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优质课件-3.3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科版_第1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优质课件-3.3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科版_第2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优质课件-3.3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科版_第3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优质课件-3.3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科版_第4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优质课件-3.3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 一轮圆月挂天空引发古今多少遐想月宫 嫦娥和玉兔吴刚和桂树 改进观察工具和方法 你看到了什么 靠近 靠近 再靠近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 通常是指碗状凹坑结构的坑 环形山是月球表面的显著特征 环形山又叫月坑 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 环形山中间地势低平 内侧比较陡峭 外侧较平缓 有些环形山的周围 向外辐射出许多明亮的条纹 月球上环形山的数量非常多 几乎布满了整个月球表面 总数达5万多个 月面上最大的环形山为月球南极附近的 贝利环形山 直径达295公里 比浙江省的面积小一点 小的环形山直径只有几十厘米甚至更小 环形山的形状各不相同 有的大环形山内再套一个小环形山 有的大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 还有的大环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 叫中央峰 飞向月球之环形山 1分54秒 推测环形山的成因 活动主题 我们来造环形山猜测 环形山是流星 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的痕迹 撞击说 实验器材 塑料盒 细干沙 大小石块 直尺 玻璃棒实验方法 模拟实验实验步骤 1 塑料盒里铺上一层细干沙 用尺子刮平 2 大石块在不同高度自由落下 观察测量沙坑宽度和深度 3 大 小石块在同一高度自由落下 观察测量沙坑宽度和深度 4 收集数据 进行分析 我们来造环形山记录表一 我们来造环形山记录表二 活动主题 我们来造环形山猜测 环形山是火山爆发形成的 火山说 实验器材 泥团 注射器 水 直尺 玻璃棒 塑料盒等 实验方法 模拟实验实验步骤 1 把泥团放在塑料盒里 2 注射器装满水 插入泥团中 3 推注射器活塞 让水喷出 观察测量泥坑宽度和深度 4 改变喷水的速度 观察测量泥坑宽度和深度有什么变化 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的学说 关于月面环形山的形成 人们曾有过多种猜测 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 撞击说 这种观点认为 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 陨星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 使得撞击更为猛烈和频繁 人们已经观察到一些行星和许多卫星及小行星的表面都有这种 陨击坑 证实了这种猜想 也有人认为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火山爆发形成的 但根据人类登月后在月面设置的 月震仪 的探测资料得知 和地球相比 月球是个地质不活跃的天体 在过去的46亿年间 月球从来不曾有过频繁而激烈的火山活动 地球上的陨石坑 地球上的火山口 环形山的成因4分9秒 其它星球的环形山1分34秒 我们来造 环形山 课堂小结 1 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2 月球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主要有 撞击说 火山说 等观点 3 陨石撞击是目前较公认的观点 它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 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 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学了这一课 你知道了些什么 1 月球的主要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 2 现在比较公认的环形山形成说是 撞击说 环形山 3 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A火山B环形山C海洋4 下面关于月球环形山的叙述 错误的是 A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 大小不一B环形山有单个 也有几个挤在一起 分布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