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Z01-090@手机充电器外壳的成形模具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50322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72.51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09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 资源描述:
-
MJZ01-090@手机充电器外壳的成形模具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 内容简介:
-
设计题目:手机充电器外壳的成形模具设计 姓名:徐进杰 焦作大学 中图分类号: TK414.1+8 手机充电器外壳的成形模具设计 专 业 名 称: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学 生 姓 名 : 徐进杰 导 师 姓 名 : 刘敬平 职称 : 讲师 焦作大学 二 八年五月 毕业设计 nts 中图分类号: .TK414.1+8 密级:公开 UDC: 单位代码: 11522 手机充电器外壳的成形模具设计 Handset battery charger outer covering formed mold design 姓 名 徐进杰 学 制 三年 专 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研究方向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导 师 刘敬平 职 称 讲师 设计 提交日期 设计 答辩日期 焦作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nts 引言 引 言 在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制造中心 实习期间,使我对模具制造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故在这次做毕业论文选择课题时,我最终选择设计关于以塑模为课题的设计,体现塑模在 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的实际操作及应用。 现代 经济 的飞速发展 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 提升 ,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期间其发展重点应该是既能满足大量需要,又具 有较高 的 技术含量,特别是目前国内尚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的模具和能代表发展方向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又由于模具标准件的种类、数量、水平、生产集中度 等对整个模具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一些重要的模具标准件也必须重点发展,而且其发展速度应快于模具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模具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及降低成本。由于我国的模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对于出口前景好的模具产品也应作为重点来发展。 而 且应该 是目前已有一定基础,有条件、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产品。 如: 1.大型精密塑料模具 塑料模具占我国模具总量的比 例 正逐年上升,发展潜力巨大。目前虽然已有相当技术基础并正在快速发展,但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也 供不应求,每年进口几亿美元。 2.主要模具标准件 目前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推杆推管、弹性元件等。这些产品不但国内配套大量需要,出口前景也很好,应继续大力发展 。 3.大型精密塑料模具 塑料模具占我国模具总量的比例正逐年上升,发展潜力巨大。目前虽然已有相当技术基础并正在快速发展,但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也供不应求,每年进口几亿美元。 4.主要模具标准件 目前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推杆推管、弹性元件等。这些产品不但国内配套大量需要,出口前景也 很好,应继续大力发展。 nts 第 1章 塑件工艺分析 1、塑件工艺分析 1.1 塑件设计要求 该产品用于手机充电器外壳上 ,要求具有绝缘性的作用。该产品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为一般精度 ,但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要求各部分有一定配合精度关系。 