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NET小型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oc

JSJ01-073@ASP.NET小型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源代码+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JSJ01-073@ASP.NET小型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源代码+论文).zip
JSJ01-073@ASP.NET小型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源代码+论文)
陈运-姚云-源代码
ASP.NET小型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oc---(点击预览)
Glossary
about
App_Code
App_Data
css
images
resource
Add.aspx
Add.aspx.cs
Default.aspx
Default.aspx.cs
ItemView.aspx
ItemView.aspx.cs
Manage.aspx
Manage.aspx.cs
ManageLogin.aspx
ManageLogin.aspx.cs
Update.aspx
Update.aspx.cs
ViewAll.aspx
ViewAll.aspx.cs
Web.config
数据库
SecuritiesGlossary_Data.MDF
SecuritiesGlossary_Log.LDF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2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0798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4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10 上传人:QQ28****1120 IP属地:辽宁
12
积分
关 键 词:
毕业设计计算机
资源描述:
JSJ01-073@ASP.NET小型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源代码+论文),毕业设计计算机
内容简介:
2006年中国证券行业分析 来源:商务网 证券行业诚信建设是关乎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贯穿行业发展始终的一项 长期的基础任务。完善的行业监管制度、强有力的监管、证券公司的合规及从业人 员的自我约束、行业诚信信息系统的建设构成了国外成熟的信用体系。 2004 年末 ,全国证券业经营机构共 465家 ,其中 ,证券公司 128 家 ,期货经纪公司 178 家 ,基金管理公司 45 家 ,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 108 家 ,证券交易所 2 家 ,期货交易所 3 家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1 家;产业活动单位 3249 家。 2004 年末证券业资产总额 4578. 08 亿元 ,所有者权益 996.39 亿元; 我国证券公司产品差别化程度主要表现在业务差别化程度低、地理位置差别化高、 各证券公司主观差异和客观差异度小几个方面; 我国证券公司的整体竞争力特点:资产规模偏小,竞争实力较弱、经营品种单一, 业务结构高度趋同,业务创新能力差、缺乏投资银行专业人员、经营管理模式缺乏 ,品牌意识不强; 从网上交易投资者地理分布来看,目前仍然以大中 城市 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为主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内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呈现出向城市周边及农村地 区扩散的趋势。 为了追求利润,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应对现实的与潜在的竞争,证券公司近年 来加快扩大其规模的步伐; 在一级市场上,证券公司承销业务的集中度在逐年递增,垄断性不断提高,排名前 十位的证券公司已占据相对垄断地位。在二级市场上,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集中度 比一级市场承销业务的集中度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但是在金融创新业务领域, 由于我国证券公司受市场成 熟度以及政策环境的制约,金融创新始终处于尝试性探 索过程中,目前基金管理、资产管理业务、财务顾问业务的竞争也已在证券公司之 间逐步展开,但是,这些新业务的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目前我国证券行业充满着的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在对证券市场 复苏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对证券公司的投资分析也将关注以下几方面:证券公司的 竞争优势和劣势、业务拓展能力、历史遗留问题、风险控制能力 nts析股权结构对证券公司治理影响作者:陈共炎 来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3期摘 要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当股权结构同股东性质结合起来考察时更是如此。但是,股权结构只是影响公司治理的一个因素,不存在最优或合理的股权比例结构。股权高度集中的治理模式与股权分散的治理模式一样,都可能损害公众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试图使各股东均匀持股并适度参与公司治理的努力,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一、美国投资银行的股权结构 美国证券市场发达,法规体系完备,证券监管架构成熟。研究美国投资银行的股权结构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对改善我国证券公司的治理机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美国投资银行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其股权结构存在以下特点: 1。股权分散。美国投资银行的股权极为分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机构投资者股东合计持股占有较大比重,但单个机构投资者持股较小。从2001年总市值计算,排名前5位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高盛、美林、嘉信、雷曼兄弟的机构投资者股东(加权)平均持股比重为48.1%;但排名前十大投资银行的机构投资者股东(加权)平均持股比重为45.5%,却是由数百个甚至1000多个机构投资者拥有的。其中,摩根斯坦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股东持股比重为55%,这部分股权分散在1869个机构投资者手中;美林证券的机构投资者股东持股比重为60%,分散在1180个机构投资者手中;嘉信集团的机构投资者股东持股比重为51%,分散在1089个机构投资者手中。 (2)个人投资者所拥有的投资银行股权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十大投资银行的个人投资者持股比重平均为54.5%,其中高盛集团的个人投资者股东持股比重高达84%,沃特豪斯集团公司的个人投资者股东持股比重更是高达93%。远远高出标准普尔500公司的个人投资者平均持股比重42.5%。 (3)股权集中度较低。在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超过5%的只有1家,十大投资银行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超过5%的也只有3家。其中高盛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仅为1.74%;前五大投资银行中只有美林证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较高,为13.37%。若以投资银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重作为股权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则美国五大投资银行的平均股权集中度仅为15.6%,十大投资银行的平均股权集中度为16.7%。其中高盛集团的股权集中度为5.86%,沃特豪斯集团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为3.34%,摩根斯坦利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为14.56%。 2.股权高度流动。美国投资银行发行在外的股票大多是可以自由公开交易的活性股。所谓活性股,指的是在投资银行发行在外的股票中,扣除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内部持股、持股比例达5%以上的股东所持股票以及其他在交易上受到限制的股票后其余交易比较活跃的股票。在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中,活性股(加权)平均所占比重为74.9%,其中摩根斯坦利公司的活性股比重高达98.2%,美林证券的活性股比重为80%。美国十大投资银行中的活性股平均比重为68.8%,其中爱德华公司的活性股比重更是高达98.8%。股权流动性较差的是五大投资银行中的高盛集团、十大投资银行中的沃特豪斯集团公司,二者的活性股所占比重分别只有21.7%和10%,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公司的内部持股比重较大。 