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 摘摘 要要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数控加工已成为机加工过程中的一种主流技术 这一技术的运用提高了机加工过程中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 数控多工位钻床就是提高钻 削加工精度和效率的一种很好的机加工工具 数控多工位钻床的设计 采用了普通车床 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综合考虑数控机床的特点 从切削力入手确定主轴及电机 到整个 机床的结构设计和机床的控制 最后到对机床初始化程序设计 本设计是基于多轴加工 的普通钻床改造 为了实现复合工位的加工 现需要对普通钻床进行多轴头的设计 普 通钻床为单轴机床 但安装上多轴箱就会成为多轴的钻床 改造成多轴钻床后 能大大 地缩短加工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本设计的重点是多轴箱的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齿 轮分布与选用 轴的设计 多轴箱的选用 导向装置设计等 关键词 关键词 复合工位 多轴钻床 生产效率 多轴箱 IV Abstract With the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numerical control manufactur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has been improved in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Numerical control auto drilling machine is a kind of the new machine tools that can improve the machining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The paner has designed for Numerical control auto drilling machine using design method of the ordinary lathe an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 synthetically cutting force has been calculated the structural and the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Finally the software routine has been explored This paner has finished completed a investig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of current situation for numerical control multistage drilling machine and compared it put forward a feasible scheme completed the mechanical structural design an calculated and designed the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and finished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entatively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multi axis machining of common drilling machine To accomplish the manufacture of multi hole redesigned the drive mechanism of the ordinary drill press Mono spindle be changed into a multiple spindle It will improve its productive efficiency shorten its processing time if assembled a multiple spindle case on That so calls a multiple drill Hereby the keystone of this design paper is how to design a multiple spindle heads The design subjects include the se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ear wheel the design of spindle and the guiding equipment and selection of the multiple spindle heads etc Key words multi position manufacture multiple drill press productive efficiency multiple spindle heads V 目目 录录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目 录 V 1 绪论 1 1 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 1 2 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2 1 2 1 多轴头 2 1 2 2 多轴箱 2 1 2 3 多轴钻床 3 1 2 4 自动更换主轴箱机床 3 1 2 5 多轴加工趋势 3 1 3 本课题应达到的要求 4 2 单工位钻床改为多工位钻床 5 2 1 设计任务 5 2 2 普通立式钻床的选型 5 2 2 1 计算所需电机功率 5 2 2 2 立式钻床的确定 