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概论 赵丽美 2 1中国艺术设计源流2 1 1石器时代 最早期的设计 第二章中外设计源流 丁村遗址的石器 磨制石器 原始石器 牙骨工艺品 石斜把破土器 石犁 玉兽形玦 jue决 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大玉龙 炊煮器 鬲 汉代彩陶鼎 汉代鸟纹瓿 bu 储藏器 饮食器 钵 碗 杯 半坡型 以陕西西安半坡的彩陶为代表纹饰单纯 几何形图案常用直线 波线和折线等几种基本线条 具有一种淳朴和稚拙的情趣 半坡彩陶的纹饰多用黑色绘成 显著特点是动物形花纹较多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 起先是写实的手法 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重新组合 人面鱼身盆 庙底沟型 以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庙底沟彩陶主要绘几何图案 纹饰的组合富有弧线的美 装饰在器皿膨胀的腹部上 既显得整体造型丰满 又给人一种流畅的感觉 马家窑型 特点 点和螺旋纹 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 流畅来形容 装饰面积较大 往往遍布器物内外 给人以多变化的感觉 半山型 图案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用漩涡纹 或称螺旋纹 组成装饰 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 使装饰面区分数个单位 并流行运用锯齿纹 彩绘的线条红 黑相间 产生一种富有变化的节奏美 马厂型 常见的有折线纹 回纹 而以人形纹 或称蛙纹 最有特色 大汶口文化 距今约 年 大汶口文化红陶器皿中 有一个兽形鬹 gui 它长 厘米 高 厘米 宽 厘米 形似站立的狗正在昂首狂吠 既有圆腹保证容量 又有粗颈可使水流通畅 同时四足稳稳当当地站立 是一件较为典型的赏用结合的早期作品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最突出而有代表性的艺术品是黑陶 器壁仅 厘米厚 被考古界称为 蛋壳陶 蛋壳陶 的大量出现 显示了原始社会陶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 原始彩陶图案设计中形式法则 对比法 它采用了大小 黑白 虚实 曲直 横竖 长短 动静等 产生丰富多彩的装饰变化 分割法 它以达到装饰上的节奏和韵律的美为目的 多效装饰法 它为了设计出适用的设计意象和多面结合的艺术构思 双关法 形体双关和色彩双关两种 2 瓷器 China 瓷器的发展 夏商 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 瓷器生产进入成熟阶段唐代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输出国外宋代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著名五大名窑元代 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烧制青花瓷明清 景德镇 瓷都 烧制斗彩 粉彩 珐琅彩 1 原始青瓷 在夏商时代出现了 早期青瓷器 最早见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 接着出现青釉完整器属于郑州二里冈时期 标志着中国瓷器的起源 早期青瓷器选料尚不够精 所以胎比较粗 工艺较简陋 器形品类较少 釉层厚薄不匀 且容易剥落 与成熟的瓷器尚有一段距离 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 胎色以灰白居多 烧结温度高达1100 1200 C 胎质基本烧结 吸水性较弱 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 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 被人称为 原始瓷 或 原始青瓷 2 东汉青瓷 东汉后期 原料的精选 胎釉配方 成型工具和窑炉结构的改进 烧造技术大大提高 东汉青瓷的加工精细 胎质坚硬 不吸水 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 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 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瓷器的特点是有大量的动物造型 西晋熊形尊 三国青瓷羊 南北朝有一种具有较高艺术性设计的瓷器 又名仰覆莲花瓷尊 现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新颖别致 尊体以腹为中心 上下部塑饰各个方向的三层莲花瓣 层层相接 尊底也塑成莲花瓣形 全尊共七层 肩部有耳 颈部塑出花鸟云龙 此尊高 厘米 口径 厘米 隋唐五代时期 形成了中国瓷器史上 南青北白 的局面 既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 北方以生产白瓷为主 青瓷以越窑产品的质量最高 白瓷以邢窑产品质量最高 3 唐代 公元618 917年 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 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 余姚 慈溪 宁波等地 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 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 居全国之冠 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 施釉均匀 釉色青翠莹润 光彩照人 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 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 邢窑白瓷 邢窑 是唐代著名的瓷窑 烧造时期为隋至五代时期 公元581 960年 窑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 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 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白瓷亦分粗细两种 邢窑白瓷胎质坚实 胎质细洁纯白 在胎 釉之间有一层化妆土 作为护胎釉 尤为难得的是其细白瓷的釉面光滑 色泽雪白莹润 唐三彩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 到了隋朝 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 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 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 C 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 以上 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 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唐三彩出现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 