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50381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09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 资源描述:
-
MJC01-105@放大镜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 内容简介:
-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模具系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表 学生 姓名 曹刚 学 号 0656233106 指导教师(签名) 次 数 时间 方 式 指导内容 评 价 学生签名 第一次 09.4.13 面谈 任务的下发 好 第二次 09.4.20 面谈 课题的确定 好 第三次 09.4.25 电邮 课题的研究指导 好 第四次 09.5.16 电邮 模具设计的审阅指 导 好 第五次 09.5.21 电邮 论文初稿的审阅 好 第六次 09.5.27 面谈 论文终稿的审阅、 答辩前指导 好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1页 中文摘要 注塑模具是在成型中赋予塑料以形状和尺寸的部件。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三部分组成。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 对此次放大镜无多大要求,它的整体尺寸不大,但要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故采用模具成批注射生产。并且该产品为放大镜要透光,所以材料采用聚苯乙烯( PS)做为材料 。 对于 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 的设计; 浇注系统是指塑料从射嘴进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包括主流道、冷料穴、分流道和浇口等。成型零件是指构成制品形状的各种零件,包括动模、定模和型腔、型芯等 。 此套放大镜模实现部分机械操作自动化,浇注系统采用普通流道,进行一模二腔注射。顶出机构由 2 条型芯和一条推杆顶出,型腔分动模型腔和定模型腔。 关键词 主流道 冷料穴 浇口 型腔 型芯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2页 Abstract Injection mold is given in the plastic molding to the shape and size of parts. Although the structure of mold species and performance of plastics, plastic products, as well as the shape and structure of the type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may be different from the ever-changing, but the basic structure is the same. Mainly by die casting systems, and structural components forming parts of three parts. Gating system and forming one part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plastic parts and products as plastics and change is the most complex modeling, the biggest change to require smoothness and accuracy of processing some of the highest. The little magnifying glass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verall size of it, but to a large number of production,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reduce costs, and therefore the use of injection mold production batch. And the product is a magnifying glass to light, so the material used polystyrene (PS) as a material. For the gating system and forming part of the design; gating system is the plastic nozzle into the cavity from the previous part of the flow channel, including the mainstream Road, cold cave, such as diversion channel and