6 3 主传动齿轮传动箱的设计 7 3 1 设计前的准备 7 3 2 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7 4 多轴箱的结构与零部件的设计 13 4 1 箱盖 箱体和中间板结构 13 4 2 多轴箱轴的设计 13 5 导向装置的设计 28 5 1 导向装置组成 28 5 2 导向装置选择与设计 28 6 接杆刀具 30 7 结论与展望 31 7 1 结论 31 7 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31 致 谢 32 参考文献 33 基于多轴加工的普通钻床改造 1 1 绪论绪论 1 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在完成了大学的全部课程之后 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 使我对专业知识 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为以后从事专业技术的工作打下基础 专用 机床的结构设计和改进是实现产品设计 保证产品质量 节约能源 降低成本的重要手 段 合理的专用机床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 计划调度 加工操作 生产安全 技术检测 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 也是企业上品种 上质量 上水平 加速产品更新 提高 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 本课题为基于复合工位加工机床结构设计 由于零件的生产纲领为大批大量生产 故将涉及大批量加工的工艺规程设计 专用机床和专用夹具设计等 尤其随着工业的发 展 大型复杂的多轴 多工位加工更是引人注目 结合多轴 多工位加工不但可以扩大 加工范围 而且在提高精度的基础上还能大大地提高工效 完成该课题是对我们大学期 间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专业训练 可以培养我们掌握如何运用过去所学知识去解决 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方法 增强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开发研究能力 可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 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因而 其对我们 实践能力的提高和进行企业专用机床的技术改造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组合机床上的通用部件和标准零件约点全部机床零部件总量的70 80 因此设计 和制造周期短 经济效益好 由于组合机床目的通用部件和标准零件自动化程度高 因 而比通用机床生产效率高 产品质量稳定劳动强度低 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是经过周密 设计和长期生产实践考验的 又有专门厂家成批生产 它与一般专用机床比较 其结构 稳定 工作可靠 使用和维修方便 组合机床加工工件 由于采用专用夹具组合刀具和 导向装置等 产品加工质量靠工艺装备保证 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当机床 被加工的产品更新时 专用机床的大部件要报废 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是根据国家标准 设计的 并等效于国际标准 因此 其通用部件可以重复使用 不必加行设计和制造 组合机床易于联成结合机床自动线 以适应大规模和自动化生产需要 据统计 一般在车间中普通机床的平均切削时间很少超过全部工作时间的15 其余 时间是看图 装卸工件 调换刀具 操作机床 测量 以及清除铁屑等等 使用数控机 床虽然能提高85 但购置费用大 某些情况下 即使生产率高 但加工相同的零件 其 成本不一定比普通机床低 故必须更多地缩短加工时间 不同的加工方法有不同的特点 就钻削加工而言 多轴加工是一种通过少量投资来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措施 专用机床总体设计 三图一卡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 它是组合机床的设计的主要 依据 它是制造使用 检修和调整机床的重要技术条件 绘制加工示意图 它是刀具夹具 多轴箱 液压电器装置设计及通用部件选择主要原始资料 它是调整机床 刀具及试车 依据 绘制联系和运动关系及检验机床各部件相对位置及联系 是满足加工要求 进一 步开展主轴箱及夹具等专用部件和零件设计的主要依据 相对生产率计算卡 它用来反 映机床的加工过程 完成这一动作所需要的时间 切削用量 机床生产率及机床负荷率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 专用机床主轴箱设计 按专用要求进行设计 由通用零件组成 其主要作用是根据 被加工零件的要求 安排各主轴位置并将动力和运动由电机或动力部件传给各主轴 使 之得到要求的转速 机床主轴箱选用 400 400 中间传动轴带动主轴传动 专用机床设计是按系列化标准化设计的由大量的通用部件和少量的专用部件组合的 工序集中的高效率专用机床 它能对工件进行多刀 多轴 多面 多工位 同时加工 随着组合机床技术的发展 它以工艺范围日益扩大 1 2 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虽然不可调式多轴头在自动线中早有应用 但只局限于大批量生产 即使采用可调 式多轴头扩大了使用范围 仍然远不能满足批量小 孔型复杂的要求 尤其随着工业的 发展 大型复杂的多轴加工更是引人注目 例如原子能发电站中大型冷凝器水冷壁管板 有 15000 个 20 孔 若以摇臂钻床加工 单单钻孔与锪沉头孔就要 842 5 小时 另外还 要划线工时 151 1 小时 但若以数控八轴落地钻床加工 钻锪孔只要 171 6 小时 划线也 简单 只要 1 9 小时 因此 利用数控控制的二个坐标轴 使刀具正确地对准加工位置 结合多轴加工不但可以扩大加工范围 