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邡中学高三生物平时练习(专题)遗传和变异专题复习二1、由基因型为AB/ab的个体产生的10000个精子中,有Ab的精子500个,则理论上初级精母细胞中发生交换的比例是A5 B. 10 C20 D. 402、某白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自交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55和32.5 B. 55和42.5 C45和42.5 D. 45和32.53、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4、某一基因的起始端插入了两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A置换单个碱基对 B增加3个碱基对C缺失3个碱基对 D缺失5个碱基对5、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 1:1 B.1:2 C. 2:1 D.3:16、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l,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5/8 B3/5 C1/4 D3/47、果蝇产生眼色素B和D的反应如下:底物A在酶X作用下变成色素B;底物C在酶Y作用下变成色素D;野生型(显性纯合)有2种色素呈红褐眼,缺B为鲜红眼,缺D为褐眼,缺B和D为白眼。现将一纯合白眼果蝇与一野生型果蝇杂交,问子一代中酶存在的情况及性状分别是A只有一种酶X,鲜红眼 B只有一种酶Y,褐眼 C酶X和酶Y均有,红褐眼 D 酶X和酶Y都没有,白眼8、在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时,某校部分学生对高度近视的家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是双亲性状调查的家庭个数子女总人数子女高度近视人数男女双亲均正常711973632母方高度近视,父方正常51435父方高度近视,母方正常41243双方高度近视41247总计842354747AX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9、1970年以前,未发现植物对除草剂有抗性,但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百余种植物至少对一种除草剂产生了抗性。下表表示苋菜叶绿体基因pbsA抗“莠去净”(一种除草剂,“莠”:狗尾草)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碱基序列和氨基酸所在位置。请分析选择有关苋菜能抗“莠去净”的不正确说法是 抗性品系CGT丙氨酸GGT脯氨酸AAG苯丙氨酸TTA天冬酰胺敏感品系CGT丙氨酸AGT丝氨酸AAG苯丙氨酸TTA天冬酰胺氨基酸所在位置227228229230A由于基因突变,导致228号位的脯氨酸被丝氨酸取代B其抗性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其根本原因是密码子由AGT变成GGTD其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228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中的A被G取代10、自然界中,某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推测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最可能改变的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11、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0.32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12、下图表示人体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过程的部分图解,A、B、C、D、E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酶1、酶2、酶3、酶4代表生理过程中所需要的酶。控制酶2和酶3合成的基因中任何一个发生突变,都可能引起黑色素无法合成而形成白化病。已知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为C,控制酶3合成的基因为D,基因c或d无法控制酶的合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一对体细胞中不含等位基因但患白化病的夫妇婚后生下一个正常男孩,则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_、_,该正常男孩的基因型为_。(2)经研究发现,D基因可以促进黑色素的合成,且含两个D基因的个体是含一个D基因的个体合成黑色素的两倍。一对基因型均为CcDd的正常夫妇婚后所生后代皮肤颜色在理论上的性状分离比为_。13、遗传密码的破译是生物学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自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以后,科学家就围绕遗传密码展开了全方位的探索经过理论推测和实验证明,科学家于1965年破译了所有氨基酸的密码子下面是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精氨酸:CGU、CGC、CGA、CGG、AGA、AGG,缬氨酸:GUU、GUC、GUA、GUG,甘氨酸:GGU、GGC、GGA、GGG,组氨酸:CAU、CAC,色氨酸:UGG,甲硫氨酸:AUG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含有C、U两种碱基相间排列的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那么合成的多肽链应该有 种氨基酸组成假若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碱基是二个或四个,那么合成的多肽链应该有 种氨基酸组成 (2)如果将含A、C两种碱基的核苷酸以25:75的比例混合合成mRNA,那么合成的信使RNA含有 种密码子,其中CAC理论上应占 (3)如果在基因的相关碱基序列中分别增加一个、二个、三个碱基,或者减少一个、二个、三个碱基,可推测,对蛋白质功能影响最小的最可能是 的情况 (4)有一种六肽,当用化学方法将其降解后,得到了三种多肽,测得其中的三种多肽是: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则该六肽的氨基酸序列为 ,决定该六肽的mRNA最多可以有 种不同的碱基序列 (5)某一蛋白质分析表明,在编码甘氨酸的位点上发生的三个突变都是由一个碱基替换引起的。突变的起源如下:精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甲硫氨酸,则甘氨酸最可能的密码子是 14、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mRNA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 ,铁蛋白基因中决定 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2)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 ,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mRNA能够翻译。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 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 。(3)若铁蛋白由n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远大于3n,主要原因是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 。15、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_。 (2)图中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是_。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 (4)据图可知,合成的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_反应。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则Rubisco存在于_中。 16、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小麦,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T。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1)某T。植株体细胞含一个HVA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在所得种子种,种皮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胚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2)某些T。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 将T。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类型;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类型。 让图C所示类型的T。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17、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1)果蝇对CO2 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 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德雄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 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_。(2)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种。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18、右图为某生物的性染色体简图: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1、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1)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时,应对 条染色体进行测序。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右图中的 片段。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 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 片段。(2)失散多年的堂兄弟(同一祖父)分别在台湾和大陆,若从DNA分子水平上鉴别这一关系,最可靠的DNA分子来源是_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 C.Y染色体 D.线粒体(3)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完成推断过程。 遗传图解:推理过程:a.实验方法:首先选用纯种黑腹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两亲本的表现型依次为 。b.预测结果: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4)现有若干纯合的雌雄果蝇(雌雄果蝇均有显性与隐性性状),已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区段),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实验方案:选取若干对表现型分别为 的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F1)中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再选取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其后代表现型。结果预测及结论:若 ,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 ,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19、I、某种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B)对白色毛(b)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1)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父本、母本、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 、 。(2)若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两个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是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3)如果一只表现型为棒状尾黄色和一只棒状尾白色的亲本杂交,F1表现型:雄性3/8棒状黄色、1/8正常尾黄色、3/8棒状白色、1/8正常尾白色;雌性3/4棒状白色、1/4正常尾白色,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表明亲本的雌雄)。、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通过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证明了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请完成下列摩尔根假说一演绎的研究过程:观察现象:P:红眼()白眼()F1红眼(、)F1红眼(、)相互交配F2红眼():白眼()=2:1:1提出问题: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用遗传图解表示上述假说对测交的演绎过程(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为Aa)实验验证:测交实验结果证明演绎推理的正确。得了结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色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20、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_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_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是_。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_;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_(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_。21、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 请回答:(1)对上述l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_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_。(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获得再生植株。(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_种配子。(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22、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1)己知、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 组的繁殖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_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_定律。(3) 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脱毛性状不是_影响的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鹿邑烧烤活动方案
- 集体活动喂香蕉活动方案
- 航空物流考试题及答案
- 韩国国旗考试题及答案
- 骨科高级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报纸时装周环保材料立体裁剪
- 产品质量跟进保障承诺书9篇范文
- 企业品牌推广及形象宣传材料制作标准模板
- 服装手绘考试题及答案
- 法语口语表达与交际技巧教学教案
-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
- 财务大数据基础-全套课件
- 《金匮要略》与风湿病的研究-课件
- 电力建设土建工程施工记录填写样表
- 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一般毒性作用
-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确认记录表
- GB 28235-2020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
- 固体废物采样记录
- 洁净手术室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Avaya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