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课时达标北京版.docx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课时达标北京版.docx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课时达标北京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 枣核一、 选择题。(共20题)1.“yn qi”的汉字是( )。A.殷苆 B.殷怯 C.殷切2.下列形近字读音相同的是( )。A.枫树-风气B.枣核-骇人听闻 C.掀起-欣喜3.“衣兜”的“兜”字有多少笔笔画?( )A.11B.12 C.134.下列哪个字是多音字?( )A.拉 B.假C.信5.下列选项中,哪个字不是多音字?( )A.称 B.场 C.泪6.“风烛残年”的意思是( )。A.蜡烛燃烧殆尽B.形容这一年马上就要结束C.形容人的暮年,活不长久了7.“故弄玄虚”的意思是( )。A.把真的说成假的,把假的说成真的B.故意耍花招C.形容搬神弄鬼8.“蹊跷”的近义词是( )。A.正常 B.捷径 C.离奇9.枣核这篇文章共有多少段自然段( )。A.9 B.10C.1110.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萧乾B.萧倩 C.余秋雨11.本文作者生于( )? A.上海 B.南京 C.北京12.文章的开头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A.以小见大 B.设置悬念C.以静写动13.全文的线索是( )。A.“我”的行踪 B.枣核 C.花园14.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线索的作用?( )A.使文章条理清晰B.使文章变得紧凑C.以上两者皆是15.文中的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 )A.寄托对家乡的思念B.处于自身的喜爱C.她丈夫是做营养分析的16.下列选项中,那句话是文章的主旨句?( )A.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的味道B.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C.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17.下列选项中,哪项最能表现出本文作者的感情?( )A.乡愁B.蜀道难 C.回乡偶书18.本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A.以大见小 B.虚实结合 C.以小见大19.萧乾是多少年从美国回答国内的?( )A.1980年B.1979年 C.1970年20.本文的文章主旨是( )。A.表现了主人公对枣树的喜爱B.展示了萧乾在美国的生活C.海外游子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二、 填空题。(共10题)1.“yn hng”的汉字是 嫣红 。2.“sh yn”的汉字是 实验 。3.“解释”的“释”字共有 12 笔笔画。(请用阿拉伯数字填写)4.“国”字属于 全包围 结构。(请在 半包围、全包围和整体 中选择)5.“抱”字属于 左右 结构。(请在 半包围、左右和整体 中选择)6.“顽皮”在文中的近义词是 调皮 。7.“你相信吗?”,这句话用了 疑问 句式。(请从 疑问、陈述和感叹 中选择)8.本文作者萧乾是 蒙古 族。(请从 傣、白和蒙古 中选择)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三、 判断题。(共10题)1.“垂柳”的“垂”字共有8笔笔画。(对)2.“挑选”的“选”字属于半包围结构。(对)3.静夜思所表现的也是乡愁。(对)4.本文作者生于1910年,逝与2000年。(错)5.文中的这位华裔老人的丈夫是做应用化学的。(错)6.文中的华裔老人有儿子和女儿。(对)7.“我”在见到朋友之前就知道为什么她让“我”带枣核了。(错)8.“我”的朋友是一位调皮的女士。(对)9.对故土的思念是不会随着国籍的改变而改变的。(对)10.“我”在拜访了朋友之后的第二天就回国了。(错)四、 连线题。(共10题)1. 请用直线把搭配合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