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窗体顶端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王治河 曲跃厚 提要 女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重要阶段,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是发展的最新阶段。这种发展不仅是解构性的,同时也是建设性的。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发展不仅对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中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 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是当代西方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一股哲学文化思潮,是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合流与互动的产物。女权主义在当代西方发展的重要走向之一,是沿着后现代主义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不仅是解构性的,同时也是建设性的。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域考察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之间的对话、交融及其互 动, 有着 重要的意义。 一 女权主义的历史嬗变 根据美国著名女权主义研究者南希.F.科特 (Nancy F. Cott)的研究,“女权主义”一词 大约是在上个世纪初进入英语语汇的。其含义是指妇女社会角色的革 命性变革。 从那时起 ,女权主义一词开始被大量使用,但究竟什么是女权主义,即使是在女权主义自身那里也是众 说纷纭,莫衷一是。较为流行和权威的定义 之一,是英国学者戴维 . 米勒 (David Miller) 主 编的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中的定义,即女权主义是关于一种复杂现象的一般性的一个语词,它关注的是妇女的地位,追求的是妇女的平等,并力图消除妨碍妇女作为个人获得解放和 发展的一切障碍。 “女权主义”一词的出现尽管是十分晚近的事情,但女权主义运 动则要比这个语词早得多。从历史上看,当代女权主义运动可以追溯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但从思想体系上看,第一代女权主义则出现在19 世纪末,其主要代表人物是 英国的 哈丽特.泰勒. 密尔 (Harriet Tyler Mill) 和美国的 查洛特.P.吉尔曼(Charlotte P. Gilman)。 密尔首先注意到,性别的不平 等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造成的。 其解决办法,一是教育,即女性和男性应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以获得日后发展的条件;二 是立法,即女性和男性平等地参与立法的过程,以确保女性的合法利益。此外,密尔还特别强调男女在生产领域中的平等,认为无论妇女是否有养家的需要,都应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融 入社会,进而和男人建立一种伙伴的而非奴役的关系。吉尔曼在其代表作黄色壁纸(1892年) 和妇女与经济(1898年) 中指出,已婚妇女通过家务劳动或与丈夫的性关系、而 非参与社会生产的经济价值或作为母亲和妻子的人的价值来维系自身,乃是造成其被动性和在 家庭与社会中价值厥失的重要根源。她们的这种从经济地位切入,进而强调妇女的社会地位的 理路,对后来的女权主义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代女权主义者发韧于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一时期的美国,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和反战运动风起云涌,声势浩大,对女权运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例如,1963年, 马丁. 路德. 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在华盛顿特区领导的和平示威及发表的“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一场要求黑人和白人享有同等权利的民权运动,同时也是一场要求妇女和男人享有同等权利的女权运动。这场运动的 胜利也使得他在 1964年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63年,美国学者贝蒂. 佛里丹 (Betty Friedan) 的女性奥秘一书的出版,在思想上引发了第二代女权主义。如果说第一代女权主义主要是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话,那么第二代女权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它的多样性。就其思想取向而言,我们可以把第二代女权主义区分为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和黑人主义女权主义等不同的派别。自由主义女 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贝蒂. 佛里 丹、苏珊. 奥金 (Susan Orjin) 、娜塔利. H. 布鲁斯通 (Natalie H. Bluestone) 、艾丽斯. 露西 (Alice Lucy) 等人。其基本的理念是,人以理性超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长,公正社会的根本标志之一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 ( 包括每一个妇女) 都有权 利实现其自治和自我。贝蒂 ?佛里丹在她那本畅销一时的女性奥秘中消解了传统观念中妇 女良妻贤母、相夫教子的美丽神话,揭露了许多生活在郊区的、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家庭主妇无聊的生活、空虚的心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疾患,认为这种传统的女性角色限制了妇女人格的发展和权利及价值的自我实现。