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ppt课件3(精品)_第1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ppt课件3(精品)_第2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ppt课件3(精品)_第3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ppt课件3(精品)_第4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ppt课件3(精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汉字与书法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 绘画起源 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文字的社会 那么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古埃及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苏美尔 古印度文 梵文 一 汉字的发展演变 1 文字起源传说 仓颉造字 仓颉 文字的发明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 世代传承 一 汉字的发展演变 1 文字起源传说 仓颉造字 2 新石器时代 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一 汉字的发展演变 1 文字起源传说 仓颉造字 2 新石器时代 陶器上的刻画符号3 商周 甲骨文 金文 籀文 甲骨文 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蚕 桑 丝 裘 衣 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金文 铭文钟鼎文 籀文 西周毛公鼎铭文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 大盂鼎 三足圆鼎 西周康王时制器 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 鼎腹内壁有铭文19行291字 记载周康王册命贵族盂的史实 金文 一 汉字的发展演变 1 文字起源传说 仓颉造字 2 新石器时代 陶器上的刻画符号3 商周 甲骨文 目前所知最成熟的文字 金文 籀文 4 春秋战国 文字紊乱5 秦 书同文字 小篆 官 隶书 秦朝统一文字 以 马 安 两字为例 小篆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笔画粗细均等 讲究均匀对称 能给人以整齐美 一 汉字的发展演变 1 文字起源传说 仓颉造字 2 新石器时代 陶器上的刻画符号3 商周 甲骨文 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金文 籀文 4 春秋战国 文字紊乱5 秦 书同文字 小篆 官 隶书6 东汉 许慎总结 六书 造字规律 二 书法艺术的发展 一 条件 49页 二 特点 49页 三 发展历程 1 秦汉 小篆 汉隶具美感 多为实用性文字 秦绎山刻石 小篆 东汉 曹全碑 隶书 结字讲究 雄健 体势挺秀给人以疏阔大度之感的独特字体 二 书法艺术的发展 一 条件 49页 二 特点 49页 三 发展历程 1 秦汉 小篆 汉隶具美感 多为实用性文字2 魏晋南北朝 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代表 东晋王羲之 书圣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像 王羲之故居 洗砚池 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 为古典园林式建筑 兰亭序 兰亭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王羲之 平安帖 释文 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口口人近集存想明日归复悉口口由同增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二 书法艺术的发展 一 条件 49页 二 特点 49页 三 发展历程 1 秦汉 小篆 汉隶具美感 多为实用性文字2 魏晋南北朝 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3 隋唐 达到新的高峰 书法理论日趋成熟代表 草书 张旭 怀素 颠张狂素 楷书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颜筋柳骨 楷书 笔画祥备 结构严整 是规范化 标准化 楷模化的字体 草书 笔画简约 钩连不断 线条流畅 任情纵性 是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 