美国投资银行的股权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主要是由公司性质和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造成的。美国投资银行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且股权极其分散,一旦机构投资者所持股份的投资银行业绩欠佳时,机构投资者便抛出手中的股票,从而使投资银行的股权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3.大量内部持股。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平均内部持股比重为24.9%,其中高盛集团内部持股比重最高达78%;美国十大投资银行的平均内部持股比重为30.98%,其中沃特豪斯集团公司的内部持股比重最高达90%。美国投资银行的内部持股大多是实施长期激励策略或员工持股计划而产生的,这部分股权的流动大多会受到一定限制。由于存在大量内部员工持股,因此公司员工特别是高级经理人往往比较注重对公司的治理。 二、我国证券公司的股权结构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法律体系和监管架构都不完善,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具有新兴市场和转轨经济的特征,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在这里笔者选取截至2002年底的125家证券公司中总资产规模排名在前20家的公司作为样本,对我国证券公司股权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在比较中,笔者选取能反映公司股权集中度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指标进行衡量,并给出了全行业的平均水平,见表1。 表12002年国内排名前20家(以总资产计)证券公司股权分布表 证券公司总资产(亿元)净利润(亿元)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申银万国海通证券华夏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天同证券大鹏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湘财证券招商证券广东证券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北京证券上海证券长江证券联合证券361.72357.15334.29287.16233.8186.4141.73126.23114.32105.72102.4297.9691.6289.4287.3574.1473.4169.7769.6166.990.190.370.030.730.050.130.010.020.580.050.030.580.060.020.010.12-5.316.38100.0019.939.1640.8037.8520.0014.624.4028.4051.0023.8614.977.3130.0031.0033.8766.6720.0021.2037.49100.0048.5422.9058.6357.0748.7528.3713.2053.56100.0056.4738.3176.3170.0051.0054.72100.0037.5041.66平均全行业平均153.56-0.04729.5736.2054.7263.42 通过对上述样本证券公司股权结构分布状况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证券公司的股权结构有如下特点: 1.股权结构相对集中。总体上讲,我国证券公司股权分布的集中度较高。从表1可以看出,在前20家证券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为29.57%,远高于美国十大投资银行。股权最集中的是银河证券,为100%(由财政部持有),最低是大鹏证券,为4.40%。在前20家证券公司中,前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高达54.27%,而美国十大投资银行的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仅为16.7%;全行业股权的平均集中度更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6.20%和63.42%。 2.各证券公司股权结构差异性较大。各个证券公司由于其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各不相同,股权的具体分布状况存在很大区别,我国证券公司的股权分布状况可概括为三种类型: (1)股权极度集中型。股权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大股东手中,分布落差很大。典型的例子有上海证券、银河证券和中信证券,前两者的股权都集中在一个股东手中。 (2)股权均匀分布型。股权比较分散,股东个数也比较多,且前几个股东往往同等比例持股。这一类型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南方证券、大鹏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和招商证券。从数据上看,这些证券公司具有下列共同之处:单个股东拥有股份的比重都不大,即使是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也在20%以下,其中大鹏证券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甚至在10%以下,最大股东不占有绝对控制地位;前三大股东的持股总和都不超过50%,其中大鹏证券的前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甚至不到15%,这意味着公司的股东数量较多。但即使是该类公司,其股权集中程度也明显高于美国投资银行。 (3)股权相对集中型。股权相对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少数股东手中,股权分布呈从高到低的阶梯式形态,其中最大股东拥有一定的控股权。这一类型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国信证券、光大证券、湘财证券、国通证券和华泰证券。在数据上它们反映出的共同点是: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都在20%以上,最高的光大证券甚至达到51%,处于核心股东的地位;前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总和已达到60%以上,与第二种类型的前十大股东持股高限相近,表明公司股权具有相对较高的集中性;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总和都在80%以上,国信证券和湘财证券甚至达到了100%,也就是说,这两个证券公司的股东个数不超过10个。 3.国有股份占支配地位。根据2002年度113家证券公司上报的数据统计,第一大股东股份性质为国有性质的公司总计有88家,占证券公司总数的77.87%,见表2。这说明不仅国内证券公司的股东数量较少,而且性质也较为单一。由于我国证券公司基本上是在政府行为的主导下产生的,而非市场选择的结果,因此我国证券公司所有权性质具有典型的国有企业特征。 表22002年证券公司第一大股东性质 第一大股东性质家数(家)比例()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其他性质59292552.2125.6622.12合计113100 4.个人持股极少。截至2002年底,从对118家证券公司总体股权的统计情况来看,个人股东所占比例非常小,仅有0.52%。 近年来不少证券公司进行了增资扩股或重组改制,股权结构相应发生了变化。总体来讲,这种变化呈现以下明显特点:第一、国有资本仍居主导地位;第二、民营、外资等非国有资本开始投资证券公司,已出现少数民营资本实际控股的证券公司;第三,上市公司参股证券公司的现象比较普遍;第四,个人参股证券公司微乎其微,内部持股几近于零。 三、中美证券公司股权结构差异比较 1.股权分布差异。 (1)股权集中度不同。美国投资银行的股权结构十分分散,在按2001年的市值衡量排出的美国十大投资银行中,有7家投资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不超过5%,这十家投资银行的前五大股东持股比重的加权平均数也只有16.7%;而我国证券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都在9%以上,最高的甚至达到100%,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最低也都在28%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水平。 (2)股东类型不同。除大量的机构法人外,美国的投资银行还有众多的个人投资者,美国十大投资银行的个人投资者持股比重平均高达54.5%;而我国证券公司的股东目前基本上全部为机构法人,个人投资者所占比例很小。 (3)股东数量存在差异。美国各个投资银行的股东个数很庞大,仅机构法人数就超过了140个,最高的摩根斯坦利公司有1869个机构股东,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个人投资者。而我国证券公司的股东数目十分有限,除国泰君安的股东人数达到136个外,其他证券公司的股东数基本上在100个以内。 2.股权流动性差异。美国投资银行的股权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而我国证券公司的股权除法人之间转让外,其流动性近似等于零。