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渡江战役纪念馆工程建筑整体、船头高支撑架体及基础变形监测方案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二零零九年十月十六日目 录一、整体沉降监测2、点位布设2、监测方法3、监测报告4二、整体倾斜监测4、点位布设4、监测方法6、监测报告7三、船头高支撑架体基础的沉降监测7、点位布设7、监测方法8、监测报告8四、船头高支撑架体及23米跨横梁的水平位移监测9、点位布设9、监测方法10、监测报告10五、船头高支撑架体基础挡土墙水平位移监测11、点位布设11、监测方法11、监测报告11一、整体沉降监测、点位布设1.水准基点的布设在建筑施工场地外相对稳定的地方,布设3个点间距离在60m以内的水准高程点B1、B2和B3(见图1-1)。2.工作基点的布设在施工场地内,围墙四角附近,选择施工干扰较少、便于观测的位置,布设水准工作基点W1、W2、W3 和W4(见图1-1)。3.沉降监测点的布设设计单位已经在设计图纸中,对监测点的具体位置进行了标注,如图1-1中的C1C12点。图1-1 沉降监测网布设示意图、监测方法1.监测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_2002)2.技术指标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_2002),建筑物地基基础整体沉降最大值:200mm(Hg1.0mm/d;累计沉降达到最大允许沉降的70%,提出预警。为此,依据最新的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本次沉降监测的技术指标采用“二级”变形测量级别的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 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变形测量级别沉降观测水平位移适用范围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观测点坐标中误差(mm)特级0.050.3特高精度要求的特种精密工程的变形测量一级0.151.0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重要古建筑和特大型市政桥梁等的变形测量等二级0.53.0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场地滑坡测量;重要管线的变形测量;地下工程施工及运营中的变形测量;大型市政桥梁变形测量等三级1.510.0地基基础设计为乙、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地表、道路及一般管线的变形测量;中小型市政桥梁变形测量等参照该要求,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本次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需要布设“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和“沉降监测点”3种类型的监测点。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见表1-2),布设成水准网(见图1-1)。该水准网为自由网,基于施工现场高程基准,测定一个水准基点的高程值,其他所有点的高程值,以此水准点为基准,计算得出。表1-2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变形监测点高程中误差(mm)每站高程中误差(mm)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一等0.30.30.07二等0.50.50.15三等1.01.00.30四等2.02.00.703.监测步骤建立水准控制网水准控制网的建立,需要在第一次沉降观测前建立。采用二等水准,建立由水准基点B1B3,工作基点W1W4所组成的水准控制网,经过严密平差,得出水准控制网各点的初始高程值。需要时常巡视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的完好情况。一旦有移动或破坏的痕迹,需要及时修复或增补,并重新进行控制测量。沉降观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沉降监测点设置在0标高以上500mm位置。因此,首次沉降观测,定在一层模板拆除,二层楼板浇注之前进行。以后每浇注一层楼板,进行一次观测,共需观测6次(分别为首次、6m楼板浇好、12m楼板浇好、18m楼板浇好、24m钢梁焊接完毕和主体完工)。主体完工以后,根据沉降情况,每12个月进行一次观测。、监测报告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建筑物沉降监测报告包括的内容如下:沉降监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量。对于达到或超出预警值的监测点,及时报告各相关部门。报告需提交的图表有:1.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2.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3.沉降观测成果表; 4.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二、整体倾斜监测、点位布设依据“规范”要求,结合工程现场,本次建筑物的整体倾斜监测,采用经纬仪用前方交会法求取观测点的平面坐标,比较两次坐标差确定位移值的技术方法进行。基于此,平面监测点的布设分平面控制点和倾斜监测点两类,布设方法如下。1.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在距建筑主体立面约80m(两倍建筑高度)的开阔一端,布设两个彼此通视的平面控制点。控制点距离约100m,分别位于建筑中线两侧(这样形成的交汇角在60度120度之间)。需要监测3个立面,由此有6个平面控制点,分别命名为G1、G2、G3、G4、G5、G6(见图2-1)。其中G2和G3,G4和G5最好通视。图2-1 倾斜观测平面控制点布设示意图2.倾斜监测点的布设本次倾斜监测的对象为建筑主体的南北立面和面向巢湖的船头挑出立面,内容为各立面向临空方向的水平位移。为此,在南、北立面18m标高线(第四层楼板所在位置)上布设3个水平位移监测点,船头顶尖布设1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分别命名为Q1、Q2、Q3、Q4、Q5、Q6、Q7、Q8;在临湖船头立面上布设Q9Q16共8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如图2-2所示。图2-2 倾斜观测监测点布设示意图、监测方法1.监测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技术指标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_2002),建筑物整体倾斜的最大值:3(20m十分之一最大倾斜值/d,累计倾斜达到最大允许倾斜值的70%,提出预警。为此,依据最新的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本次水平位移监测的技术指标采用“二级”变形测量级别的技术指标(见表1-1)。参照该要求,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本次建筑物的倾斜观测采用前方交会法求取观测点的平面坐标,比较两次坐标差确定位移值的技术方法。需要布设“平面控制点”和“倾斜监测点”2种类型的监测点。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采用二等水平位移变形监测基准网的技术要求(详细技术指标见表1-3)进行。表2-1 水平位移基准网的主要技术指标等级相邻基准点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边相对中误差水平角观测测回数1级仪器2级仪器一等1.53000.71/30000012-2001.01/2000009-二等3.04001.01/2000009-2001.81/10000069三等6.04501.81/100000693502.51/8000046四等12.06002.51/80000463.监测步骤建立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需要在第一次倾斜观测前建立。采用三等(C级)GPS控制网的测量技术规程进行,经过严密平差计算,得出平面控制网各点的初始平面坐标值(点位中误差小于2mm)。需要时常巡视平面控制点的完好情况。一旦有移动或破坏的痕迹,需要及时修复或增补,并重新进行控制测量。