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六腑 1 掌握 1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 2 胆 胃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各自的生理功能 理解 1 六腑 泻而不藏 实而不满 六腑以通为用 以降为顺 生理特性 2 胆既属于六腑 又属于奇恒之腑 3 胃主通降 喜润恶燥的生理特性 4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及 利小便所以实大便 的治疗方法 5 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的生理特点 6 七冲门的概念及各自部位 了解 1 胃气的含义 2 六腑之三焦 部位之三焦的含义 3 六腑各自的解剖部位及形态 教学目标 六腑是胆 胃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 包含多种功能的一个特殊的腑 的总称 六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 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 传化物 即受盛和传化水谷 六腑将饮食物受纳 腐熟 消化 传化 处于连续不断的虚实交替之中 六腑不藏精气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性 胆的概述 胆 解剖位置 位于右胁下 附于肝之短叶间 形态结构 形若悬瓠 呈中空的囊状器官 生理联属 胆与肝相表里 五行属木 胆居六腑之首 又为奇恒之腑 概 述 胆 是一个风皮袋 内可盛装重要的东西 1 生理功能 1 贮藏和排泄胆汁 2 主决断 3 胆为奇恒之腑 胃 胃的概述 1 主要生理功能 必须与脾气的运化功能相互配合 1 主受纳水谷 饮食物的消化以脾胃之气作为动力 同时必须有阴液的参与 2 主腐熟水谷 2 生理特点 1 主通降 2 喜润而恶燥 阳明燥土 得阴自安 小肠 小肠的概述 主要生理功能 1 主受盛化物 泌别清浊 所谓 清 即指各种精微物质 所谓 浊 即指饮食物经消化后剩余的残渣部分 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大肠的概述 魄门 传导之官 肠 主要生理功能1 主传化糟粕 2 大肠主津 膀胱的概述 膀胱 其主要生理功能 膀胱贮尿和排尿功能 依赖于肾气与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 三焦的概述 三焦者 决渎之官 水道出焉 三焦 1 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 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 六腑之三焦 决渎之官 三焦 六腑三焦 是有具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实体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1 生理功能 2 上 中 下三焦的生理特点 学习目标及考核要求1 掌握 1 奇恒之腑的概念及特点 2 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2 理解 1 脑为髓海 脑为元神之府 2 脑与脏腑精气 女子胞与脏腑天癸经脉气血的关系 3 了解元神 识神和欲神 第四节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是脑 脉 骨 髓 胆 女子胞的总称 似脏非腑 似腑非脏 故称 其形态似腑 多为中空的官腔或囊性器官 功能似脏 主藏精气而不泻 除胆外余无表里配合 也无五行配属 但与奇经八脉有关 其生理功能隶属于五脏 同盛同衰 脑的生理功能简表 二 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脑由精髓汇聚而成 与五脏六腑皆相关 受脏腑精气而充盛 又以肾中精气生髓充脑 此外 心主神志 肝之疏泄以调节精神情志活动 故脑与肾 心 肝的关系更为密切 一 概述 位于小腹正中 在膀胱之后 直肠之前 下口连接阴道 位置 形态 呈倒置梨形 其大小 形态 位置 随年龄及妊娠而变化 主要生理功能 与脏腑的关系及天癸的关系 诸脏腑经脉功能协调正常 保证女子胞发挥正常功能 肝心脾肾 肝对女子胞的作用简要图 肾对女子胞的作用简要图 关于 脑主神明 与 心神 的研究 现代研究 学习目标及考核要求 1 掌握 1 脏与脏之间生理关系的要点和主要内容 2 心肾相交 水火既济 肝肾同源 乙癸同源 精血同源的概念 3 六腑以通为用的生理病理意义 4 脏与腑关系的要点及主要内容 2 理解 1 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 2 心与小肠 肺与大肠 脾与胃 肝与胆 肾与膀胱等脏腑表里关系失调的病理表现 3 了解 1 腑与腑之间关系 分工协作 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 吸收和排泄过程 2 脏与腑相合的根据和意义 3 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 气与血的关系 1 心与脾 心主血而脾生血 心主行血而脾主统血 化赤 生血 2 心与肝 病理 心与肾 主要表现为 心肾相交 从水火既济 精神互用 君相安位三个方面阐发 心在五行属火 位居上焦而属阳 其性主动 肾在五行属水 位居下而属于阴 其性主静 从阴阳交感和互根互济以及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 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 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 所以在理论上 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 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4 在病理上 心肾阴阳水火的交感承制关系失常 