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一轮第1章《直线运动》02.doc_第1页
2016届高三一轮第1章《直线运动》02.doc_第2页
2016届高三一轮第1章《直线运动》02.doc_第3页
2016届高三一轮第1章《直线运动》02.doc_第4页
2016届高三一轮第1章《直线运动》0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阳四中201届高三年级第一轮复习单元检测题第一章 直线运动命题人: 审题人: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D甲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比乙的大2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均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1.5s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A18m B9m C36m D27m3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加速前进的路程为1600m,所用的时间为40s.假设这段运动为匀加速运动,用 a表示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 )Aa=2m/s2,v=80m/s Ba=1m/s2,v=40m/s Ca=80m/s2,v=40m/s Da=1m/s2,v=80m/s4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65m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5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内的平均速度大2.4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A2.45 m/s2 B2.45 m/s2 C4.90 m/s2 D4.90 m/s2图16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个位置,B为AC中点,物体在AB段加速度恒为a1,在BC段加速度恒为a2,现测得B点的瞬时速度为A、C两点速度和的一半,则a1、a2的大小关系为( )Aa1a2 Ba1a2 D无法确定7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图1所示的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是( )图28一质点自x轴原点O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运动,经过t0时间速度变为v0,接着以a加速度运动,当速度变为时,加速度又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时,加速度再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其v-t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一直沿x轴正方向运动B质点将在x轴上一直运动,永远不会停止C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0t0D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大于v0t09电影拍摄时,一些大型的危险场景常用模型代替实物.现要拍摄汽车从山崖坠落(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情景,模型车和模型山崖均按116的比例制作,由于电影放映的速度是一定的,为了在播放时获得汽车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逼真效果,则单位时间内拍摄的胶片张数与放映的胶片张数之比为( )A11 B41 C161 D64110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轨道上,一前一后相距S,乙在前,甲在后,某时刻两者同时开始运动,甲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a1=a2,可能相遇一次 Ba1a2,可能相遇二次 Da1a2,可能相遇一次或不相遇11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 m/s2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2C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4.0 m/sD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12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 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 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 0.5 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 )A150 m B75 m C15 m D7.5 m第卷(非选择题,共72分)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不要求写解答过程)图313(6分)要测定个人的反应速度,按图3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 cm的直尺,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向下落下,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cm)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_,他的最快反应时间为_ s(g=10m/s2)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A252426B282421C24222014(8分)如图4(a)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图4(b)中a、b、c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打点计时器(a)图4(1)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m/s2,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的 三、计算题(本题共6小题,共5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15(8分)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s,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2)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16(8分)飞机着陆后以6m/s2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 m/s,求:(1)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位移x;(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3)静止前4 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x17(10分)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车站A时关闭油门以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2s后乙车与甲车同方向以1m/s2的加速度从同一车站A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问乙车出发后多少时间追上甲车?18(10分)刑法修正案将醉酒驾车定为犯罪,极大的遏制了酒后驾驶,大大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思考距离”变大、“制动距离”也变大“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已知某汽车驾驶员以v40m/s的速度行驶时,正常“思考距离”为x116m,酒后“思考距离”为x235m,正常“制动距离”为x366m假设该汽车驾驶员正常和酒后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则:(1)该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多少?(2)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多少?(3)该驾驶员酒后汽车“制动距离”为多少?19(10分)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m,“竖直高度”h1=1.0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8m,“竖直高度” h2=0.10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20(12分)一弹性小球自4.9m高处自由落下,当它与水平面每碰撞一次后速度减小到碰撞前的,试计算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共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轮复习单元检测题第一章直线运动答 题 卡班级_姓名_ _学号_成绩_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3_ _14(1)_ (2)_1516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718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920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轮复习单元检测题第一章直线运动答案123456789101112CAAABDBCCBABDBA1C;解析: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甲的速度变化比乙的速度变化快,在某一段相同时间内,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故C项正确;由于初速度未知,根据x=v0tat2得甲的位移不一定比乙的大,A项错;再由x=t得平均速度也不一定大,故B项错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更是无法比较,故D项错3答案:A提示:由s=at2和v= at即可得到正确答案A6答案:B;解析:由于物体在AB、BC两段均做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于是可绘制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0t1段内做加速度恒为a1的直线运动,t1t2段内做加速度恒为a2的直线运动,欲使B为AC中点,必须两阴影部分面积相等,显然有a1a2,故选B7C;解析:图象中图线在时间轴下方区域的时间内质点沿x轴负向运动,故A项错由题中图象可知,质点将最终停止在某一位置,B项错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最终2t0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v0t0,故C项正确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小于v0t0,D项错8答案:C;解析:小球竖直上抛后,在上升过程阶段,速度减小,到最高点时速度等于零,下降时速度增大,进入水中后,因受到水的阻力,加速度减小,但速度仍增大,进入淤泥后,淤泥对球的阻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故向下做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由以上分析知,选项C正确12A;解析:由于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所以可设为v,则向下加速的过程有v2=2ax,而离地后竖直向上抛起至最高点的过程有v2=2gh,所以对人和磕头虫来说,有=,所以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h2=h1=24102 m=150 m13答案:C,0.2;解析:由数据可知C的反应最快,他第3次反应时间最短由h=gt2得t= s=0.2s14答案:5.0 m/s2(结果是4.8 m/s2的得1分);D4D5区间内解析:(1)c段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则5.0 m/s2(2)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的区间内15答案:(1)28.3 cm,94.2 cm;(2)14.2cm/s,47.1cm/s解析:(1)质点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位移x=r=28.3 cm,位移方向由A点指向B点质点的路程为质点绕圆周的轨迹长度,则路程l=2r=220 cm=94.2cm(2)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得= cm/s=14.2cm/s,平均速度方向是由A指向B质点的平均速率为= cm/s=47.1cm/s16答案:(1)300 m;(2)30 m/s;(3)48 m解析:(1)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a=6 m/s2飞机在地面滑行最长时间t=s=10s,所以飞机12 s内滑行的位移为10 s内滑行的位移,由v2v=2ax可得x= m=300 m(2)方法一:由= m/s=30 m/s;方法二:由= m/s=30 m/s(3)由(1)的分析可知飞机滑行6s为静止前4s,此时的速度为v=v0at=60m/s(66)m/s=24m/s,故由v2v2=2ax,可得x= m=48m17答案:5s解析:甲车运动时间ts后停止,t=2.5s;前进了S甲m ,S甲=v甲t-a甲t2=102.5m-42.52m=12.5m ;乙车行驶t1=0.5s位移为S乙=a乙t2=10.52m=0.125m S甲; 故乙车在追上甲车前甲车已停止则乙车经时间t2追上甲车,S甲=a乙t22;解得 t2=5s18解析:(1)设该驾驶员正常反应时间为t1,酒后反应时间为t2,有:x1=vt1,解得:t1=0.4s;由x2=vt2 ,解得:t2=0.875s;该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t= t2- t1 =0.475s(2)设汽车制动的加速度为a,有:x3= x1+,解得:a=16m/s2 (3)设驾驶员酒后“制动距离”为x4,有:x4= x2+,代人数据解得:x4=85m19解析:用a表示跳蚤起跳的加速度,v2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v22=2ad2,v22=2gh2若假想人具有和跳蚤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