而且在提高精度的基础上还能大大地提高工效 迅速地制造出原来不易加工的零件 有人分析大型高速柴油机 30 种箱形与杆形零件的 2000 多个钻孔操作中 有 40 可以在自动更换主轴箱机床中用二轴 三轴或四轴多轴头 加工 平均可减少 20 的加工时间 1975 年法国巴黎机床展览会也反映了多轴加工的使 用愈来愈多这一趋势 多工位加工是在一次进给中同时加工许多孔或同时在许多相同或不同工件上各加工 一个孔 这不仅缩短切削时间 提高零件加工精度 减少零件的装夹或定位时间 并且 在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中不必计算坐标 减少了字块数而简化编程 它可以采用以 下一些设备进行加工 立式钻床或摇臂钻床上装多轴头 多轴钻床 多轴组合机床以及 自动更换主轴箱机床等 甚至可以通过二个能自动调节轴距的主轴或多轴箱 结合数控 工作台纵横二个方向的运动 加工各种圆形或椭圆形孔组的一个或几个工序 现在就这 方面的现状作一简介 1 2 1 多轴头多轴头 从传动方式来说主要有齿轮传动与万向联轴节传动二种 这是大家所熟悉的 前者 效率较高 结构简单 后者易于调整轴距 从结构来说有不可调式与可调式二种 前者 主 从动轴间轴距不能改变 多采用齿轮传动 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为了扩大其加工 适应性 发展了可调式多轴头 其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整轴距 它主要结构形式有两种 1 具有对准装置的主轴 主轴装在可调支架中 而可调支架能在壳体的 T 形槽中移动 并能在对准的位置以螺栓固定 2 具有较小公差的圆柱形主轴 主轴通过衬套固定在 与零件孔型相同的模板中 前一种适用于批量较小且孔系是规则分布的工件 如孔系分 布在不同直径的圆周上 后一种适用于批量较大的机械加工中 其刚性较好 孔距精 度亦高 但不同孔型需要不同的模板 多轴头可以装在立式钻床或摇臂钻床上 按钻床本身所具有的各种功能进行工作 这种多轴加工方法 由于钻孔效率 加工范围及精度的关系 使用范围有限 基于多轴加工的普通钻床改造 3 1 2 2 多轴箱多轴箱 也像多轴头那样作为标准部件生产 美国 Secto 公司标准齿轮箱 多轴箱等设计的不 可调式多轴箱 有 32 种规格 加工面积从 300 300 毫米到 600 1050 毫米 工作轴达 60 根 动力达 22 5 千瓦 Romai 工厂生产的可调多轴箱调整方便 只要先把齿轮调整到接 近孔型的位置 然后把与它联接的可调轴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因此 这种结构只要改变 模板 就能在一定范围内容易地改变孔型 并且可以达到比普通多轴箱更小的孔距 根据成组加工原理使用多轴箱或多轴头的组合机床很适用于大中批量生产 为了在 加工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必需考虑以下数点 1 工件装夹简单 有足够的冷却液冲走 铁屑 2 夹具刚性好 加工时不形变 分度定位正确 3 使用二组刀具的可能性 以便一组使用 另一组刃磨与调整 从而缩短换刀停机时间 4 使用优质刀具 监视 刀具是否变钝 钻头要机磨 5 尺寸超差时能立即发现 1 2 3 多轴钻床多轴钻床 这是一种能满足多轴加工要求的钻床 诸如导向 功率 进给 转速与加工范围等 巴黎展览会中展出的多轴钻床多具液压进给 其整个工作循环如快进 工进与清除铁屑 等都是自动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 多数具有单独的变速机构 这样可以适应某一组孔中 不同孔径的加工需要 1 2 4 自动更换主轴箱机床自动更换主轴箱机床 为了中小批量生产合理化的需要 最近几年发展了自动更换主轴箱组合机床 自动更换主轴机床 自动更换主轴机床顶部是回转式主轴箱库 挂有多个不可调主轴箱 纵横配线盘予 先编好工作程序 使相应的主轴箱进入加工工位 定位紧并与动力联接 然后装有工件 的工作台转动到主轴箱下面 向上移动进行加工 当变更加工对象时 只要调换悬挂的 主轴箱 就能适应不同孔型与不同工序的需要 多轴转塔机床 转塔上装置多个不可调或万向联轴节主轴箱 转塔能自动转位 并对夹紧在回转工 作台的工件作进给运动 通过工作台回转 可以加工工件的多个面 因为转塔不宜过大 故它的工位数一般不超过 4 6 个 且主轴箱也不宜过大 当加工对象的工序较多 尺寸 较大时 就不如自动更换主轴箱机床合适 但它的结构简单 自动更换主轴箱组合机床 它由自动线或组合机床中的标准部件组成 不可调多轴箱与动力箱按置在水平底座 上 主轴箱库转动时整个装置紧固在进给系统的溜板上 主轴箱库转动与进给动作都按 标准子程序工作 换主轴箱时间为几秒钟 工件夹紧于液压分度回转工作台 以便加工 工件的各个面 好果回转工作台配以卸料装置 就能合流水生产自动化 在可变生产系 统中采用这种装置 并配以相应的控制器可以获得完整的加工系统 数控八轴落地钻床 大型冷凝器的水冷壁管板的孔多达 15000 个 它与支撑板联接在一起加工 孔径为 20 毫米 孔深 180 毫米 采用具有内冷却管道的麻花钻 5 7MPa 压力的冷却液可直接 进入切削区 有利于排屑 钻尖磨成 90 供自动定心 它比普通麻花钻耐用 且进给量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4 大 为了缩短加工时间 以 8 轴数控落地加工 1 2 5 多轴加工趋势多轴加工趋势 多轴加工生产效率高 投资少 生产准备周期短 产品改型时设备损失少 而且随 着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 多轴加工的范围一定会愈来愈广 加工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1 3 本课题本课题应达到的要求应达到的要求 通过实际调研和采集相应的设计数据 阅读相关资料相结合 在对金属切削加工 金属切削机床 机械设计与理论及液压与气动传动等相关知识充分掌握后 分析钻削加 工的特点 设计多工位加工的多轴钻床 经反复对各方案对比分析 采用以专用机床与 专用夹具为主组成生产流水线 提高机械加工效率以节省劳动时间 通过实验分析多轴 加工的特点 改进专用机床的结构设计 并采用动作迅速并安全可靠的机构 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的机床工作台驱动 工件夹紧等方面的相关数据 结合液压与 气动传动的相关理论知识 