以黄 褐 绿为基本釉色 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 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 经过焙烧 便形成浅黄 赭黄 浅绿 深绿 天蓝 褐红 茄紫等多种色彩 但多以黄 褐 绿三色为主 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 互相浸润 斑驳淋漓的效果 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 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 宋代 五大名窑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是宋代五大瓷窑的魁首 窑址位于今河南临汝 宝丰一带 宋代属汝州 故名汝窑 汝窑是宋代为满足宫廷特殊需要而设立的窑场 又称汝官窑 汝官窑瓷的特点是胎质细腻 造型端庄 釉色晶莹似玉 汝窑 宋汝窑天青釉圆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藏有北宋汝窑青瓷盘 器的底盘上有芝麻叶的纹理 由一主脉生出很多支脉 每一支脉又形成很多的支脉 纹理细密 脉络清晰 很耐看 官窑 在宋代瓷器中 官窑即是一种专称 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 汴梁 今开封 和临安 今杭州 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 故又有 旧官 和 新官 之分 前者为北宋官窑 后者为南宋官窑 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样式繁杂 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历来专供皇家享用 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 釉色以月色 粉青 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哥窑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以纹片著称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 俗称 开片 或 文武片 细小如鱼子的叫 鱼子纹 开片呈弧形的叫 蟹爪纹 开片大小相同的叫 百圾碎 其胎色有黑 深灰 浅灰及土黄多种 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 釉色以灰青为主 常见器物有炉 瓶 碗 盘 洗等 均质地优良 做工精细 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 钧窑的窑址在河南省禹县 位于今河南禹州 因古属钧州 故名钧窑 创始于唐 兴盛于北宋 主要烧造时期就是宋 金 元时期 以后历代都有仿造 钧窑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 国之瑰宝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 釉俱五色 艳丽绝伦 而独树一帜 它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 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 并由此繁衍出茄皮紫 海棠红 丁香紫 朱砂红 玫瑰紫等多种窑变色彩 红里有紫 紫中有蓝 蓝里泛青 青中透红 青蓝错杂 红紫相映 五彩渗化 交相辉映 定窑 窑址在定州境内 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 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 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 瓷质细腻 质薄有光 釉色润泽如玉 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 绿釉和酱釉 花纹千姿百态 有用刀刻成的划花 用针剔成的绣花 出土的定窑瓷片中 发现刻有 官 尚食局 等字样 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元青花 元青花开始于元代中晚期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元帝国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 浮梁瓷局 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和饮誉世界的 瓷都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 最为突出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 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 成品率极低 釉里红的烧制方式与青花大体相同 不同的是 青花作画的材料是氧化钴 而釉里红用的是氧化铜 它是以铜为着色剂 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 在上面施一层釉 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 所以名叫 釉里红 白色的胎质上着以红色的图案 既鲜亮又内敛 既温润又不夸张 元代景德镇始创的釉里红瓷器 釉里红烧制难度大 没有青花那样流行 但釉里红有很高的品位 这种瓷器在明代洪武年间得到进一步发展 今天收藏界对洪武釉里红的痴迷 也说明它的价值 明清斗彩 粉彩 珐琅彩 粉彩 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 盛烧于雍正 乾隆 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 它的独特之处 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 玻璃白 玻璃白 具有乳浊效果 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 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 因此被称为 粉彩 或 软彩 直到现代 景德镇的许多瓷厂仍继续生产 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 2 1 2家居设计 周至三国 跪坐 当时家具席 床榻等 直到汉朝时期 床 几 案 衣架等家具都还很低矮 屏风多置于床上 南北朝时胡床逐渐普及民间 并且出现了其他各种形式的高坐具 如扶手椅 圆凳 方凳等 唐至五代 中国家具形式出现了大变革 唐代家具的品种和样式 经历了自古以来人们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过度阶段 两宋时 各类家具以普及民间 桌 椅 櫈 床柜 大案等已相当普遍 并出现了很多新样式的家具 如高几等 宋代家具 明式家具 这些家具从各方面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长宽高低基本符合人形体的尺度比例 例如椅子的靠背和扶手的曲度等 都基本适合人体各部位长度及曲线 明式家具的造型安定 