走上阳台,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里,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它的花蕊是金黄色的,沾满了细密的颗拉,每一粒花粉都在传递着温馨呢喃的低语。那橄榄形的花苞渐渐变得蓬松而圆融,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更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她”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知道这是自己多年来一直期盼的一次公开演出,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虽然是初次登台,但是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绝美。 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悄然无声地一边舞着,一边用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冬情演绎着生命的辉煌,挥洒着成功的芳香。 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 “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艺术和生命的真谛。 我很久很久地凝望着它,满怀歉意地观赏着昙花从帷幕拉开、尽情绽放到舞台定格的全部过程。“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偶然的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给予我新的启示。 那个傍晚的阳台,那一场绝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幸运的陪伴者。想起六年来我对县花的冷落和敷衍,愧恨之情油然而生。此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明年再度巡回。 (选自世纪经典散文,有删改) 16.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瞬息与永恒的舞蹈”中“瞬息”与“永恒”两个词的理解。(4分) 17.本文蕴含了“我”对昙花的丰富情感、请概括“我”的情感变化历程。(3分) 18.文章开头第段作者为什么要写昙花整整六年“一点动静都没有”,我“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3分) 19.文中作者对昙花的指代前后有所变化,前三段出现的是“它”,从第段开始却变成了“她”,指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20.本文对昙花绽放的过程描写得精美细腻,感人至深,请联系文中第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