1.2 塑件生产批量要求 该产品为大批量生产。故设计的模具要有较高的注塑效率,浇注系统要能自动脱模,可采用侧浇口自动脱模结构。由于该塑件要求批量大,所以模具采用一模二腔的结构,浇口形式采用侧浇口,由于塑件相对较小,所以可以采用一点进料,以利于充满型腔。相对于大塑件可采用相对于小的塑件大的分流道,以达到同时 充模的效果。 1.3 塑件的成型要求 化学性能稳定,绝缘性好,宜于成形加工等,闭弯折不容易产生损坏和断裂现象。塑件表面要求无飞边或缩孔现象。 不同种类的塑料其工艺性能、成形特性也不相同,因此为了确定塑料的工艺性能、成形特征,并在模具中充分利用以获得优质的塑料制件。 如下表塑料种类与模具设计关系 塑料 特征 注意事项 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 ABS) 1, 直接浇口处易产生定向应力,以致使塑料变形 2, 冷却速度快 3, 流动性好具有铰链性能 1, 尽量采用直接浇口,尤其是成形较大面积的扁平体 2, 浇注系统散热面积要小, 以降低冷却速度,保证塑料顺利充填型腔 nts 第 1章 塑件 工艺分析 3 1.4 料 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ABS) 性能 :1.ABS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共聚物,价格便宜,原料易得,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工程塑料之一。 ABS无毒、无味,为呈微黄色或白色不透明粒料,成型的塑件有较好的光泽,密度为 1.02-1.05g/cm3 2. ABS 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共聚物 ,故它有 3 种组分的综合力学性能,而每一组分又在其中其着固有的作用。具有良好的表面硬度、耐热性、耐化学腐蚀、坚韧、成型加工性和着色性能。 3. ABS的热变形温度比 PS、 PE、 PP、 PVC都高,尺寸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介电性能,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 4根据 ABS 中三种组分之间的比例不同,其性能也略有差异,从而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 5耐冲击用:有高抗冲击强度,电绝缘,防霉,防湿,耐水性能。 6自然放霉,耐湿,耐酸特性及具有高度防湿,防霉,耐高频特性。 用途: 1.可做工业电器开关及零件 ,仪表壳 ,纺织机械零件、矿灯零件 ,旋纽灯头 ,开关 ,插座等日用电器零件 2.可作电绝缘性 ,耐水性要求较高的电器仪表及电讯工业零件 ,交通电工器材及无线电零件 3.可作耐高频的短波和超短波电讯器材 ,高绝缘试验仪器 ,无线电 ,雷达 ,电子管灯座等电器零件 4.可作要求耐热 ,耐水 ,防霉 ,防腐的各种电器零件 ,用于船舶 ,湿热带气候条件时 5.可用于有金属嵌件的复杂塑件 ,或用于防霉 ,防湿 ,防震场合时作真空管插座 ,电磁开关座 ,蓄电池箱盖 , 通讯机外壳 6.可作蓄电池零件 ,人造纤维工业用零件 ,卫生医药用具 ,有酸 ,蒸气侵蚀的工作条件时零件以及湿度大 ,频率高 ,电压高的电器 ,机械零件 7.ABS 还可制作成水表客、纺织器材、电器零件、文教体育用品、玩具、电子琴及收录机外壳、 食品包装容器、农药喷雾器及家具等。 nts 第 1章 塑件工艺分析 1.5 材料的确定及相关参数 方案一: 1 模 2 腔,购塑件平行放置,方向相反以便侧向抽芯。浇口设在零件的上表面,使用定距拉杆加导柱和弹簧,矾保第一次分型面在定模座板和中间板之间分开,凝料先被拉断。第二次分型而在动模板和中间板之间分开,以便取出制品。这样分型有利于模具加工、注射、排气、脱模,同时使得操作简单方便。 方案二: 1 模 2 腔,两塑件平行放置,方向相反以便侧向抽芯。浇口设在零件的下表面,浇口道从推杆旁边进去,即做成潜伏浇口。但由于制品较高,流道太长, 容易有浇注不足的现象发生。使用定距拉板分型自动脱落凝料和制品。但制品是壳体,下表面有台阶,而且多加两块推板使得本来就很长的流道加长,浇注不足的可能性就更大。 方案三: 1 模 2 腔,两塑件平行放置,方向相反以便侧向抽芯。仪用热流道,可以消除废料的产生,但流道过长加热较复杂,而且 ABS 塑料流动性较好易产生涎流现象,改用 PP等其它符合热流道的塑料,不仅塑性能不能满足制件功能要求,而且增加生产成本。 结合塑件注射可行性和经济性,对比以上 3个方案,本次设计选择方案一。 ABS的成形条件 : 注射成形机类型 :螺杆式 密 度 (g/cm3):1.02 1.05 计算收缩率 (%):1.2 1.0 预热 :温度 ( )80 100 时间: (h)3 5 料筒温度 ( ):后段 160 170 中段 170 180 前段 180 190 喷嘴温度 ( ):170 180 模具温度 ( ):90 120 注射压力 (Mpa)80 130 成形时间 (s):注射时间 20 90 高压时间 0 9 nts 第 1章 塑件 工艺分析 5 冷却时间 20 60 总周期 60 适用注射机类型 :螺杆式 后处理 :方法 红外线灯、烘箱 温度 ( ) 140 145 时间 (h) 4 nts焦作大学 毕业设计 第 2章 基本结构 2、基本结构 2.1 模具的成形方法 塑件采用注射成形法生产 .为保证塑件表面质量 ,使用点浇口成形 ,因此模具应为双分形面注射模 . 2.2 型腔的布置 塑件形状简单 ,质量较小 ,生产批量大 .