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文轩前方 教学活动单(教师用)一、【学习目标】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立意上的反弹琵琶。3、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对文中重点词语进行解读。二、【学习重点】立意上的反弹琵琶;虚实结合的写法。三、【学习难点】理解作者所揭示的人类的三重悲剧的实质。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学习方法】诵读揣摩、文本研习、合作探究【活动过程】一、 预习反馈导学1、 知识储备 简介作者: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多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197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他的主要著作是:长篇儿童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先后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另有长篇小说红瓦、草房子等。短篇小说集哑牛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云雾中的古堡等。短篇儿童小说再见了,我的小星星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短篇小说蓝花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新作奖。学术性专著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写作背景: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也非常多。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幅照片,题目就叫前方。曹文轩看到了这幅照片以后想到了很多,于是他就写了前方这篇文章。 摄影散文:兼有摄影和散文两大优势。摄影最大的优势就是视觉上的直观性,具有冲击力,而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所以摄影散文就把两者的长处有机的结合起来,两者融为一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摄影散文。2、 明确字音迁徙(x) 袭(x)击 按捺(n)不住 憔悴(qio cu) 颠簸(b)惶(hung)惑 温馨(xn)3、 预习思考(1) 本文的文眼是什么?(2) 人为什么会离家?(3) 如何理解“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4) 人类精神状况中的三重悲剧是什么?二、 合作提炼探究课堂活动一:1、 导语: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有次寒假结束后返校,同桌的女生很兴奋的跟我说起她春节期间偶遇一位大作家的故事。那位作家已离乡多年,但他春节还是会回来的。他自掏腰包修好了村里的一段路;他很和善地与同桌交谈,不仅用自己的相机主动与同桌合了影,还承诺回北京后把照片寄给她。一个多月后,我那同桌真的收到了那位作家亲笔签名的几本书还有他们的合影。这位友善又包容的作家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作者:曹文轩。2、 预习检查读课文,利用字典等工具梳理字词,初步感知课文。迁徙(x) 袭(x)击 按捺(n)不住 憔悴(qio cu) 颠簸(b)惶惑(hung) 温馨(xn)3、 看一看课本中图片的特点,了解“摄影散文”本文的中的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 自由诵读(2) 指名读(声情并茂)课堂活动二合作探究1、 本文的文眼是什么?“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立意上反弹琵琶:作者从摄影作品入手,如果仅是直面描摹画面,就缺少了味道,如果仅是想象人们内心正渴盼回家,也不足为奇。然而作者却运用逆反思维:他们正在路上。他们曾有离家之举。接着非常自然的点出了文章的中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此句一出,立刻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令读者眼前为之一亮。)2、人为什么会离家?(37节)(1)、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2)、外面世界的诱惑。(3)、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4)、理想的召唤与诱惑,点出了“前方”。l 文眼在第二小节。“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第五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的世界的诱惑。第六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第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第八节:回到摄影作品上来。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九到十一节(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的思考。第十节,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第十一节,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3、如何理解“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无论你的生活境遇如何,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总想达到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因此,“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4、人类精神状况中的三重悲剧是什么? (11节)(1)、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2)、“人无法还家。”(3)、“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文章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精神和理想无所皈依的现实状况,一种灵魂的空虚感和焦虑感。三、 巩固交流反思(一) 主题概况1、本文的思路是什么?、(1)从摄影画面起笔,展开联想,引出下文。、(27)对人类的离家行为进行叙述和分析。、(811)重在分析人类悲剧性的精神状况及对人生的思考。、(12)呼应开头,引导读者进一步思索。2、第一节和第十二节的关系如何? 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作者从摄影作品引出联想,由离家想到人类的精神境遇,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本文表面上虽然写离家,实际上仍着眼于归家,仍然是对家的追寻。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在作者这儿得到了新的发掘: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二)鉴赏方法1、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离家和归家都是人内心的一种愿望,“离家”中的“家”是实指,是为了更好地追逐自己美好的理想而离开,而“归家”中的“家”是虚指,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两者表面看起来是有一定的矛盾,但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前方是外面世界的理想。人对理想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可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前方又是永远的精神栖息地,人最终还是要有一种归属感,归家是永恒的。渴望外出与思念家乡是一对孪生姐妹,它表现了人类的矛盾心理,只有真正的人才能彻底消除这种心理。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2、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语境义。第九段中“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一段和第十一段中的“在路上”和“流浪”并不是实指,而是说人处在离家与归家中间的求索、漂泊状态。第十一段中“家”“家园”“家乡”,并不是指“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家”“路”“流浪”“旅途”等等,都是一些双关的词语,有时就纯粹是在哲学层面上使用它们的。作者试图揭示并描述人的种种悲剧命运,不管你的生活境遇怎么,不管你是坐在如摄影作品或围城里所描绘的破烂不堪的汽车上,还是坐在舒适的交通工具上,人生都是一场苦旅,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苦旅者”。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在作者这儿得到了新的发掘: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所以,前方表面上虽然在写离家,实际上仍着眼于归家,因此,作者才能揭示出人类精神状况中的这三重悲剧:一、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二、“人无法还家”;三、“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显然,这里的家、家园、并不是指“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三)写作技巧:1立意上反弹琵琶。2首尾呼应。3虚实结合。4运用联想、想像等。5语言精美、经典。 (四)总结曹文轩不愧为“学者型作家”,喜好哲学,使他对人生有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坚持或者重视“悲悯情怀”,表现出了他的人文关怀,读起来有了更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务服务员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紫胶生产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医院科室绩效考核方案与评价指标
- 2025-2030发酵全价饲料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价值重估与投资报告
- 2025-2030动力锂电池回收网点布局密度与经济效益建模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硅基负极材料膨胀问题解决路径与产业化报告
- 临床输血管理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商业模式创新与政策补贴导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商业模式与再生资源体系构建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建设与运营模式分析
- 无人机培训课件
- 2025辽宁沈阳副食集团所属企业招聘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储罐区的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交大入党测试题及答案
- 培训如何开早会的课件
- 劳务人员入厂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河北沧州市中心医院、沧州博施康养集团公开招聘辅助岗工作人员113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药店冷链药品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消防员抗洪抢险知识培训课件
- 历年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考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