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 必修1 必修1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序号知识点考题(题号、难度、题目类型)教学建议高考说明中的能力要求1-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实验安全常识。2008新课标7-0.8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知识。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知识。通过粗盐的提纯掌握过滤及沉淀的洗涤操作、用到的仪器。通过粗盐的提纯掌握蒸发操作及用到的仪器。通过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掌握萃取和分夜操作要领和实验仪器,认识分液漏斗。通过粗盐的提纯掌握结晶操作及用到的仪器。通过蒸馏水的制备掌握蒸馏的操作及蒸馏原理、所用仪器。过滤及沉淀的洗涤。2008山东30-1-0.52009山东302-2-0.92012山东30-2-0.62012山东30-3-0.6通过粗盐的提纯掌握过滤及沉淀的洗涤操作、用到的仪器。蒸发。2012山东11-D-0.8通过粗盐的提纯掌握蒸发操作及用到的仪器。萃取和分液。2011山东30-1-0.52011山东30-1-0.72012山东11-C-0.8通过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掌握萃取和分夜操作要领和实验仪器,认识分液漏斗。结晶。2009山东30-2-1-0.72012山东11-D-0.82011新课标26-2-0.5通过粗盐的提纯掌握结晶操作及用到的仪器。蒸馏。2012新课标28 -3-0.6通过蒸馏水的制备掌握蒸馏的操作及蒸馏原理、所用仪器。1-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2010新课标9-0.72011新课标7-AB-0.72011新课标26-1-0.42012新课标9 -0.62012新课标26 -2-1-0.7会进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会进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掌握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内容及推论的应用。掌握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溶液实验:原理、仪器、步骤、误差分析。掌握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换算关系进行的有关计算。2007山东28-2-1-0.52008山东13-C-0.62009山东10-D-0.62009新课标7-0.72012新课标9- 0.7掌握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内容及推论的应用。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2007山东15- 0.32008山东13-A-0.72008新课标27-3-0.6掌握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溶液的方法。2008山东30-2-0.72010山东14-AB-0.82011新课标7-C-0.8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溶液实验:原理、仪器、步骤、误差分析。容量瓶的使用2011新课标26-1、2-0.42012新课标28 -4-0.7明确容量瓶的规格,使用条件。必修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2-1物质的分类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a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b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c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以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问题(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及胶体的性质和用途。2007山东12-C-0.72009山东13A-0.92011山东9-D-0.8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以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问题(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2012山东8-B-0.6掌握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1-2-2离子反应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通过有关离子反应的实验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的条件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2011山东29-3-3-0.72009新课标12-0.72010新课标13-0.62010新课标12-0.52010新课标28-1-0.62011新课标12-0.4注意设错方式:量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式的拆分,电荷不守恒。掌握用离子反应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2007山东12-B-0.6注意“限定条件”,如溶液颜色,酸碱性,氧化还原反应等。根据信息书写离子方程式2007山东29-1-0.72008山东28-3-0.82009山东28-3-2-0.62011山东29-3-3-0.42012山东29-4-0.52010新课标10-0.42012新课标26 -4-1-0.5注意书写的四大步骤:写、拆、删、查。1-2-3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2007山东30-2-1-0.52008山东28-1-0.92008山东28-4-2-0.72012山东29-1-0.9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与有关概念及其本质。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熟练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2011山东12-D -0.6利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进行判断。掌握判断氧化还原发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配平反应方程式。2007山东28-3-2-0.72008山东13-B-0.72008新课标27-1-0.62010新课标9-C-0.5学会用电子守恒进行判断和配平。 根据信息书写氧化还原反应2007山东28-3-0.42008山东28-3-0.52009新课标26-1-1-0.62009新课标28-3-0.72009新课标38-4-0.52012新课标27 -3-0.52012新课标26-4-0.4书写时注意原子守恒、电子守恒。掌握运用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计算。2007山东14-C-0.52007山东15-0.42007山东28-2-1-0.42011山东28-1-2-0.62010新课标10-0.6注意守恒思想的应用。必修1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1-3-1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钠的性质。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和原理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掌握铝的性质。2011山东12-B-0.8掌握铝与酸、与强碱的反应掌握铁的性质。