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文-初中-宫志红.doc_第1页
【教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文-初中-宫志红.doc_第2页
【教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文-初中-宫志红.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一、导入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师:大家读一读。能看出对联中所写诗人是谁吗?(诗史、少陵野老、杜甫草堂)师:对,还有“草堂”。“草堂”是杜甫流寓成都期间的居所。后人为缅怀他,重新修葺后称之为“杜甫草堂”。同学们这种勤积累、善联想的学习习惯很值得表扬。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杜甫,学习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解题目,了解“歌行体”了解那间茅屋链接材料一:公元760年,杜甫流浪到成都,经亲友帮助,耗时几个月,好不容易才在成都浣花溪盖起这间勉强供家人栖身的茅草屋,暂时结束了四处漂泊的苦难生活。761年秋,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流寓成都的诗人又一次遭受厄运而写下此诗。二、初读,明内容。1.教师范读,生画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把握重音和停顿2.学生自由朗读(现在,大家自由朗读全诗,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准诗歌的节奏。)学生试读:(正音,纠正朗读中的问题)三、品读,知形象1.领教那场秋风设计问题1:作者用哪些词语描述秋风的威力?(学生很快回答出来“怒号”“卷”。)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设计问题2:“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明确:“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设计问题3: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明确:后面还有“飞”“洒” “挂 ” “飘转” “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设计问题4:你能想象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是什么心情?诗人站在茅屋面前的神态动作吗?请描述一下。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焦灼和怨愤使他不住的颤栗着。他托着瘦弱的身体,到处去捡那些被吹走的野茅草。2.体会那声叹息设计问题1: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设计问题2:“归来倚杖自叹息”,请发挥联想说说诗人叹息什么?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设计问题3:如果在此时加上作者的动作、神态该怎么加?并体会其意境。(学生跃跃欲试,畅所欲言,回答异彩纷呈,课文分析达到一个小高潮。)3.感受那夜冷雨过渡问题: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下雨,结果秋雨还是不请自来了,满屋漏雨,没有干爽的地方。)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冯梦龙醒世恒言;设计问题1: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体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锤炼功夫。设计问题2:“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 诗的前三节写出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和沉重悲苦的心情,让我们再齐读前三节,体会诗人的感情。(生齐读)4.顿悟那种情怀设计问题1: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面对这重重的不幸,诗人在漫漫长夜,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很自然引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心情无疑十分沉重悲苦,“长夜”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苦难结束的迫切心情。诗人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设计问题2: 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和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链接材料二: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泰山上,他抒发豪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安城,他睹物伤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细雨里,他欣然赞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光中,他纵情欣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中秋夜,他凄然感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战乱间,他心系黎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四、对话杜甫,表达自我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认识了身逢乱世、困顿落魄却依然忧国忧民的杜甫。往事越千年,古圣先贤一直没有停止赞颂杜甫、学习杜甫甚至追随杜甫。此刻,我想请大家结合所学,表达你们的感悟,回应杜甫的宏愿,实现与“诗圣”跨越千年的对话。例句:诗圣,我想对你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