gate. Forming part refers to the shape of a variety of products constitute components, including dynamic simulation, and the cavity mode is scheduled, such as core. This mode sets the realization of part of the magnifying glass machinery automation, pouring the ordinary flow system to carry out a two-cavity injection mold. Top two from the body core and a top of a putter, dynamic model of sub-cavity cavity cavity model and the set. Keywords mainstream cold feed gate cavity core hole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3页 目录 中文摘要 . 1 Abstract . 2 第一章 塑件工艺分析 . 4 1.1 中国模具的发展史 . 4 1.2 分析塑件使用材料的种类及工艺特征 . 6 1.3 分析塑件的的结构工艺性 . 6 1.4 塑件精度确定 . 7 1.5 明确塑件批量生产 . 7 1.6 根据塑件的形状估算其体积和重量 . 7 1.7 确定型腔数 . 8 第二章 确定模具结构方案 . 8 2.1 确定型腔排列 . 8 2.2 确定分型面 . 9 2.3 脱模原理 . 10 2.4 浇注系 统形式 . 10 2.4.1 主流道设计 . 10 2.4.2 分流道设计 . 11 2.4.3、浇口设计 . 11 2.5 冷却及加热系统 . 11 第三章 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 13 3.1 模具主要零件的有关尺寸设计 . 13 3.1.1 型腔和型芯计算 . 13 3.2 型腔厚厚度的确定 . 14 3.3 确定零件结构及尺寸 . 14 3.3.1 定模座板设计 . 15 3.3.2 定模型腔固定板设计 . 16 3.3.3 动模型腔固定板设计 . 17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4页 3.3.4 支撑板设计设计 . 17 3.3.5 推杆固定板设计 . 18 第四章 注塑机的选定 . 19 4.1 计算浇 注系统体积 . 19 4.2 注塑机选定 . 19 第五章 校核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 . 22 5.1 最大注塑量参数校核 . 22 5.2 锁模力校核 . 22 5.3、模具厚度 H 与注射机闭合高度 . 23 结论 . 24 参考文献 . 25 致谢 . 26 第一章 塑件工艺分析 1.1 中国模具的发展史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5页 一、概述 工、模具材料是工模具加工业的基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产品的审美观,价值观也不断提高,从而对各类工、模具产品 ,无论是内在质量还是外表美观等方面均要求日益精臻,困此势必对工 模具 材料在数量上、系列上和质量上提出更 高的要求。中国的模具材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直到现在,无论是从钢种还是从规格、标准化、系列化等方面,都是伴随着模具制造发展而发展的。 二、五十、七十年代 (空白阶段 ) 在这三十年中,由于我国推行计划经济的模式和产业结构上依照前苏联的生产方式,模具制造纯属依附于企业的一个配件加工车间 。再则由于工业发展的缓慢和经济封闭,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很低的消费水平等诸多因素,抑制了模具制造的产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由此而带来了模具制造业对其所采用的材料要求不高甚至没有要求,供需关系处于有什么用什么的不合理的混乱状态。 三、八十年代 (发展阶段 )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模具制造业已走出企业禁锢的状态,十年中,我国的仿制国外新钢种的同时,还在高校、科研院所和各钢厂的配合下,自行研制开发了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具新钢种。不仅改善了加工性能,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模 具的使用寿命。仿制 D2 钢代替 Cr12MoV 制造冲压模,用 P20 钢代替 45 号钢制造塑料模型芯、型腔,使模具的光洁度和寿命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用 H13 钢代替国外已淘汰的 3CW8V 制造锻模和压铸模。在冷作模具钢方面,自行开发了 65Nb、 O12A、 CG-2、 LM1-2、 LD、 GD、 GM、 DS 钢等品种。其中 65Nb、 LD、 GD 及 DS 钢因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而更适合于作冷墩及原料冲裁凸模。 