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范文.doc_第1页
文献综述范文.doc_第2页
文献综述范文.doc_第3页
文献综述范文.doc_第4页
文献综述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的文献综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09级高12班 李文菲指导教师:姚翠华、毛娜、周庆林摘要:本文正文中综述了围绕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所进行的研究结果。第一部分中阐述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定义,第二部分阐明了其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第三部分则进行了高中和初中学习特点的对比,第四部分则指出了高中生需要养成的八条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提出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在小结中,我写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我根据此次文献综述而得出的下一步学习计划、此次在做文献综述过程的收获、此次作业中留下的遗憾。引言:我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注意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所以在学习中缺乏系统的规划,以至于浪费了不少有用的时间。所以此次文献综述作业,我选择了关于高中生学习习惯养成方法研究的题目,并为此查阅了不少资料,希望对自己学习习惯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帮助。关键词:学习习惯 内驱力 习惯强度正文: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定义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它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学会学习指个体在以往活动中学到的态度、习惯、方法、学习技能等综合经济运用到新学习情境,使学习变为容易的能力1。二、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明显的,它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人终身受益,正如俄国着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学习习惯对学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习惯有利于学习策略的形成。美国哈佛大学的珀金斯(D.N.Perkings)教授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智力=power+tactics+内容知识。这里的tactics指策略性知识。他认为培养运用策略性知识的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策略性知识的能力包括学习的学习技能及运用各种学习方法的能力,而学习习惯是学生运用策略性知识的重要基础。从学习能力的角度说,学习习惯养成是带有根本性的学习策略。2.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益的重要条件。本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赫尔(C.L.Hull)在其学习理论中就提出,学习由内驱力和习惯强度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用公式表示就是:SEr=DsHr。sEr代表反应势能,D代表内驱力,sHr代表习惯强度。该公式指出,当内驱力为零时,反应势能就会为零;当内驱力增大时,反应势能就增高,增到多高,要视习惯强度而定。反应势能增高,学习效益自然也会增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习有组织性和系统性,从而使学习活动能有效地形成结构化的智力活动和知识结构,而能有高质量的学习。3.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我们的全面发展发生深刻的影响。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强调,人的行为既受外在因素影响,同时也受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制约。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在学习早期阶段,如果学习习惯在一定途径下得到顺利发展,将成为影响学生行为的内因,这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发挥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导致学生在社会结构中位置分化重要条件2。三、高中学习与初中学习的差异高中学习与初中学习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从学习形式看,高中学习更加自主、更富个性;从学习的目的看,初中主要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而高中阶段,更注重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从学习的内容看,初中阶段的知识量少、直观,容易理解,高中阶段的知识量多、难度大、抽象性、系统性强,难于理解3。四、高中生应该具有的良好学习习惯高中阶段不能依靠小聪明去完成,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阶段的良好学习习惯包括:1.认真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2.专心听课的习惯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我们在每节课前,都要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上课听讲时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上课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如果听课时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就会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3.及时复习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而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从而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应积极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得到“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将定期进行分类整理,可以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5.练后反思的习惯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6.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并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7.切磋琢磨的习惯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8.总结归纳的习惯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4。五、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从点滴开始好的学习习惯是与好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要认识到,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个人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不要一遇挫折就轻易放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学习习惯。1.坚持锻炼,拥有健康的身体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学习再繁忙也不能忽视锻炼身体。养成每天按时锻炼的习惯,如果忽视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我们会感到学习越来越力不从心。2.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要求。早晨按时起床,合理搭配饮食,不偏食、不贪食,食堂就餐要做到荤素搭配,保证给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 3.劳逸结合,学会休息 古人说:“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只有学会休息才能学会学习,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补充能量。玩的时候痛快玩、认真玩。学习的时侯,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要有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 4.保持愉快的心情, 积极主动地学习只有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只有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行动迅速、思维敏捷,学习效率就会自然高;只有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融洽同学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5.相信自己,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相信自己,相信我只要听好每一堂课、认真做好每一道题,我就会取得好的成绩。适时给自己鼓励、给自己勇往直前的勇气,只要我这次考试的成绩比我上一次考试的成绩有所提高,哪怕是只高一分,那也是我取得的巨大成绩,这样就会使自己的心态更平和,就会感到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学习与考试时就会感到轻松自如,就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6.锲而不舍,不断强化培养良好的习惯也是一个不断纠正不良习惯的过程。原有的不良习惯对于培养新习惯是一种阻力,去掉不良的习惯,才能建立良好的习惯。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评述:上文引用的文献中: 郭颖的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中提到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定义。许益德好习惯终身受益中从是构成智力的三大部分之一、能够增加学习的效益、有助于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三方面简述了良好学习习惯的益处。杨荣德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着重分析了初、高中学习的差异。陈锦才的高中生应养成的十大学习习惯中我选取了其中提到的八种良好学习习惯,它们环环相扣,其中预习及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专心听课的习惯需要我们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找出重点;复习的习惯要求我们学会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进行规划;练后反思、观察与总结归纳的习惯则需要我们主动去思考;切磋琢磨的习惯要求我们学会表达与交流。袁昌斗的遵循心理规律 培养学习习惯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积极自信的心态。同时,也要在这个过程中磨炼个人意志、性格、品质,要有毅力和耐心,不要一遇挫折就轻易放弃。小结:通过此次文献综述作业,我认识到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我们现在的学习以及未来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初、高中学习的差异,并了解了一些高中生有必要培养的学习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1. 认真做好课前预习,预习时将课后习题做完,画出问题2. 课上做好笔记,不走神3. 认真做作业,错误用红笔改出,并在旁边写错因分析4. 每天、每周分别作大小复习,一章学完后做知识网格5. 将作业、考试中遇到的重点题积累6. 英语、语文学科每天保持阅读量这是我第一次做文献综述, 期间遇到了不少困难。一开始,我并不明确做文献综述的目的及意义,做出的作品欠缺条理,后来在家长的指导下,我知道了文献综述就是将围绕着一个问题的不同文献资料中的观点整理综合,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