她鼓励妇女进入公共领域,并要求男女共同承担家务劳动。苏珊 ?奥金认为,男女应该在社会的一切方面实现平等,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不 应成为社会平等的障碍。她批评了罗尔斯正义论中没有考察社会性别的缺陷,认为一个正义的 社会应该是双性一体的 (androgynous) 即没有性别差异的社会。激进主义女权主义主张 革命非而改良,其主要代表有 凯特. 米丽特 (Kate Millet) 、舒拉密斯. 费尔斯通 (Shulamith Firestone) 、玛丽. 戴利 (Mary Daly) 和凯瑟琳. A. 麦金诺 (Catharine A. Mackinnon) 等人。和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从人是自由的这一理念出发、进而要求社会变革(实践)的模式不同的是, 激进主义女权主义是通过实践来发展自己的理论的。凯瑟琳. A. 麦金诺在法律实践中第一个提出了“性骚扰” (sex harassment) 的概念,并使联邦最高法院同意,性骚扰就是性歧视,违 反了民权法案(1964年,第7条)。 她还致力于反对男性一切形式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暴力行为,包括婚内强奸。 凯特. 米丽特的问题是,为什么女性在所有社会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如欧洲的迫害女巫运动、中国的妇女裹足习俗、非洲 的妇女割礼、美国的妇科学 (gynecology ),等等。她在其代 表作性政治学 (1970年) 中引入了“父权制”(patriarchy) 这一重要概念,用它来特指男尊女卑的体制。她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核心根源是父权制,其 男女关系的模式乃是一切权力关系的范式,它确保了男性统治女性的制度及其价值,并存在于 一切社会形态中。这种理论并不看重国家政权,认为它只是父权制压迫的工具;并不看重经济压迫,认为那种以为推翻了经济压迫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观点是幼稚的;它挑战的是整个男性,是性阶级 (sex-class) 的体制。激进主义女权主义认为妇女 受到的压迫最长久、最普遍、 最深重、也最难根除。因此,妇女解放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在一切领域和一切社会体制中彻底改 变男女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她们甚至提出了“男性就是敌人”这样极端的主张。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女权饕逋?0年代,但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英国学者朱丽叶. 米彻尔 (Juliet Mitchell) 在 1966年发表的“妇女:最长久的革命”一文中,最早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和女权主义结合起来,在后来的妇女等级等著作中, 更明确地用 马克思主义 (生产和再生产的理论)来分析妇女问题,主张从生产、生育、性生活和子女教育这四个方面 改变妇女的地位 ,实现妇女的解放。美国女经济学家海蒂. 哈特曼 (Heidi Hartman) 在她的名 篇“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不幸的结合”中,既批评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性别盲点,又批评了 激进主义女权主义的阶级盲点,其结论是,“男人控制女人的欲望至少与资本家控制工人的欲望一样强烈,资本主义和父权制乃是两种相互依存和强化的伙伴制度。”大多数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是从妇女解放的物质层面来考察问题的,这本身并不错,但妇女解放的问 题恐怕不完全是经济的问题。 二 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的兴起及其主要观点 第三代女权主义又称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是当代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女权主义思潮。虽然现代女权主义的发展在西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社会数千年来在多大程度上一直是建立在男人对女人的控制之上的。” 但其自身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偏颇以及美国社会形势的变化,使得女权主义在其发展中也受到了一些挫折。一方面,从女权主义自身的角度看,其理论上的诸多缺陷(特别是把男女对立起来的倾向)和实践上的消极后果(如单亲家庭、未婚母亲和离婚率的上升)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她们的各项主张并产生怀疑甚至抵制。另 一方面,随着美国社会 80 年代以后保守主义倾向的回潮,特别是女权主义者提出的“平等权利修正案”的失败( 该项提案 1972年经国会通过,但1983年未能获得生效所要求的全国各州的三分之二州批准),女权主义运动出现了低潮。女权主义向何处去,便成为新一代女权主义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便 是对这一问题的一种回答。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正值女权主义思潮风起云涌之际。但在当时,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因为后现代主义主要是理论和学术层面的,它关注的是意义和话语,不直接涉及政治;而女权主义则主要是实践和政治层面的,它关注的是妇女的地位,作用及其解放的现实途径。两者的交融与互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在其产生之初是以“怀疑”、“否定”、“消解”或“摧毁”著称的,其基本的理论特征便是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反普遍主义、反理性主义、反二元主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这些倾向在后现代思想家福科(Foucault) 、德里达(Derrida) 、拉康(Lacan)、利奥塔(Lyota) 等人的著作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和突出。