GM 钢因有良好的耐磨性特别适合于作螺纹滚丝轮,与 Cr12MoV 相比,寿命可提高十多倍。除上述合金钢外,还开发了 GT35 及 DT 等牌号的钢结 硬质合金和 YG 系列的钨钴类硬硬合金以满足高寿命的要求,制造高速冲床用的模具。在塑料模具钢方面,自行开发了易切削类的 5NiCa、 06Ni、 SM1、 SM2 以及PMS、 CPR、 PCY 等钢,都是一些具有良好加工、使用性能的优良钢种,并在使用上得到用户的认可。在热作模具钢方面 Y4、 Y10、 HM-1、 GR、 ER8 等新品种的开发和应用彻底改变了热作模具几十年来由 3Cr2W8V 一统天下的局面。 四、九十年代 (竞争阶段 )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我国已成为模具和模具材料的生产大国。据 1997年统计,我国 年耗模具材料 13 万吨,其中普钢 4.5 吨。这说明模具这个特殊的产品在近十年中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备件逐步发展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并日益被 模具 制造商在其质量和品牌上得到重视。而作为一个工业日趋发展,产品交替更新节奏很快的国家,其对模具的发展也更进一步地被产品生产商重视。因此,一批过去已被研制成功的系列的能适应不同工况条件和产品制造要求的模具材料的开发、试制和生产成为各大特钢厂竞争相推出和竞争的市 场热点。但是,模具材料由于其规格繁多,同规格单次需求量少,市场即时采购等特点,使得各大钢厂规模性生产装备无法适应。因此纷纷寻找合适的代理商以求得规模效应。可是,众多的代理商虽然手中握有厚资,但是对于模具工况条件,材料特性以及相关热处理等问题的了解不够,都停留于普钢类方面的激列竞争。另外,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6页 国外的资深代理机构和各著名钢厂近几年来组织重兵力图挤入中国的模具材料市场。如:瑞典的NUDDEHOLM、 ASSAB,以及德国的蒂森、萨斯特,日本的大同等公司都在上海乃至全国各地树起了优特钢的旗帜,但由于他们的价格过高,已逐渐 显得无法展开规模销售,就连目前在国内较有名气的外资公司都在中国寻找价格低廉,品质优良的模具材料。 1.2 分析塑件使用材料的种类及工艺特征 该材料为聚苯乙烯( PS),是一种透光性塑料,密度为 1.05g/cm*,透光度达 88% 92%,有优异在着色性能。制品的稳定性非常好,最高连续使用温度为 60 度到 80 度。具有一般塑料的电绝缘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注塑压力为 60-100Mpa;成型收缩率为 0.5-0.8%。 聚苯乙烯于 1930 年首先在德国工业化生产,接着 1937 年美国也开始商业生产,真正的发展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即1946 年以后。当前,聚苯乙烯在世界热塑性树脂中,产量名列第四,居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之后。目前世界上苯乙烯系列的树脂品种已有 30 40 种,牌号近 100 种,品级 400 余种,产量 1100 万吨 /年以上,而 PS 占 65%左右。 由于聚苯乙烯的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丰富,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均有生产。我国的聚苯乙烯主要有中石化、中国石油和中海石油系统的各子公司引进国外公司的生产装置和工艺进行生产,还有国外的主要生产厂商在中国的合资或独资企业生产,主要供国内市场。 聚苯乙烯流动性好,加工性能好 ,易着色,尺寸稳定性好。可用注塑、挤塑、吹塑、发泡、热成型、粘接、涂覆、焊接、机加工、印刷等方法加工成各种制件。特别适用于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时物料一般可不经过干燥直接使用。但为了提高制品质量,可在 55 70鼓风烘箱内预干燥 1 2h。具体加工条件大致为:料筒温度 200左右,模具温度 60 80,注塑温度 170至 220,注塑压力比为 1.6 4.0。成型后的制品应在红外线灯或鼓风烘箱内,于 70恒温处理 2 4h。 聚苯乙烯的缺点是制品具有较大的脆性,易受冲击而开裂,制品表面受摩擦而易起刮痕。在 聚苯乙烯树脂中加入橡胶成分可使其耐冲击性提高 5 倍 -10 倍,但会失去透明特性。 聚苯乙烯塑料广泛用于家用器皿、玩具、生活和文教用品、家电、轻工仪表的壳体、灯罩、圆珠笔杆等。发泡型的聚苯乙烯塑料用于防震、隔音材料及电冰箱衬里等。 1.3 分析塑件的的结构工艺性 塑件尺寸不大,结构比较简单,对塑件的尺寸测量和型芯计算无多大影响,其它结构特征也符合塑件的设计要求。 具体尺寸如图所示: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7页 图 1-1 放大镜零件图 1.4 塑件精度确定 因考虑塑件工作要求不 高 ,各尺寸也不大,结构简单,故先普通精度 :IT4 级 1.5 明确塑件批量生产 该塑件要求批量生产。 1.6 根据塑件的形状估算其体积和重量 使用 UG 或 Pro/E 软件画出三维实体图,软件能自动计算出所画图形的体积,当然也可根据形状进行手动几何计算得到图形的体积。 通过计算塑件的体积(计算过程从略), 332221 1 4 . 