美国大型投资银行无一例外都是上市公司,这既使其股权分布比较分散,同时也使其股权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在美国十大投资银行中,平均有68.8%的股票属于交易比较活跃的活性股,如果投资银行出现公司治理上的问题,或者投资银行的经营业绩出现下滑,投资者就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抛出该公司的股票,由此对投资银行形成一种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 与美国形成对照的是,我国证券公司的性质决定了股权流动性很差。除中信证券、宏源证券外,绝大多数证券公司都没有上市,股权只能在法人之间协议转让,不能通过证券市场这一高效透明的流通机制实现转让,效率十分低下。四、股权结构对证券公司治理的影响 1.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一般影响。公司的股权结构可简单地划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两种。集中型股权结构,包括极度集中和相对集中两种形式,其典型形式表现为“一股独大”。“一股独大”一般是指在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中,某个股东能够绝对控制公司运作,包括:占据51%以上的绝对控股份额;不占绝对控股地位,只是相对于其他股东股权比例高,但其他股东持股分散,而且联合困难,使该股东仍然可以控制公司运作。分散型股权结构,包括均匀持股和极度分散两种形式,在这类结构中没有形成特别的控股股东。 对这两种股权结构的评价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同时也左右着公司治理研究发展的方向。支持集中型股权结构的人认为,尽管可能缺少来自其他小股东的约束和制衡,导致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但大股东可以对经营者形成有利的监督管理,从而提高治理效率。国外成熟股票市场上集中型股权结构是比较普遍的。霍德尼斯和希恩(HodernesandSheehan,1988)发现,在美国非投资银行类上市公司中,有相当多的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1%。弗兰克斯和梅耶(FranksandMayer,1995)统计,1990年德国17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中,85%的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25%。可以说,在发达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监管机制下,集中型股权结构并不一定导致公司利益和中小股东利益受到损害。施勒弗和维希尼(ShleiferandVishny,1986)的模型表明,一定的股权集中度是必要的。因为大股东具有限制管理层牺牲股东利益、谋取自身利益行为的能力,可以更有效地监督经理行为,降低经理层代理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同时,股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使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大股东具有足够的激励去收集信息并有效监督管理层,从而避免了股权高度分散情况下的“搭便车”问题;此外,大股东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解决了外部股东和内部管理层之间在投资机会、业绩表现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主张分散型股权结构的人则假设多元化股权能够形成股东民主,有助于对公司管理层和大股东进行制衡,减少和防止管理层浪费自由现金流的决策行为。德姆塞茨(Demsetz,1985)和拉波特(LaPorta,1999)认为,控股股东的利益和外部小股东的利益常常并不一致,两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股权分散型公司的绩效和市场价值要优于股权集中型公司,这种股权结构可以避免集中型股权结构下股东两极分化以及大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合谋。在证券市场比较发达、股权流动性较强的情况下,分散股东可以利用发达的证券市场,低成本、高效率地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督,或采用“用脚投票”方式对公司经营施加影响。但是,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股权结构分散使任何一个股东都缺乏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和驱动公司价值增长的激励(GrossmanandHart,1980),导致公司治理系统失效,产生管理层内部人控制问题(Jensen,1989),形成公司管理层强、外部股东弱的格局(Roe,1994)。 股权的治理效应,也就是股权结构对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其具体表现为股东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监督经营者行为。分析股权结构要分析股权结构的质和量两个方面,股权结构的“质”体现为股份持有者的特性,即谁持有公司股票;股权结构的“量”体现为公司股权结构的集中和分散的程度。由股权结构质和量的特性分化出不同的“投资者行使权利”的方式,按这种不同的方式,公司的治理结构又可分为外部型控制模式和内部型控制模式。外部型控制模式的治理结构又称英美法系型公司治理结构(也有人称之为新古典式公司治理结构模型)。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中所要求的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兼并市场比较发达,公司股权比较分散,一般股东与企业的关系淡化,股东权利弱化,而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由于受法律的制约不能对持股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用脚投票”成为一般股东行使其权利的主要形式。在外部型控制模式下,股票的流动性较好,投资者的风险成本较低,但这种模式要对经营者形成一个强大而完备的外部制约机制,付出的治理成本较大。内部型控制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又称为大陆法系型公司治理结构,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这种模式的特点与前一种有些不同:公司股权较为集中,尤其存在公司之间大量持股和银行对公司大比例持股。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股东有条件对公司管理进行直接控制,而对资本市场依赖较小,所以说在这种模式下公司的治理成本较低,但同时投资者也承担了较高的风险成本。另外,如果在这种模式下存在“所有者缺位”的情况,就很容易形成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治理结构形式都是无效的。 2.证券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在前面的研究中,我们已经看到就整个行业而言,我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的主要特征是:股权集中度较高且股权性质基本上是法人持股,个人持股极少,内部控股接近于零,而在法人持股中,又主要是国有单位持股。 单纯的股权集中或分散并不一定会加大治理成本,从国外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的实际情况看,美国投资银行的股权结构非常分散,而东亚和欧洲的证券公司的股权结构就比较集中,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公司治理困境。我国证券公司的问题在于,股权结构的集中同股东的国有性质相联系,即国有控股权在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中具有垄断性。在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尚不发达、法律不完备、外部监督安排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股权结构集中于国有性质的机构股东,一方面使大股东容易干预、控制经营者行为,通过支付特殊红利,进行关联交易,或者通过合理利用会计准则进行利润操纵,甚至与经营者合谋损害小股东利益;另一方面,国有股东的虚化又使得国有股权的控制权实际上掌握在其代理人手里,这本身就产生了新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加大了代理成本。特别是在外部监管安排和资本市场发展不配套的情况下,这种新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创造了一个寻租空间,使内部人得以控制公司,大大提高了治理成本。 股权集中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国内不少文献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支持股权集中的人认为,大股东可以对管理者进行监督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降低代理成本;而反对的人认为,控股股东有更强的能力和动机来为自己谋取利益,从而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其实,问题根本不在股权集中的程度,而在于同股权结构相适应的股东的性质及其行为方式。在国有股东为主导的股权结构中,股权集中度高或者说“一股独大”现象肯定不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并且对公司的业绩将产生负面影响。 