完成液压传动方案分析及液压原理图的拟定 设计液压专用 夹具的驱动 夹紧装置 并进行主要液压元件的设计与选择及传动系统的验算校核等 来达到产品的最优化设计 针对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金属加工工艺文件编制 工件夹紧及工艺参数确定及计 算问题 综合所学的机械理论设计与方法 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编制及实施等方面的知识 设计出一套适合于实际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从而实现适合于现代加工制造业 夹紧装 置的优化设计 适用某厂的复合工位专用加工生产线的优化设计 根据加工对象的具体工艺要求来 合理地改进多轴钻床的结构形式 力求在不影响加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机械加工 效率以节省劳动时间 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企业的生产成本 基于多轴加工的普通钻床改造 5 2 单工位钻床改为多工位钻床单工位钻床改为多工位钻床 2 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在一批铸铁连接件上 其同一个表面上有多个孔需要进行加工 在普通立式钻床上 进行孔系的加工 通常是一个孔一个孔的钻削 生产效率低 用非标设备 即组合机床 加工 生产效率高 但设备投资大 但把一批普通立式普通单轴钻床改造为立式多轴钻床 改造后的多轴钻床 可以同 时完成多个孔的钻 扩 铰 等工序 设计程序介绍如下 2 2 普通立式钻床的选型普通立式钻床的选型 2 2 1 计算所需电机功率计算所需电机功率 待加工的零件图如图 2 1 所示 图 2 1 为工件零件图 其技术要求和生产批量如下 材料 铸铁 HT200 料厚 40mm 硬度 HBS170 240HBS 年产量 1000 万件 4 6 7 尺寸精度 IT13 确定四个孔同时加工时所需的轴向力 根据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表 2 3 可知 式 2 1 FF F ZY X F VfdCF 0 图 2 1 待加工零 件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6 式中 切削力系数 查表得 738 7 457 1 1 62 F C 麻花钻钻头直径 单位为 mm 根据已知条件为 7mm 0 d 背吃刀量影响指数 查表得 0 667 0 716 0 93 F X 进给量 单位为 mm r 计算得 0 14mm f 进给量影响指数 查表得 1 233 1 231 1 F Y 切削速度 单位为 m min 查表得 8 3m min V 切削速度影响指数 查表得 0 248 0 258 0 96 F Z 则 1 055N 0 9310 96 0 141 62 78 3F 所需电机功率 kW8765 0 83 0 055 1 FVP 2 2 2 立式钻床的确定立式钻床的确定 根据上面计算所需电机的功率 现选用 Z525 立式钻床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表 2 1 所示 表 2 1 Z525 立式钻床主要技术参数 型 号 技 术 规 格 Z525 最大钻孔直径 mm 25 主轴端面至工作台距离 mm 0 700 主轴端面至底面距离 mm 750 110 主轴中心至导轨距离 mm 250 主轴行距 mm 175 主轴孔莫氏解锥度3 号 主轴最大扭转力矩 N m 245 25 主轴进给力 N 8829 主轴速 r mm 转 97 1360 主轴箱行程 mm 200 进给量 mm r 0 1 0 8 工作台行程 mm 325 工作台工作面积 mm2 500375 主电动机功率 kw 2 8 基于多轴加工的普通钻床改造 7 3 主传动齿轮传动箱的设计主传动齿轮传动箱的设计 3 1 设计前的准备设计前的准备 1 大致了解工件上被加工孔为 4 个 7 的孔 毛坯种类为灰铸铁的铸件 由于 石墨的润滑及割裂作用 使灰铸铁很易切削加工 屑片易断 刀具磨损少 故可选用 硬质合金锥柄麻花钻 GB10946 89 2 切削用量的确定 根据 金属切削加工手册 表 2 7 可知 切削速度m min 进给量mm r21 c V07 0 f 则切削转速 r min998 7 614 3 2110001000 d V ns 根据 Z525 机床说明书 取r min960 s n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m min 2 20 1000 9607 614 3 1000 w c dn V 3 确定加工时的单件工时 一般为 5 10mm 取 10mm 切入 L mm 2 108 3 7 6 8 3 3 1 dL切出 mm40 加工 L 加工一个孔所需时间 1 40 2 0 598min 960 0 07 m w LLL t n f 切入切出 加工 单件时工时 1 44 0 5982 392min m ttm 3 2 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及结构特点 主传动的传动方式选定为齿轮传动 齿轮结构 的布局初定为外啮合 1 齿轮分布方案确定 根据零件图的分析 多轴箱齿轮分布初定有以下两种形式 分别如图 3 1 和图 3 2 所示 根据通常采用的经济而又有效的传动是 用一根传动轴带支多根主轴 因此 本 设计中采用了图 3 2 所示的齿轮分布方案 2 明确主动轴 工作轴和惰轮轴的旋转方向 并计算或选定其轴径大小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8 因为所选定的 Z535 立式钻床主轴是左旋 所以工作轴也为左旋 而惰轮轴则为右 旋 根据表 3 1 确定工作轴直径 其由 机械设计 表 8 97 可得 表 3 1 加工孔径与工作轴直径对应表 mm 因为加工孔径为 7mm 所以工作轴直径选 15mm 主动轴和惰轮轴的直径在以后的轴设计中确定 排出齿轮传动的层次 设计各个齿轮 本设计的齿轮传动为单层次的齿轮外啮合传动 传动分布图如图 3 2 所示 在设计各个齿轮前首先明确已知条件 电机输入功率kW 齿轮 转速8 2 1 P r min 齿轮 转速r min 假设齿轮 的传动比均为1360 1 n960 3 n i 0 84 