所以应使用多型腔注射模具 .考虑到塑件的侧面有矩形孔 (7X2),需侧向抽芯 ,所以模具采用一模二腔 (计算方法如下 ),平衡布置 .这样模具尺寸较小 ,制造加工方便 ,生产效率高 ,塑件成本较低 .其布置如下图: 型腔图 塑 件分型面的选择 应保证塑件的质量要求 ,塑件的分型面有多种选择 ,图如下 ,分型面选择在轴线上 ,这种选择会使塑件表面留下分型面痕迹 ,影响塑件表面质量 .同时这种分型面也使侧向抽芯困难 ,假如分型面选择在下端面 ,这样的选择使塑件的外表面可以在整体凹模型腔内成型 ,塑件大部分外表面光滑 ,仅在侧向抽芯处留有分型面痕迹 .同时侧向抽芯容易 ,而且塑件脱模方便 .双分型面注射模注射成型塑件表面平整、没有较大的浇口痕迹 .由于该塑件为多型腔注射模 ,浇注系统有分流道 ,即要实现分流道脱模 ,又要实现塑件脱模 ,所以应该应用双分型面 . nts焦作大学 毕业设计 第 2章 基本结构 7 图 2 分型面 2.3 选择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从注射机喷嘴起到型腔入口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 1)主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是指浇注系统中从注射机喷嘴开始到分流道的流通通道 . 主流道衬套的材料常用 T8A、 T10A 制造,热处理后硬度为 50 55HRC。主流道衬套与定模板采用 H7/m6 的过渡配合,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采用 H9/m9 的过渡配合。由于受型腔或分流道的反压力作用,主流道衬套会产生轴向定位移动,所以主流道衬套的轴向定位要可靠其结构形式如下图。 nts焦作大学 毕业设计 第 2章 基本结构 8 2)分流道的设计 分流道的截面形状有:圆形、梯形、 u形、半圆形、矩形;分流道的长度应尽可能的短,少弯折的减少压力损失和热量损失;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AP模模P 熔融型料在型腔内的压力( 70 100 Mpa) 80 A 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之和:计算为 9782mm2 锁机F 注塑机的额定锁模力 故 锁机F AP模=68 x 9782=665( KN) 所以选定的注塑机为: 900( KN) 满足条件nts 第 4章 注塑机参数校核 4.3 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 即 模具长 x宽拉杆间距 模具的长宽为 200x250注塑机拉杆间距 260x290 4.4 模具闭合高度校核 模具实际厚度 H 模 =245mm 注塑机最小闭合厚度 H 最小 =200 mm 即 H 模 H 最小 故满足要求 4.5 开模行程校核 我们所选的注塑机的最 大行程与模具厚度有关,故注塑机的开模行程应满足下式: 最小模机 HHS mmHH 10521 因为 最小模机 HHS 20 024 530 0 mm255 mmHH 161101253510521 H1 推出距离 单位 mm H2 包括注射系统在内的塑件高度 单位 mm S 机 注 射机最大开模行程 故 满足要求 4.6 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模具结构是由定模座板、定模板、型腔板、型芯板、模座、推板固定板、推板、导柱、导套、推件杆、推料杆、回程杆、斜导柱、滑块和各种螺钉组成 ,其各部分相互配合完成工作 . 4.7 型腔结构nts 第 4章 注塑机参数校核 计算型腔数目 1)注射机的可塑化能力与每一模所需注入的熔体量 从保证塑件内在质量上考虑 ,每次注射所送出的熔体容量以占注射机的可塑化能力的 80%为宜 .根据我国 1974标准 ,公称注射两为 1000cm3 的注射机 ,其塑化能力为 125kg/h.当用其他塑料时 ,应按密度计 算 ,公式如下 : Qmax =V C (cm3/h) Qmax-注射机对某种塑料的最大注射量 (cm3/h) V-注射机规定的注射量 (cm3/h) -使用的塑料在常温下的密度 (g/cm3) c-系数 , 结晶性塑料 c 0.85 非结晶性塑料 c 0.95 使用公称注射量为 1000cm3 的注射机 ,注射容积 40cm3 的 POM 塑件 ,计算模具可能制作的型腔数 . POM的密度基本与聚苯乙烯相近 , Qmax =125X1.06X0.95 125Kg/h=125000g/h Q=QmaxX0.8 =94339 94000 cm3/h=1566.6cm3/min 设每一注射循环时间为 20秒 ,则 1566.6 3=533 cm3 每一件塑件为 40cm3,加上浇道容积约为 10 cm3,共计 40+10=50 cm3 533 50 10(腔 ) 2)从注射机的锁模力、开模距离考虑 根据塑件的尺寸 ,投影面积为 28 ,材料为 ABS,有工具书查表求注射压力 . 壁厚 2mm,点浇口中心进料时 ,最长流程为 130+0.0707X10 138mm.流程比为138 2 70. 有工具书查表 , 壁厚 2mm 时 ,L/t=70,Ps 25Mpa.查表得 Kc=1.15.塑件形状复杂 ,取 Ks=1.15.注射压力 P P=25X1.15X1.15 29(Mpa) 10腔的总投影面积为 : A=28X10=280(cm2) 所需锁模力为 : F=1.5X29X280X0.01 122(KN)nts 第 4章 注塑机参数校核 开模距离 :塑件长约 63mm,从动模上取下时 ,模板开距不应小于其长的二倍 ,即 126 mm.1000cm3 注射机的模板行程为 700mm,最大模具厚度为 600 mm.