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doc_第1页
农作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doc_第2页
农作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doc_第3页
农作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doc_第4页
农作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作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题干答案作物育种过程可以简单归纳为_、_、_。创造变异;选择变异;稳定变异根据天然异交率高低的不同,我们将作物的有性繁殖方式分为:天然异交率在_以下者为_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在_者为_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在_以上者为_授粉作物。4;自花;4-50;常异花;50;异花根据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作物起源中心有以下几个特征,即_、_和_。起源于中国的农作物有:_、_、_等。遗传多样性高;显性基因频率高;存在野生近缘种;大豆;粟;黍选择的基本方法有_和_。个体选择;混合选择在外界条件和人工选择的作用下,作物形成了_、_、_等生态类型。气候;土壤;共栖杂交方式需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的特点确定,一般有_、_和_等方式。单交;复交;回交远缘杂交的三大困难是:_、_、_。杂交不亲和;杂种夭亡、不育;杂种后代分离时间长、稳定慢人工诱导单倍体的途径有_、_、_、_、_等。花药培养;子房培养;远缘杂交;与诱导系杂交;延迟授粉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或几个遗传组成_的亲本杂交产生的_在生长势、器官体积、结实性、发育速度以及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等方面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不同;杂种F1当前抗病育种主要针对_性病害、_性病害和_病害。气传;土传;病毒用基因工程改造植物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有:_、_、_、_、_等。目的基因克隆;重组质粒构建;受体材料选择;转基因方法确定;转化体筛选作物品质性状大体可分为_、_、_。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根据其技术基础,分子标记可分为_、_等类型。基于分子杂交技术;基于PCR技术农作物的品种群体,应满足三个基本要求,即:_、_和_,简称_。一致性;稳定性;特异性;DUS下列作物的品种间有性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小麦_甘薯_烟草_玉米_棉花_黑麦_。否;是;否;是;否;是品种资源工作包括_、_、_和_等四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搜集;保存;研究;利用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是_、_、_、_。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引种的程序应包括_、_、_等环节。引种材料的搜集;搜集材料的检疫;品种试验与选择按系谱法选育后代时,选单株的世代是:单交在_代,复交在_代。F2;F1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主要有_、_、_、_等。广泛测交;染色体预加倍;桥梁法;外源激素处理多倍体是指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_的植株体。按染色体的来源可分为_多倍体、_多倍体、_多倍体等。染色体组;同源;异源;同源异源杂种品种的类型主要有_、_、_、_、_等。品种间杂交种;顶交种;自交系间杂交种;雄性不育系杂交种;自交不亲和杂交种抗病性的主要机制有:_、_、_、_。抗侵入;抗扩展;避病;耐病根据获得目的基因的途径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_和_。根据基因表达的产物基因克隆;从基因组DNA或mRNA序列克隆基因大豆品质改良目标是:提高_、_以及_氨基酸的含量,降低_、_含量。蛋白质;脂肪;含硫;胰蛋白酶抑制剂;血细胞凝集素品种区别于变种的属性是_、_、_。品种是经济学上的类别;品种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有使用上的时间性和地区性小麦育种中由于发现了_矮源,水稻育种中发现了_矮源,才促使世界农业生产上发生了“绿色革命”。农林10号;低脚乌尖以下作物的授粉方式是:大麦_,小麦_,黑麦_,玉米_,甘薯_,大豆_,高粱_,棉花_。自花;自花;异花;异花;异花;自花;常异花;常异花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包括_、_、_、_等。高产;优质;稳产;适应性强在进行育种工作之前先要制定_,并需要掌握相应种质资源。种质资源根据其来源可分为_、_、_、_等。育种目标;本地的;异地的;野生的;人工创造的杂交育种选配亲本的原则是_、_、_、_。