倾斜观测首次观测,定在4层浇注结束后。之后每间隔15天观测一次,直至主体完工。主体完工以后,根据倾斜变化情况,每12个月进行一次观测。、监测报告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建筑物倾斜监测报告包括的内容如下: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位移速率和累计位移降量。对于达到或超出预警值的监测点,及时报告各相关部门。报告需提交的图表有:1.倾斜观测点位布置图;2.倾斜观测成果表;3.主体倾斜曲线图。三、船头高支撑架体基础的沉降监测、点位布设依据“规范”要求,结合工程现场,本次船头架体基础的沉降监测,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点位布设方法如下:1.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与整体沉降监测方案采用同一套水准基准。2.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在各榀大梁下方脚手架基础上,选择通视情况良好的地方,每一分区布设一个水准观测点(如图3-1)图3-1船头高支持架体基础沉降监测点布设示意图、监测方法1.监测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_2002)2.技术指标同整体沉降监测方案中的技术指标,采用二等水准的测量观测方法。预警值设置:沉降速率3mm/d,累计沉降3cm。3.监测步骤建立水准控制网同整体沉降监测方案中的布网方案。沉降观测船头高支持架体的稳定性是整个工程监测的重点,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高密度的监测。首次观测,定在相应区域支撑架体搭设完毕,观测点布设成功1周后进行。之后3天观测一次,在混凝土浇注后1周,每天观测1次,1周后恢复每3天观测一次直至竣工。、监测报告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沉降监测报告包括的内容如下:沉降监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量。对于达到或超出预警值的监测点,及时报告各相关部门。报告需提交的图表有:1.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2.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3.沉降观测成果表; 4.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四、船头高支撑架体及23米跨横梁的水平位移监测、点位布设依据“规范”要求,结合工程现场,本次船头高支撑架体及23米跨横梁的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悬挂钢丝垂准线的测量方法进行观测。点位布设方法如下:1.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1)高支撑架体水平位移观测点布设在各榀大梁的支撑脚手架中,各分区选择上下通视且具有代表性的槽钢立杆1根,在其顶端沿X、Y方向分别布设水平位移观测点1个,在观测点垂直下方钉设读数钢尺(如图4-1)。图4-1船头高支持架体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示意图(2)23米跨横梁水平位移观测点布设在各分区23米跨横梁上,选择通视且具有代表性的X、Y方向水平位移观测点一个(如同4-2)。在观测点垂直下方钉设读数钢尺。图4-2船头23米跨横梁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示意图、监测方法1.监测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技术指标同整体倾斜监测方案,本次水平位移监测的技术指标采用“二级”变形测量级别的技术指标。依据数值模拟计算,高支撑脚手架水平方向变形预警值如表4-1。表4-1 脚手架水平方向变形预警值工况极限值(mm)预警值变形速率(mm/d)累计变形(mm)一2.070.51.40二8.330.55.60三14.041.09.80四23.521.516.10五27.501.518.903.监测步骤船头高支撑架体及23米跨横梁的水平方向的稳定性,是整个工程监测的重点,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高密度监测。观测方法悬挂钢丝垂准线法进行。首次观测,在各分区支撑架体搭设完毕,观测点布设成功1周后进行。之后3天观测一次,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随时进行观测,直至浇注结束。此后3天内,每天观测2次,再3天内,每天观测1次,1周后恢复每3天观测一次直至竣工。、监测报告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船头高支撑架体水平位移监测报告包括的内容如下: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位移速率和累计位移降量。对于达到或超出预警值的监测点,及时报告各相关部门。报告需提交的图表有:1.水平位移观测点位布置图;2.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3.脚手架杆件倾斜曲线图;4.23米跨横梁倾斜曲线图。五、船头高支撑架体基础挡土墙水平位移监测、点位布设依据“规范”要求,结合工程现场,本次船头高支撑架体基础挡土墙的水平位移监测,采用精密经纬仪测小角的测量方法进行观测。点位布设方法如下:1.平面工作基点的布设在挡土墙轴向延伸线两侧,选择相对稳定,便于与监测点通视的地方,选择工作基点。每侧两个(如图5-1)。2.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如图5-1,在挡土墙和上方均匀布设水平位移监测点各3个。图5-1船头高支撑架体基础挡土墙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示意图、监测方法1.监测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技术指标同整体倾斜监测方案,本次水平位移监测的技术指标采用“二级”变形测量级别的技术指标。变形预警值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废弃矿井资源再利用技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报告
- 2025年环保产业园园区产业集聚与产业链优化升级研究报告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试卷提供答案解析含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学前教育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制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传播学概论-西方政治制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含答案详解【新】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心理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GB/T 42676-2023半导体单晶晶体质量的测试X射线衍射法
- (完整版)贵州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 临床基本检查方法和检查程序课件
- 新疆五彩湾温泉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红金消结片对“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 基于Java的网上蛋糕预订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青海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出炉:医学和法学就业率最高
-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 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护理课件
- 西门子低压电器快速选型手册
- 养羊与羊病防治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