完全可以取出塑件 .但从开模距离来考虑 ,可以选用 500 cm3 的注射机 (模板行程为 300mm),但锁模力为 3500KN,不能作成一模 10 腔 ,只能作成 4 腔 .一模 4 腔时 ,估计模板尺寸约为250 mm X200 mm. 所以型腔板是由滑块、 4个凹模、 4个导柱孔、 1个推料杆和分流道及点浇口组成 .其尺寸如图 2。 4.8 型芯结构 型芯板是由 2个凸模、 16个推件孔、 4个导柱孔、 4个回程杆孔和一个推料杆孔以及 4个螺纹孔组成 .其尺寸如图 4.9 导向机构 当动定模合拢后就构成了型腔,为了保证动定模合拢时的导向机构 合模导向机构。合模导向机构在模具中的作用,一是定位作用,模具每次合拢时,都有一个唯一的准确方位,从而保证型腔的正确形状 ;二是导向作用,引导动定模正确闭合,避免凸模式型芯先进入型腔而损坏;三是承受一定的侧压力,在成行过程中承受单向侧压力。导向机构主要由导柱和导套组成 1)导柱 1nts 第 4章 注塑机参数校核 2)导柱 2 4 5 4.10 复位杆 对于大塑件而言,因为其内型腔有两个圆孔,所以使用一般的推杆推出机构、推板推出机构等满足不了塑件脱模的要求,为此大塑件的脱模方式采用侧陷槽脱出机构,侧陷槽是指塑件在非开模方向上的凸出或凹进部位,这 些部位在脱模时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推出侧凹陷机构分为用成形嵌件推出,用内nts 第 4章 注塑机参数校核 倾滑块脱出,用内斜销及滑块脱出等多中方式。根据本模具的成型特点考虑,使用内倾滑块脱出机构,因为其可用滑动的倾斜推杆推出。在大塑件的另一端用一个推杆将其推出,而对于小塑件来说,将设置四个推杆,其中两两相同各在一侧,这样可以平衡其受了力,更好的将塑件推出。复位零件,为了使推出元件合模后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在设计时应考虑推出机构的复位,推出 机构中常用的复位零件有复位杆和弹簧,对于本模具的形式和结构的综合考虑,选用复位杆推出机构。 4.11 拉料杆 拉料杆可分为球形拉料杆、 z形拉料杆和薄片式拉料杆,根据对各种拉料杆的对比分析和对本模具成型特点考虑用 z形拉料杆,其尺寸就及形状如下图:nts 第 4章 注塑机参数校核 4.12 推件杆 nts 第 4章 注塑机参数校核 4.13 推出结构 塑件在模腔中成形后,便可以从模具中取下,但在塑件取下以前,模具须完成一个将塑件从模腔中推出的动作,模具上完成这一动作机构称为脱模推出 机构。 推出机构的组成:第一部分是直接作用在塑件上将塑件推出的零件;第二部分是用来固定推出零件的零件,有推杆固定板、推板等;第三部分是用作推出零件推出动作的导向及和模时推迟推出零件复位的零件。推出机构应使塑件脱模时不发生变形或损伤塑件的外观;推力的分布依脱模阻力的大小合理合理安排;推出机构的结构力求简单,动作可靠,不发生误动作,和模时要正确复位。 nts 第 4章 注塑机参数校核 nts 第 5章 塑料注射模具技术要求及总装技术要求 24 5、塑料注射模具技术要求及总装技术要求 5.1 零件的技 术要求 塑料注射模具应优先按 GB/T12555.1 90和 GB4169.1 11选用标准模架和标准件。模具成形零件 材料和热处理要求,优先按下表内容选用。 模具成形零件优先选用材料和热处理硬度参数如表( 11-2) 零件名称 模具材料 热处理硬度 牌号 标准号 HBS HRC 型腔、型芯定模镶件、动模镶件、活动镶件 45 GB699 216 260 40 45 4Cr GB3077 216 260 40 45 40CrNiMOA GB3077 216 260 40 45 3Cr2Mo GB1299 预硬状态 35 45 4Cr 5MoSiV1 GB1299 246 280 45 55 3Cr13 GB1220 246 280 45 55 5.2 总装技术要求及装配图 总装技术要求如表( 11-3) 条目编号 条目内容 1 定模(式定模板)与动模(式动模应板)安装平面的 平行度按 GB/T12555.2 和 GB/T125556.2 规定 2 导柱、导套对定、动模安装面(式定、动模座半安装 面)的垂直度按 GB/T12555.2和 GB/T125556.2 3 模具所有活动部分应保证位置准 确动作可靠,不得有 歪斜和卡滞现象。要求固定的零件不得相对窜动 4 塑件的嵌件或机外脱模的成形零件在模具上安放位 nts 第 5章 塑料注射模具技术要求及总装技术要求 25 置应定位准确、安放可靠,具有防止错位措施 5 流道转接处应光滑圆弧连接、镶拼处应密合,浇注系 统表面粗糙度为 Ra 0.8um 6 热流道模具,其浇注系统不允许有树脂泄露现象 7 滑块运动应平稳,合模后镶块应压紧,接触面积不少 于 3/4,开模后定位准确可靠 8 合模后分型面应紧密结合,成形部位的固定镶件配合处应紧密贴合,其间隙应小于塑料的额最大不落料间 隙,其值应符合如下规定: 塑料 流动性 好 一般 较差 塑料间隙/mm 0.03 0.05 0.08 9 冷却加热(不包括电加热)系统应畅通,不应有泄漏 现象 10 气动式液压系统应畅通,不应有泄漏现象 11 电气系统应绝缘可靠,不允许有漏电式短路现象。 12 在模具上装有吊环螺钉时,应用符号 GB825 的规定。 13 分型面上应尽可能避免有螺钉式销钉的穿孔,以免积 存溢料。 