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壶口瀑布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壶口瀑布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壶口瀑布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壶口瀑布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壶口瀑布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壶口瀑布 1 通过朗读 感受文章重点字词 短句和排比句增强语言气势和力度的表达效果 重点 2 掌握触景生情 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感受作者在写景过程中抒发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难点 1 细读文章第2段 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初次相识 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惊心动魄 气势磅礴 2 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绘壶口瀑布的 请在文中圈画出相关描写的语句并说一说 听觉 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 近处涛声则震耳欲聋 视觉 雾气弥漫的河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近观 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雾罩乱石 心理感受 可怕 急慌慌 匆匆逃离 心还在不住地跳 2 精读文章第3 5段 完成下面的任务 1 作者描写了枯水季节的壶口哪些地方的河水 圈画出能够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 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上游的河水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 其势如千军万马 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作用 运用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 翻江倒海 奔腾激越的情势 表现出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 壶口的河水 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 顿然拢成一束 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运用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 忽然从河床跌入深谷碎成点 碎成雾的形态 表现出河水坚强 遇强则抗 坚韧的特点 2 第二次看壶口瀑布是重点 作者是怎样表现壶口瀑布的强劲有力 阳刚之美的 从瀑布的声响 形状 态势 伟力等多种角度描写 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如第5段写脚下的石 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如拟人的手法为水注入了生命力 恰当形象的比喻使景象生动直观 运用想象奇特的动词 如推推搡搡 前呼后拥 畅快驰骋 短促有力的句式与排比铺陈的句式相间使用 3 作者有两次看壶口瀑布的经历 为什么把两次所见到的景观都写入文中 这对于表现壶口瀑布的壮观起到怎样的作用 第一次是远观 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 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 让读者早早留下深刻印象 而且两次都写 既突出了壶口瀑布之 险 又能让行文变得曲折有致 4 作者不仅记述所见之景 还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再次观赏壶口瀑布 作者想到了什么 第一 想到了人 作者由黄河集纳了海 河 瀑 泉 雾所有水的形态 想到了人的各种感情 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 正因为如此 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 而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之中 这种写法是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第二 想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黄河博大宽厚 柔中有刚 挟而不服 压而不弯 不平则呼 遇强则抗 死地必生 勇往直前 惊心动魄的场面 雄浑磅礴的气势 博大宽厚的特点 柔中有刚的性格 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些都让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