即齿轮比 u 1 2 工作寿命 15 年 每年工作 300 天 两班制 选定齿轮类型 精度等级 材料及齿数 选用直齿轮圆柱齿轮传动 多轴箱为一般工作机器 速度不高 故选用 7 级精度 GB10095 88 材料选择 由表 10 1 文献 4 选择齿轮 材料为 40Cr 调质 硬度为 280HBS 齿轮 材料 为 45 调质 硬度为 240HBS 齿轮 材料为 45 常化 硬度 210HBS 选齿轮 齿数 齿轮 齿数 取 24 1 Z 8 282 124 12 uZZ29 2 Z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设计计算公式进行试算 3 2 1 1 1 32 2 H E d t t Z u uTK d 加工孔径 1212 1616 20 工作轴直径152025 图 3 1 齿轮布置方案一图 3 2 齿轮布置方案二 基于多轴加工的普通钻床改造 9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 试选载荷系数 3 1 t K 2 计算齿轮 传递的转矩 N mm 45 11 5 1 10966 1 1360 8 210 5 95 10 5 95 nPT 3 由表 10 7 文献 4 选取齿宽系数 0 5 d 4 由表 10 6 文献 4 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MPa 8 189 E Z 5 由表 10 21d 文献 4 按齿面硬度查得齿轮 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MPa600 1lim H 齿轮 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MPa550 2lim H 6 由表 10 13 文献 4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9 11 10875 5 1530082113606060 h jLnN 99 2 10896 4 2 1 10875 5 N 7 由表 10 19 文献 4 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90 0 1 HN K95 0 2 HN K 8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 1 安全系数 由式 10 12 文献 4 得 1 S MPa540 1 6009 0 1lim1lim 1 S K HH H MPa5 522 1 55095 0 2lim2 2 S K HHN H 计算 1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代入中较小的值 t d1 H 2 4 3 2 1 1 5 522 8 189 2 1 2 2 1 10966 1 3 1 32 2 1 32 2 H E d t t Z u uTK d mm649 53 2 计算圆周速度 V m s81 3 100060 1360649 5314 3 100060 11 nd V t 3 计算齿b mm82 26649 535 0 Hd db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0 4 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hb 模数 mm235 2 24 649 53 11 zdm tt 齿高 mm029 5 235 2 25 2 25 2 t mh 3 5029 5 649 53 hb 5 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 v 3 81m s 7 级精度 由图 10 8 文献 4 查得动载系数 Kv 1 14 直齿轮 假设 由表 10 3 文献 4 查得 mm N100 bFK ta 2 1 FH KK 由表 10 2 文献 4 查得使用系数 1 A K 由表 10 4 文献 4 查得 7 级精度齿轮 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 bK ddH 3 22 1023 0 6 0118 0 12 1 将数据代入后得 182 1 649 531023 0 116 0118 0 12 1 322 H K 由 查图 10 13 文献 4 得 182 1 3 5 H Khb15 1 F K 故载荷系数 574 1 182 1 2 111 1 1 HHVA KKKKK 6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由式 10 10a 文献 4 得 53 649 57 18mm t dd 11 3 KtK 3 3 1 574 1 7 计算模数 m m 57 18 24 2 4mm 11 Z d 圆整为 m 2 5mm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式 10 5 文献 4 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 m 3 2 1 1 2 F SaFa d YY z kT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由图 10 20 文献 4 查得齿轮 的弯曲疲劳极限 500Mpa 1FE 齿轮 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380Mpa 2FE 2 由图 10 18 文献 4 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88 0 85 0 21 FNFN KK 基于多轴加工的普通钻床改造 11 3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 1 4 由式 10 12 文献 4 得 303 57Mpa 1 F S K FEFN11 4 1 50085 0 238 86MPa 2 F S K FEFN22 4 1 38088 0 4 计算载荷系数 532 1 15 1 2 111 1 1 FFVA KKKKK 5 查取齿形系数 由表 10 5 文献 4 查得53 2 65 2 21 FaFa YY 6 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表 