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号工程”生活配套区德源员工房及成型套房项目(二期)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一号工程”生活配套区德源员工房及成型套房(二期)工程项目部编制时间:二一一年五月十五日“一号工程”生活配套区德源员工房及成型套房项目 会 签 单建设单位:成都市润弘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一号工程”生活配套区德源员工房项目施工单位: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公司:四川省兴恒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会签内容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文件性质日期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管理公司建设单位其他一号工程生活配套区德源员工房成型套房四号地块3、4、5号楼地下室顶板加固施工方案一、概述“一号工程”生活配套区德源员工房及成型套房(二期)工程,位于成都市郫县德源镇, 4#地块3、4、5#楼,建筑面积约3.6万,地下室面积约9000,其中3、4#楼为底层商业,二至十一层为公寓的建筑,5#楼一至十一层均为公寓。 本工程由成都润弘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成都协合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四川枫雅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勘察,四川省兴恒信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施工过程中,施工砼泵车需进入地下室顶板,施工砼泵车一部重量达40吨,等效于28 KN/ m2(顶板可承受20 KN/ m2),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因施工场地限制,根据5号楼施工需求,我项目部拟从4号楼侧面设置一条施工道路,由于此施工道路处在地下室顶板上,经项目部研究决定,拟定以下地下室顶板的加固方案。二、结构层支撑措施:为确保地下室顶板结构安全,在地下室顶板底部采用钢管构架顶撑对施工道路承载部位的顶板进行加固支撑,使上部荷载直接通过钢管支撑传递给基础底板,限制顶板在施工道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钢管构架顶撑采用482.8钢管立杆双向间距800 800,按施工道路范围设置,双向水平杆步距1.50m一道,顶部采用U型顶托垫木方与顶板顶紧。 注意:顶撑支架尽量跨越后浇带,支承于后浇带两侧。三、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计算的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7、建筑施工计算手册(ISBN7-112-04626-2 江正荣编);8、成都协合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一号工程四号地块(二期)施工图纸。四、施工准备了解工程概况认真熟悉图纸,对本工程的难点认真研究,尤其是是在受到场地限止,地下室顶板无法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补强方案。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或堆载过大,造成挠曲变形甚至裂缝。为了能够缩短工期,一些施工企业在地下室顶板上过早或过多的堆放建筑材料,甚至行使重型机械设备(如砼搅拌车等),施工荷载远远大于顶板设计荷载,造成顶板挠曲变形甚至裂缝。故本工程采用扣件钢管架支撑的方案对地下室顶板的施工荷载进行补强。五、施工工艺及流程本工程地下室为满铺地下室,施工荷载主要集中于地下室顶板连接体部分,钢管架支撑补强方案主要作用于连接体部分,故选用以下材料:模板:48钢管,50100方木龙骨。支承体系,均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1、搭设支模架当支撑架支承在地下室底板面上时,应充分考虑施工荷载对地下室底板结构的影响,须采取加固措施,支柱下方铺垫方木。满堂架立杆间距按1.2m1.5m布设,横向间距为1.2m,纵向间距为1.5m。横向、纵身水平拉杆间距按1.8m布设,搭设要求均必须符合施工要求。(1)、立杆垂直度,纵向偏差不大于H/200,且不大于100MM,横向偏差不大于H/400,且不大于50MM。(2)纵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20MM,横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10MM。(3)脚手架的步距、立杆横距偏差不大于20MM,立杆纵距偏差不大于50MM。2、支模架的搭设高度为板底高度扣除支模龙骨厚度的数值。支模架搭设时应拉通线控制度并抄平检查。3、安装龙骨龙骨设置:应按设计的间距,经抄平放置,保证平整和与支模架连接牢固。4、顶板支撑采用100100mm木方作主肋,50100mm木方作次肋,钢管脚手架作支撑的模板体系。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及U型托结合早拆支撑系统,另在立杆上设早拆头,立杆下设可调底座。详下图:5、钢管支撑体系的拆除待工程竣工收尾阶段,地下室顶板可承受施工荷载后拆除。(1)拆除支撑架前应设警戒区,设置明显的标志,并有专人警戒。(2)拆除顺序自上而下进行,不能上下同时作业。(3)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4)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5)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6)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7)输送至地面的杆件,应及时按类堆放,整理保养。 (8)当天离岗时,应及时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隐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六、板面及支撑承载力计算: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001.82/6 = 54 cm3;I = 1001.83/12 = 48.6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q2 = 101= 10 kN/m;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1.48.9= 12.46kN/m(满足要求)最大弯矩M=0.112.460.32= 0.112 kNm;3.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50.30.1 = 0.75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0.350.3 = 0.105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p1 = (1 + 2)10.3 = 0.9 kN;4.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2 (q1 + q2) = 1.2(0.75 + 0.105) = 1.026 kN/m;集中荷载 p = 1.40.9=1.26 kN;最大弯距 M = Pl/4 + ql2/8 = 1.261 /4 + 1.02612/8 = 0.443 kN;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1.26/2 +1.0261/2 = 1.143 kN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 M /W = 0.443106/64000 = 6.926 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6.926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0 N/mm2,满足要求!5.抗剪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ql/2 + P/2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 = 1.0261/2+1.26/2 = 1.143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T = 3 1.143103/(2 6080) = 0.357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T = 1.4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357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6.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q1 + q2 = 0.855 kN/m;集中荷载 p = 0.9 kN;最大挠度计算值 V= 50.85510004 /(38495002560000) +90010003 /( 4895002560000) = 1.229 mm;最大允许挠度 V=1000/ 250=4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1.229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4 mm,满足要求!7、托梁材料计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托梁采用:12.6号槽钢;W=62.137 cm3;I=391.466 cm4;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1.0261 + 1.26 = 2.286 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77 kN.m ;最大变形 Vmax = 0.061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8.314 kN ;最大应力 = 769528.56/62137 = 12.384 N/mm2;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2.384 N/mm2 小于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挠度为 0.061mm 小于 1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8、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0.1293.3 = 0.426 kN;(2)模板的自重(kN):NG2 = 0.3511 = 0.35 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0.111 = 2.5 kN;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3.276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活荷载标准值 NQ = (1+2 ) 11 = 3 kN;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8.131 kN;9、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8.131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9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5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73 cm3;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下式计算 l0 = h+2a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 m;得到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0 = h + 2a = 1.5+20.1 = 1.7 m ;L0 / i = 1700 / 15.9=107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537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8131.236/(0.537450) = 33.649 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 = 33.649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满足要求!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安全管理及交底:对所有安装、拆除的操作工人均应在进场时集中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工人上岗前施工管理人员应先进行钢管架搭设、拆除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应在现场进行,应有针对性,应提醒操作人员应注意的安全要点;工人上岗时应戴好安全帽、不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高空作业时应戴牢安全带。2、搭设钢管架时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工作时要求思想集中,防止空中滑落;扳手等工具应拿牢或放在可靠的平面上,以防坠落伤人;在搬运材料应注意放置牢靠、不相互碰撞;钢管架各部位扣件应锁紧方能在架上操作;严格按钢管架搭设的顺序进行搭设,不得违反钢管架搭设的先后顺序;传递材料、工具不得乱扔乱抛;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