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楼油田楼资27井区蒸汽驱动态分析 河南油田第二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汇报提纲 二 蒸汽驱注采动态分析及效果评价 三 蒸汽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蒸汽驱开发现状 四 下步调整思路及对策 蒸汽驱开发现状 第一部分 1 蒸汽驱井组基本情况 生产层位 核三段 6层井组 4个井网 反九点井网注采井距 100 141m有效厚度 4 2m含油面积 0 22KM2地质储量 20 6 104t 三 区 2 油藏主要地质参数 属浅薄层特稠油油藏 楼资27井区 6层主要地质参数表 楼资27井区油层数据 主要含油层为 62 3层 3 油层连通状况 4 转驱前吞吐状况 楼资27井区于2004年大规模投入开发 2009年9月1日转驱 吞吐阶段 蒸汽驱井组 6层累计注入汽量17 04 104t 井口累计产油6 68 104t 油汽比0 39 采出程度32 42 楼资27井区吞吐阶段采出状况统计表 平均单井吞吐8个周期 存在问题 5 开发历程 2006年起运用数值模拟手段 研究出适合楼资27井区转驱时机及条件 塞选出4个井组 采用反九点井网 于2009年9月1日正式转入蒸汽驱开发 注采井距100m 141m反九点井网 蒸汽吞吐开发阶段 蒸汽驱开发阶段 井楼油田LZ27井区蒸汽驱试验井位图 蒸汽驱注采动态分析及效果评价 第二部分 3 16作业井影响停注 楼资27井区从转驱到目前 先后经历了预热 热连通 蒸汽驱替三个阶段 汽驱过程实现了蒸汽带的形成和扩大 经过动态调整 45天就见到汽驱效果 1 蒸汽驱动态调整效果分析 井组注采动态 1 预热阶段 加强监控 保质注汽 尽早建立热连通动态特点 液量略有下降 含水 温度基本保持平稳 分阶段产量状况统计表 预热 热连通 转驱 预热阶段出现的问题 个别井发生汽窜早注汽不进 预热阶段过程中调整措施表 井楼油田LZ27井区蒸汽驱试验井位图 楼31615调整目的 确保连续生产楼31917调整目的 确保汽驱有效注汽 楼31917井注汽参数表 典型措施 调参 预热 热连通 2 建立热连通阶段 紧密跟踪 及时调整 促进井组均匀受效动态特点 液量 含水 温度快速上升后保持稳定 油量略有下降 分阶段产量状况统计表 L32117 二线井32117井生产动态 热连通阶段出现的问题 个别井液量上升幅度大受效井方向性强 典型措施 调参调驱 井楼油田LZ27井区蒸汽驱试验井位图 楼32117 10月13日调整楼31713 楼3171 调整注汽速度 调整原因 有效厚度大 为 米 井组受效井少 为2口 调整目的 促进井组均匀受效 70t d 60t d 调整前 调整后 热连通过程中调整措施统计表 3 蒸汽驱替阶段 限提结合 堵调并举 避免蒸汽过早突破动态特点 含水下降 油量缓慢上升 液量 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热连通 蒸汽驱驱替 分阶段产量状况统计表 二线井生产动态 L32117 L31211 蒸汽驱替阶段出现的问题 油层动用不均匀汽窜严重 典型措施 调参吞吐引效加深泵挂调驱 井楼油田LZ27井区蒸汽驱试验井位图 L31059 加深泵挂 楼31712井汽驱后累计生产635天 累计产液10353吨 累计产油762吨 综合含水93 41天见效 加深泵挂 目的 增大生产差压 提高排液量 增加产油量 楼31712井加深泵挂前后对比表 蒸汽驱替过程中调整措施表 蒸汽驱阶段生产状况统计表 蒸汽驱井组见反应情况 中心注汽井 受效井 19口 34天 37天 23天 12天 11天 7天 4天 13天 17天 3天 5天 81天 43天 41天 L32117 43天 79天 76天 80天 113天 楼资27井区井组汽按受效时间分类 2 见效特征分析 1 受效时间相对较晚 单井受效时间差别悬殊 19口受效井中受效最快的3天 最慢的113天 平均受效35天 与一区和泌浅10区蒸汽驱受效时间对比 楼资27井区受效时间最晚 泌浅10油井受效平均12天 一区油井受效平均17天 主要原因 各井之间油层压力 油水分布及汽窜程度的不同所致 若油层压力高 地层存水多或吞吐时未汽窜的油井 在汽驱生产时受效缓慢 若油井吞吐生产时汽窜严重 地层亏空大 油层压力低 或多向受效的油井 受效较快 按受效时间看 10天以内有4口井见到效果 10 30天有5口井见效 30 120天有10口井见效 说明注入蒸汽缓慢推进 油井温和受效 受效时间统计表 图 5 4 1 楼资 27 蒸汽驱受效井数据统计表 2 汽驱受效后增油井相对较多 排水井相对较少 主要原因是汽驱前对4口注汽井进行了大剂量的平面调剖 扩大了蒸汽波及体积 