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优质课件-2.1吃穿住话古今(一) _人教新课标_第1页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优质课件-2.1吃穿住话古今(一) _人教新课标_第2页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优质课件-2.1吃穿住话古今(一) _人教新课标_第3页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优质课件-2.1吃穿住话古今(一) _人教新课标_第4页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优质课件-2.1吃穿住话古今(一) _人教新课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 吃穿住话古今 一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参考课本28页 完成下列题目 1 人类最初如何吃食物 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2 远古人类饮食习惯和现代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3 人类如何发现火 如何使用火 火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时间 4分钟 农谚 清明前后 种瓜点豆 立夏三天遍地锄 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 来年枕着馒头睡 同桌交流 把自己收集到的农业谚语与同桌分享 记住一到二条谚语 时间 3分钟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分享有关节气的资料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夏至节气 夏至来临之时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已进入梅雨季节 气温高 湿度大 日照少 正是农作物病虫害的高发季节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 空气对流旺盛 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人们称 夏雨隔田坎 食物的故事 几千年来 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养殖技术 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 1 四人组分享查找到的有关食物的故事 2 每组派代表讲述一个食物故事 时间 4分钟 中西饮食比较 同桌合作 参照课本33页找出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 时间 3分钟 板书设计 吃穿住话古今 一 古今饮血茹毛火的使用食物故事种植养殖中西饮食 感受到祖先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奋进 体会到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让我们用发现的眼睛去改变生活 用智慧和勤奋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吧 课外拓展 1 背诵 二十四节气歌 2 上网或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更多的食物故事 油条的来历 南宋杭州街头 人来人往 街头巷尾 人们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 岳飞被杀啦 是真的吗 为什么呀 还不是因为抗金 是一天十二道金牌给叫回来的 就在风波亭上 还有他儿子岳云 大将张宪 一起被杀了 朝廷真是糊涂 都是秦桧那贼下的药 炸油饼的摊点围了一圈人 人们在看摊主用面团捏了一男一女两个面人 都说像秦桧和王夫人 我把这俩坏蛋放一块儿 摊主一边说着 一边把两个面人压在一块 又用一根筷子压了一下 下油锅 炸了他俩 围观者大声吵嚷着 对 炸了他们 就这样 刀切面条 俩条一压 一撑 直接下油锅炸了 就成了油条了 饺子 饺子原名 娇耳 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相传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 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 舍药救人 张仲景的药名叫 祛寒娇耳汤 其做法是用羊肉 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 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 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 娇耳 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 每人两只娇耳 一碗汤 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 血液通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