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法灸法学期中试卷班级_学号_姓名_得分_一.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1. 提插法:2. 络刺:3 远道刺:4 刺手:5 灸法:二.填空题:(20分,每格1分)1. 毫针的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_, _, _, _, _。2. 一般在临床上以_和_粗细者最为常用。短针多用于_,及_,长针多用于_腧穴的针刺。3. 临床上常用的进针法一般分为以下几种:_, _, _, _。行针的辅助手法有_, _, _,_, _, _。三问答题(40分)1 简述巨刺与缪刺的区别?(6分)2 内经中的九刺法是指哪九刺?(6分)3 何谓“透穴刺法”,其有何特点及作用?(6分)4 艾灸有哪些作用?(6分)5 拔罐法有哪些适应症?(6分)6 常见的针刺的异常情况如何预防和处理?(10分)(问答题答题处)123456四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中,题附后。25分,每题1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1在毫针中最易发生断针的部位是:A 针尖 B 针身 C 针根 D 针柄 E 针尾2一般在临床上常用的毫针的长度是: A 13寸 B 25寸 C 47寸 D 48寸 E 36寸3在针具的消毒中,一般用15磅气压,- A 130高温,保持15分钟以上。 B 115-123高温,保持30分钟以上。 C 140高温,保持15分钟以上。 D 150高温,保持15分钟以上。4针具的药物消毒应在75%的酒精内浸泡至少有: A 40分钟 B 30分钟 C 50分钟 D30-60分钟5在针刺的角度中,平刺一般是针身与皮肤的表面呈: A 30度角 B 45度角 C 15度角D50度角6用拇指抵住针身,以食指或中指的指甲轻刮针柄的行针手法,称之为: A 循法B刮法C摇法D飞法7针刺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的方法称为: A 补法B泻法C 飞法D 摇法8进针要快,可一次针刺到一定的深度,多捻转,退针要慢,必须分部退出的方法称为: A 疾徐补泻 B 迎随补泻C 开合补泻D呼吸补泻9留针的时间一般为: A 1020分钟 B2030分钟 C2050分钟 D3050分钟10在精神过度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大汗后,大泻后,大失血后,或体位不适以及医生针刺手法过重时,可引起: A 滞针B晕针C弯针D断针11在灵枢官针中提出的用于五脏疾病的针刺方法,称为: A 经刺B 输刺C络刺D五刺法12补母泻子的方法中,其五输穴的太白穴是: A 井穴B 荥穴C输穴D 经穴13化脓灸的方法属于: A 直接灸B 间接灸 C 温和灸D 温针灸14雀啄灸的方法属于: A 艾条灸 B 艾炷灸C 天灸D 灯火灸15古代被称之为“角法”的方法是: A 灸法B拔罐法C针法D耳针法16留罐的时间一般为: A 515分钟B 2025分钟C2530分钟D3035分钟17在九针中的锋针,相当于现在的: A 三棱针 B 皮内针 C 皮肤针 D耳针18针灸大成的作者是: A 李时珍B扬继洲C王冰D徐凤19毫针在古代又称为: A长针B小针C皮肤针D皮内针20适用于前身部的穴位的体位是: A仰卧位B侧卧位C俯卧位D坐位21适用于后身部的穴位是: A仰卧位B侧卧位C俯卧位D坐位22斜刺时针与皮肤的角度是: A 50 B 60 C 45 D 3523直刺时针与皮肤的角度是: A 90 B 60 C 45 D 3524沿皮刺时针与皮肤的角度是: A 90 B 60 C 15 D 3525毫针针尖以什么形状为最好: A 松针形 B 圆头形 C扁平形 D 倒刺形刺法灸法学期终试卷班级_学号_姓名_得分_一. 名词解释(15分)1. 三棱针刺法2. 导气法3. 天灸4. 水针刺法5. 头针法二填空:(20分)1三棱针的常用刺法有_,_,_,_; 2.灵枢官针记载的刺法有以九针应九变的_,有应十二经各种病证的_,有应五脏病变的_;3.飞经走气四法分别是_,_,_,_;4.水针的常用药物有三类,分别是_,_,_;5.耳穴的探查方法常用的有_,_,_;6. 顶颞前斜线治疗对侧肢体的_,顶颞后斜线治疗对侧肢体的_;7. 颗粒型皮内针法的针刺方向,一般与经脉循行的方向呈_;三.选择题;(30分)1.毫针的粗细,长短规格是指哪部分A针尖B针身C针根D针柄E针尾2.提插补泻法的补法是A重插轻提B重插重提C轻插重提D轻插轻提E以上都不是3.