5 c mm1 4 5 2 8 . 1 2 8 m4213 . 1 47)21 -( 2 53 . 1 4V 332 1 0 . 5 c mm1 0 4 8 1 . 3 5 3 m460123 . 1 4V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8页 3213 25cmVVV 式中:1V 为放大镜中圆柱面的体积 2V 为放大镜中柄的体积 3V 为整个放大镜塑件的总体积 可得塑件的质量为 : 2 6 . 3 g251 . 0 5VG33 式中: 塑料密度,( g/cm3) 3G 塑件质量,( g) 1.7 确定型腔数 该产品需批 量生产,设计的模具要有较高的注射效率,采用一模二腔的模具结构。 第二章 确定模具结构方案 2.1 确定型腔排列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9页 型腔排列选择中,由于此次采用的是一模二腔,放大镜的结构并不是直接圆形或矩形,初步设定排列方式有二种选择: 图 2-1 型腔的排列的二种方式 因第一种排列方式的注射效率高,由此模具设计选用第一种型腔排列方式。 2.2 确定分型面 在模具设 计中分型面的选择很重要,它决定了模具的结构,应根据分型面选择原则和塑件的成型要求来选择。 如下图所示: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10页 图 2-2 分型面以及成型位置 2.3 脱模原理 此次分型为一次分型,开模在分型面 (上图所示 )进行分模,动模型腔板和定模型腔板分开,再由推杆固定板推动推杆和型腔杆 (型芯)顶出塑件和浇流道内的塑件。而后塑件自动脱落,再人工取出塑件即可。 2.4 浇注系统形式 采用普通浇注系统,由于二型腔模,必须设置分流道,用点浇口形式从零件内部进料,利用分型面间隙排气。 2.4.1 主流道设计 在 卧式或立式注射机上使用的模具中,主流道垂直于分型面。为了让主流道凝料能顺利从浇口中拔出,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锥角为 2 5,取 3。小端直径 d 比注射机喷嘴直径大 0.5 1mm,取值为 5mm,注射机喷嘴的球面在该位置与模具接触并且贴合,因此要求主流道球面半径比喷嘴球面大 1 2mm。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11页 2.4.2 分流道设计 a 分流道的形状和尺寸 分流道开设在定模板上,其截面形状为梯形,有经验公式 h=2b/3( b 为梯形大底边宽度, mm;h 为梯形的高度, mm),可给 h=3mm, b=3.5mm,梯形的侧面斜角 =5 10,底部以圆角相连。 b、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由于分流道与模具接触的外层塑料迅速冷却,只有内部的熔体流动状态比较理想,因此分流道表面粗糙度要求不太低,一般 Ra取 1.6 m 左右,这可增加对外层塑料熔体的阻力,使外层塑料冷却皮层固定,形成绝热层 2.4.3、浇口设计 浇口套可选标准件,因为注塑机的喷嘴口直径为 4mm,可选取进料口直径为 5mm 的浇口套。此次采用的是侧浇口中的扇开浇口,取在与型腔接合处形成长 L=1mm 厚 t=0.5mm 的进料口,进料宽度为 b=5mm,扇形长度为 3.5mm,塑件熔体通过它进入型腔。 采用扇形浇口,使塑料熔体在宽度方向上的流动得到更均匀的分配,塑件的内应力因之较小,还可避免流纹及定向效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减少带入空气的可能性,但浇口痕迹较明显。 2.5 冷却及加热系统 该模具注射成型时不需要太高要求,因而在模具上可不设加热系统。是否需要冷却系统可作如下计算 设定模具平均工作温度为 50,用常温 20的水作为模具冷却介质,其出口温度为 30,产量为(初选每二分钟一套) 1.578kg/h 查表聚苯乙烯的单位热流量为 kgJ /10 65 4 /574.1021065578.1 421 kgJwQQ 故冷却水体积流量: )(60 21 TTc MqV 式中: V 冷却水体积流量,( min3m ) M 单位时间注射人模具内的塑料熔体的质量,( hkg )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12页 q 单位时间内树脂在模具内释放的热焓量,( kgJ , ABS 为 J/kg1086 5 ) c 冷却水的比热容,( )/( KkgJ ) 冷却水的密度,( 3mkg ) 1T 冷却水出口处温度,() 2T 冷却水进口处温度,() )2030(100.1102.4601045 7 8.1335V min1078.2 3 m查表可知所需的冷却水道直径比较小,所以,选直径为 6 的冷却水道一个型腔一条。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13页 第三章 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3.1 模具主要零件的有关尺寸设计 3.1.1 型腔和型芯计算 列表中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时都按平均尺寸,平均收缩率,平均制造公差和平均磨损量来计算。 