他们的矛头所指不仅是整个西方思想传统,特别是对启蒙运动 以来有关人的本质及认识进行全面的审视,以消解和解构以往被奉为桂臬的理性、知识和真理;而且包括现存的一切秩序体制的确定性和固定性,以及一切关于人类存在方式的普遍适用的必然性观念。这种颠覆性的旨归迎合了80年代初期正在寻求新的出路的女权主义者的需要,这些女权主义者在她们的著作大量地吸收和引证福科等人的观点,从而形成了新一代的女权主义即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否认任何关于妇女问题的本质主义的宏大理论(grand theories)。传统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力图建构一个包罗万象的宏大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 有一个本质的、基础的或普遍的要素,它或者是物质,或者是精神。这种总体性的话语尽管在现代西方受到了来自实证主义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挑战,但由于其根深蒂固性即康德所谓“人类追求形而上学的痼癖”,并未从根本上被瓦解。福科等人的后现代主义可以被视为对这种大理论体系的又一轮新的挑战。在福科看来,西方关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宏大理论(尤其是自由人文主义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传统(包括其 佛洛依德主义的变种) (都是本质主义的,即建立在有关人性 、历史和力比多(Libido) 的总体理论之上的。既然它们是被构造出来的,那它就能被摧毁。据此,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认为,传统女权主义对性别、种族和阶级的概括,都属于这种宏大理论,都具有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普遍主义的色彩;甚至“妇女”、“身体”、“父权”这样的概念也都应该被解构,因为根本就不存着普遍的、统一的“妇女”这类语词。不加分析地使用这些语词,无疑会强化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把性别当作与生俱来的和固定不变的,进而否 认了其历史的意蕴。美 国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者朱迪斯. 巴特勒(Judith Butler) 在性别的烦恼、要紧的身体、权力的精神生活等著作中认为,性别是社会的而非天生的,身体不是生物意义上的“自然的身体”,而是由文化和权力决定的身体。法国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思想家蒙妮克. 维蒂(Monique Wittig) 甚至走得更远,认为女人的身体也是社会造成的,女人并没有任何天生的成分,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她主张不仅要超越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男女平等”的理想,而且要超越激进主义女权主义“女性优越”的思想,实现只有“人”而没“男人”和“女人”的新社会。 第二,它力图建构一套女性的话权力理论。当代哲学和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其 语言学转向 (linguistic turn),即从本体和认识转向语言、意义、话语和文本。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德里达断言,除 了文本,一切都不存在,主体已经死去,话语和文本就是一切。福科的话语=权力学说也表明,话语即权 力,权力即话语,两者是一回事。权力的实施创 造了知识,知识本身又产生了权力。权力是运作的而不是被占有的,是生产的而非压抑的,是分散的而非集中的。据此,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既反对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主张,即权力就是权威,是统治和剥削所有个人的权力;也反对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的主张,即权 力 是统治阶级统治被统治阶级的权力。她们主张,必须建构一套女性的话语=权力理论,因为 这个世界用的是男人的语言,男人就是这个世界的话语。以往的女权主义文本都是用男人的语 言写作的,因此,我们必须去发明,否则我们将毁灭。而我们的所有要求可以一言以蔽之,那 就是用我们自己的话语说话。 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者安妮. 莱克勒克(Annie Leclerc) 甚至认为,这种女性的话语“就是我女性的肚子、阴道和RF的快乐,它既不是灵魂和德行的快乐,也不是感觉的快乐,而是一种令人沉醉,男性难以想象的肉体快乐。”(8) 这种福科式注重肉体快乐的哲学一反现代西方思想界重精神轻肉体的传统,乃是对古希腊伊壁鸠鲁学说的一种回复。 第三,它反对二元论,主张多样性和差异性。西方形而上学自柏拉图以来特别是现代哲学自笛卡尔以来,二元和二分的逻辑一直占主导地位,以致我们几乎在所有形而上学家那里都可以看到精神物资、主体客体、上帝世界、个人社会这样的二元逻辑。美国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大卫. R.格里芬(David R. Griffin) 指出,现代性的这种“二元论的基本倾向在人类 文化历史 上是空前绝后的。” 受这种二元逻辑的影响,现代激进主义女权主义同样坚持 “不是 就是”的二分法,把男性和女性完全对立起来了。他们的结论是:男人是敌人,女人是朋友;男人是暴躁的,女人是温柔的;男人是迫害者,女人是被迫害者;男人是压迫者,女人是被压迫者;男人是胜利者,女人是失败者;男人是战争贩子,女人是天生的和平主义者;男人是个人中心主义者,女人是关系取向的;男人的快感只局限在生殖器上,妇人的快感则体现在全身各个方面;男人只注重最后的结果,女人则注重整个过程,等等,等等。