2011山东12-B-0.8掌握铁与水蒸气的反应1-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理解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2007山东卷29-3- 0.32007山东卷29-4-0.52011山东卷12-AB -0.6掌握过氧化钠分别与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了解其用途;掌握氧化铝的两性及相应的化学反应;了解铁的三种氧化物理解Al2O3、Al(OH)3的两性。掌握Al2O3、Al(OH)3两者分别与酸、与强碱的反应理解Na2CO3、NaHCO3的性质及转化。2007山东卷10-A-C-0.5了解Na2CO3、NaHCO3的物理性质,掌握两者与酸的反应、两者的转化和鉴别理解三价铁的氧化性,Fe2+、Fe3+的转化, Fe(OH)3的性质。2007山东29-3-0.32009山东30-1-1-0.5掌握铁三种价态间的转化、Fe2+、了解Fe(OH)3的性质理解二价铁Fe(OH)2的还原性。了解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反应、现象过氧化钠的性质、Fe3+的检验2007山东30-2-0.52009山东30-1-0.7掌握Fe3+的检验;掌握过氧化钠分别与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了解其用途1-3-3金属材料了解合金的特性,合金材料的应用与材料的选择。2009山东9-A-0.8了解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的特性、用途必修1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4-1硅了解硅的原子结构、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2011山东10-AB-0.7采用对比的方法,联系碳、二氧化碳等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介绍硅、二氧化硅等新知识。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了解金刚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2009山东9-B-0.72009山东13-B-0.92011山东10-CD-0.72011山东卷10-BC -0.8通过自学讨论、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硅酸盐的教学。了解硅酸钠的性质、用途了解硅酸盐产品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区别硅和二氧化硅的用途1-4-2氯了解Cl2、HClO、NaClO及氯水的重要性质和应用。2007山东12-C-0.72007山东14-B-0.62009山东10-A-0.7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新制氯水的成分;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及氯水成分的检验;掌握氯气的强氧化性,漂白粉和漂白液的制备、应用掌握Cl-的检验方法。掌握Cl-的检验方法及实验操作了解卤族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2007山东9-A-0.72007山东11-C-0.62007山东19-A-0.8了解卤素单质F2、Cl2、Br2、I2之间的置换反应、氧化性强弱的比较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2009山东10-C-0.7掌握氯气的制备、干燥、收集及实验装置要求1-4-3硫和氮的氧化物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漂白原理。2007山东14-B-0.62007山东14-D-0.32009山东13-D-0.5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二氧化硫的检验了解NO、N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009山东9-D-0.82011山东28-1-1-0.7了解NO、NO2的物理性质,二者的相互转化认识硫和氮的氧化物在生产上的应用和对大气污染的影响。2009山东9-D-0.92011山东29-1-2-0.7了解工业制硫酸、硝酸,了解大气污染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的成分。了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检验方法了解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等产生的原因。2007山东9-D-0.8掌握硫酸酸雨、硝酸酸雨的形成过程,了解环境保护和治理,增强环保意识1-4-4氨 硝酸 硫酸了解氨气的性质及氨气的实验室制法。2007山东30-3-2-0.4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掌握氨气的制备、检验了解硫酸盐、铵盐的化学性质及它在生产中的应用。2007山东10-BD-0.6了解铵盐的性质,掌握NH4+ 的检验掌握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2009山东13-C-0.7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其与铜、碳的反应;掌握浓、稀硝酸分别与铜的反应;了解钝化现象 必修2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序号知识点考题(题号、难度、题目类型)教学建议高考说明中的能力要求2-1-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2007山东13-C-0.72011山东13-D-0.92011新课标13-0.82011新课标37-1-0.6学生画出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得出周期、族的概念。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间的关系2009山东11-B-0.62011山东13-D-0.7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与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得出原子结构决定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通过对碱金属、卤族元素性质的探究,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相互关系,掌握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2009山东11-A-0.8这是本节的重点。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核结构,理解质量数的含义,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2007山东12-ABD-0.72009山东10-B-0.72011山东9-C-0.82010新课标7-0.9在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知识。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2-1-2元素周期律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2009山东10-B-0.72009山东11-B-0.62009山东11-C-0.72011山东13-A、B-0.82011山东13-B-0.82011新课标13-A-0.82011新课标37 -4-1-0.7分析教材表1-2数据学生归纳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并得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通过创设新问题(如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是否随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呢?)