nts 第 5章 塑料注射模具技术要求及总装技术要求 26 nts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塑料模设计手册 编写组编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 2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齐卫东主编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塑料模具技术手册 塑料模具技术手册 编委会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轻工模具手册) 4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冯炳尧等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5 .塑料模具设计 李秦蕊主编。西安:西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8 6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 李德群等编。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0 7 塑料注射成型与模具 张如彦等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7 8 塑料注射模具机构与结构设计 航空工业部塑料模具编 制组 9 塑料模具图册 阎亚林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0 实用模具技术手册 陈锡栋 、周小玉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11 塑料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屈华昌编著。北京:高等育出版社, 2001。 12 模具标准应用手册 许发樾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 13 刀量模具设计简明手册 叶伟昌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14 冷冲压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资料 虞传宝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 15 模具常 用机械设计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教育丛书编委会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16塑料模具设计 刘昌祺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8 nts 结论 结 论 这次的毕业设计是大学 3年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 3年的学习生活中所学知识的一个汇总和概括,使我们每个人都能了解自己学到了什么,理解多少,会运用多少,还有多少知识不了解,需要进一步加深理解。 在校期间,开设有机械制图及 AUTOCAD、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液压传动、数控机床及编程、 PLC等课程,这些课程对我们 搞好这次毕业设计有很大的帮助,综合运用好这些课程,加之我们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老师的极大帮助和指导,为这次毕业设计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保障。 即将毕业的我,在以后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麻烦,如机器损坏或零件老化等一系列问题时,这时就要靠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去解决它。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一些质量 优、性能好、效率高、能耗低、价格低廉的产品将开发出来并淘汰那些老的生产技术或设备。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设计思想,重视对自己进行机械设计能力的培养;善于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扩展知识面和能力;培养严谨、科学、 创新与创业、艰苦奋斗的企业精神,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做到清洁生产和文明生产,以最大限度的获得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继续学习和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在此我非常感谢刘敬平老师在设计过程中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向刘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因水平有限,设计中必然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nts 致谢 致 谢 三年的学习生活转眼即逝,在外求学经历的坎坷使我慢慢成熟,对在过去的日子里曾给予过我鼓励、帮助的人们我满怀感激,时刻没有忘记。