由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查表 2-5 得: 聚苯乙烯( PS)的成型收缩率为 0.5-0.8%,故平均收缩率为 0 .6 5 %0 .8 ) % /2( 0 .5Scp ,考虑到工厂模具制造的条件,模具制造公差一般取 3/z计算如下表 3-1: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14页 表 3-1 型芯和型腔计算 度和底板 3.2 型腔厚厚度的确定 根据放大镜型腔的形状以及 其合理性选择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具体厚度见(图 3-3 模架图) 3.3 确定零件结构及尺寸 类别 尺寸类型 塑件尺寸 计算公式 型腔或型芯的工作尺寸 型腔的计算 型腔径向尺寸 50 ZZ SM HSH 00 43)1()(035.0093.49 42 031.0004.42 34 028.0007.34 型腔高度尺寸 3.5 ZZ SM HSH 00 32)1()(016.0046.3 2.5 015.0044.2 2 015.0005.2 型芯的计算 型芯径向尺寸 42 00 43)1()(ZZ SM LSL 0 031.016.42 型芯高度尺寸 1.5 00 32)1()( ZZ SM HSH 0 010.053.1 型孔中心 距 32.050 2%)SC(CC cpSSM z053.022.50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15页 经初步排祥预算预选模架为 2025-AI-30-30-70 模架 即 200 250 210mm 具体尺寸如下: 定模底板厚: 25mm 定模板厚: A=30mm 动模板厚 : B=30mm 支撑板: 30mm 垫块厚度 : C=70mm 下模座厚: 25mm 模具厚度: 2 1 0=25+C30+B+A25=H 模具外形尺寸: 200 250 210mm 如下图所示: 图 3-3 模架草图 3.3.1 定模座板设计 外形尺寸: 250 250 25mm;材料: 45#;调质 HB216-260;浇口套与板之间采用 20H7/k6 过渡配合,中间 8 个螺钉为 M10 30,外面 4 个为 M12 30孔距为 130 160mm。如图( 3-4 定模痤板图 )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16页 图 3-4 定模痤板初步设计图 3.3.2 定模型腔固定板设计 外形尺寸: 250 200 30mm;材料: 45#;淬火 50HRC;外面点的 4 个孔为导套 20 孔距为 204 154mm;中间点的 4 个螺纹孔 M12 30孔距为 130 160mm;中间的方形为 150 130mm 如图( 3-5定模型腔固定板 )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17页 图 3-5 定模型腔固定板 3.3.3 动模型腔固定板设计 外形尺寸: 250 200 30mm;材料: 45#;淬火 50HRC; 4 个为导套孔 20 孔距为 204 154mm;4 个螺纹孔 M12 30 孔距为 130 160mm;中间的方形为 150 130mm;比定模型腔固定板多的中间 2个孔为定位销 15。如图( 3-6 动模型腔固定板) 图 3-6 动模型 腔固定板 3.3.4 支撑板设计设计 外形尺寸: 250 200 30mm;材料: 45#;淬火 50HRC; 4 个复位杆孔 20 孔距为 200 80mm;8 个螺纹孔 M10 30 孔距; 2 个型腔杆孔 42 间距为 68 50mm;中间一个为推杆孔 8。如图( 3-7支撑板 )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18页 图 3-7 支撑板 3.3.5 推杆固定板设计 外形尺寸: 250 120 15mm;材料: 45#;调质 30HRC; 4 个复位杆孔 20 孔距为 200 80mm;4 个螺纹孔 M8 25 孔距 230 98; 2 个型腔杆孔 42间距为 68 50mm; 中间一个为推杆孔 8。如下图( 3-8 推杆固定板 ) 图 3-8 推杆固定板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19页 第四章 注塑机的选定 4.1 计算浇注系统体积 由浇注系统体积得浇注系统质量为 : VcVVb a3322a 6 .2 c m6 1 9 8 3 m m7553 .1 43053 .1 4V 6 . 5 g1 . 0 56 . 2*VGa a 式中:bV 横向浇注体积 cV 纵向浇注体积 aV 浇注系统总体积 Ga 浇注系统总质量 4.2 注塑机选定 注射机额定注射量bG,每次注射量不超过 最大注射量的 80% 即 sjb )/GG(0 .8 Gn 式中 n型腔数 jG浇注系统重量 (g) sG塑件重量 (g) bG注射机额定注射量 (g) 因 n=2 得: 故 33m 56 .2cm6. 2252Va2VV 故 5 9 . 2 g1 . 0 55 6 . 2VmG m 再根据塑料制品的体积或质量以及塑件形状一般,塑件熔体粘度一般,所需注射压力通常为100-140MPa。查教材(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 4.2)或有关手册选定注射机型号为: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20页 XS-ZY-125 注塑机的参数如下: 注塑机最大注塑量: 125cm3;锁模力: 900kN; 注塑压力: 120Mpa; 最小模厚: 200mm; 开模行程: 300mm; 注塑机定位孔直径: 100mm; 喷嘴前端孔径: 4mm; 喷嘴球面半径: SR12mm; 注塑机拉杆的间距: 260 290/mm mm。 