并进行实验探究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2009山东卷11-B-0.82008新课标11-0.82011新课标13-D-0.92012新课标13-A-0.8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的结论。第三周期元素和A族,A族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解释这些递变规律2009山东11-D-0.62010山东11-0.82011山东13-C -0.72012山东9-0.82011新课标13-D-0.82012新课标13-D-0.8通过实验探究 (钠、镁、铝元素化学性质的比较)和对照资料卡片(硅、磷、硫、氯元素的性质事实)概括出元素周期律,这是本节的重点。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周期表2008山东11-0.62009山东11-CD-0.62011山东10-D -0.82012新课标13-ABC-0.7结合周期表总结出元素性质、原子结构与周期表中元素位置的关系,学会运用周期表。2-1-3化学键化学键的含义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构成2007山东13-D-0.12008山东12-D-0.62012新课标13-BC-0.8通过实验(钠和氯气的反应)得出结论(离子键的定义),离子键的形成条件,离子键的实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对比离子键及氢气和氯气的反应,提出新问题(氯化氢的形成原因?),对比得出结论(共价键的定义),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构成共价键的粒子的特点,共价键的实质了解化学键的定义。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能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2007山东13-A-0.6由离子键的实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得出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同法得出共价化合物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书写常见简单化合物、单质的电子式;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物质的形成过程2010新课标7-A-0.6引导学生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了解原子结构,认识最外层电子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必修2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序号知识点考题(题号、难度、题目类型)教学建议高考说明中的能力要求2-3甲烷、乙烯、苯 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知道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概念2009新课标8-0.82012新课标10-0.62012新课标13-D-0.9区分概念,对比教学。了解有机概念掌握甲烷、乙烯、苯、重要营养物质、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煤、石油产品的性质方程式书写及用途2007山东9-B-0.72007山东11 -0.72008山东12-ABC-0.82009山东12- 0.72010山东12-0.82011山东11-0.72011山东29-1-0.62012山东10-0.82008新课标8-0.82008新课标9-0.82009新课标9-0.82009新课标9-0.62010新课标7 B-0.62012新课标8-ACD-0.72012新课标28 -1-1-0.7从官能团入手,通过实验及现象解释,对比记忆不同代表物性质。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基本反应类型(取代、加成、酯化、氧化、加聚)、重要有机物鉴别2007山东11-BC-0.72009山东12-C-0.52011山东11-D-0.72008新课标9-0,82009新课标9-0.82010新课标9-0.62011新课标-9-0.7对比概念及特征,掌握典型有机物的代表反应。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了解乙烯、氯乙烯、及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008山东9-BD-0.82009山东9-BC-0.82012新课标8-AD-0.9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内容,新知识通过习题补充。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掌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2012山东10-C-0.62009新课标-8-0.52010新课标8-0.72011新课标8-0.42012新课标10 -0.5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会书写方法步骤。根据信息书写有机物分子式2012新课标12-0.5从官能团入手,掌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蛋白质变性、淀粉、油脂、蛋白质的水解2007山东11-B-0.72008新课标-8-0.7典型有机物通过模型记忆,多巩固练习。简单有机物的燃烧计算2009山东9-C-0.72010山东12-B-0.4掌握课本各物质水解条件及特点。2010新课标7-B-0.6计算练习必修2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4-1金属矿物、海水资源金属的冶炼掌握活泼金属、较活泼金属、不活泼金属的冶炼方法及原理。海水的综合利用了解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和非金属溴的方法。2-4-2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2011山东9-A-0.8掌握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掌握煤的干馏。环境保护2007山东9-D-0.8了解空气、水、土壤的保护。绿色化学、绿色食品2007山东9-C-0.7 知道什么是绿色化学、绿色食品。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序号知识点考题(题号、难度、题目类型)教学建议高考说明中的能力要求3-1-1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核外电子排布式2007山东32-1-0.52007山东32-2-1-0.62008山东32-1-0.72009山东32-1-1-0.82011山东32-1-0.92008新课标35-3-0.72009新课标38-1-0.82010新课标37-1-1-0.82011新课标37-2-0.72012新课标37-3-0.7可以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史的材料,课上组织交流讨论在介绍能层与能级时,可以通过思考“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排布的?”引发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复习对于构造原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应用上。