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2 20 1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1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1化学与生活 2020 2 20 2 教学目标 合理选择饮食 2020 2 20 3 思考 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各种成分叫营养素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无机盐 维生素和水 思考 如何保持膳食平衡 主食有粗有细 副食有荤有素 既要有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 也要有较多的蔬菜 还要经常吃些水果 这样才能构成合理营养 合理膳食要素 合理选择饮食 2020 2 20 4 合理选择饮食 2020 2 20 5 合理选择饮食 思考与交流1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1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存在于不同的食物中 没有一种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某一类食物也不能完全代替另一类食物 2 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 这样可以实现互补 提高膳食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3 人体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油脂 但不能过量 4 中国居民的膳食中谷类占的比例较大 5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一个在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 它所建议的食物量 与大多数人当前的实际膳食还有一定距离 对某些贫困地区来讲可能距离还很远 每日三餐不可少合理饮食最重要 2020 2 20 6 温馨提醒 合理选择饮食 2020 2 20 7 合理分配三餐 合理选择饮食 2020 2 20 8 一 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1 水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约占2 3 2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3 水是人体内反应的介质和反应物 4 水在人体能调节体温 注 每天摄取水最适当的量约是2 5 4升 1 分子式 H2O 电子式 2 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无色 无气味 无味道的液体 3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2020 2 20 9 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2020 2 20 10 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2020 2 20 11 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思考与交流1 自然界存在绝对纯净的水吗 为什么 2 天然水为人体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3 天然水都可以直接饮用吗 为什么 4 自来水 矿泉水 纯净水等 选择哪一样饮用好 2020 2 20 12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在人体中作为反应介质B 水能调节人体的体温C 水在人体内是一种很好的溶剂D 水不能经过食物代谢产生 D 习题 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2020 2 20 13 酸酸碱碱话健康 餐桌上 相比青涩的蔬菜水果 香喷喷的炸鸡 诱人的可乐 滑腻的甜品更能讨得大多数人的欢心 经常吃它们 你的身体正在发生改变 常常莫名的腰酸背痛 精神紧张 皮肤暗哑 就算做了检查 也常常一无所获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食物的酸碱性 2020 2 20 14 这都是某些东西在作怪 酸性食物 碱性食物 酸性体质 碱性体质 时刻与你进行文字与身体的双重游戏 其实 身体像体操运动员一样 也应该做做平衡运动 才能满足对健康的渴求 食物的酸碱性 2020 2 20 15 1 溶液的酸碱性 化学上水溶液的酸碱性 常温 pH值小于7的溶液为酸性 等于7为中性 大于7为碱性 pH试纸测 粗略测量 酸度计测 精确测量 二 食物的酸碱性 食物的酸碱性 为什么要关注食物的酸碱性 占人体组成70 的水主要构成人体的体液 人体细胞就生活在其中 保持体液酸碱平衡 人体细胞才能健康正常地生存 2020 2 20 16 食物的酸碱性 2020 2 20 17 试纸的使用方法1 检验溶液的性质 取一小块试纸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 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点于试纸的中部 观察颜色的变化 判断溶液的性质 2 注意 1 试纸不可直接伸入溶液 2 测定溶液的pH时 试纸不可事先用蒸馏水润湿 因为润湿试纸相当于稀释被检验的溶液 这会导致测量不准确 正确的方法是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滴在试纸的中部 待试纸变色后 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 3 取出试纸后 应将盛放试纸的容器盖严 以免被实验室的一些气体沾污 食物的酸碱性 2020 2 20 18 实验室pH计 食物的酸碱性 2020 2 20 19 但进食酸性食物过多 可破坏体液的酸碱平衡 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抑制 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正常人体的体液略偏碱性 pH值在7 35 7 45之间 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都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所中和 不致于呈酸性 食物的酸碱性 2020 2 20 20 我国居民长期摄入的蔬菜 水果等碱性食物偏少 尿液偏酸性 如不注意控制酸性食物的摄入会导致多酸症而引起人体缺钙 血液黏度增大 食物的酸碱性 2020 2 20 21 橘子不是酸酸的 为什么它是碱性食物 什么食物是碱性的 听说可以调整酸性的体质 怎样判断食物的酸碱性 食物的酸碱性 2020 2 20 22 食物 体内代谢产物的性质 酸性食物 碱性食物 食物的酸碱性是按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 是指食物的成酸性或成碱性 与化学上的酸碱性不同 2 食物的分类 食物的酸碱性 酸性食物 食物的组成成分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酸性物质 使体液呈弱酸性 这类食物在生理上称为酸性食物 习惯上称为酸性食物 如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经过人体内消化 吸收后 最后氧化成酸 所以多属于酸性食物 2020 2 20 23 如某些元素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 食物的酸碱性 2020 2 20 24 常见酸性食物 食物的酸碱性 面包 白米 小麦及大多数肉制品等 2020 2 20 25 酸性食物 酸性食物 在人体内 其最终代谢产物是酸性物质的食物 食物的酸碱性 碱性食物 食物的组成成分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 使体液呈弱碱性 这类食物在生理上称为碱性食物 习惯上称为碱性食物 如某些蔬菜和水果多含钾 钠 钙 镁等盐类 多属于碱性食物 2020 2 20 26 食物的酸碱性 2020 2 20 27 碱性食物 食物的酸碱性 柠檬 海带 葡萄 番茄 橘子 菠菜 草莓 红豆 萝卜 苹果 洋葱 萝卜干 大豆 红萝卜 梅干等 2020 2 20 28 碱性食物 碱性食物 在人体内 其最终代谢产物是碱性物质的食物 食物的酸碱性 2020 2 20 29 食物的酸碱性 食物的酸碱 并不是凭口感 而是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之后在体内吸收代谢后的结果 如果食物代谢后所产生的磷酸根 硫酸根 氯离子等离子比较多 就容易在体内形成酸 而产生酸性反应 如果产生的钠离子 钾离子 镁离子 钙离子较多 就容易在体内产生较多的碱 形成碱性反应 这和食物中的矿物质含量有关 一般来说 含有硫 磷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 是酸性食物 含钾 钙 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 为碱性食物 2020 2 20 30 思考 选择食物时 为什么要注意食物的酸碱性 人体细胞内的酸碱平衡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应呈弱碱性 人体具有良好的酸碱缓冲系统 以缓冲掉食物等所带来的影响 使体液保持相对恒定的酸碱值 但这种自身调控能力是有限的 还需要通过选择酸性或碱性食物来加以控制 否则会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 食物的酸碱性 2020 2 20 31 习题 2 下列食物属于碱性食物的是 A 面包B 海带C 大米D 鸡蛋 B 3 长期食用下列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防蛇知识培训基地课件
- 2025年会计资料题库及答案
- web考试题及答案
- vb经典考试题及答案
- S-Ethylmalonyl-CoA-S-Ethylmalon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CMKLR1-antagonist-3-生命科学试剂-MCE
- 禁毒知识培训--湄公河课件
- 重庆康德卷2025-2026学年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25年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 吉林省东辽市2025年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
- PWC平安集团互联网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介绍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招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
- 水泥路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季学期(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省医疗器械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疗器械专业知识与技能)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云南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基本法律知识和公文写作)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标准)委托他人要账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青少年无人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 2025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试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