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同步练习1.docx_第1页
《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同步练习1.docx_第2页
《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同步练习1.docx_第3页
《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同步练习1.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同步练习12012年6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km级海试,如图所示.“蛟龙号”采用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实现下沉,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蛟龙号”下沉、上浮的原理是()A.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增大浮力B.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减小自重C.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D.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2体积为60 L的救生圈,所受重力为50 N,体重为450 N 的林林同学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当他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人和救生圈没入水中,处于悬浮状态B.人和救生圈漂浮,部分露出水面C.人和救生圈沉入水底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3如图所示是薄纸制成的下端开口的容器,其容积为1 m3,所用薄纸质量为0.5 N,容器内空气重量为N,容器(含其内空气)的总重量为N(空气密度为1.29 kg/m3,g取10 N/kg),为了使容器悬浮在空中,你要用方法使容器内空气减少,容器内空气的重量减少N,容器才能悬浮在空中,此时容器内空气密度(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容器外空气密度. 4彤彤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图可知:水晶球的体积是cm3,水晶球的质量是g,水晶球的密度是g/cm3.5.在人民西路上的一处工地里,静静地停着一个“大家伙”,这是一辆63A式水陆两用坦克.坦克的车体被喷上了蓝、白、绿、褐四色相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式样迷彩.空旷的工地里,它显得格外突出.这辆长9.6米、宽3米、高3米的坦克给人一种巨大的震慑感,一个成年人直立时也只能达到履带侧裙板位置.这辆坦克的车体就像一艘船,特殊的车体结构让它不仅能在陆地上行驶、作战,还可在水上行驶、作战.63A的前身是63式水陆两用坦克.这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水陆坦克.上世纪50年代末,为了适应在江南水网稻田密布的区域作战,应对反登陆作战的需要,科研人员开始着手进行水陆两用坦克的研发工作. (1)63A式水陆两用坦克有宽大履带,可以减小对地面的,使其顺利通过松软地区.(2)已知坦克的总质量为22 t,g取10 N/kg.这种坦克在水面上航行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3)当该坦克从长江开到大海里时,吃水深度(指水面到坦克底部的深度)是变大还是变小?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B 【解析】完全浸没时,“蛟龙号”无论下沉还是上浮,受到的浮力一定.要实现上浮,浮力必须大于重力,所以减轻自身重;要实现下沉,浮力必须小于重力,所以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增加总重.2. B 【解析】假设救生圈浸没在水中,则救生圈所受到的浮力为:F浮力=gV排=1.0103 kg/m310 N/kg0.06 m3=600 N;G=G人+G圈=450 N+50 N=500 NF浮力;并且人在水里也受到水的浮力,也排开一部分水,所以,人和救生圈漂浮,人和圈可以部分露出水面.3. 12.9 13.4 加热使气体膨胀 0.5 小于【解析】容器内空气的重力为G=mg=Vg=1.29 kg/m31 m310 N/kg=12.9 N;容器的总重量为G总=G+G0=12.9 N+0.5 N=13.4 N;为了使容器悬浮在空中,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需要采用加热使气体膨胀溢出空气的方法使容器内空气减少;容器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空气gV=1.29 kg/m310 N/kg1 m3=12.9 N,要使容器悬浮在空气中,需要排出的空气为G=G总-F浮=13.4 N-12.9 N=0.5 N;此时容器和剩余空气的平均密度等于外界空气的密度,所以容器内空气密度要小于容器外空气的密度.4. 10 30 3 5. (1)压强 (2)2.2105 N 22 m3 (3)吃水深度变小,坦克从长江开到海里,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而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V排液g,故坦克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所以吃水深度变小.【解析】(1)宽大履带可以增大坦克与地面的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