结构零件是指用于安装 .定位 .导向以及成型是完成各种动作的零件。 导柱和导套 用于动模与定模间或推出机构零件间的定位和导向。 导柱 导柱具有定模和动模之间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具有保护模具作用。导柱的导向部分应具有较好的滑动性能,一般应有润滑油槽。其硬度应在 50HRC 以上,采用铜为原料,经淬火后导柱的滑动配合部分再进行磨削 加工,表面粗超度应达到 RA0.63 m。 导套 通常在模板上镶配导套以减小导柱滑动部分的磨损。采用锡青铜为原料。 推杆 .复位杆及拉料杆 推杆 推杆用于推出塑件的杆类零件,通称为推杆。要求外观无伤痕 .裂纹 .及锈斑等缺陷。配合部分需进行加工,表面粗糙度达 Ra0.63 m 以下。推杆前端部分淬火后的硬度达到 55HRC 以上。 复位杆 复位杆也称回程杆,它是用于使推出机构复位的杆类零件。复位杆用材料与加工要求与推杆相同。其型号与推杆同。 拉料杆 用于拉出主流道凝料或分流道凝料的一类杆状零件 。通称为拉料杆。根据其功能作用的不同,又分为主流道拉料杆和分流道拉料杆两种。 主流道拉料杆时用来从浇口套流道中拉出主流道凝料的零件。 分流道拉料杆是用来拉出针点浇口并使之与模具塑件断开的杆类零件,其前端形状视树脂种类不同而异。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21页 限位钉、垫块 限位钉 限位钉安装在动模底板上,用以确定推板下限位置。 垫块 垫块用以决定推出模塑件距离,调节模具高度的一类块状零件。 定位圈与浇口套 定位圈 定位圈的作用是使注塑机的喷嘴与模具主流道浇口套保持同心。定位图为 标准型与特殊型两种。由于此模具为普通模具 ,因此选甲标准。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22页 第五章 校核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 5.1 最大注塑量参数校核 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应大于制品的质量或体积(包括流道及浇口凝料和飞边),通常注塑机的实际注塑量最好在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的 80%。并且此次的模具为一模二腔,所以,选用的注塑机最大注塑量应: CBA GG20.8G 式中:AG 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 g; BG 塑件的体积, g 该产品BG=26.3g; CG 浇注系统体积, g,该产品CG=6.5g 1 0 0 g1 . 0 51250 . 80 . 8 G A ; 5 9 . 1 g6 . 52 6 . 32G2G CA 故: CBA GG20.8G 此处选定的注塑机满足注射量校核要求。 5.2 锁模力校核 FpA1AnPFz 式 中 Fz 熔融塑料在分型面上的涨开力, N。; P 塑料熔体对型腔的成型压力, MPa,其大小一般是注射压力的 80%,注 射压力大小上面注塑机的参数已写; n 型腔的数量; A 单个塑件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mm2 A1 浇注系统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mm2 Fp 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 N。; 5 2 0 . 0 k N8125 0 )122525(21 0 0Fz 故: Fz900kNFp ;此注塑机满足锁模力要求。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23页 5.3、模具厚度 H 与注射机闭合高度 模具闭合高度长宽尺寸要与注塑机模板尺寸 和推杆间距相适应 : 模具长宽 拉杆面积; 即 200 250推杆间距( 260 290) 由于此次采用的是单分型面,注射机开模行程应大于模具开模时取出塑件(包括浇注系统)所需的开模距 即满足下式: mm)105(H21)(S-Sa HS b式中 S 注射机最大开模行程, 300mm; aS 模具实际高度; bS 注射机最小闭合尺寸 1H 推出距离(脱模距离), 15mm; H2 塑料高度(包括浇注系统在内), 74mm; 则: 3 0 0 m m109107415mm)105(H21 H 故:此注塑机满足开模行程的较核要求。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24页 结论 转眼间,马上就要毕业了,在校其间,经过了多次设计,有课程设计,测绘等。也应该具备了一定的设计经验。但面对毕业设计,我的压力还是比较大。 在设计期间由于模具设计是第一次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上学期学过塑料模具的设计一课,对模具的结构不是太陌生,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数据的来源较快,画图的工作量太大,使我有些招架不住。还好,由于学习了 UG 和 CATIA,在三维软件的帮助下,设计过程还算 顺利。再加上同学的帮助,我的进展很快,草图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两天内也完成了绘图的三分之一,一周内完成了毕业设计。