这种简单的二分法受到了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者的抨击和挑战,他们坚决反对西方知识结构中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总是要把对象分个你高我低、你坏我好的模式,主张多元的、差异的和整合的思维模式。巴特勒认为,不存在一种简单的认同,任何一种女权主义者都不能代表地域、种族、文化 、阶级和性取 向的另一些妇女,无视多样性和差异性,只 能导致女权主义自身的解构。南希 . 霍威尔在一种女权主义的宇宙观中指出,二元论应该受到挑战,不仅是因为它是一种“对实的过分简化,而且是因为它进一步强化了对妇女的不公;它不仅破坏了实在,而且也为建造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妇女之间的相互关系制造了巨大的障碍。”(10 总之,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对占统治地位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对以男性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排斥女性的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对男性中心主义的传统进行了解构。这种挑战、批判和解构“乃是一股促进世界转变的巨大力量。”(11)当然,这种促进决不仅表现在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的解构性向度上,而且表现在其建设性向度上。 三 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的建设性向度 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的一种反动,但是这种反动不仅仅是否定和摧毁,同时也是建设和创造。即使是在那些所谓以“反”著称的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者那里,也不乏创造性的因子。“破”和“立”在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中是统一的。正如格里芬所说,“我们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而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更是最大地体现了这种创造性的能量。” 生态主义女权主义和过程主义女权主义,就是近来西方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中的一种颇具建设性向度的新走向。生态主义女权主义是生态主义和女权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后现代思想家查伦. 斯普瑞特奈克 (Charlene Spretnak) 。她的失落的早期希腊女神(1981) 、绿色政治(1984) 、绿色政治的精神向度 (1986)、优雅状态:后现代时代的意义发现(1991) 和真实的复兴(1997) 等著作,在西文方有着广泛的影响。斯普瑞特奈克认为,在许多深层的意义上,现代性并没有实现它所 许诺的更好的生活,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和平和自由的世界。在她看来,现代性的主要表征是物质主义(特别是经济人的假定)、工业主义、客观主义、还原主义、科学主义、中心主义(包括人类中心主义和个人中心义主义)、分离主义和父权制,等等。这种现代世界观把个人和自然对立起来,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斯普瑞特奈克要建构的是人与自然、地球与宇宙的和谐统一的生态链,这一链条是由宇宙地球大陆民族生物区社团邻居家庭个人构成的,其中不仅所有的存在结构上通过宇宙联系之链而联系在一起,而且所有的存在都内在地与他人相关。因此,这种生态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表征是:生态智慧、基层民主、个人与社会的责任、基于社团的经济、非暴力、非中心主义、尊重差异、全球社团、可持续的未来 发展和女权主义。关于后现代生态女权主义,斯普瑞特奈克进一步强调指出,它挑战的是西方 文化中贬低自然和贬低女性之间的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性的关系,即阳性和理性、精神、文化、自主、自信与公共领域相关;它力图改变那些体现在灭绝生态的活动中的压迫人(特别是妇女)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因而选择了一种尊重整体性结合的观念,即一种以相关性(包括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关系)、转化、包容、关心和爱来替代西方父权主义主张的分离、分化和对立的二元论与穷竭资源机制的世界观。斯普瑞特奈克认为,这种后现代的生态女权主义世界观是向人类一切文化遗产开放的,包括向以阴阳整合与互动为特征的佛教和道教传统以 及女神精神传统开放。过程主义女权主义主张把怀特海的过程 / 关系学说和女权主义结合起来 ,在过程和关系中考察女权主 义。 南希. 霍威尔认为,“怀特海的哲学乃是构造一种女权主义关系理论的宝贵资源。“因为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和有机体的哲学。根据这种理论,全部实在都是过程,过程即事态亦即事件的集合,过程是根本的,而且万物都是彼此内在相交、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作为个体,我们和其他个体内在相关,没有人能脱离其他人而存在,没人能脱离关系而存在,没分离的和孤立的实体,也没有自足的和自闭的实 体。换言之,我们是由关系构造的。这种过程 / 关系理论为构成过程主义 / 女权主义提供了理 论基础,而怀特海本人在科学与现代世界中用“在她的领域中”来表示“在上帝的领域中 ”更是为过程主义女权主义提供了直接 的依据。 科布(John B. Cobb) 和格里芬认为,西方女 权主义运动仍处于过程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远未达到应有的高度,过程思想应该而且能够对 女权主义思想做出应有的贡献。例如,在理念层次上,过程思想拒绝了传统形而上学之刻板的 男性要素;在想像层次上,它鼓励关于女性的各种想像(如女性之热情的、温柔的、回应的、 可变的想像);在语言层次上,它强调以往的男性语言歪曲了我们的想像并压迫了妇女,新的 理解和想像必将在尚处于变化过程中的语言中出现,等等。他们认为,“只有当妇女在一个对 女性和男性同样尊重的社会中获得了和男人一样的平等地位的时候,人们才将实现所必需的各 种变革”, 才有正义、享受、秩序 和创造。 