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思考打开作文的新天地.doc_第1页
反向思考打开作文的新天地.doc_第2页
反向思考打开作文的新天地.doc_第3页
反向思考打开作文的新天地.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向思考打开作文的新天地去年曾写了一篇反其道而行也谈逆向思维,现下看了颇觉粗疏。这一年间在进行作文教学中,我也不断的查阅资料,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对于逆向思维如何体现在作文中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一、确立反向思考意识,突破思维桎梏人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退”不是退让服输,而是在进无可进之时寻找开辟另一番天地的道路。我们来看看歌德是怎样以退为进的。有一次,歌德在公园里闲逛,走到一条只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迎面碰到一个傲慢的哲学家,他傲慢地对歌德说:“我是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歌德微微一笑,退到一旁说:“我恰恰相反。”无独有偶,瘦削的英国作家萧伯纳,有一次与一位胖资本家相遇,这位资本家对他说:“我一见您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 萧伯纳:“我一见您就知道闹饥荒的原因。”面对傲慢的哲学家、满怀挑剔的资本家,如果顺着他们的思路进行辩驳,歌德与萧伯纳恐怕就陷入了争辩的泥沼,难以脱身,而两位大文豪却以自己的智慧与幽默,避开了讥讽者言辞的锋芒,以退为进,反手一将,堵得对方哑口无言,全面掌握了说话的主动权,将对话的死胡同辟出了新天地。不进反退,另辟新章,尽显风采!歌德、萧伯纳这样的例子在历史名人轶事中不胜枚举,再说说凡人的智慧,有两个烟鬼都想在祈祷时抽烟,他们便向牧师请求。第一个问:“我在祈祷时能抽烟吗?”牧师断然回答:“不行。”第二个请求时牧师却答应了,原来第二个人是这样问牧师的:“我在抽烟的时候能祈祷吗?”虽是个笑话,有取巧狡辩之嫌,但其中的智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反向思考,合理表达,更容易达到我们的言谈的目的。言辞如此,作文也是一样。在作文中,学生一定要有一种“退一步想”的意识,也就是反向思考的意识,才能避免纠缠于别人嚼烂的话题,摆脱思路已经陷入死局的话题,打破思维的桎梏,从而展现出个性的思维空间。那么具体该怎样体现我们的反向思考呢?二、反向立意,凸现写作新天地关于“母亲”这个话题,为文者不知凡几,文章感人泣下者亦多,然而时时让我记忆难忘的只有两篇,同名妈妈。一篇是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蔺瑶的妈妈,通篇使用第三人称“她”,写出了自己对妈妈点点滴滴的认知,有钦佩与惋惜,有理解与不解,有深爱与无奈,看似客观叙述的笔调下隐藏的是作者对母亲真挚的感情。作者没有集中笔调去写母亲的哪一件事,也没有过多的铺墨于母亲如何爱自己的情节,散文式的抒情笔法没有严格的时间分界点,但却将母亲人生的变化,母亲辉煌的成就,母亲年青梦想的失落写得淋漓尽致。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一个单纯为写母爱而写的母亲,更看到的是一位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中有着多层面意义的母亲。这篇文章为“母亲”这个话题,立意为“母亲的人生”。另外一篇是一位俄国作家写得小小说。大致的内容是,“我”到朋友家作客,朋友向我抱怨自己孩子整天只知道找妈妈,不爱亲近自己。这时孩子跌了一跤,跑来找朋友哭诉,结果被朋友呵斥不像个男孩子,孩子又哭着去找妈妈,妈妈温柔的告诉小孩要坚强,要做个男子汉,孩子止住了哭声,朋友一脸的“你看,你看吧”的神色。几天后朋友发生了事故,“我”看他时,他还在昏迷,嘴里无意识的叫着“妈妈”。小说到此戛然而止。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一个结尾,通过朋友的无意识喃喃自语韵味实足的揭示出文章的主题“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并由此来见证母爱!两篇作品都写母亲,角度不同,方式不同,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前者立意于体现母亲社会角色,家庭角色的这种复杂性,而后者则是先破后立,让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牵绊显得尤为牢不可分。可以说两者都打破了以“母亲”为话题的传统立意,让人读后印象深刻。反向思考,反向立意,方能发前人未走之路,为自己开拓写作空间。我们在立意后会遇到更具体的问题,文章或议论,或记叙,或抒情,如何将反向思考进行的更彻底,更具有感染力。这里就记叙中的描写与议论作一点详细解说。三、反向描写,突出对象真本质我们在品析诗歌时,往往会感到明明是要写写静,作者却以动衬之,明明是壮阔之景,却不由得让人感到悲伤。王维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杜甫的“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都是有动愈静。那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更是千古绝唱,单看此句让人不由“遥襟俯畅”,真个是“逸兴遄飞”。然而联系全诗,这壮阔之景竟使得那离离青草更易折,一叶扁舟独又孤,旅人在这苍茫的宇宙中孤独寂寥自不必说,渺小无依更是凄苦万分,游人眼中的浩瀚烟波在旅人心中就是那寰宇无处托身的悲苦,天地有多广阔,凄苦便有多深重。欲写静,先写动以衬;欲写悲,先写乐以衬。则静愈静,悲愈悲。此外,闻一多先生的死水,小小说点歌都是此中典型。反向描写,对比之下,所写对象面目倍加清晰!四、反向议论,凸现材料新面孔现在的作文往往出现一些故事新编,把古典的故事传说从另一个侧面去分析叙述,其中有不少作品富有新意且时代感强。这给我们一个灵感:以往佐证自己论点的事例是不是可以揭开它的表面看到另一层面的内涵!哲学中的辩证法在这里尽可以发挥了。曾经看到一篇写雪的作文,一反以往学生对雪的声声赞美,写道自己不喜欢雪,雪虽然表面洁白无暇,可化开后不过是浑浊的水,更不用说它将春天的街道弄得泥泞不堪、丑陋无比。这篇作文反向起笔议论,让人产生了极深刻的印象。再比如我们常说的“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反观之,我们要为那只螳螂喝彩,它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气,迎难而上,是真正的勇士。对于马说中的千里马也可以不必为它鸣冤不平,因为它不善表现自我,不能体现自我价值,消极的等待机会只能被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