按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20%和50%作为分界线,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的公司作为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20%的公司作为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这样区分之后,根据CSRC的证券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可以得到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38家,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22家,我们来比较这两组公司2002年的业绩(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见表3。 表3股权集中度对证券公司业绩的影响 类型均值中值标准差T值Z值股权集中度高(第-大股东持股比例50)-0.0835-0.06480.093-1.862*-2.148*股权集中度低(第-大股东持股比例20)-0.04200.00210.077 说明:T值是用来检验两组样本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Z值是用来检验两组样本是否同分布,*,*分别表示10%,5%的显著水平。 资料来源:根据CSRC2002年证券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加以整理而成。 实证分析表明,证券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对其业绩确有影响,股权集中度高的证券公司2002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8.35%,显著低于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4.20%。考虑到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很可能不是正态分布,为了使结果更加稳健,我们进一步采用Mann-Whitney检验,从中值来看,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为-6.48%,也显著低于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的0.21%。这个检验为我们提供了股权集中度对证券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证据,表面的结论是,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其业绩水平较低,说明公司的治理效率低下;而实际揭示的内在关系是,由于国有股权在证券公司中占主导地位,使我国证券公司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外,增加了国有股权所有者与国有资产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掌握在内部人手里,增加了代理成本,影响了公司的治理效率,最终影响到公司的经营业绩。作者:陈共炎来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3期中国货币市场杂志 -2002 年 12 月(总第十五期) 证券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及发展前景 蒋健蓉 作者简介 蒋健蓉,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宏观部研究员,经济学硕士 Author Jiang Jianrong, Master of Economics, Researcher of Macro Department, Shenyin & Wanguo Securities Co., Ltd. 摘 要 我国证券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本文对当前证券公司的经营环境和竞争格局的演变进行 了分析,并就国内券商谋求生存与发展之路在经营策略上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 从 1985 年 1 月 2 日,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 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开始试办以来,在短短的十几年内,证券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速度极其惊人,成为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 2002 年 11 月底,我国证券公司数量已达 124 家,营业部超过 2800 家,注册资本金总额达 1040 亿元,其中注册资本金超过 10 亿元的证券公司有 45 家之多。当前,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不断推进,证券公司面临的生存环境发 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 2002 年,我国证券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证券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 首先,证券公司的管理法规框架逐步形成。 2001 年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规范证券公司行为的重大法规,包括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谈话提醒制度实施办法、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 2002 年证券公司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这些法规不仅勾勒出证券公司的监管体系的结构,也大大加强了国内证券公司风险防范的意识。证券公司在运用各种竞争手段的同时,将更注重业务经营的规范性和风险性。 其次,浮动佣金制的实施使证 券公司价格竞争合法化,标志着我国证券业已彻底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国内证券公司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长久以来,我国证券公司业务结构雷同,作为证券公司三大支柱业务之一的经纪业务一直占据着证券公司收入的 60% 80%的比重。佣金价格的放开,加之目前证券交易手段技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的深幅调整,都迫使证券公司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寻求新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此外,目前我国已放开对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的限制,根据WTO 协议,证券业的开放会逐步加快。虽然境外券商中短期内对国内券商不 会构成生存压力,但境外券商无论资产规模、资金实力、管理机制、经营效率,还是人才素质都具有国内券商难以匹敌的优势。在未来 3 到 5 年内,如果国内券商始终无法构筑其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则必将面临比目前更为残酷的生存环境。 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目前国内证券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难点。 nts 首先,国内证券公司规模偏小,业务结构雷同,传统业务是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公司规模扩张迅速,但无论从国内最大的几家证券公司规模来看,还是从整个行业规模来看,都无法与国外的大投行相抗衡 ;从业务结构来看,证券公司都普遍“求大求全”,导致国内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都基本相同。当然,目前证券公司的这一特点,客观上与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与业务容量不无关系。 其次,证券行业的资产质量总体不高。国内证券公司基本上为国有体制,在管理机制上缺乏灵活性;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不得不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其早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等等。这些都是证券行业的资产质量总体不高的原因。在 2002 年中国金融国际研讨会上,证监会机构监管部主任李小雪披露:截至 2002年 5 月底,证券业的不良资产高 达 460 亿元,不良资产率超过 50%。这说明我国证券业存在一定的潜在金融风险。 再次 ,证券公司发展还面临较多制度上的因素限制。虽然目前有关证券公司的法规体系框架已经建立,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的转变,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普及和更新,在证券公司经营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问题产生。由于法规制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证券公司在进行管理制度变革和业务创新上都没有相应的法规可以遵循,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证券公司发展。 