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讲稿.doc_第1页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讲稿.doc_第2页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讲稿.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讲稿信管 宋依纯 16号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重视道德实践,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许多爱国爱民、为民族社会舍小家顾大家的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业绩,至今为人们所传颂。 文天祥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亲历危难,吟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明末顾炎武则以天下为己任,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诗句都显示了强烈地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献身的精神。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依靠这种精神,无所畏惧地战胜了困难,涌现出了一批批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谱写了一曲高亢激越颂歌。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它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的方法原则。孔子强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也有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道德主张。 “仁”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人我关系中,惟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 “己欲立而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想立足社会达到理想目标,同时也要使有关的人立足达到目标。在孔子看来,以爱人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即可融洽和谐;如果整个社会都建立在人人爱人的基础上,那么社会自会太平。它提倡人与人相爱,尊重人的价值、同情人、帮助人,体现了古代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它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和维护社会制度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谦敬既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也是对人处事的道德要求。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 中国传统道德在提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择善而从”。老子曾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事实,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而我们要做的便是:以喜悦的情怀容纳别人,凡事多从好处看,在生活中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与人相处,多发现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以谦逊的态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长处,而克服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这种廉和态度促使人不断充实自己,从而使自己日益壮大起来。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诚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 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而如今。“诚信”在现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又有了新的内涵:第一,诚信的根本精神是真实无妄,它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真、求实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二,“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它要求社会群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树立起公正、公平的处事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 第三,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诚信”所内涵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任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有道德。因而,人除了物质需要之外,还有精神需要,而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 孔子的学生颜回,住在 破房子里,一碗饭一杯水,生活穷困潦倒。别人过这 样的生活忧心忡忡,可是颜回“不改其乐”。孔子称赞“贤 哉回也”。他认为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应当 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并把这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看 作是人生的最大快乐。6、重视道德实践,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注重道德践履即强调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在中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而儒家一派在这方面的思想资料最为系统,儒家学派为人们构画着“三纲八目”的修养系统,同时还为指导人们的道德修养,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道德修养方法,诸如“立志”、“学习”、“克己”、“内省”、“实践”、“慎独”等。 假设你在放学的路上(多人在场)捡到一个钱包,交还失主。但假设你在夜深无人时捡到一个钱包,你会怎么办?传统道德认为,这叫“慎独”,没人在场时也跟有人监督一样。自我修养必须坚持“慎独”的原则,才能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