即为病理状态 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上亢 或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下泻那么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的阴虚火旺 或肾阳虚与心阳虚互为因果的心肾阳虚 水湿泛滥 或肾精与心神失调的精亏神逸的病理变化 即称为 心肾不交 亦称 水火不济 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失调 称为心肾不交 病理 肺与脾 5 一身之气 病理 肝升肺降 升降协调 对全身气机的调畅 气血的调和 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古人称为 龙虎回环 肺气充足 肃降正常 有利于肝气的升发 肝气疏泄 升发条达 有利于肺气的肃降 可见肝升与肺降 既相互制约 又相互为用 肺与肝 病理 肾不纳气 肝气犯脾 证见紧张焦虑或急躁发怒后 即可腹痛腹泻 泻后痛减 此为肝强脾弱 痛泻要方症 病理上 病理上 肾精不足与脾精不充 脾气虚弱与肾气虚亏 脾阳虚损与命门火衰 脾阴 胃阴 匮乏与肾阴衰少 常可相互影响 互为因果 病理方面 脾虚失运 水湿内生 经久不愈 可发展至肾虚水泛 而肾虚蒸化失司 水湿内蕴 也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最终均可导致尿少 浮肿 腹胀 便溏 畏寒肢冷 要膝酸软等脾肾阳虚 水湿内停之证 脾肾阳虚 二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者 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六腑的生理特点是实而不能满 满则病 通而不能滞 滞则害 六腑之间的关系 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 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密切配合 分工合作 二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病理方面 相互影响 六腑病变 多表现为传化不通 故在治疗上又有 六腑以通为补 之说 三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一 心与小肠 生理上相互为用 病理上相互影响 病理 生理 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之间的关系简图 二 肺与大肠 主要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之间的相互为用 病理 2 在生理上 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 后天之本 二者共同作用 完成对因食物的消化 精微的吸收与输布 脾与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 在结构上 脾与胃同居中焦 以膜相连 二者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三 脾与胃 脾与胃之间的关系简图 四 肝与胆 同司疏泄 共主勇怯 在病理方面 肝胆病变相互影响 五 肾与膀胱 主要表现在共主小便方面 1 在结构上 通过输尿管相互连接 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2 在生理上 主要表现为同主小便方面 固摄有权 膀胱气化 开合有度 贮尿 排尿正常 肾精充足 气化正常 生成 排泄小便 相互为用 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小便的生成 贮存 排泄 在病理方面 四 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具有相同的生理特点 即 藏精气而不泻 它们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 相互为用的关系 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一 五脏与女子胞 女子胞 产生月经 孕育胎儿 均赖于神的调控 气的推动 精血的充养 心 肾 肝 脾 生理 五脏与女子胞 藏血不足 经血亏少 病理 脑病从五脏论治 补肾填精益髓为要 益气活血为辅 脑为元神之府 血之府 病理 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海杯考试题及答案
- 电大商法考试题及答案
- 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提升培训工具
- 《光学现象与应用:光的折射与反射教案》
- 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执行模板
- 乡村振兴护理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学vb考试题及答案
- 学术研究诚信保障责任书9篇范文
- 数据分析基础模型及处理流程模板
- 旅游景点综合评价报告表
- 石膏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肠造口护理及并发症防治考核试题及答案
- 腹痛教学课件
- 2025年全国青少年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高中答案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 2025 临终患者症状管理课件
- 公寓管家培训课件
- 衡水市人防车位管理办法
- 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的护理
- cnc加工刀具管理办法
- 2025年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理论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