既有审美价值 又有实用价值 释文 忽肚痛不可堪 不知是冷热所 致欲服大黄汤 冷热俱有益 张旭 肚痛帖 怀素 千金帖 中国唐代书法家 俗姓钱 字藏真 零陵 今湖南长沙 人 自幼出家为僧 刻苦临池 采蕉叶练字 秃笔成冢 经禅之馀 从事艺文 喜好草书 好饮酒 酒酣与发 於寺壁裹墙 衣裳器具 无不书之 与张旭合称 颠张狂素 史称 草圣 怀素食鱼帖 欧阳询 化度寺碑 欧阳询 唐初书法家 据史书载 欧阳询 虽貌甚寝陋 而聪明绝伦 读书即数行俱下 博览经史 尤精 三史 早年他专学二王 羲之 献之 书 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 勤学苦练 融会贯通 独创一派书风 其书以 险劲瘦硬 著称 史称 欧体 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 对后世影响大 他与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并称为 唐初四大书家 九成宫醴泉铭 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 欧阳询 唐 颜真卿 多宝塔碑 局部 颜体 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 显出雍容大度的气派 颜真卿 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 神采飞动 笔势雄奇 姿态横生 得自然之妙 玄秘塔碑 局部 柳公权所写楷书 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 较之颜体 柳字则稍清瘦 故有 颜筋柳骨 之称 4 宋代 追求个性 倡导有意无法代表 苏 黄 米 蔡四大家 赵佶 瘦金体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 流畅洒脱 擅长行书 楷书 用笔丰腴跌宕 有天真烂漫之趣 与蔡襄 黄庭坚 米芾并称 宋四家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 苏轼 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 位于四川眉山市 黄州寒食诗贴 苏轼 天下第三行书 苏东坡仅存的一幅行草作品 黄庭坚 黄州寒食诗卷跋 黄庭坚 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 韵 持重风度 写来疏朗有致 如郎月清风 书韵自高 米芾用笔丰肥豪健 宽绰疏朗 字态奇逸超迈 宋米芾 珊瑚复官二帖 蔡襄 宋四家中 他年龄辈份 应在苏 黄 米之前 宋四家中 苏 黄 米都以行草 行楷见长 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 他的书法浑厚端庄 雄伟遒丽 蔡襄为人忠厚正直 字识渊博 他的字 端劲高古 容德兼备 宋徽宗书法 瘦金体 笔画瘦细而有弹性 字形一般呈长形 张弛有度 有秀美雅致 舒畅洒脱的感觉 通篇法度严谨 一丝不苟 4 宋代 追求个性 倡导有意无法代表 苏 黄 米 蔡四大家 赵佶 瘦金体 5 明代 强调个性化创造代表 祝枝山 文徵明 祝枝山 祝允明草书 潇洒风流 如斜雨疾风 文征明过庭复语十节卷 法度有余 文雅严谨 4 宋代 追求个性 倡导有意无法代表 苏 黄 米 蔡四大家 赵佶 瘦金体 5 明代 强调个性化创造代表 祝枝山 文徵明6 清代 馆阁体 抱残守缺 了无生气包世臣 康有为崇尚变革 馆阁体 色泽乌黑 大小一律 形体方正 线条光洁的官场书体 三 篆刻艺术的发展 1 秦汉 一个标志性的时期特点 秦印 汉印 秦安台丞封泥 秦御府丞封泥 秦少府封泥 秦西共丞封泥 秦郎中令丞封泥 秦郡佐邸封泥 西汉滇王之印金印 三 篆刻艺术的发展 1 秦汉 一个标志性的时期特点 秦印 汉印 2 明中叶以后 成为独立艺术代表 文彭 文彭 1498 1573 文徵明长子 明篆刻家 书画家 他继承家学 亦善书画 而精于篆刻 风格工稳 文彭之印 文彭篆刻作品 长生 三 篆刻艺术的发展 1 秦汉 一个标志性的时期特点 秦印 汉印 2 明中叶以后 成为独立艺术代表 文彭3 清代 各派纷起 风格多样代表 西泠八家 邓石如 淫读古文日闻异言 疁城一日长 灵石山长 吴昌硕 千寻竹斋 齐白石 天涯亭过客 中国长沙湘潭人也 悔乌堂 福州寿山田黄石浙江青田石昌化鸡血石内蒙巴林石 中国篆刻四大名石 为什么书法艺术不在别的民族或国家产生而单单在中国产生 中国人写字用毛笔 汉字是象形字 跟绘画有联系 中国有宣纸 力挽颓风 矫枉过正 包世臣 康有为 精润美媚 抱残守缺 馆阁体 世运转衰 清代 强调个性化 祝枝山 文徵明 社会平民化 世俗化 明代 有意无法 宋四家 赵佶 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宋代 注重规范法度 颜真卿 柳公权 狂放不羁 张旭 怀素 盛世气象 隋唐 虚玄灵动 王羲之 社会危机及文具的改进 魏晋南北朝 艺术特色 书法名家 时代风貌 朝代 汉字的演变 写 铸 写 铸 写 铸 写 刻 刻 刻 画 书写方式 小篆 大篆 石刻 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