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于阅读 逸于作文.doc_第1页
劳于阅读 逸于作文.doc_第2页
劳于阅读 逸于作文.doc_第3页
劳于阅读 逸于作文.doc_第4页
劳于阅读 逸于作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于阅读 逸于作文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作文,向来都是令老师和学生头疼的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是每位语文老师思考与探索的课题。许多教师都把视线聚焦在习作教学的研究上,而忽视了在阅读教学中的作文训练。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是阅读归阅读,作文归作文,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确实,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提升。阅读经典文章,耳濡目染,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阔视野、掌握句法、为作文提供一定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的基础。而我们的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经典文章,许多篇目无论是选材还是表达,都是学生学习的范例。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作文无疑是一条事半功倍的便捷之路。所以,我们要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一、读背积累语言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而语言的积累,有赖于多读多背。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在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生多朗读,多背诵。每篇精讲课文的教学都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从“读通”到“读熟”,从“读熟”到“读懂”,最后再到“读出感情”,一些精彩的句、段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如一位教师执教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片断:师:“我”和闰土从此没有再见面,然而在那一年的夏天,当“我”收到闰土托父亲带给“我”的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时,“我”知道闰土没有忘记“我”,脑海中自然就浮现了那美丽的乡村画面。(出示文字)女生一起读!女生:(齐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师:而当“我”有了城里孩子的新鲜玩意,想着闰土可能没有而托人送去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又闪现出那个英武不凡的少年。(出示文字)男生一起来!男生:(齐读)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师:后来很长的时间里,“我”遭遇家道中落、父亲病重,少年时又辗转求学、颠沛流离。孤独的时候,“我”总会儿时故乡这个亲切的伙伴闰土,想到他,“我”脑海中就自然浮现出这样绝美的景象,一起来!生:(齐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师: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又重新踏上了故乡这片熟悉的土地,当母亲说起闰土就要来看“我”时,“我”脑海中又闪现出这幅画面!咱们能背的背,不能背的就捧着书朗诵!(生集体激情背诵)师:三十年,烙印在“我”心中的就是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这样一个淳朴天真、见多识广的少年,这样一段真诚质朴的友谊。教师在教学尾声回扣文本最精彩段落(第一自然段)那记忆中的闰土,回环复沓,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到熟读成诵,不仅把对闰土深深怀念之情推向高潮,更把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除此种精心设计外,日常教学中,对于积累语言,还有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口头背诵填空题。选择文本中值得背诵的精彩语句,用填空的形式指导学生当堂背诵,一来方便学生记忆,加快背诵速度,二来抓住精彩词句填空,引起学生对这些词汇的注意,强化学生的语感,为作文做好厚厚的铺垫。以三个填空题为例:“泉水流进一弯水池。泉水流到一块平地。泉水流下碧绿的山坡。泉水流过静静的山谷。”(摘自鄂教版三年级上册泉水)“流进、流到、流下、流过”四个词虽然都有一个“流”字,但是由于“流”后面跟的词不同,意思也各不相同。让学生通过填空的形式读背,实际是通过任务提示学生朗读时注意这四个词语,关注细节,主动进行比较,感受用词的准确性。“唱词像珠子似的从一笑一颦中,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摘自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看戏)句中平平常常几个动词在具体的语境中用得精妙之极,准确、生动而传神地表现出梅兰芳先生的歌喉清亮圆润、婉转动听,但这些精妙之处很难用语言分析透彻,孩子们也不愿意听老师分析讲解,让学生读读背背之后略略指导感悟是最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先“吞食”,再“反刍”,在口诵心惟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体会到用词的精妙,渐渐生成语感。小学生记忆力强,通过背诵,他们会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的篇章,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不断充实着自己的语言库存。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习作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所以,阅读教学中,要做到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所积累,有了积累,才会有创造。二、模仿迁移运用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内容具体、生动、典型的好文章,既便于学生阅读理解,又能使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是学生习作最好的借鉴,也是教师培养习作能力的最好范文。而模仿正是儿童的天性,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根据文本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课文中的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借鉴对象,以读带写,不失时机地进行模仿练笔,使学生慢慢从阅读教学中获取营养,从而逐步提高习作能力。1模仿词句,使积累更丰富词句是构段成篇的基石,阅读教学时撷取课文中极富生命力的语句,有意识地进行模仿练习,日积月累,能为习作奠下良好的基础。如鄂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太阳的颜色一课中有这样几句话:“太阳是绿色的,照在树叶上绿油油的。”“太阳是红色的,照在花朵上红艳艳的。”“太阳是黄色的,照在稻穗上黄灿灿。”“绿油油”、“红艳艳”、“黄灿灿”都是形容事物颜色的词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这些词语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在你的眼里,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呢?”模仿说一说:“太阳是 ,照在 。”有的学生说“太阳是紫色的,照在葡萄上紫莹莹的。”