10 5 文献 4 查得62 1 58 1 21 sasa YY 7 计算齿轮 的并加以比较 F SaFaY Y 0 01379 1 11 F SaFaY Y 57 303 58 1 65 2 0 01716 2 22 F SaFa YY 86 238 62 1 53 2 齿轮 的数值大 设计计算 m mm 3 2 4 01716 0 245 0 10966 1 532 1 2 5 1 对比计算结果 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的模数 由于齿轮模数 m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 而齿面接触 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 仅与齿轮直径 即模数与齿数的乘积 有关 可取由弯 曲强度算得的模数 1 5 在零件图中可知 主动轴与惰轮轴的中心距为 51mm 即齿轮 完全啮合的中心距 得 m 51 2 21 ZZ 1 5 51 2 2 1 11 ZZ 31 37 1 Z 2 Z 惰轮轴与工作轴的中心距为 61 5mm 即齿轮 与齿轮 完全啮合时中心距 即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2 m 61 5 2 32 ZZ 1 5 61 5 2 37 3 Z 45 3 Z 几何尺寸计算 计算分度圆直径 m 31 1 5 46 5mm 1 d 1 Z m 37 1 5 55 5mm 2 d 2 Z m 45 1 5 67 5mm 3 d 3 Z 计算中心距 a 51mm a 61 5mm 计算齿轮齿宽 mm75 33 5 675 0 1 db d 取mm25 mm30 mm35 323 BBB 验算 Ft 819 2N 1 1 2 d T 0 48 10966 1 2 4 35 66N mm 100N mm b FK tA 25 2 8191 故合格 基于多轴加工的普通钻床改造 13 4 多轴箱的结构与零部件的设计多轴箱的结构与零部件的设计 多轴箱的传动方式为外啮合 齿轮传动的排列层次为一层 4 1 箱盖 箱体和中间板结构箱盖 箱体和中间板结构 1 箱体选用 240mm 200mm 长方形箱体 箱盖与之匹配 箱体材料为 HT20 40 箱盖为 HT15 33 2 中间板的作用 箱内部分是轴承的支承座 伸出箱外的部分是导向装置中的滑 套支承座 为便于设计人员选用 已将中间板规范为 23mm 和 28mm 两种厚度的标准 现选用 23mm 厚的中间板 材料为 HT15 33 4 2 多轴箱轴的设计多轴箱轴的设计 1 主动轴的设计 轴材料的选择 表 15 3 文献 4 轴材料选用 45 钢 调质处理 轴径的确定 根据公式 d 15 2 文献 4 0 A 3 n P 式中 查表 15 3 文献 4 取 110 0 A 2 0 9550000 T 0 A d 110 13 9mm 取 d 25mm 3 1360 8 2 轴结构设计 初步拟定主动轴的结构如图 4 1 所示 选择滚动轴承 因为轴承同时受有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 故前 后端均选用单列向心球轴承 由 图 4 1 主动轴结构图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4 图 4 3 主动轴的载荷分析图 表 1 14 文献 3 选用 7204c 轴承 轴上各段直径 长度如图 4 1 所示 键的确定 因为齿轮宽为 35mm 所以选用 8722 平键 表 6 1 文献 4 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参考表 15 2 文献 4 取轴端倒角 2450 各轴肩的圆角半径为 R 1 0mm 按弯扭合成校核轴的强度 作出轴的计算简图 如图 4 2 所示 轴上扭转力矩为 M 9549 9549 19 7N mm n P 1360 8 2 圆周力为 Py 1970N d M2 3 1020 7 192 径向力为 Pz 0 48 Py 0 48x1970 945 6N 图 4 2 主动轴受力简图 基于多轴加工的普通钻床改造 15 根据轴的计算简图 分别作出轴的扭矩图 垂直图的弯矩 My 图和水平平面内的 弯矩 Mz 图 如图 4 3 所示 从图中可知 截面 E 为危险截面 在截面 E 上 扭矩 T 和合成弯矩 M 分别为 T 19 7N m M 39 3N m 22 zy MM 22 4 3517 轴材料选用 45 钢 355Mpa 许用应力 文献 5 为许用应力安全系 s s s n s 数 取 1 5 则 237Mpa s 5 1 355 按第三强度理论进行强度校核 公式 W 1 22 TM W 为轴的抗弯截面系数 W 表 15 4 文献 4 32 3 d d tdbt 2 2 W 1533 2 105 8 1427 4 252 22525 32 2514 3 2 3 W 1 22 TM 2 3 2 3 10 7 1910 3 39 4 1427 1 30 8MpaS 1 5 22 SS SS 22 6 351 7 6 351 7 故安全 截面 E 右侧面校核 抗弯截面系数 W 为 W 0 1d3 0 1x203 800mm 抗扭截面系数 WT 为 WT 0 2d3 0 2x203 1600mm 弯矩 M 及弯曲应力为 M 39300 x 35496 8N m 5 77 5 7 5 77 44 4Mpa b W M 800 8 35496 扭矩 T3 及扭转应力为 T3 19700N m T 12 3Mpa T T W T3 1600 19700 基于多轴加工的普通钻床改造 17 截面上由于轴肩而形成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a 及 a 按附表 3 2 查取 文献 4 因 0 05 1 25 经插值后可查得 a a d r 20 0 1 d D 20 25 33 2 66 1 又由附图 3 1 文献 4 可得轴肩材料的敏性系数为 q q75 0 81 0 故有效应力集中系数按式 附 3 4 文献 4 为 k 2133 2 75 0 111 aq k 53 1 166 1 81 0 111 aq 由附图 3 2 文献 4 得尺寸系数1 由附图 3 3 文献 4 得扭转尺寸系数97 0 轴按磨削加工 由附图 3 4 文献 4 得表面质量系数为 0 92 