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基态与激发态2011山东32-1-0.82010新课标37-5-0.5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利用录像播放或计算机演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引导学生从原子中电子能量变化的角度去认识光产生的原因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电子云和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2009新课标38-2-0.8可以运用电脑模拟或制作原子轨道模型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电子云与原子轨道的概念3-1-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2010新课标7-AD-0.7可以以对比的方式来复习电子式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知识1、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2、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原子结构与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关系2007山东32-1-0.62008新课标35-3-0.82009新课标38-0.32010新课标7-C-0.72011新课标13-AB-0.62011新课标37-0.32012新课标13-AB-0.62012新课标35-1-0.9可以以问题思考的形式复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原子结构与电离能 电负性2009山东32-1-2-0.82008新课标35-3-0.82011新课标37-2-3-0.7可利用数据、图表进行教学同周期、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碱性变化、同主族氢化物酸性比较2009山东32-1-2-0.72010山东32-2-0.62012山东32-2-0.82011新课标37-2-2-0.72012新课标37-2-0.7应突出电离能、电负性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在了解概念和概念要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元素电离能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电负性概念的教学,可通过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中所列元素的电负性数据与元素性质间的规律进行探究2012新课标37-4-0.7以问题思考的形式来复习元素周期律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序号知识点考题(题号、难度、题目类型)教学建议高考说明中的能力要求3-2-1共价键键和键的形成、特征与性质;2008山东32-2-0.82009山东32-4-0.42012山东32-3-0.6可以通过制作原子轨道模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键和键的特征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表2-1和表2-2,从定量角度理解键能、键长与分子性质的关系。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能举例说明等电子体的含义及应用2009山东32-3-1-0.8键角是本节的一个难点,可以介绍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分子的键角,如CO2、CH4、NH3等,并引出共价键具有方向性。介绍键角时不要求对具体角度做解释,留待下一节继续学习。3-2-2分子的立体结构典型分子的立体构型2008新课标35-2-0.72009新课标38-3-0.52010新课标37-1-2-0.62011新课标37-3-0.62012新课标37-4-0.5由CO2、H2O、CH2O、CH4、NH3的球棍模型,对照其电子式采取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中心原子的共用电子对和未成键电子对与立体构型的关系进行分类,从而建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以及如何计算价层电子对数,会进行简单的计算。2011山东32-3-2-0.72012山东32-3-0.62009新课标38-3-0.72010新课标37-1-2-0.8介绍杂化轨道理论时,可以从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价电子构型的轨道相互垂直,对照甲烷分子正四面体结构,引出杂化轨道理论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杂化轨道理论和配位键理论。对一些常见的配位化合物会进行分析。2009山东32-2-1-0.72010山东32-1-0.92010山东32-3-0.52011山东32-3-0.62012山东32-4-0.42010新课标37-3-3、4-0.62011新课标37-3-0.52012新课标37-1-0.7介绍配合物理论时,通过观察硫酸铜等固体及其水溶液颜色的实验,分析原因探究结构,由孤电子对和空轨道形成的配位键,引出配位键和配合物的概念。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3-2-3分子的性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2007山东32-3-0.72008新课标35-2-3-0.62012新课标13 -C-0.6可以先复习离子键、共价键和电负性等概念,再分析常见分子中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非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011山东卷32-2-1-0.72011山东卷32-2-2-0.32008新课标35-2-0.82008新课标35-3-0.72008新课标-35-4-0.32009新课标38-5-0.42010新课标37-3-3、4-0.62011新课标37-3-0.52011新课标37 -4-2-0.72012新课标13 -D-0.52012新课标37-1-0.7对于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的影响因素,一是通过观察教科书的表2-4,得出分子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二是通过“学与问”,得出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手性分子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2012新课标37-4-0.4可以通过制作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的“手性”及“手性分子”的概念。通过判断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进一步加深“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念。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序号知识点考题(题号、难度、题目类型)教学建议高考说明中的能力要求3-3-1晶体的常识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和结构上的本质区别图片教学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2007山东32-2-2、3、4-0.7观察模型,课本图片3-4、3-5,自主讨论掌握晶体与晶胞的关系、会通过晶胞确定晶体的化学式,计算晶体密度。2011山东32-4-0.32010新课标37-4-0.52011新课标37-5-0.22012新课标37-6-0.3多媒体投影,实物展示,晶胞计算。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3-3-2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能举例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等方面的影响2008新课标35-2-0.82008新课标35-3-0.72009新课标38-5-0.72012新课标13 -D-0.5以碳硅同主族,但CO2与SiO2溶沸点明显差异展开分析。