二、证券公司竞争格局的变化 (一)利润总额排名变化 笔者将 1999 2001 年证 券公司利润总额排名进行比较,发现两点极为明显的变化:一是排名座次的变化。排名前 20 位的证券公司盈利水平已经开始出现分化迹象,排在第 11位至第 20 位的中型证券公司时有新锐出现,他们具有较强竞争力。二是证券公司盈利能力的差距在拉大。 1999年排名第 10位与第 1位利润总额的差距为 5.70亿, 2000年差距为 7.14亿,而 2001 年为 8.16 亿。 (二)二级市场业务排名变化 从 1999 2001 年二级市场交易量排名的对比中也可发现,前十大证券公司地位相对比较巩固,相对位置变化不大,其市场份额也相对稳定。排名 靠前的几大证券公司,其营业部数量在全国范围内也都居前,说明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其营业部数量的多寡。而排在第 11 位至第 20 位的证券公司的座次变化则较大,其中二级市场份额上升较快的几家证券公司营业部数量并不多,主要凭借其网上交易的优势。这也说明目前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对原来的传统经纪业务模式提出了挑战。 (三)一级市场业务排名变化 相对而言,承销金额排名前 20 位的证券公司名单构成虽然变动不大,但排名变化的波幅要大于二级市场的排名,说明证券公司一级市场业务的集中度虽然较高,但竞争仍然十分激烈,这是因为一级市场业务集中度较高并非市场自身运行的结果,而与政府制度安排有较大的关系。 三、证券公司的发展趋势 证券公司经营环境变化后,业内两极分化的态势开始加剧,这将是未来几年内证券业的发展趋势。从发展前景来看,规模扩张、创新和在开放中寻求机遇将是证券公司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以资本扩张带动业务规模的扩张 nts 从证券公司资本扩张的有效路径来看,目前主要 还是局限于两种方式:一种是增资扩股,另一种是兼并重组。 1999 年以来,增资扩股和已批准增资扩股的证券机构多达近 70 家次,其中也包括由于信托业整合等进行的兼并重组行为。相比较而言,证券公司选择增资扩股方式显得更为积极主动;而以兼并重组扩大规模的方式,长期以来一直表现出较强的行政性。但可以预见,市场化的兼并重组在未来几年必将如火如荼地展开。 除了上述两种资本扩张路径以外,目前证券公司上市在法律上已没有任何障碍,证券公司的上市步伐已有加快的趋势。国外证券公司的发展历程证明,证券公司上市可以快速实现资本规模的扩 张和现金流量的充足,从而实现跳跃式的发展。从国外的经验看,跻身大证券公司均以上市为必然战略选择。如美国排名前十位的投资银行,以及日本的前三大证券公司。从长远来看,证券公司上市将会逐步成为我国证券公司实现“做大做强”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在创新中求发展 浮动佣金制实施以后,几乎所有证券公司都围绕组织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业务创新、服务产品创新等领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内部改革以谋求发展动力。在未来几年,各项内部革新及其深化仍将是证券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强化成本控制。要提高盈利能力,唯有靠“开源 节流”,在目前“开源”受到较多政策限制的情况下,“节流”是短期内增加利润的最可行方式。 2002 年三季度美国大投行普遍不景气,而美林通过大规模压缩成本仍然实现了利润的增长。但从国内情况看,由于成本具有刚性,如果不从根本制度上进行变革,所谓的“节流”则很难实现。 2002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一些证券公司已开始着手进行大刀阔斧的组织结构调整,减员增效,并获得一定成效。如果在未来一两年内,证券公司的经营环境仍难有较大改善,强化成本控制将是主要的出路。 其次,强化资产委托管理业务和对企业的服务能力。随着浮动佣金制的实 施,经纪业务收入份额的下降已是不可挽回的趋势。从国外大投行的业务构成情况看,资产委托管理业务和并购业务都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这也必将成为国内证券公司致力发展的方向。 再次,通过加强合作增加创新能力。我国金融行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体制,但在金融业混业经营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国内证券公司与其他金融行业间开展的合作也将得到广泛的探索和尝试。目前银证合作较为普遍,证保合作也开始兴起。此外,随着信托业的清理整顿结束和有关信托业两个办法的公布,信托业的重新崛起将为信证合作带来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合作,证券公司可以发 掘新的业务机遇。 (三)在开放中抓机遇 近期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以及 2002 年 7月 1 日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和证券业的对外开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相关的法规体系和开放格局也已初具形态。根据十六大报告“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要求,预计在未来两三年内,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力度将逐步增强,这也为证券公司创造了新的业务空间和发展机遇,主要表 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经纪业务合作领域, QFII 制度明确规定: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应当委托境内证券公司办理在境内的证券交易活动。也就是说,境外投资者必须租用国内证券公司的交易所席位来完成交易,这给国内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提供了一个新的利润来源。 其次,在资产委托管理业务领域,由于申请 QFII 资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虽然对国内证nts券市场兴趣浓厚,但可能由于其对国内证券市场环境的陌生,以及对相关政策法规把握上的欠缺, QFII 将会较多地采取资产委托管理方式进入我国证券市场,这就为我国证券公司的资产委托管理业务 带来机遇。 再次,在投行业务领域,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颁布使外资并购的实际可操作性大大加强,这为投行的并购业务带来新的项目亮点。而外企上市步伐正在加快,这也是国内投行承销业务的新发展空间。另外,目前拟筹建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重点也主要集中在投行业务领域上,国内证券公司通过合资可以引入新的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在获取外资项目和大项目上获得优势。 最后,在证券咨询业务领域,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一方面有利于国内证券公司加强与境外投资者的业务研究和 交流,在合作过程中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投资理念,进而提高自身的管理、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国内证券公司利用本身的研究咨询力量,满足境外投资者了解国内证券市场的迫切需求,并以此为契机将研究咨询产品推向境外,扩大客户服务市场。 此外,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也有利于国内证券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引进新的管理和投资理念,同时有助于证券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根据 QFII 制度,合格投资者包括在境外注册或设立的封闭式中国基金。一旦政策许可,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将有可能在境外设立“中国基金”。 中国货 币市场杂志社 版权所有 nts 分类号: TP391.6 U D C: D10621-408-(2007) 6225-0 密 级:公 开 编 号: 2003032077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学位论文 小型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论文作者姓名: 姚云 申请学位专业: 网络工程 申请学位类别: 工学学士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陈运 (教授) 论文提交日期: 2007 年 6 月 10 日 nts 小型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的设计 与开发 摘 要 针对金融贸易等商务运作在网络贸易方向上的飞速发展,构想设计出一个能够快速查询金融证券贸易术语的解释及翻译的系统。实现能够使用户便捷地查看国人对证券术语解释及其他国家与我国证券术语方面的差异的网站学习系统。随着全球国际化的发展,各国之间沟通协作更加频繁,国际语言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在系统设计上,综合各种翻译类型网站优缺点,设计出具有任何使用者都可添加术语信息的且只有管理员能够实现术语修改及删除等独特方式的术语查看管理系统。此方式能够使术语量快速增大,并且便于使用者及管理员操作,满足相互之间不 断增长的需求,即使用者增加术语量,管理员管理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合理管理及利用。在查看方式上,使用术语的第一个汉字的中文拼音首字母为索引,并分页显示,用户能够非常方便地找到所需术语名及对应的英、日文翻译。