简练质朴 讲究运线 线条雄劲而流利 一般不滥加装饰 建筑设计 1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发展概述 新石器时代陶屋 原始半穴居建筑复原图 大约六七千年前 在我国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就有干阑式建筑 干阑是用竹木等构成的楼居 底层架空 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 上面居住人 1 防潮 2 防虫 蛇 野兽侵扰 在中国建筑史上 秦汉时期是第一个高潮 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兴起了规模空前的建筑活动 如筑长城 修驿道 开灵渠 建阿房宫和骊山陵等 汉代统治者进一步营建宫殿 园囿和陵墓宫殿如长乐宫 未央宫 园囿有乐游苑 宜春苑等 中国的建筑设计到了汉代 已发展成了一个完备体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 大批佛寺 佛塔 石窟等佛教建筑达到高潮 同时开凿了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还有敦煌 天龙山 麦积山等石窟 北魏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嵩岳寺塔砖石建筑 莫高窟 北魏 赵州桥 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是隋唐时代 那时已经开始用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建筑设计方法 云冈石窟 隋唐五代建筑 隋代建筑是南北朝建筑向唐代建筑转变的一个过渡 它的斗拱还比较简单 鸱 chi 尾形象较唐代建筑清瘦 但建筑的整体形象已变得饱满起来 隋墓中出土的陶屋 唐代的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 它规模宏大 气势磅礴 形体俊美 庄重大方 整齐而不呆板 华美而不纤巧 舒展而不张扬 古朴却富有活力 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唐长安西内太极殿 唐大明宫含元殿 隋 盛唐 晚唐 宋 辽 金 元建筑 宋代建筑没有了唐代建筑雄浑的气势 体量较小 绚烂而富于变化 呈现出细致柔丽的风格 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 台 楼 阁 此时期建筑构件 建筑方法和工料估算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标准化 规范化 并且出现了总结这些经验的书籍 营造法式 李诫所著的 营造法式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 最科学的建筑学著作 也是世界上最早 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相当于宋代建筑业的 国标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在结构上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方面尽木材应用之能事 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 即采用木柱 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 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 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 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 墙倒屋不塌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是中国古代宫殿 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 例如华表 牌坊 照壁 铜狮等 天安门前华表 牌坊 照壁 故宫太和门前铜狮 封建宗法礼制的设计 明清故宫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体现帝王权力 为了显示整齐严肃的气氛 全部主要建筑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 在宫城中以前三殿为重心 其中又以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为其主要建筑 空间设计的高潮 北京故宫 以建筑围绕成一个闭合空间 作为单元 若干院组成建筑群 北京故宫从大明 清 门至奉天 太和 殿 先后通过五座门 六个闭合空间 庭 院 广场 总长约 米 其间有三处高潮 天安门 午门 太和殿 中轴线的对称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布局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 甚至城市规划也依此原则 以全城气势最宏伟 规模最巨大的建筑组群作为全城中轴线上的主体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北京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是四合院 所谓的 四合院 又称四合房 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 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 通常由北正房 东西厢房和南倒座房组成 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 故名 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 四合院建筑的布局及规模 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 按其规模的大小 有最简单的一进院 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 四进院或五进院 四合院平面布局 正房 厢 厢 倒座房 街门 最小的一进院 进了街门直接就是院子 以中轴线贯穿 房屋都是单层 由倒座房 正房 厢房围成院落 其中北房为正房 东西两个方向的房屋为厢房 南房门向北开 故称为 倒座房 四合院中植花果树木 以供观赏 四合院平面布局 完整的四合院为三进院落 第一进院是垂花门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 第二进院是厢房 正房 游廊组成 正房和厢房旁还可加耳房 第三进院为正房后的后罩房 在正房东侧耳房开一道门 连通第二和第三进院 在整个院落中 老人住北房 上房 中间为大客厅 中堂间 长子住东厢 次子住西厢 佣人住倒座房 女儿住后院 互不影响 这其中也有反映 男外女内 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影响 大门 大门又叫街门 宅门 是北京四合院与外界沟通的通道 一般都修筑在整个院落的东南侧 以取 紫气东来 之意 也有说法是占据八卦中的巽 xun 位 即风位 是和风 润风吹进的位置 以引进东南风 挡住冬天的西北风 是吉祥之位 体现 坎宅巽门 的原则 大门的形制 根据主人的地位等级不同四合院的街门分为王府大门 广亮大门 金柱大门 蛮子门 如意门 墙垣式门 门楼 等几种不同的形制 