双亲形状互补;亲本中应包含当地推广良种;双亲亲缘关系较远;亲本具有较好的配合力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为_、_、_。具有返祖现象;分离规律不强;分离世代长、稳定慢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为_、_、_、_。要有预见性;抓住主要矛盾;落实到具体性状;面对生态区和栽培条件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_、_、_、_。缩短育种年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提高诱变育种效率;合成育种新材料轮回选择基本方法包括_、_、_等环节。创造基础群体;选择优良个体;当选优良个体互交产生新群体北京强冬性小麦,引到江苏种植,其抽穗期_。东北粳稻引到华中种植,其生育期_。延迟;提前转基因植株的鉴定包括_、_和_。基因水平(DNA);转录水平(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三低三高油菜是指:低_、低_、低_;高_、高_、高_。芥酸;硫苷;亚麻酸;油分含量;亚油酸;蛋白含量杂合体Aa无论自交或回交,每增加一个世代,纯合体所占的比例增加_,杂合体减少_。1/2;1/2保持品种抗病性的主要方法有_、_、_、_。抗源合理布局;抗源轮换;抗源聚集;多系品种利用根据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小麦籽粒储藏蛋白质可分为_蛋白、_蛋白、_蛋白、_蛋白。清;球;谷;醇溶二、名词解释题干答案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同时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并在这些性状上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有所区别。系统群系谱法处理杂种后代过程中,来自上一代同一个系统的几个单株所组成的几个系统称为系统群。纯系学说自花授粉作物的原始群体是不同纯系的混合群体,从中可以通过个体选择分离出各种不同的纯系,这样的选择是有效的。一旦选择出纯系后,在纯系内继续选择不会再产生任何性状的改进,这样的选择是无效的。因为纯系内各个体的性状差异是由环境造成的,这样的差异不会传递到后代。近等基因系一组遗传背景相同,只在个别性状上存在差异的自交系品种。孢子体不育花粉育性的表现由孢子体的基因型控制,与配子本身的基因无关。当母本基因型为S(rr)时,花粉全部败育。当母本基因型可育时,花粉全部可育。不育系与恢复系杂种F2会发生育性的分离。垂直抗性寄主品种对病原菌某个或少数生理小种免疫或高抗,而对另一些生理小种则高度感染。又称小种特异性抗病性或专化性抗性。轮回选择通过循环式多次交替进行选择和互交改进作物群体遗传结构,以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频率的育种方法。三年三圃自交系品种原种生产中,经过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生产原种种子的过程。自交不亲和性具有两性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衍生系统由F2或F3的一个单株所繁衍的后代群体分别称为F2或F3衍生系统。多系品种多个自交系品种的种子混合繁殖的后代群体。半致死剂量(LD50)诱变剂处理后,植株能开花结实存活一半的剂量。杂种优势两个或几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体积、结实性、发育速度以及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等方面优于亲本的现象。配子体不育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不育系与恢复系杂种F2不出现育性的分离。水平抗病性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是一致的,对病原菌的不同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不同物种的原生质体融合后产生远缘杂种的方法。轮回亲本回交育种中,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轮回亲本。染色体组一个属内各个种所特有的、维持其生活机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染色体。一般配合力某一品种与其它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异附加系在一个物种正常染色体组的基础上添加另一个物种的一对或两对染色体而形成一种新类型。歧化选择群体改良过程中,在作物品种群体中选择极端性状个体,下一季再重新组成新群体的方法。生态类型一种作物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作用下所形成的遗传适应性品种类群,称为该作物的生态类型。临界剂量诱变育种中,诱变剂处理后植株成活率约40%的剂量。特殊配合力某一特定组合的表型值与用该组合双亲一般配合力效应预测值的偏差。原生质体用一定方法去除细胞壁后裸露的植物细胞团。三、问答题简述“基因对基因”学说的主要内容,并根据该学说填写下表。表1 寄主3对抗病基因对病原菌3对致病基因的抗感反应寄主抗病基因型病原菌致病基因型01231,21,32,31,2,3rR1R2R3R1R2R1R3R2R3R1R2R3答案:针对寄主植物的每一个抗病基因,病原菌迟早会出现一个相对应的毒性基因;毒性基因只能克服其相应的抗性基因,而产生毒性(致病)效应。