此外,系统还提供术语搜索,更加方便用户查询。管理方式和按首字母分页显示及搜索的查看方式为系统第二个特点。其次,应用 Cascading style Sheets(简称 CSS,层叠样式表)外部链接方式,界面 (UI)较为精致。系统应用CSS 自定义样式并在首页应用透明 FLASH,具有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等特性。 毕业设计 论文围绕上述特点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实现过程,最后针对原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 计算机应用技术; ASP.net 2005; 证券术语 ; 解释及翻译 ;术语管理 nt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o a Mini Interpretation System for Securities Glossary in English, Japanese and Chinese Abstract Toward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finance and trades, a mini interpretation system for fast looking up securities glossary is developed. In the system, Chinese can read Chinese explanation to securities and identify differences to other countries in securities glossary conveniently. Actually it is an on-line securities glossarys learning system.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globaliz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has become more frequently. The languag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mutual communication. In the design of our system, various kinds of interpretation web pages or web stations are analyzed. And a system that every user can add the securities information, but only administrators can modify and delete information is designed. The volume of glossary can be enlarged quickly and the web pages can be easily managed by whether user or administrator. To look up glossary words, it is designed to use the first letter of glossarys spell and showed by pagination in the system. Users can search for the glossary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easily. Besides, it also provides the function of searching for so as to be convenient for inquiry. Secondly the Cascading Style Sheets (CSS) are used in the system which beautifies the UI (user interface). The transparent FLASH in index and CSSs application characterize the system: easier operation, friendly UI, and so on. The design ideas and the process are detailedly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Finally a new solution is presented towards the lack of actual system in the thesis Key words: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P.net 2005; Securities Glossary; Interpretation; Management of Glossary nts 目 录 论文总页数: 27 页 1 引言 1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2 课题研究现状 1 1.3 课题 预期 成果 1 2 系统分析 2 2.1 系统目标 2 2.2 系统需求分析 2 2.2.1 需求设计思路及目标 2 2.2.2 普通用户基本操作 模块 图: 3 2.2.3 系统基本需求情况 3 3 系统总体设计 4 3.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4 3.2 开发设计思想 4 3.3 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 4 3.3.1 整体开发 工具 及环境 4 3.3.2 选择开发工具及环境的理由 5 3.3.3 开发工具及平台简介 5 4 数据库设计和实现 7 4.1 设计思路 7 4.2 数据库需求分析 7 4.3 数据库的连接 9 5 关键模块及代码设计 9 5.1 公用模块及代码 9 5.2 首页界面及功能代码 9 5.3 术语一览 界面和主要代码 12 5.4 管理模块 14 6 系统初期测试和综合测试结果 19 6.1 测试中错误及其改正方法 19 6.1.1 系统错误 19 6.1.2 调查原因及改正方案 19 6.2 系统不足之处及解决方案的提出 23 6.2.1 系统设计的不足之处 23 nts 6.2.2 解决方案 23 结 论 24 参考文献 25 致 谢 26 声 明 27 nts 第 1 页 共 27 页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证券业是专门 从事证券经营和相关服务的行业。西方证券活动从产生到现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我国证券业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证券业历经风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规范,已经发展成国民经济中新兴的举足轻重的金融产业。在今天, 证券业在现代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许多金融贸易商务上的运作都在向网络贸易方向发展,以实现操作便捷,及时等优点,并且随着全球国际化的发展,各国之间沟通协作更加频繁 ,国际语言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系统主要针对金融证券贸易术语方面的各国差异,实现一个能够使用户便捷地查看国人对证券术语解释及其他国家与我国证券术语方面的差异的网站系统。系统面向初步涉足证券业的人,通过系统可了解证券业务基本流程,并面向从事国际化证券业务的人士,通过查询系统可方便的阅读外文证券资料,如英文,日文等。在毕业设计的环境指导下积极查阅学习书籍,提高自己知识层面,锻炼动手能力。 很多网站有在线翻译系统,却没有专业的证券术语翻译系统,较为普遍的是一些页面证券术语解释或者单个的翻译。系统将翻译与术语解释集为一 体,使用性更强,运用范围和使用人群更广。 1.2 课题研究现状 毕业设计课题针对证券业务,利用所学过 ASP.net、数据库 SQL2000、 HTML等知识,设计制作出一个面向广大证券业务者的解释翻译网站。与一般的翻译网站不同,系统将多国语言翻译及中文解释集于一体,词库量较大且具有各种检索浏览查看方式,更为满足证券学习者的需求。 1.3 课题 预期 成果 设计的预期成果是证券术语解释功能,并能够实现将我国证券术语翻译成其他国家证券用语的功能,如英文,日文等。实现一个真正能够帮助国人学习证券业务,熟悉国际证券方面知识的系统;并且软件 使用者有添加术语信息功能,管理员用户有删除、修改操作权限;提供毕业设计开发的软件和毕业设计论文。 nts 第 2 页 共 27 页 2 系统分析 2.1 系统目标 小型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可以完成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并且具有术语管理功能,有如下 2 个方面的目标: 1) 证券术语一览,通过按术语首字母拼音查看及术语搜索。 2) 术语管理功能,任何使用者都可添加系统术语,只有系统管理员才具有修改和删除术语信息的权限。 2.2 系统需求分析 2.2.1 需求设计思路及目标 通过对证券术语及各种翻译网站的调查和了解,综合各方面优缺点及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的特殊性,初步确定该系统的基本需求情 况及一般使用者的操作流程。 在网上有不少可以进行在线翻译的网站,使用它们能够让我们在访问一些外文网站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一般的翻译系统,无论是登陆 GOOGLE 在线翻译网站还是利用软件实现在线翻译(如 Cliptrans),翻译界面如下 图 1 所示 图 1 Cliptrans 翻译界面 此种翻译方式对于一般的语种翻译机制较为方便和准确,但是证券术语是一种专业商务术语,无法应用此种方式获得用户所需求的全部正确答案,如当在网上查询术语名为“当日交易者”时,只能进行单一的查找,首先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可以查到其解释为:指证 券市场当天买卖投机者,利用一天之间的价格变动,以股票或某种金融产品从中谋利;接着应用如 Cliptrans 等工具查询其英文翻译为: Day Trader,并且此种翻译方式只是将中文机械地翻译为英文,nts 第 3 页 共 27 页 较不专业,使用者无法确定翻译是否正确,还需利用其他专业书籍确认;若需要日文翻译时,又必须重新进行查询。