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及其对晶体性质的影响理解离子键的形成,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知道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的关系知道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008新课标35-2、3-0.82008新课标35-4-0.52009新课标38-5-0.72012新课标13 -D-0.5对比冰与干冰的密度分析氢键方向性与范德华力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2009山东32-3-2-0.82010新课标37-3-0.5把离子晶体与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进行对比,掌握离子晶体中的粒子和粒子间作用力。晶格能的教学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表格,能利用数据进行晶体特性判断。3-3-3金属晶体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从金属原子结构的视角分析。金属晶体的性质2012山东32-1-.8用电子气理论解释。3-3-4离子晶体掌握几种典型的晶体模型(NaCl 、CsCl、Si、SiO2、金刚石、石墨、干冰)2007山东32-2-2-0.42007山东28-2-3-0.42009山东32-3-0.52009山东32-2-2-0.72011新课标37-4、5-0.32011新课标37 -5-1、2-0.7实物模型、多媒体投影,对比表格。掌握几种典型的晶体模型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掌握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2007山东32-2-2、3、4-0.52008山东32-3-0.52009山东32-3-0.52011山东32-2-2-0.62010新课标37-3-2-0.72010新课标37-3-1、2-0.5对比表格。分类:不同晶体对比,同类晶体对比。掌握晶体的有关计算2008山东32-4-0.52010山东32-4-0.72011山东32-4-0.42011新课标37 -5-3-0.62012新课标37 -6-0.4典型例题法,讲练结合。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序号知识点考题(题号、难度、题目类型)教学建议高考说明中的能力要求4-1-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根据反应进程中能量变化图像判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2007山东9-D-0.72007山东12-D-0.7建议教学时启发思考1、键能大小与物质本身能量高低的关系;键能大小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2、物质本身能量高低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物反应、生成物能量高低与反应热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建议多练习,练习时计算、书写、总结相结合。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理解:反应物键能和小于生成物键能和时,为放热反应;反应物键能和大于生成物键能和时,为吸热反应。总结: H=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 4-1-2燃烧热 能源燃烧热的概念及应用通过书写、计算、总结注意事项巩固概念。对各种能源的认识(特别是化石燃料)培养学科素养:了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据反应热判断物质稳定性2007山东11-D-0.6理解:1、键能大小与物质本身能量高低的关系;键能大小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2、物质本身能量高低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物反应、生成物能量高低与反应热的关系。4-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007山东28-2-2-0.52011山东28-1-2-0.6建议理解本质、学会方法:合理进行方程式的叠加,叠加时应遵循数学运算规则。当需要将某一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某数时,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和H需同乘该数反应热的计算2007山东28-2-2-0.52009山东28-2-0.62011山东28-2-1-0.6牢固掌握概念、学会合并技巧、准确数字运算、练就细心沉稳素质。理解反应进程中物质能量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2-1-化学反应速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记住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2009新课标27-2-0.8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了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间的关系2009新课标27-2-0.8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了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间的关系4-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009新课标10-0.8熟练掌握勒夏特列原理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速率大小比较2012新课标27-4-4、5-0.8比较速率要换算成同一物质、同一单位了解图像中速率时间关系会画速率时间关系图像4-2-3化学平衡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标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平衡的影响2008新课标25-1、2-0.82012新课标27-4-2-0.7熟练掌握勒夏特列原理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平衡的影响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2008新课标12-0.72008新课标25-3-0.82009新课标13-0.72012新课标11-0.62012新课标27-4-1、3-0.8固体、纯液体浓度视为1,平衡时的,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对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了解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应用了解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对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4-2-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了解如何利用熵变、焓变对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进行判断了解自由能判断反应进行方向的公式了解熵变、焓变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4-3-1弱电解质的电离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影响强弱电解质导电性的因素。2009山东15-A.B.D-0.42011山东14-A-0.82012山东8-A.C-0.62009新课标11-0.62011新课标10-0.62012新课标37 -5-0.6掌握常见强弱电解质,冰醋酸稀释过程导电性的变化曲线。