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生资源作案例康晓莉.doc_第1页
巧用学生资源作案例康晓莉.doc_第2页
巧用学生资源作案例康晓莉.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分析 巧用学生资源作案例树梁中学 康晓莉 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学生的资源是“自然的资源,是未投入的资本”,是教育应该利用的资源。在思品课中,学生有时对教材中的案例不感兴趣,如果上课时能充分观察学生并把他当时的表现描述出来,恰当加以分析引导,就变成了一则则生动的教学案例。 在讲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学生对本课的案例“小丹用脚练字”没产生情感共鸣,许是学生看了太多的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小丹是虚构的。课堂教学陷入了困境,在学生讨论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桌面上有期中考试卷。机会来了,何不利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为契机呢?于是,我说:“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令你们感触很大,特别是考的不好的同学一定有诸多慨叹吧,有愿意谈自己考试后感言的吗?”学生有说自己沮丧、对不起老师和父母的;有说自己觉得太无能的:有说痛恨考试,试题出得不好的:还有的说自己发挥失误,下次一定要考出好成绩的我说:“期中考试让你们经历的种种不良情绪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挫折,有的同学要发愤图强,下次考好,有的同学却怨天尤人,灰心丧气,看来挫折具有?”学生齐答:“双面性。”我让学生谈谈对挫折的认识,挫折既有积极的一面,有消极的一面,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失败是人生的必修课。接下来,我自然水到渠成地引出了战胜挫折的方法。由于能及时抓住教学时机,整堂课教学环节清晰,“考试慨叹”成为贯穿整堂课的教学主线。 由于所教六个班级,每班的班风不同,学生思想不同,我在利用学生资源作案例时也要顾及学生的感受:有一个班级学生不好意思谈考试,我就让他们用纸条写下自己的感想,并且不记名,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有的班级学生干脆回避谈考试,我就请他们谈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挫折”作铺垫,真正做到因班施教。 利用学生资源作案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化,还能升华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推动他们的思想向前发展。 在不计代价与回报导言的设计我就结合学生在校表现,在三年八班上课,学生的新闻播报完毕,我说:我也要播报两则发生在我校的新闻,2013年11月8日,我在值班,下课时走廊人很多,二楼的楼梯口有几片废纸和一些食品屑,很多同学经过却视而不见,这时三年八班的一位女生很自然地把把纸片拾起还用了几分钟把旁边的食品屑用纸包起来带出了走廊,她就是 秦晓晴同学;2013年11月20日,三年八班同学李文浩经过老师办公室时,见老师拿着空桶要换水,他马上接过老师的空桶去给换水,当时他手里已经拿着本班 的两个空桶,我让他再找一个同学,他说不用,一个人手拿两个桶,胳膊上夹着一只桶快速地走向一楼取水处,一会功夫他回来了,给老师办公室换上了满满的清澈的纯净水,他一人分三次杠了三桶水,一个承担了三人的工作。问他累不累,他微笑轻松地着说没事。同学们本月发生在我班的好人好事是种 什么精神?学生说:“是责任。”我又问:“他们在承担责任中做到了什么?”“不言代价与回报”。班级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班级“责任与正气”徐徐上升之时,我让学生讨论什么是“承担责任的回报和代价”,并请一名同学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秦晓晴和李文浩同学,让他们谈谈承担责任中有什么体验。真实的事件,鲜活的材料,在自由、热烈的气氛中同学们理解了承担责任 要有奉献精神,不求索取。特别是原来上课文静、一言不发的秦晓晴同学有时上课能主动举手发言了,李文浩同学在思品课中注意力也较前持久了许多。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利用学生资源作案例要因时因事,不拘一格: 在七班上课,有一堂课我让学生做练习册上习题,时间为20分钟,学生面有难色,我说:“我们学习了角色和责任的关系,他们具有什么关系?”学生背完之后,我说:“班级就是一个大舞台,你就是一个演员,作为学生你本堂课扮演的角色就是学习者,只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应利用有限的20分钟当个出色的演员,可以吗?”同学齐说:“可以。”这样,学生高效地完成了做习题任务。 九班刚讲完对“自觉承担责任”的理解,离下课还有15多分钟,班主任进入班级告诉学生,今天中午学校要各班清雪,并简单分配了任务。班任刚走,同学们就发起了牢骚:有嫌累的,有说中午有事的课堂乱哄哄。我说:“咱们不是刚学习了自觉承担责任吗,清雪就是你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怎么办?你们有一部分同学面对清雪很抑郁,请谁说说怎样让不愿 清雪的同学走出郁闷的阴影?有学生说:“改变不了这件事,可以改变对这件事的态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承担,让他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 责任的快乐。”还有同学补充:“应该我承担我无悔,全身心投入。”同学们的发言全都来自教材知识点,我很欣慰说:“对,从要我承担责任变我要承担责任。”我又问刚才发言的同学:“对于清雪你是否有不情愿的心理呢?”他们说:“没有,愿意清雪。”我又引导,你们是经过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做到了自觉承担责任,对于自愿选择的责任,应持什么态度?”学生答道:“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自愿选择的责任。”课堂小小的波澜经老师的因势利导巩固了三个知识点:“怎样对待自愿选择的责任、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自觉承担责任的内涵”,课堂秩序也有序进行,学生切身感到了责任就在自己身边。 利用学生资源要信手拈来,设置情景,积累学生的生活经历。在教学九年级“我们崇尚公平”一课,一位同学的新闻播报结束同学们点评,各小组基本都给了4.55分,最后由老师敲定,我写了个5分。学生一片哗然,说不公平,一位同学愤愤然:“上回我的新闻稿思想积极、内容全面,播报时声音响亮、语速适当才给了4分,他的新闻稿还可以,但播报者声音不够响亮,没有激情,还给5分,太不公平了。”我说:“他找了一条热点新闻,嫦娥二号成功发射。”那学生又说:“可那时我播报时没有什么嫦娥二号发射,这不怨我呀!”我无比同情地望着他,意味深长地说:“是呀,不怨你,这世界上就是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只是相对的,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一定也给你5分。”学生们哑然,并报以会心的一笑,我和学生的心近了,在学生的兴趣点上,我说:“尽管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我们还要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公平,刚才这位同学为自己鸣冤的过程就是对公平的不懈追求。”在后续课中学生结合自身和教材相关案例理解了“怎样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怎样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等知识点。以上,是我在思品教学中利用学生资源的粗浅尝试。利用学生资源做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的知识点,能让学生反思自我的思想和行为,正确评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发现身边榜样并和同学和谐相处,也实现了课堂教学教师的预设和生成。当然,一味用学生资源作案例就使课堂教学流于肤浅和平淡,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时机,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创设一定的情景,使案例完整简洁鲜明。利用学生资源也并不是脱离课本而是根植课本,有时它可以是教材案例的补充,有时它还可以是本节课的主线,其根本是充分落实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理念,立足于学科本身,渗透育人的功能。思品课中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如果注重外在课程资课程,向外寻找、追求,倒不如把视点转向学生的内在经验,开垦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