如何将翻译与术语解释联合起来,使只需输入一次就可查询出所需的准确解释翻译成为使用者较为关心的问题。为了方便使用者查看,将术语翻译与解释对照起来的方式更为合适。系统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及目标而设计的 。 2.2.2 普通用户基本操作 模块 图: 如下图 2 所示: 图 2 普通用户基本操作 模块 图 2.2.3 系统基本需求情况 1) 要求采用 B/S 结构,选用 ASP.NET2005 和 SQL2000 作为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 由于管理员证券知识有限,故为了增大系统术语词库量,任何使用者都有权限添加术语信息。 3) 在使用者浏览时,提供三种方式查看: a)页面默认按 ID 分页显示全部术语,点击查看; b)按术语名称中文拼音首字母分类查询; c)输入术语名,搜索察看。 普通用户 直接利用翻页显示功能查看 术语浏览 首页 添加术语信息 按术语首字母分页浏览 输入术语名搜索 添加术语名称 添加中文拼音首字母 添加术语英文翻译 添加术语日文翻译 添加术语中文解释 证券术语信息 nts 第 4 页 共 27 页 4) 管理员通过正确的管理账户名及密码登陆,具有修改, 删除术语信息权限。 5) 各个页面模块均使用外部统一定义的 CSS 样式表,界面设计简洁友好。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设计的目标,可将系统划分为 4 个功能模块: 1) 首页:术语添加 2) 术语一览:默认术语按 ID 顺序分页显示;页面上方点击术语中文拼音首字母可按首字母检索分页查看;页面中间提供输入术语名搜索方式查看术语。 3) 术语管理:主要包括管理员登陆模块,对术语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 4) 其它模块:提供相关业务的服务,如资料下载等。 3.2 开发设计思想 系统开发设计思想有以下 3 点: 1) 系统采用 B/S 结构 ,选用 ASP.NET2005 和 SQL2000 作为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系统提供术语应准确全面,符合证券翻译及解释系统用户需求,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等要求。 2) 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日后的补充和维护。 3) 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术语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3.3 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 3.3.1 整体开发 工具 及环境 系统采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及环境如下: 操作系统: WINDOWS XP 编程工具: ASP.NET 2005, C# 数据 库: SQL Server2000 数据库 开发用机器的硬件配置: Pentium 1.50GHz、 256MB 内存、 20GB 硬盘等,并开发用机器配置IIS) 运行要求的配置: nts 第 5 页 共 27 页 硬件环境:英特尔奔腾处理器, 166MHZ 或更高的处理器、 32M RAM-ROM驱动器、 256 色、 1024*768 分辨率显示器(推荐使用更高的分辨率和颜色深度) 软件环境: WINDOWS98/2000/XP 3.3.2 选择开发工具及环境的理由 1) 教学安排课程中学习过 ASP.net 和 SQL2000 的基础知识,对此开发工具和环境的安装较为熟悉; 2) 因 C#在 .NET 体系结构的 Web 服务中,相比较其它如 VB 等语言具有更多的优点,如操作简洁、易用、 少出错 、面向对象 等特点,故选择其作为编程语言; 3) 应用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 )层叠样式表外部链接可以准确地控制页面上一切元素 ,使网页更加精简。在以前的学习中曾较为深入的研究过层叠样式表的应用,故选择其作为 UI 应用。 3.3.3 开发工具及平台简介 1) ASP.NET ASP.NET 是建立在 .NET Common Language Runtime( CLR)之上的新一代网络开发工具,运行在服务器端,用以 建立功能强大的 WEB 应用。 ASP.net 是把基于通用语言的程序在服务器上运行。不像以前的 ASP 即时解释程序,而是将程序在服务器端首次运行时进行编译 ,执行语句速度比一条一条快许多。 ASP 使用的 VB Script, JAVA,它把脚本语言直接嵌入 Html 文档中 .应用处理与 html 标记混杂在一起从而不易分辨,性能不易扩充,脚本语言的功能有限。而 ASP.net 彻底抛弃了脚本语言,用 C#或 VB 编写,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编程资源,允许用服务器控件取代传统的 html 元素,而且代码与界面分开。 ASP.NET 提供了一 种编程模型和结构,对比原来的 Web 技术来说,它能更快速、容易地建立灵活、安全和稳定的应用程序。 2) 数据库(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是一种介于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之间的语言,其功能包括查询、操纵、定义和控制四个方面,是一个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在 SQL语言中不需要告诉 SQL如何访问数据库,只要告诉 SQL需要数据库做什么。 因此 SQL广泛地被采用正说明了它的优点 ,使全部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DBA管理员和终端用户受益非浅。 3) HTML 标记语言 HTML 的英语意思是: Hypertext Marked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 ,是一种用来制作超文本文档的简单标记语言 ,是 www 所使用的语言 ,是网页制作的nts 第 6 页 共 27 页 基本语言 。 HTML 不是程式语言,如 C+ 和 Java 之类,它只是标示语言,格式非常简单,只是由文字及标记组合而成, 至于 编辑方面,任何文字编辑器都可以,只要能将文件另存成 ASCII 纯文字格式即可,当然以专业的网页编辑软件为佳。 所谓超文本,是因为它可以加入图片、声音、动画、影视等内容,事实上每一个 HTML 文档都是一种静态的网页文件,这个文件里面包含了 HTML 指令代码 。 在 HTML 中每个用来作 为 标签的符号都是一条命令、它告诉浏览器如何显示文本。这些标签均由 符号以及一个字符串组成。而浏览器的功能是对这些标记进行解释,显示出文字、图像、动画、播放声音。这些标签符号用 “” 来表示。 HTML 的用途: a)用标题、文本、表格、列表、照片等发布在线信息。 b)通过超文本链接,在鼠标点击时取得在线信息。 c)设计表单与远程服务通讯 - 查询信息、进行预订、订购产品等。 d)把样式表、视频剪辑、音频剪辑和其它应用程序包含在文档中。 4) CSS 简介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 )层叠样式表 , 作用 :控制页面上一切元素 ,使网页更加精简 CSS 三种方式 : a)当有多个网页要用到的 CSS,采用外连 CSS 文件的方式,这样网页的代码大大减少,修改起来非常方便; b)只在单个网页中使用的 CSS,采用文档头部方式; c)只有在一个网页一、两个地方才用到的 CSS,采用行内插入方式。 三种用法可以混用,且不会造成混乱。三种 CSS 的执行优先级是:行内插入式、头部方式、外连文件方式。 5) C# 简介 C#语言自 C/C+演变而来。它现代、简单、完全面向对象和类型安全。它是现代的编程语言。它简化 和现代化了 C+在类、名字空间、方法重载和异常处理等领域。 抛弃 了 C+的复杂性,使它更易用、更少出错。对 C#的易用有贡献的是减少了 C+的一些特性,不再有宏、模板和多重继承。 C#(读作 “c sharp”) 作为 Microsoft 的下一代面向对象的语言产品 , 能够 使开发人员 在 .NET平台上快速地建立大量的应用程序。按照微软给出的定义,C#是一种源自于 C 和 C+的 、 简单的、现代的、面向对象的和类型安全的程序设计语言。 C#为程序员提供了开发飞速发展的 Web 应用程序所需的强大而灵活nts 第 7 页 共 27 页 的功能。 C#和 Java 的核心与 C+比较有着相同的优势和局限,比起 C+, C#将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未来大量 NET 平台的应用将由 C#开发 。 4 数据库设计和实现 4.1 设计思路 小型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所有术语信息都是保存在数据库中。虽然设计数据表不多,但数据量庞大,随着术语词库的逐渐增多,现行数据库是否能够承载更庞大的数据量为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好的数据库结构设计会减少数据库的存储量,资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比较高,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简化基于此数据库的应用程序 的实现等等。由于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人们提出了许多数据库结构设计的技术。但这些技术方法与数据库系统并没有统一的相对应的模式,而是要根据应用系统对数据库不同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技术方法,甚至是几种不同的方法的融合。 