另一个过程主义女权主义重要思想家 玛约丽 . 苏哈克 (Marjorie Suchocki) 强调,过程哲 学的“开放性”和“互依性”概念对女权主义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她在“女权主义中的 开放性和互依性与过程思想和女权主义运动”一文中指出,所谓开放性是指实现人之新认同和 潜能的可能性,它包含了一种与丰富和扩展人之经验界限相关的新质的积极价值,旧有的性关 系必须被改造,新的性关系也必须被包括在这种扩展之中。而所谓互依性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 相互依赖性,它乃是生命的真正要素,它制约了人自身的生成,而且我们不是偶然互依的,而 是必然如此。因此,“妇女不可能如此孤立,因为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关系对人性来说是至关重 要的。”她还提出了男女之“普遍完美的存在”的概念,认为“它挑战了我们关闭的一切界限 ,并在我们面前彰显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的开放性和互依*实上比我们能自觉地意识到的 要宽泛得多。” 施沃伦在自觉资本主义一书中对 “维纳斯的复兴”的企盼,威尔伯 对“新的英雄”的呼唤,都从不同方面印证了苏哈克的观点。按照威尔伯,时代呼唤新的英雄 ,这一新英雄“整个肉体和精神都是 雌雄同体的,是直觉和理性,男性 和女性的同一。” 西方女权主义的这一后现代走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实践基础的。这一基础就是妇女的影响正日益波及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一点在号称资本主义精英的企业界”表现得尤为明显。“按照自觉资本主义一书作者的统计,今天女性企业家占了企业家的1/3还要多,大约570名妇女昂然跻身于”财富 500”公司的董事会。“而 1977年是46名。”新一代女性不仅证明了她们在职场上的成功,而且也在用行动改写着人类的历史。后现代女权 主义则是这一进程的写照。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发展及其实践,对中国本土的女权主义发展有 着重要的启迪。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美丽传说(如女祸补天、精卫填海),特别是 道教中并不缺乏阴阳互补的整合思想。但自东汉董仲舒主张“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 子“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男尊女卑思想便成了中国两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加上数 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中国妇女深受男性压迫。这种状况在处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尽管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要想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女权主义运动可谓任重而道远。中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既要进 一步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也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中的有益经验 ,并使之与当代中国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实现男女 之间 的一种和 谐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Nancy F. Cott, The Grounding of Modern Feminism, New Haven, C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药店相关技能鉴定自我提分评估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年电工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执业药师资格证之《西药学专业一》能力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综合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专项测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金华市金东区编外招聘6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自考公共课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油田安全员考及答案
- 宁夏安全员考试及答案工资
- 临床执业医师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黑龙江省北安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农村厕所改建技术培训-三格化粪池式厕所课件
- 砖混框架房屋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学生学习力评价量表
- 藏餐培训教学计划5篇
- 技术需求征集表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课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辽海版
-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PPT课件
- 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化课程体系的建构
- 安全现场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清单
- 蓝色多瑙河(课堂PPT)
- 生物波能量与养生健康知识问答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