大门的形制实物图示 中堂 北正房 四合院的正房一般三间 大四合院的正房可以为五至七间 坐北朝南 是一家之主的居所 正房的明间 即中间一间 称为堂屋 也称为中堂 三开间的正房堂屋两侧是卧室和书房 正房的特点是冬天太阳能够照进屋里 冬暖夏凉 通常在明间正中排放一八仙桌 桌子两旁设两把椅子 在墙上挂着一幅画和两副条幅 或挂四幅中堂画 西厢房 东厢房 东西厢房 东西厢房是子孙们的住房 也常是三间 以东厢房为尊西厢房为卑 北京四合院东厢房一般住长子长媳 因此在建筑上东西厢房的高度有着细微的差别 东厢房略高西厢房略低 但由于差别非常细微因此很难用肉眼看出来 例如石家庄四合院的东厢房比西厢房高二寸 然而 在中国华北地区 东厢房夏季西晒 冬季直接受到西北冷风吹袭 所以不宜居住 陕西四合院东厢房多被富户用来存储粮物 或作厨房 马厩 后罩房 后罩房通常是最里一进院子的 靠近院落边界的房子 通常主人的女儿居住 后罩房和正房朝向一致 坐北朝南 其间数一般是和倒座房相同 以尽量添满住宅基地的宽度 后罩房的等级低于正房和厢房 其房屋尺度及质量相比而言都稍差 倒座房 南倒座房 倒座房是整个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 其檐墙临胡同 一般不开窗 由于门窗都向北 因此采光不好 其最东为私塾 最西为厕所 其间的房子一般为仆人居住 南侧的街门 倒座房 北侧的垂花门和游廊共同围成四合院的前院 前院是主人会客办公的场所 通过垂花门之后才是内宅 即四合院的生活区 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 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 出翘 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 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从尺度表现等级上说 主要是屋顶型式 按规定 尊卑等级顺序是 重檐庑殿 重檐歇山 重檐攒尖 单檐庑殿 单檐歇山 单檐攒尖 悬山 硬山 其次 建筑的开间数 最高为九间 以下依次为七 五 三间各级 色彩的运用 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 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 达到实用 坚固与美观相结合 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 梁架或在梁 枋等处绘制彩画 故宫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房屋的主体部分 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 一般用暖色 特别是用朱红色 房檐下的阴影部分 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建筑彩画 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 封建社会里 色彩 彩画有严格等级规定 色彩以黄为最尊 其下依次为 赤 绿 青 蓝 黑 灰 宫殿用金 黄 赤色调 民舍只能用黑 灰 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 彩画题材以龙凤为最贵其次是锦缎几何纹样 花卉 风景 只可用于次要的庭园建筑 清代彩画的等级次序是 和玺 金琢 墨石碾玉 烟琢墨石碾玉 金线大点金 墨线大点金 墨线小点金 鸦伍墨等 北京故宫和玺彩画 工程做法 中国建筑的室内间隔可以用各种扇 门 罩 屏等便于安装 拆卸的活动构筑物 能任意划分 随时改变 使室内空间既能够满足屋主自己的生活习惯 又能够在特殊情况下迅速改变空间划分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代表作品 天坛的设计艺术 天坛位于北京城永定门内大街东侧 平面北墙呈圆形 南为方形 象征天圆地方 祈年殿 天坛最突出的主要建筑是祈年殿 祈年殿前庭地面 比院外地面提高 米多 加上三层台基 使祈年殿台基面高于垣外地平十米以上 这个高度 使得人们在穿过茂密的参天古柏林丛后 顿然超出苍翠的林海之上 有超凡出尘 与天接近的感觉 渲染出祈天时的静谧肃穆气氛 圜丘是一座三层汉白玉石圆坛 这是皇帝每年冬至祭天的地点 正因为是祭天的 所以把它砌成圆形 因天是凌空的 所以台上不建房屋 对空而祭 称为 露祭 又因为古代把天看作阳性 因此 坛面 台阶 栏板的尺度和数目都是用阳数 即奇数 来计算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设计艺术 达赖喇嘛行政和居住的宫殿 也是一组最大的藏式喇嘛教寺院建筑群 此宫依山而建 上部中央的红宫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 也是达赖喇嘛接受参拜及其行政机构所在 布达拉宫高二百余米 外观十三层 实际只有九层 由于它起于山腰 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 使建筑仿佛与山冈合为一体 气势十分雄伟 它采取了在体量上和位置上强调红宫鲜明对比等手法 因此 仍然达到了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的效果 中国住宅设计实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许多民族保持了古老的居住形式 迄今未改 例如云南 贵州的水族 侗族 傣族 佤族 景颇族 采取干阑式住房 蒙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竞业限制合同书模板5篇
- 2025贵州优建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广西科技大学招聘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领导干部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江苏盐城市东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张耒的夏日课件
- 景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课件
- 2025北京大兴区第四批公益性岗位招聘1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莆田市忠门半岛实业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中考化学重点题型专项训练
- 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洞察及研究
- 实习报告评分标准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计算、解决问题(同步练习)
- 林同炎与美洲银行大厦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 2024年秋)
- 二次抵押贷款合同
- DZ/T 0462.5-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5部分:金、银、铌、钽、锂、锆、锶、稀土、锗(正式版)
-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
- 芯片封装行业分析
- 健康指南绝经与乳腺癌的关联性
- 幼儿园教育课题研究培训
- 《家蚕小蚕期人工饲料饲养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