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掌握电离平衡及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会写常见电解质特别是二元弱酸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掌握影响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的因素2007山东14-A-0.42009山东28-1-0.62011山东14-0.42011新课标10-0.6了解强弱电解质导电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常数表达的意义,影响电离常数大小的因素。2009山东15-C-0.52009山东28-1-0.62009山东28-4-2-0.22010山东28-2-2.3-0.62011山东30-4-0.32012山东29-4-3-0.22011新课标10-0.6掌握电离常数的计算能够说明某酸或某碱是弱电解质的实验事实2011山东30-4-0.3证明醋酸或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的实验事实和方法,并会分析实验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强弱电解质稀释过程中水的离子积、pH、微粒浓度等的变化2011山东14-0.32010新课标8-0.5让学生清楚稀释过程中平衡的移动及移动的结果。尤其来自于水的H+或OH-浓度的变化4-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011山东14-C-0.72009山东15-C-0.6了解水自身的电离表达式,以及电离的程度很微弱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了解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溶液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变化。2007山东14-B-0.32007山东14-D-0.42011山东14-B-0.32011山东29-2-0.32011山东29-3-1-0.5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温度、酸、碱、盐、活泼金属等;以及溶液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掌握溶液酸碱性和PH的关系,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单一溶液,混合溶液)2007山东-10-0.52009山东15-AD-0.62011山东14-D-0.7会计算PH:溶液稀释、酸和酸、碱和碱、酸和碱混合。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了解影响离子积常数的因素只有温度,KW在计算中的应用2009山东15-C-0.6KW只与温度有关,能计算一定PH的酸碱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或OH-的浓度。酸碱中和滴定 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4-3-3盐类的水解水解原理应用、水解平衡、解释氯化铁、明矾净水2007山东11-C-0.62007山东12-C-0.72009山东13-A-0.72011山东29-3-2-0.5会用水解原理解释氯化铁、明矾净水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水解原理应用解释蒸干盐溶液能否得盐2011山东12-C -0.7会用水解原理解释蒸干盐溶液能否得盐在何环境蒸干溶液可得氯化铁、氯化铜等2011山东12-C-0.6会用水解原理在何环境蒸干溶液可得氯化铁、氯化铜等相互促进水解解释离子共存2010山东29-1-4-0.5掌握相互促进的水解的离子氯化铜溶液中除氯化铁2007山东29-3-0.5会从铁离子水解角度分析水解反应水溶液中三大守恒的关系式2007山东14-C-0.42009山东28-4-1-0.52010新课标10-0.6从水解本质上理解应用三大守恒水解产物的判断2007山东32-3-0.5熟练掌握水解方程式水解酸碱性的判断2007山东10-0.5熟练掌握水解方程式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2008山东13-D-0.72008山东29-4-0.72011山东29-3-1-0.4全面分析水溶液中的各种关系4-3-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直接计算Ksp了解Ksp的意义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根据Ksp除去多种阳离子中的Fe3+2007山东29-3-0.42012山东29-4-1-0.8理解PH对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利用Ksp计算离子离子浓度、溶液PH等2008山东15-ABD-0.42011山东30-2-0.32011新课标26-4-0.5理解PH对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利用Ksp判断沉淀析出的先后2007山东29-3-0.52008山东15-C-0.42009山东28-3-1-0.32010山东15-0.52011山东30-2-2-0.5理解Ksp与离子浓度的关系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2008山东卷15-0.42010山东卷15-0.5会看图分析Ksp与离子浓度的关系4-4-1原电池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书写电极反应式。2007山东29-2-0.62009山东29-1-0.62011山东15-A、D-0.72011山东29-1-0.52011山东29-2-1、2-0.42008新课标10-0.82010新课标12-0.42010新课标28-2、3-0.6考试重点。通过铜锌原电池实验,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能写出原电池反应方程式和电极反应,并判断电极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正、负极电子流向,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了解盐桥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MRD动态监测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新能源行业2025协同创新与氢能技术研究报告001
- 2025-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市场机遇与盈利空间研究报告
- 聚焦2025年:新能源工业互联网在能源生产智能化中的应用报告
- 海信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安全管理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新应用场景解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在电动玩具领域的应用前景报告
- 青海公交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氢能源技术创新与绿色制造责任研究报告
- GB/T 9115.4-2000环连接面对焊钢制管法兰
-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 GB 9743-1997轿车轮胎
-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讲座PPT
- USCAR培训资料完整版经典培训教材课件
- 上海建筑装饰集团发展战略报告(doc 30)
- 《基础统计》教学案例“郑州市大瓶装纯水市场调查”统计应用案例
- DB36_T 1157-2019 瓷土、瓷石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高清无水印-可复制)
- 《大型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白皮书》
- 电子课件-《网络营销(第三版)》-A24-2998ppt课件
- 南瑞继保后台监控使用厂家培训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