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语文人教必修1).docx_第1页
【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语文人教必修1).docx_第2页
【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语文人教必修1).docx_第3页
【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语文人教必修1).docx_第4页
【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语文人教必修1).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长春市第五中学 吴丹凤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本课为高中阶段第一篇文言文,如何结合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使学生更好地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鉴于此,我们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提出的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的要求,将本科教学设计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结合课文,根据文言文教学重点、落实文言字词知识;另一个层面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分析,探究烛之武劝说的高超的艺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史书的基本体例。2、 积累掌握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 简单了解外交辞令及烛之武的论辩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讨论探究文章,识记相应的文化常识掌握翻译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积累掌握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教学难点】学会适当运用论辩技巧。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预习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自主查阅左传相关知识和当时社会背景,标记自己阅读时产生的问题。4、查阅近两年的高考题中对文言文的考查,思考:你认为文言文该学些什么?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问题导入: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意思是不用作战而使敌方屈服,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百万之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教师板书课题、作品出处)【设计意图】用设计好的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又强化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深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探究的好奇心。2、 梳理文化常识知识1、 关于左传的相关知识明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2、史书的体例明确: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3、写作背景大的背景是在春秋时期,可以说是“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春秋无义战,只有利益(财富),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方面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晋文公重耳在国外颠沛流离19年,辗转了8个诸侯国,分别是:狄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二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多次出使晋国,想与晋结好,但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第二方面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在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的联合也就成为必然。第二方面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在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的联合也就成为必然。【设计意图】了解作品在历史上的文学价值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知人论世,为后面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烛之武能退秦师的劝说技巧做了很好的铺垫。三、串讲课文、梳理文言知识点。检查同学预习,小组展示,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或将相关用法总结。1、找出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加以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行李之往来(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明确:(1)无能 古:不能 今:没有能力 (2)以为 古:把当做 今:认为 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请客的主人 (3)行李 古:出使的人 今: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夫人 古:那个人 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2、找出活用的词,并归纳相关用法。(1)晋军函陵(2)与郑人盟(3)夜缒而出(4)朝济而夕设版焉(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6)邻之厚,君之薄也(7)共其乏困(8)若不阙秦(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明确:(1) -(5)属于名词的活用 (6)-(7)属于形容词的活用 (8)-(9)属于使动用法,补充:在未涉及的课文中活用的句子,可让学生补充,来检查学生对课文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3、找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是寡人之过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3)夫晋,何厌之有(4)以其无礼于晋(5)且贰于楚(6)佚之狐言于郑伯曰(7)若亡郑而有益于与君(8)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明确:(1)-(2)是判断句 (3)-(7)是倒装句式 (8)是省略句 补充:在此可让学生补充文中相关的具有某种句式特点的句子。【设计意图】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共同合作找出文言知识点共性的东西,既利于学生识记,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第二课时一、文本解读1、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复述故事情节,看看谁概括的完整。明确:秦晋围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推荐烛之武“见秦君”,烛之武临危受命,通过合情合理的分析,说服秦伯,不仅退兵,还帮助郑国防御晋国,晋文公无奈也撤兵回国。2、文章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大家看可以再加一个什么字,使它更清楚的表现文章内容呢? 明确:烛之武(说)退秦师3、烛之武是怎样劝说让秦伯退兵的呢?4、下面我们请两组同学(教师可以充当秦王的角色)来展示相关的对话,看哪组能劝说成功?并考虑其中的原因。(学生积极参加,演绎其中角色)第一组: 烛之武:郑国离秦国那么远,灭了郑国对你有什么好处? 秦伯: 灭了郑国,我们秦国就可以有很多土地了。 烛之武:郑国离秦国那么远,却离晋国那么近,即使你灭了郑国也不好直接管理,这不等于将你攻打下来的郑国的土地白白送给晋国吗? 秦伯: 秦晋两国关系一直很好,我即使得不到郑国的土地,晋国也会分给我相应的好处的。 烛之武:秦伯你的目光太狭隘了 秦伯: 你敢说我目光短浅,给我轰出去。以此为例让第一组的其他同学也展示,注意说话的语气口吻、神情、手势等等,本组展示完毕,请同学们谈谈不能劝说成功的原因,例如:没从秦的立场出发、语气太生硬、没博得秦伯的欢心等等。第二组:提示学生注意刚才大家提出的一些劝说需注意的小细节,进一步完善劝说内容。让第二组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在一旁观察,即使让其他学生评价,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5、总结劝说成功的原因有:说退秦师处处为秦秦晋矛盾以利相诱阐明利害以史为例推测未来1说话讲究技巧2语言有感染力、说服力3换位思考4丰富的知识储备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烛之武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口吻比较谦和。(让学生畅所欲言,合情合理即可。)6、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论辩的精髓。7、小结:如此精彩的论辩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心得、体会呢?(同桌之间讨论)明确:(1)说话要讲究技巧,委婉含蓄(2)语言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对方的心理。 (4)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注1)以上小组表演的内容,教师可根据自己班学生的特点及学情酌情使用,不用亦可。(注2)在讲解中渗透“外交辞令”这一概念。【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所以设计了学生进行情境表演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在体会和思考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学反思:烛之武退秦师的情节相对简单,但涉及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涉及人物的称谓和外交辞令,当然,更涉及许多古汉语词语。扫除了这些障碍,学生们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理性之美、辞令之美。阅读、鉴赏文言文,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