4.2 数据库需求分析 数据库结构设计的第一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数据库需求分析。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收集基本资料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为进一步设计打下基础。 查阅各方面的证券书籍,收集整理了部分证券术语,将其按照术语名、英文翻译、日文翻译、中文解释的顺序存放在词库中。证券术语翻译及解释系统的数据 E-R 图 如下图 3 所示: nts 第 8 页 共 27 页 图 3 术语 E-R 图 通过对术语信息的分析,设计出数据库中术语信息表结构图如下图 4 所示: 证券术语信息 术语信息 术语名称 拼音首字母 英文翻译 日文翻译 术语翻译 资本市场 Z Z Capital 资本市场 主要指长期证卷市场,包括股票及债卷市场 nts 第 9 页 共 27 页 图 4 术语信息表结构图 其中 iGlossaryID 为系统自增,用户不可自行设置。 4.3 数据库的连接 系统定义一个数据库公用操作方法 DbHelperSQL.cs,用以连接数据库及实现其它数据库操作。 5 关键模块及代码设计 5.1 公用模块及代码 1) 定义 数据库公用操作方法类 DbHelperSQL,用以连接数据 库,执行 sql语句等数据库操作。 2) 定义 公共类 Glossary,完成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3) 定义 公共验证类 PageValidate。 5.2 首页界面及功能代码 首页为系统门户,是使用者对系统的第一印象,故需精心设计。根据对系统用户群的分析,设计出如下所示的首页界面如下图 5 所示: Glossary iGlossaryID cGlossaryName cChineseSpell cGlossaryEnglish cGlossaryJapan cGlossaryInterpret nts 第 10 页 共 27 页 图 5 首页 首页中用户有点击添加术语信息的功能,中间运用透明 FLASH 代码将所制作的图片放为背景图,在代码中加入如下代码,将 FLASH 变为透明。 添 加功能模块具有添加术语五项信息功能,在 Glossary.cs 中编写如下代码实现添加功能: / 增加一条数据 public int Add() StringBuilder strSql=new StringBuilder(); strSql.Append(insert into Glossary(); strSql.Append(cGlossaryName,cChineseSpell,cGlossaryEnglish,cGlossaryJapan,cGlossaryInterpret); strSql.Append( values (); strSql.Append(cGlossaryName,cChineseSpell,cGlossaryEnglish,cGlossaryJapan,cGlossaryInterpret); nts 第 11 页 共 27 页 SqlParameter parameters = new SqlParameter(cGlossaryName, SqlDbType.NVarChar), new SqlParameter(cChineseSpell, SqlDbType.NVarChar), new SqlParameter(cGlossaryEnglish, SqlDbType.NVarChar), new SqlParameter(cGlossaryJapan, SqlDbType.NVarChar), new SqlParameter(cGlossaryInterpret, SqlDbType.NVarChar); parameters0.Value = cGlossaryName; parameters1.Value = cChineseSpell; parameters2.Value = cGlossaryEnglish; parameters3.Value = cGlossaryJapan; parameters4.Value = cGlossaryInterpret; DbHelperSQL.ExecuteSql(strSql.ToString(),parameters); return ID; Append 方法将 sql 语句连接起来,整个的语句为 Insert into Glossary (cGlossaryName,cChineseSpell,cGlossaryEnglish,cGlossaryJapan,cGlossaryInterpret) Values (cGlossaryName,cChineseSpell,cGlossaryEnglish,cGlossaryJapan,cGlossaryInterpret) 定义一个 new SqlParameter,执行数据库公用方法 DbHelperSQL.cs 中定义的ExecuteSql 完成与数据库连接,并执行 SqlCommand 语句,返回 ID。 在 ADD.cs 中 ,代码如下 Glossary g = new Glossary(); g.cGlossaryName = PageValidate.Encode(this.txtName.Text); g.cChineseSpell = PageValidate.Encode(this.txtChineseSpell.Text); g.cGlossaryEnglish = PageValidate.Encode(this.txtEnglish.Text); g.cGlossaryJapan = PageValidate.Encode(this.txtJapanese.Text); nts 第 12 页 共 27 页 g.cGlossaryInterpret = PageValidate.Encode(this.txtInterPret.Text); g.Add(); Response.Write(); 将所要添加的术语信息通过 PageValidate.Encode 方法增加到数据库中,完成添加功能。 5.3 术语一览界面和主要代码 术语一览界面如下图 6 所示: 图 6 术语一览 1) 系统默认为按术语 ID 分页显示。 2) 利用 cChineseSpell 字段,中文拼音首字母为 S 的演示结果如下图 7 所示: nts 第 13 页 共 27 页 图 7 以 S 为索引分页显示 点击索引 S,画面上出现以 S 为拼音开头的所有术语,分页显示,很容易找到所需术语名。 按 术语中文拼音首字母检索浏览方式代码如下: 页面 ViewAll.aspx 中代码如下: A 后 台 ViewAll.aspx.cs 中代码: if (Requestspell != null) this.gvGlossary.DataSource = g.GetList( cChineseSpell like + Requestspell.ToString() + % order by ID asc); this.gvGlossary.DataBind(); return; this.gvGlossary.DataSource = g.GetList( 1=1 order by ID asc); this.gvGlossary.DataBind(); 利用 Requestspell与 cChineseSpell 比较,以 ID 的升序排列来检索分页显示。 3) 搜索功能的实现代码如下: nts 第 14 页 共 27 页 if (Requestsearch != null) this.gvGlossary.DataSource = g.GetList( cGlossaryName like +Requestsearch.ToString()+% order by ID asc); this.gvGlossary.DataBind(); return; 以所输入的术语名与数据库中 cGlossaryName 比较,得出搜索结果。 5.4 管理模块 管理模块中首先为管理员登陆、管理员用户验证。输入用户名或密码为空时再 label 中显示红色提示语:“ 用户名和密码不能为空! ”;当输入有误时在label中显示提示语“ 您输入的用户名或密码有误!请重新输入 。 ”;清除按钮将账号和密码都清空,如下 图 8,图 9 所示: 图 8 用户验证 (1) nts 第 15 页 共 27 页 图 9 用户验证 (2) 当确定为系统管理员后页面将登录到术语管理模块,主要有管理员查看、修改和删除操作。界面如下图 10 所示: 图 10 管理模块 nts 第 16 页 共 27 页 查看操作与术语浏览操作相似,不再赘述。 修改页面如下图 11 所示: 图 11 修改 点击修改成功时弹出“修改成功”提示语。 在 Glossary.cs 中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Update(int id) StringBuilder strSql=new StringBuilder(); strSql.Append(update Glossary set ); strSql.Append(cGlossaryName=cGlossaryName,); strSql.Append(cChineseSpell=cChineseSpell,); strSql.Append(cGlossaryEnglish=cGlossaryEnglish,); strSql.Append(cGlossaryJapan=cGlossaryJapan,); strSql.Append(cGlossaryInterpret=cGlossaryInterpret); strSql.Append( where ID=ID ); SqlParameter parameters = new SqlParameter(ID,SqlDbType.Int), nts 第 17 页 共 27 页 new SqlParameter(cGlossaryName, SqlDbType.NVarChar), new SqlParameter(cChineseSpell, SqlDbType.NVarChar), new SqlParameter(cGlossaryEnglish, SqlDbTy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JSJ01-073@ASP.NET小型证券术语解释及翻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源代码+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0798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