雷火针是一种A头针B温针C特制的毫针D针艾结合的针具E实按灸4拔火罐最为常用而又不易烫伤皮肤的方法是A闪火法B投火法C贴棉法D架火法E滴酒法5三棱针散刺法适用于A高热惊厥B急性腰扭伤C中风昏迷D顽癣E咽喉肿痛6皮肤针的操作其着力部位主要是A手指B手腕C手掌D前臂E上臂7下列哪组穴位不宜使用电针A外关、曲池(同侧)B上星、百会C颧髎、太阳D、内关(双侧)E阳陵泉、悬钟(同侧)8水针不宜注入的部位是A皮下B肌肉、深部C神经根附近D关节腔E阳性反应点9一般水针在耳部每穴可注射A0.1m LB0.3-0.5 m LC0.5-1 m LD1-2 m LE2-5 m L10.芒针是由九针中的何针演化而来A大针B长针C毫针D员利针E员针11.三棱针相法于九针中的A铍针B緹针C大针D锋针E员针12.内经中左右交叉取穴的是A远道刺B经刺C大泻刺D巨刺E输刺13.内经中扬刺的针刺方法为A正入一针,旁开二针B正入一针,旁开三针C正入一针,旁开一针D正入一针,旁开四针E以上都不是14.透天凉手法属于A平补B平泻C大补D大泻E补泻兼施15.内经十二刺中的短刺是指A刺在皮毛B刺在经络C肌肉浅刺D近骨刺E刺尽筋上16. 内经十二刺中的直针刺是指A沿皮刺B刺而再刺C多向刺,活动关节D肌肉斜刺E左右同用17.多针刺,出血中脉在内经五刺中为A半刺B豹文刺C关刺D合谷刺E输刺18.透穴刺法是A正入一针,旁入一针B两针对刺C一针多穴D一穴多针E以上都不是19.在耳穴分区中,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分布在A耳垂B耳舟C对耳轮D耳甲E耳轮脚周围20.在耳甲腔中心最凹陷处的耳穴是A肺B脾C肝D肾E心21.治疗内脏痉挛疼痛应选A皮质下B缘中C交感D肾上腺E内分泌22.头针主要治疗A神经性疾病B脑源性疾病C全身性疾病D血液的疾病D四肢的疾病23.额旁二线的定位是A神庭穴向前1寸B头临泣穴向前1寸C眉冲穴向前1寸D头维穴内侧0.5寸向前1寸E以上都不是24.治疗生殖系统可取头针的A额中线B额旁一线C额旁二线D额旁三线E顶中线25.动作失衡可选用A颞前线B颞后线C枕上正中线D枕上旁线E枕下旁线26.头针的捻转速度要求每分钟达A50次左右B100次左右C150次左右D200次左右E250次左右27.下列使用火针的方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选用较粗的针B先烧针尖后烧针身C快速进针D迅速出针E可于施针前用普鲁卡因局麻28.皮肤病选耳穴肺区属于A按部位选穴B辩证处方选穴C现代医学理论选穴D实践经验取穴E以上都不是29.埋线法常用于治疗A一部分慢性病症B一部分急性病症C运动系统病D消化系统病E以上都不是30.激光光束最易损伤医生及患者的A眼睛B鼻腔C耳朵听力D手指E皮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四.判断题;(10分)1、 毫针针尖以尖锐者为最佳。() 2、 消毒针具以药物浸泡法为最理想。()3、 针刺小儿宜浅刺并且留针。()4、 难经提出针刺春夏宜浅,秋冬宜深。()5、 艾绒以新产,干燥者为佳。()6、 水针药液不可注入关节腔,脊髓腔,但可注入血管内。()7、 皮肤针刺法主要是刺激皮部,以激发经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流程成本控制分析报告
- 塑料编织安全防护产品性能评估分析
-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与农村金融风险管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 2025年制造业供应链数字化协同管理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分析
-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补益剂
- 中医慢性胃炎试题及答案
- 中医入培面试题及答案
- 中医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热力运行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动物检疫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国移动家集客考试题库(浓缩700题)
- 《新媒体写作与传播(第2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习题答案
- 医疗器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洞察分析
- T∕CFA 0308052-2019 铸造绿色工艺规划要求和评估 导则
-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
- 《薄冰英语语法详解》
- 律师事务所数据安全应急预案
- 生涯规划讲座模板
- 男生形体课课件
- 餐厅转包合同范本
- 食堂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