所经历的一切将让我倍加珍惜未来的生活。 整整 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毕业设计作品终于完成了。 此次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 ,我要大力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 刘敬平老师,他严谨细致 治学态度 、一丝不苟的 工作 作风 、 渊博的学术知识、和蔼大度的学者风范 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 他 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我们对刘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给我们提供相关的材料表示大力的感谢。可以说 ,没有刘老师这位负责的指导老师 ,我们的毕业设计也不可能这样顺利的完成。老师不仅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我们的设计 ,而且在他很忙的情况下还帮我们指导 ,我们对此衷心的感谢 !同时还要感谢三年当 中对我进行教育的各位老师 ,没有他们的培养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我们顺利完成。通过三年课程的认真学习,我们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学东西顺利进行并完成了设计。在此,对刘老师以及三年当中对我进行教育的各位老师,表示我最真诚的尊敬和最诚挚的感谢。 在 此,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 刘敬平老师 在百忙之中给予我们作品的悉心指点与帮助。感谢 他 为我们指点迷律、出谋划策。同时,也感谢 班级同学 在这次设计中给予我的帮助!谢谢! 并向本文所参考的文献的作者们表示我最真诚的谢意。 向在百忙之中评阅本方案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评委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同时向所有关心、帮助和支持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祝他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由于本人的学识水平、时间和精力有限,文中肯定有许多不尽人意和不完善之处,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以思考和完善。 最后向三年来教过我、帮助我的所有老师和关心我的同学表示我最真诚的谢意!nts nts nts摘要 这套设计共花我 4 周的时间从图书馆查资料、和同学们讨论、分析和整理成文,决定做手机充电器外壳的设计。设计中从材料的选取,工艺分析等来设计的。另外该 套模具巧妙的设计了拉料杆,保证了凝料在第一次分型时留在凹模板一侧,顶杆推动推杆固定板时凝料自动脱落,实现了从泣射到塑件被顶出的全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滑块上的导轨既起导向功能,出便于安装在凸模板上。由于塑件是壁厚较薄而均匀的塑件,而且,凸模部分有许多孔和凸台,有较大的包紧力,为保正塑件的推出,故设计了 多 根推杆水平衡推出力。经过生产实践证明,该副模具的开合模动 作完全符合设计要求,适于大批量生产 。 关键词 : 分流道、 注射、模具 ntsAbstract This nested design altogether spends I 4 week-long time to look up the material from the library, and schoolmates discusses, analyzes and reorganizes the article, decides the executor machine battery charger outer covering the design. In the design from the material selection, the process study and so on designs. Moreover this set of mold ingenious design has pulled the material pole, had guaranteed congeals the material when the first minute kept concave template one side, the roof bar impelled when the throwout lever dead plate congeals the material to fall off automatically, realizes from has sobbed shoots models the entire automation whic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