蒸汽推进相对均匀 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与注汽井相关的汽驱后主要驱替方向 3 通过动态调整和调驱等综合措施扩大蒸汽波及体积 增加多个受效方向 楼32117 L32117 与注汽井相关的汽驱前窜通道 分阶段出油温度分级表 4 随汽驱时间增加 采油井出油温度缓慢上升 温度场逐步扩大 说明随着汽驱时间的增加 低温采油井逐渐减少 汽驱效果明显 1 与吞吐相比 日产油水平增加 采油速度上升 开发指标对比表 3 阶段效果评价及认识 2 与方案对比 注采指标基本达到方案设计 蒸汽驱井组阶段开发效果对比表 从蒸汽驱前后采出程度分布图可看出 经过一年多的蒸汽驱开发 井间剩余油得到有效动用 区域采出程度由32 42 增加到40 43 增加了8 01个百分点 3 井间剩余油得到有效动用 4 达到与同类油藏开发水平 国内蒸汽驱油藏条件对比表 国内蒸汽驱油藏开发指标对比表 第三部分 蒸汽驱目前存在问题 纵向上 温度剖面表明温度高的部分主要位于油层上部 62层 受热层沿温度轴逐渐上移 蒸汽超覆现象更加明显 问题1 受地层非均质性影响 平剖面油层动用不均匀 平面上 蒸汽驱汽窜方向性强 井楼油田LZ27井区蒸汽驱井位图 汽驱井组调驱统计表 2次 3次 1次 2次 汽驱引效效果表 问题2 受油层物性及地层倾角的影响 62层下倾方向受效差 62层渗透率分布图 针对汽驱过程中见效慢及油层物性差的油井进行及时吞吐引效 增大生产压差 扩大波及体积 不受效井油层参数表 62层渗透率分布图 油层物性差 井距大 蒸汽超覆 不受效井主要原因 L31610 L31919 L32019 L31915 L31719 下步调整思路及对策 第四部分 1 加强 三场二剖一前缘 的监测工作 为蒸汽驱调整提供依据 开展蒸汽驱动态调整数模跟踪研究 加强产液剖面和温度剖面监测 掌握地下三场变化规律 为蒸汽驱动态调整提供依据 3 加强氮气泡沫调驱 堵窜的工艺技术的研究 扩大蒸汽波及体积 提高驱油效率 通过对氮气泡沫段塞大小 注入时机 速度等参数研究 选择出最佳调剖 堵窜时机 在平面和纵向上扩大蒸汽波及体积 5 改变蒸汽驱井网方式 抑制蒸汽窜流 近期工作量安排表 效益计算表 蒸汽驱实施后 与吞吐阶段后期相比 核实增产油量7072吨 按吨油价格2400元计算 可创经济效益1697万元 项目投入总费用388万元 净增效益1309万元 投入产出比为1 4 4 取得较好效果 阶段经济效益评价 楼资27块转驱开发指标预测表 井口 效果预测 跟据数值模拟及开发中的动态变化 预测楼资27井区蒸汽驱阶段累计产油4 7万吨 汽驱采收率能达到23 左右 吞吐 汽驱采收率达到55 这说明浅薄层稠油油藏吞吐后 转蒸汽驱能够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敬请各位领导 专家批评指正 蒸汽驱替 9 1转驱 预热 热连通 3 16作业井影响停注 1 蒸汽驱动态调整效果分析 蒸汽驱采取连续注汽方式注汽 截止2012年5月8日累计生产981d 阶段累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散热器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烟大海底隧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 锌熔炼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专卖店特许加盟合同
- 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体育赛事运营方案论证
- 健身生活方式市场需求调查与品牌营销计划
- 个性化定制食品的营养优化与健康趋势分析-洞察及研究
- 税务代理合同样书6篇
- 资金出借合同5篇
- 院前急救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归类总规则培训资料课件
- 矿山爆破安全技术课件
- 监理工作管理制度汇编
- 豁免知情同意申请表【模板】
- 中国文化概论-第6章-中国语言文字分解课件
- 水文学考试复习题和答案
- DB33- 1015-202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最新2022年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考核人员及时间安排
- 基于MAXIMO的发电行业EAM解决方案
- (完整版)英语能力B级考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