有的学生说“太阳是绿色的,照在草地上绿茵茵的。”有的学生说“太阳是彩色的,照在泡泡上花花绿绿的”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把他们说的连起来就是一首长长的诗。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家你说我说他说,有自己知道的,也有自己不知道,但在听听说说读读记记中都可以吸收为自己的,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积累。2模仿结构,使层次更分明对于刚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习作呈现出来的最大问题是文章、语段的整体感不强,层次不清晰。他们的习作,单拎出几句话都是通顺的,但是组合在一起看,就觉得语段没有中心,没有重点,语序较凌乱。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借用结构清晰的精彩段落让学生模仿练习。如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溪流的歌中有这样的语段: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他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卵石,一会儿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脑袋的小草。他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这是典型的先总后分、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段落,后面写的都是围绕第一句具体表现小溪流怎样边奔流边玩耍。下面这两段话是学生模仿的作品:小蜜蜂一边回家,一边闲逛。它一会儿和鲜艳的小花说说悄悄话,一会儿和美丽的蝴蝶做做游戏,一会儿拍拍小树哥哥的肩膀。小草正在快乐地舞蹈。它一会儿摆摆身体,一会儿扭扭屁股。它一会儿晃晃脑袋,一会儿弯弯腰肢。3模仿修辞,使描写更生动教材中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常用修辞手法的语句不胜枚举,在教学中,不单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句子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模仿学会运用。一位老师这样教学生随文学写排比句。首先出示两个句子,比较它们有什么区别,你觉得哪个句子好。句子1:我的手是看不见的,但他能让蹦蹦跳跳的皮球、断线的风筝和成熟的果子掉下来。句子2:我的手是看不见的,但他能让蹦蹦跳跳的皮球掉下来,能让断线的风筝掉下来,能让成熟的果子掉下来。(课文中的句子)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排比句的特点,体会运用排比句的好处。接着请学生仿照句子2的形式,改写句子:湖水像一面大镜子,映出岸边的花,山上的树和天上的云。改写后再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最后,依照上题句子的形式,仿写句子:小燕子拍着翅膀,和伙伴们一起,飞过 ,向着南方飞去。这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认识修辞手法到句式练习再到创意模仿,让学生感受到了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真正学会迁移运用,及至自己习作时也会进行尝试。4、模仿写法,使表达更技巧学生学习作文,不仅需要遣词造句构段的能力,掌握表情达意的语言手段,还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老师又不适合直接给他们讲什么写作技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通过老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感悟一些作者的写作方法并模仿迁移运用是很有效的做法。如我的老师一课,通过回忆蔡芸芝先生的七件小事,表现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这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叙事写人的方法,并通过找出七件事中哪几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讨论作者为什么将笔墨着重放在后面两件事上,感受作者布局谋篇、材料取舍的技巧。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法写写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一个人。三、创写提升能力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内涵深厚,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风格异彩纷呈,阅读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这一最基本的资源,根据文本的特点,借助文本让学生创造性的作文。可采用这些写作方式:1童话续写。儿童天性好奇、爱幻想,童话故事便是他们的最爱,那生动有趣的语言、丰富离奇的想象、曲折动人的情节都深深的吸引着他们。任何一个孩子都有童话创作的天赋,让孩子们走进童话,想象还会发生什么,如黑眼睛的大红鱼、皇帝的新装,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锻炼写作能力,还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给文中人物写信。不少课文中描写的人物深深地打动着学生,有的人物不平凡的故事让人激动,有的人物高尚的品格让人感动,有的人物经历的失败让人忧伤,还有的人物坚强的意志让人敬佩给学生提议,为他们喜欢的文中人物提笔写一封信,送上问候和祝福,表达心中的想法。如学了微笑着面对一切,孩子们被桑兰顽强与病痛作斗争的事迹所感动,被小姑娘不屈的精神所折服,此时,让孩子们给桑兰写封信,他们会有感而发,有情可抒。3写导游词。借助小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如秦兵马俑一文,给秦兵马俑写导游词,向大家介绍我国珍贵历史文物;学了游天然动物园,给米库米天然动物园写导游词;学了游三峡,写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这种形式比较有创意,让学生置身于导游情境中,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他们不觉得是在写作文,更觉得自己是一名小导游,在给游客介绍自然景观,名胜古迹,激活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4改编课本剧。把故事和童话改编成课本剧,再和同学们演一演,这是高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事情。让学生们把课文犟龟、空城计改编成课本剧,再挑选同学们写得最好的剧本,排练表演,参加儿童节的汇演,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5阅读日记。用日记的形式写写学习课文后的想法,内容不拘一格。可以由课文内容联系到自己,如学习煮书后,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学习跟祖父学诗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学诗的;可以写点心得体会,如读了浮冰上,有什么感受,学了点金术,从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也可以将内容延伸拓展,学了动物的远游,写写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远游的本领,有关死海你还知道哪些资料;还可以对文中人物评头论足,傻二哥“傻”吗?你觉得给自己写信的人欧立希是个怎样的人。此外,还有与文中人物对话,故事新编,现场采访等等形式。由于这些写作方式基于阅读教学的文本,较之于课堂作文、命题作文更让学生喜欢,主要因为:一是写作的内容来自于阅读教学的文本,学生不用费尽心思选择作文材料,这对于缺乏独立选材能力的小学生来说,降低了学生作文时选材的难度,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再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