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 即 则按式 3 12 及 3 12 文献 4 得综合系1 q 数值为 1 2 09 K 1 1 2 1 92 0 1 1 1 67 K 1 97 0 53 1 1 92 0 1 计算安全系数 2 96 S ma K 1 01 0 4 4409 2 275 14 7 S ma K 1 2 3 12 05 0 2 3 12 67 1 155 Sca 2 9 S 1 5 22 SS SS 22 7 1496 2 7 1496 2 故该轴在截面右侧面是安全的 又因为轴无大的瞬时过载及严重的应力循环不对 称性 故可略去静强度校核 轴承的校核 机床一般传动轴的滚动轴承失效形式 主要是疲劳破坏 故应进行疲劳寿命计算 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计算公式 10 5 文献 4 P C n Lh 60 106 式中 hLh额定寿命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8 min rn转速 表 3 8 50 文献 6 nC额定动载荷 动载荷 P 3 因为所受的轴向力太小 所以忽略不计 Fa 0 所受径向力 Fr 945 6 2 472 8N 表 3 8 50 文献 6 P 0 41Fr 0 87Pa 0 41 472 8 0 87 193 8Pa 30000h 表 13 3 文献 6 hLh641098 8 193 14500 136060 10 3 6 h L 轴承安全 2 惰轴的设计 轴材料的选择 表 15 3 文献 4 轴材料选用 45 钢 调质处理 轴径的确定 根据公式 d 15 2 文献 4 0 A 3 n P 110 取 d 20mm 8 14 84 0 1360 998 2 3 轴的结构设计 根据多轴箱结构可以初步拟定惰轮轴结构 其结构如图 4 4 所示 选择滚动轴承 因为轴承同时受有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 选用单列向心球轴承 由表 1 14 文献 3 选 用 7002c 轴承 轴上各段直径 长度如图 8 所示 图 4 4 惰轮轴结构简图 基于多轴加工的普通钻床改造 19 键的确定 因为齿轮宽为 30mm 所以选用 6 6 18 平键 表 6 1 文献 4 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参考表 15 2 文献 4 取轴端倒角 2 450 各轴肩的圆角半径为 R 1 0mm 扭合成校核轴的强度 作出轴的计算简图 如图 4 5 所示 轴上扭转力矩为 M 9549 9549 23 2N m n P 84 0 1360 998 2 圆周力为 Py 2320N d M2 3 1020 2 232 径向力为 Pz 0 48 Py 0 48x2320 1113 6N 根据轴的计算简图 分别作出轴的扭矩图 垂直图的弯矩 My 图和水平平面内的 图 4 5 惰轮轴受力简图 图 4 6 惰轮轴的载荷分析图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0 弯矩 Mz 图 如图 4 6 所示 从图中可知 截面 E 为危险截面 在截面 E 上 扭矩 T 和合成弯矩 M 分别为 T 23 2N m M 32 8N m 22 zy MM 22 2 32 4 15 按第三强度理论进行强度校核 公式 W 1 22 TM W 为轴的抗弯截面系数 W 表 15 4 文献 4 32 3 d d tdbt 2 2 W 785 81 704 202 22026 32 2014 3 2 3 W 1 22 TM 2 3 2 3 10 2 2310 8 32 704 1 70MpaS 1 5 22 SS SS 22 8 18 6 8 18 6 故安全 截面 E 右侧面校核 抗弯截面系数 W 为 W 0 1d 0 1x15 337 5mm 抗扭截面系数 WT 为 WT 0 2d 0 2x15 675mm 弯矩 M 及弯曲应力为 M 32800 22707 7N m 39 1239 67 3Mpa b W M 5 337 7 22707 扭矩及扭转应力为 23200N mm 3 T T 3 T 34 4Mpa T T W T3 675 23200 截面上由于轴肩而形成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a 及 a 按附表 3 2 查取 文献 4 因 0 07 1 33 经插值后可查得 a a d r 15 0 1 d D 15 20 12 2 60 1 又由附图 3 1 文献 8 可得轴提材料的敏性系数为 q q75 0 81 0 故有效应力集中系数按式 附 3 4 文献 4 为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2 k 84 1 112 2 75 0 111 aq k 49 1160 1 81 0111 aq 由附图 3 2 文献 4 得尺寸系数1 由附图 3 3 文献 4 得扭转尺寸系数0 1 轴按磨削加工 由附图 3 4 文献 4 得表面质量系数为 0 92 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 即 则按式 3 12 及 3 12 文献 4 得综合系1 q 数值为 K 1 1 93 1 1 84 1 1 92 0 1 K 1 1 58 1 1 49 1 1 92 0 1 计算安全系数 S 2 12 ma K 1 01 0 3 6793 1 275 S 5 53 ma K 1 2 4 34 05 0 2 4 34 58 1 155 Sca 1 99 S 1 5 22 SS SS 22 53 5 12 2 53 5 12 2 故该轴在截面右侧面是安全的 又因为轴无大的瞬时过载及严重的应力循环不对 称性 故可略去静强度校核 轴承的校核 因为所受的轴向力太小 所以忽略不计 Fa 0 所受径向力 Fr 1113 6 2 556 8N P 0 41Fr 0 87Pa 0 41 556 8 0 87Pa 229 16Pa 7002c 向心球轴承校核 30000h 表 13 3 文献 6 hLh348604 3 228 6600 84 0 136060 10 3 6 h L 轴承安全 3 工作轴的设计 轴材料的选择 表 15 3 文献 4 轴材料选用 45 钢 调质处理 基于多轴加工的普通钻床改造 23 轴径的确定 在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中已的工作轴的直径定为 