在寄主寄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应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只有当抗病基因与对应的无毒基因匹配时,寄主才表现抗病反应,其他均为感病反应。 表1 寄主3对抗病基因对病原菌3对致病基因的抗感反应寄主抗病基因型病原菌致病基因型01231,21,32,31,2,3rSSSSSSSSR1RSRRSSRSR2RRSRSRSSR3RRRSRSSSR1R2RRRRSRRSR1R3RRRRRSRSR2R3RRRRRRSSR1R2R3RRRRRRRS杂交育种工作中,常用的杂交方式为单交和复交,两种杂交方式有什么区别?答案:1. 应用条件:两个亲本的性状基本上符合育种目标,优缺点可以互补时,可采用单交方式。当育种目标要求较高,单交后代难以满足时;或某亲本有非常突出的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次杂交难以克服时,可采用复交方式。2.性状分离世代:由于复交亲本至少有一个是杂种,复交F1就出现性状分离。3. 育种进程:复交比单交能提供更多的变异类型,但其遗传基础比较复杂,性状稳定较慢,所需育种年限较长。4. 杂交工作量:因复交分离世代出现在F1,而F1种子是靠人工杂交获得的,如果希望得到单交F2的分离群体,杂交工作量要大几十倍。请图示说明CMS三系的遗传结构及杂交种制种过程。答案:CMS三系的遗传结构:雄性不育系: S(rr);雄性不育保持系: N (rr);雄性不育恢复系: S(RR)或N (RR) 利用三系进行杂交种制种,需设置2个隔离区:保种区和制种区。不育系保持系X不育系不育系X恢复系恢复系杂交种保种区制种区母本母本父本父本保持系rf)保种区种植不育系和保持系,由于繁殖不育系,制种区种植不育系和恢复系,用于生产杂交种。根据群体遗传结构,作物品种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是什么?答案:自交系品种:自交系品种的选育一般采取自花授粉与单株选择相结合的育种方法。拓宽遗传变异范围,在大群体中进行单株选择是该类品种选育过程中的一般要求。 杂交种品种:杂交种品种的选育包括两个程序:自交系的选育和杂交组合的鉴定。配合力测定是杂交种品种育种的主要特点。在选育杂交种品种的自交系时,除了注意对自交系品种的一般优良性状进行选择外,还要对影响自交系繁殖和制种产量提高的一些性状进行选择。群体品种:群体品种育种的主要目的是创建和保持广泛的遗传变异和基因型多样性,因此,品种群体建立后,对后代群体一般不进行选择,并用尽可能大的随机样本保存群体。无性系品种:无性系品种的选育可采用有性杂交和无性繁殖相结合的方法,迅速固定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芽变育种是营养体无性系品种育种的一种有效方法。病虫危害是作物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抗病品种的选育是作物育种家的永久课题,回交育种是抗病育种的重要途径。抗病基因有的为显性,有的为隐性,请图示说明隐性单基因回交育种程序。答案:季次世代基因型工作内容第一季A(RR)B(rr)配制轮回亲本与供体亲本杂种F1第二季F1RRRrF1与轮回亲本回交,产生BC1F1种子第三季BC1F1 RR : Rr 种植BC1F1;自交产生BC1F2种子,收获各单株种子第四季BC1F2RR rr : Rr : RR 种植BC1F2;选择抗病株与轮回亲本第2次回交,产生BC2F1种子第五季BC2F1RR Rr 种植BC2F1;与轮回亲本第3次回交,产生BC3F1种子第六季BC3F1RR : Rr 种植BC3F1;自交产生BC3F2种子,收获各单株种子第七季BC3F2RR rr : Rr : RR 种植BC3F2;选择抗病株与轮回亲本第4次回交,产生BC4F1种子第八季BC4F1Rr种植BC4F1;自交产生BC4F2种子,收获各单株种子第九季BC4F2RR : Rr : rr种植BC4F2;淘汰感病株,收获抗病株选择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答案:个体(单株)选择法 在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单株、单穗、单铃),分别收获、脱粒,下一季节分别播种成株行,进行比较鉴定,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株行,选择优良株行。混合选择法 从原始品种群体中,根据一定的性状(如成熟期、株高、产量等)表现,选择优良个体,混合脱粒,下季混合播种,并与原始品种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个体选择是根据当选个体后裔表现进行鉴定,可以最大限度的剔除误选的不良单株,效果较好。混合选择不能根据后裔表现进行鉴定,误选个体难以剔除,选择效果较差。“无籽西瓜”为什么一般不结实?如何制取“无籽西瓜”种子?答案:无籽西瓜是三倍体西瓜的果实,三倍体西瓜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配子,表现高度不育,不结子。无籽西瓜种子是由四倍体和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先用秋水仙碱处理二倍体西瓜获得四倍体,然后与二倍体杂交即可获得无籽西瓜种子。请详细说明杂交育种中系谱法的工作内容。答案:系谱法是从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复交F1)开始选株,分别种成株行,即系统,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的系统中选优良单株,直到选出优良一致的系统,并将其升级进行产量比较试验为止的过程。各世代工作内容为:杂种一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