但由于软件间的数据转换问题, Auto CAD 对其他的专业软件支持不是很好,在设计的最后完成阶段一拖再拖,但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精心的查手册,认真的计算和验算着每一个数据,并根据我所设计的零件的特性,找出了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并得到了指导老师得认可。严格的按照要求绘图,终于在答辩之前完成了毕业设计。 总之,毕业设计期间,我体验到了许多以前少能体验到的东西。首先,我体验到了老师对学生那无微不至的关 心。其次我深深的感觉到我和老师之间建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再次感谢吴老师对我们的关心。 通过毕业设计,我更加深刻的感觉到“情”字的真谛,我要让“真情永驻我心中”;同时我也学到了有关模具方面比较深层次的知识,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有知识才会拥有一切,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该用更多、更高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学会一技之长,为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次模具设计是第二次设计,通过这次设计,让我对大学三年的模具学习生涯有了一个总结,更让我了解了该怎么样去设计一个模具,设 计模具图时,在理解了模具的功能和大致的轮廓后,最重要的是在设计的时候能够细心,做到照顾到模具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要想到设计出来的模具能不能制造出来,合不合理, 能不能更好的节省材料等问题,在以后的设计模具时,自己就知道怎样能不能更好的节省材料等问题,在以后的设计模具时,自己就知道怎样去设一个模具,此次设计使我收获很多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25页 参考文献 1屈华昌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李澄 ,吴天生 ,闻百桥主编 .机械制图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3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主编 .塑料模设计手册 (第二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4许发樾主编 .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5吴兆祥主编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 .北京 :机械出版社 ,2000 6陈于萍主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7冯炳尧,韩泰荣,将文森主编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nts 毕业设计用纸 共 26 第 26页 致谢 光阴似箭,眨眼之间三年的学习生活 即将结束。在常州轻工学院的那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在这三年期间,各位老师、同学给了我无私的帮助与关心,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与真情。 本设计是在王乾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王老师勤奋的敬业精神为我树立了极好的榜样,在专业领域孜孜不卷的探索精神使我倍增了对本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明晰的思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匪浅,自始至终关心本设计的进展,并时常给予具体的指导和鼓励,还有在生活上我也得到了王老师的关怀,在此诚挚的向王老师表示感谢。 本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得到同学们的指导,也在此表 示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的殷切希望是我不断奋斗的强大动力。 曹刚 2009 年 5 月 25 日 装 订 线 nts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设 计)任 务 书 学生姓名 曹刚 专业班级 06 模具 631 学号 0656233106 指导教师姓名 及职称 马复生 高级工程师 题 目 放大镜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论文(设计)的主要任务与具体要求(有实验环节的要提出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1. 现在市场上的放大镜都是玻璃的,现要求设计一款塑料放大镜(材料可以借鉴眼镜) 完成内容 如下: 1. 自行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