d 15mm 轴的结构设计 根据工作轴的受力需要 初步拟定其结构如图 4 7 所示 择滚动轴承 因为轴承同时受有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 故前 后端均选用单列向心球轴承 又 因工作轴用于钻削 在后端加单向推力球轴承 由表 1 14 文献 3 单列向心球轴承选 用 102 轴承 后端单向推力球轴承选用 8102 轴承 各段直径 长度如图 11 所示 键的确定 因为齿轮宽为 25mm 所以选用 5 5 20 平键 表 6 1 文献 4 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参考表 15 2 文献 4 取轴端倒角 2 450 各轴肩的圆角半径为 R 0 8mm 扭合成校核轴的强度 作出轴的计算简图 如图 4 8 所示 图 4 7 工作轴结构简图 图 4 8 工作轴受力简图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4 轴上扭转力矩为 M 9549 9549 27 3N m 960 99 998 2 圆周力为 Py 3640N d M2 3 1015 3 272 径向力为 Pz 0 48 Py 0 48 3640 1754 5N 根据轴的计算简图 分别作出轴的扭矩图 垂直图的弯矩 My 图和水平平面内的 弯矩 Mz 图 如图 4 9 所示 从图中可知 截面 E 为危险截面 在截面 E 上 扭矩 T 和合成弯矩 M 分别为 T 27 3N m M 54 6N m 22 zy MM 22 2 49 7 23 按第三强度理论进行强度校核 文献 5 公式 W 1 22 TM W 为轴的抗弯截面系数 W 表 15 4 文献 4 32 3 d d tdbt 2 2 W 331 2 56 3 274 9 152 21525 32 1514 3 2 3 W 1 22 TM 2 3 2 3 10 3 2710 6 54 9 274 1 222MpaS 1 5 22 SS SS 22 48 485 1 48 4 85 1 故安全 截面 E 左侧面校核 抗弯截面系数 W 为 W 0 1d 0 1 15 337 5mm 抗扭截面系数 WT 为 WT 0 2d 0 2 15 675mm 弯矩 M 及弯曲应力为 M 54600N mm 161 8Mpa b W M 5 337 54600 扭矩及扭转应力为 27300N mm 3 T T 3 T 40 4Mpa T T W T3 675 27300 在附表 3 4 文献 4 用插入法求得轴上键槽处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k k0 54 1 由附图 3 2 文献 4 得尺寸系数88 0 由附图 3 3 文献 4 得扭转尺寸1 轴按磨削加工 由附图 3 4 文献 4 得表面质量系数为 0 92 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 即 则按式 3 12 及 3 12 文献 4 得综合系1 q 数值为 1 0 0 09 K 1 1 92 0 1 1 1 63 K 1 1 54 1 1 92 0 1 计算安全系数 18 89 S ma K 1 01 0 8 16109 0 275 4 57 S ma K 1 2 4 40 05 0 2 4 40 63 1 155 Sca 4 4 S 1 5 22 SS SS 22 57 4 89 18 57 4 89 18 基于多轴加工的普通钻床改造 27 故该轴在截面右侧面是安全的 又因为轴无大的瞬时过载及严重的应力循环不对 称性 故可略去 静强度校核 轴承的校核 机床一般传动轴的滚动轴承失效形式 主要是疲劳破坏 故应进行疲劳寿命计算 36102 向心球轴承校核 由第一章可知主动轴的轴向力 Fa 4 091N 所受径向力 Fr 1754 5 2 877 25N 表 3 8 50 文献 6 P 0 41Fr 0 87Pa 0 41 877 25 0 87 4 091 363 2N 30000h 表 13 3 文献 6 hLh883839 2 363 6250 96060 10 3 6 h L 轴承安全 8102 推力球轴承校核 P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中的公众参与效果与环境保护绩效评价模型构建报告
- 2025年智慧农业示范园农业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报告
- 2025年美妆集合店美容护肤产品研发趋势报告
- 2025年城市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与公众参与度提升策略分析报告
- 2025年科技与互联网行业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结构工程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环己烷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考点解析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推拿治疗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度高端餐厅定期保洁与垃圾处理服务合同
- 八年级集体备课课件
- 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演讲课件
- 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6月线下高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和听力音频与听力稿)
- 《产钳助产术医学》课件
- 包装袋管理制度
- 光伏2021施工上岗证考核答案
- 2023高效制冷机房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哲学与人生》 课程标准
- Unit2Grammarfocus4C语法讲解课件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课件
- 外科护理学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