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doc_第1页
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doc_第2页
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doc_第3页
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doc_第4页
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斑羚飞渡教学目的 1、并注意指导学生积累字词知识。 2、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 3、了解作者热情赞扬的动物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本文故事性强,扣人心弦,学生自然会有浓厚兴趣,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三、学生齐读自读提示,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四、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并勾画出生字新词,查工具书加以掌握,同时结合具体语境,确定词语的含义。注意以下重点字词:(目标1) 对峙:山与山相对而立。 进退维谷:维,文言虚词;谷,比喻困难的境地。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 一尘不染:形容非常清净、纯洁。有时比喻人的思想没有沾上一点坏影响。 通然不同:迎然,距离很远的样子。形容差别很大。 娴熟:熟练。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2细读全文,生动地复述这个故事。 复述指导:复述是口头表达的基本功,进行此类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课文时,把难记的内容和其他一些难记的词语画出来,强化记忆,就可以少花时间,又能复述清楚。复述时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之处。教师注意引导。 3熟读全文,结合复述的内容划分课文结构层次。(目标2) 明确:根据故事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门一叶段):写班羚身陷进退两难的绝境。 第二部分(59段):彩虹出现,斑羚准备飞渡。 第三部分(10一16段):写斑羚飞渡,重点写试跳成功。 第四部分(1718段):写头羊从容走向深渊。 五、品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目标3) 1斑羚没有姓名,这只斑羚,那只斑羚,是怎样说清楚的? 明确:作者注意分类起了名目,又给个体起了名目,有了这些名目,就便于叙述了。分类的名目有老年斑羚公斑羚母斑羚年轻斑羚小斑羚等,个体的名目有镰刀头羊一只半大的斑羚灰黑色母斑羚等,有了这些名目,故事才叙述得清清楚楚。这一点看似小事,其实在写作上很重要。 2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 学生阅读回答后明确: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老斑羚和半大斑势的试跳情景写得特别详细,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讲解后可采用范读或指名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和思想感情。 3画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内容,体会:课文中多次写到彩虹,有什么作用? 组织学生讨论,畅所欲言。明确: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结合上下文语境细心推敲体会,不难发现彩虹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4组织讨论本文所要表现的中心意思。 讨论时教师引导:本文通过对斑羚的细致描写,热情赞颂了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歌颂了斑羚的身上所体现的可贵的整体精神。 六、课堂活动。 1引导学生回忆,讲述生活中曾见过或者做过的保护小动物或残害小动物的故事,要求叙述清楚、生动,突出重点。 2引导学生体会所讲故事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悟。 (备学生)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的技巧上,学会运用,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作文思维能力,即选择生活中的题材,表达某一个道理或某一种感情。 七、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的生动词语、优美句子,整理到笔记本上。(A) 2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C) 3、完成课后练习二。(B) 板书设计: 一、斑羚身陷绝境(14) 二、峰回路转 彩虹出现(57) 准备飞渡(89) 三、斑羚飞渡 试跳成功(10) 全体飞渡(1116) 四、走向深渊(17-18) 华南虎 教学目标: 1通过诗歌的学习,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的人格。 2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3诵读品味诗歌,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 教学重点 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的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1 导入设计 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它的形象成为古今中外人们所描绘、抒写的素材,请向同学们展示你手机的猛虎图。咏虎诗,成语。 同学们展示的猛虎图,咏虎诗和成语使我们具体感知了老虎的风采。虎,以它的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人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感受这种震撼。(板书课题) 2 配放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营造气氛 学生听读、欣赏,自行正音,品味语气、语调,把握节奏、重音。 3 整体感知课文 (1) 小组自学,学生自由朗读,初探课文。 *课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是一只具有什么样的的个性的华南虎?它的个性有哪些诗句可以表现?勾画出来。 *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提出疑问,全班讨论 (2) 组织讨论,深层研讨 *教师简介背景,提供深层理解的材料 *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最能震撼人心、表现主旨的诗节。 *探讨诗歌的主旨 诗中的“观众”是个怎样的群体?代表专政工具的“铁笼”禁锢的仅仅是一只华南虎? 联系背景,你是如何理解华南虎形象的象征的意义的? 作者说:“我终于明白-”,“我”明白了一些什么?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 *小结讨论内容 (3) 诵读品味,深入体会感情 4 巩固扩展 (1) 联想和想象练习 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象,表现被困的华南虎的心路历程。 (2) 比较阅读:布莱克老虎 谈谈它们的区别和文章的感情,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5 课堂小结 6 布置作业 尝试写一首小诗,写出你喜爱的一个小动物的形象气质。 马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 2、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重视精彩句段积累、仿写。 3、 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反复朗读,积累优美词句,体会文章精彩之处。 2、 赏析精彩句段,培养多角度思维的习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采用“预习发现问题”的学习方法,将预习时的整体感受、精彩积累和提出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猜测回答写在本子上,供老师备课参考。 教师:在看过学生的预习本,了解学生的困惑和认识状况的前提下备课。准备投影、电脑及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导入 法语中有“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的说法,它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引申而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就体现了“文如其人”的风格,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感受人性化描写的艺术魅力。 朗读 1、 自读 两人或四人一组,互相读、听找感觉。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小结 学生谈读的感受。 教师总结朗读全过程。 积累、仿写、感悟 背诵你最喜欢的三句话,仿写其中的一句。 记住你最喜欢的一段,说说理由。 整体感知 1、 全班分成六到八个组,交流预习时各自的整体感知,选择一名记录人,收集记录大家的发言情况,推荐一名代言人,总结本组研讨情况。 2、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在评价中小结,重点以学生的概括为结论,肯定学生的合作研究精神,重在形成结论的过程,不必过分强调结果。 3、 出示题目,展示教参及专家们的整体把握分析,供学生参考,重点挖掘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和专家们不约而同的想法,使学生体验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道理,鼓励学生“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追求精神。 4、 学生根据上述三方面,用自己的话整理笔记。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笔记。 投影或小黑板上供参考的内容: 一 文体:既是科学小品,又是优美散文 二 内容:用文学笔调,描绘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赞美自由之马,同情被奴役的马。 三 艺术风格:人性化描写。 小结提示:结构划分时,学生倾向于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人类驯养的马的品质,第二部分(34)天然野生的马的品德,第三部分(5)通过对比介绍马的外貌特征。这种划分言之成理,不要否定。 局部探究: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 1、 展示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肯定学生的预习劳动,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表扬优秀,鞭策落后。通过学习小组解决一般问题。 2、 出示最集中的能体现马文重点难点的问题,问题和学生的名字一起展示在黑板上,供师生交流。 A学生甲:“给马戴项链”是不是“侮辱”?(疑难词句) B学生乙:为什么用七种动物的丑来比马的美?它们真的丑吗?(写作方法) C学生丙:人工与天然哪个更美?(现实困惑) D养马人给马戴项链时,心里是什么感情?(不同见解) E你也不喜欢七种动物吗? F怎样解释现实化妆现象?(求异思维) 3、师生围绕上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 5、 小结学习情况,启发学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参与过程比结论更重要;智力是多元的,体验是独特的;探究是多彩的。 布置作业 围绕学生乙的问题:“为什么用七种动物的丑来比马的美?它们真的丑吗?”广泛收集资料,写篇关于马或你喜欢的一个小动物的小论文(要求使用比较法,题目自拟) 狼 蒲松龄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两只狼与一个屠夫之间的一场较量的短篇小说故事。虽然它是以文言的形式出现的,但故事的情节比较简单,内容带有劝喻性和讽喻性,接近寓言体裁。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比较有兴趣,配以一定的画面欣赏,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继续积累文言实词,了解文章情节的发展,理解它的寓意和意义。 学生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况且书本的解释较全,借助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学习事半功倍。易于理解的的文章情节,使学生更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只要引导得当,学生肯定会有所得益的。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的精神,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全体,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要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 能脱离课本较形象、准确的复述故事情节,朗读和背诵。 4 能独立概括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出处) 1 图片“狼”(远、近观察) 2 蒲松龄,字留仙,清朝山东人,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二 朗读课文(正字正音) 缀zhu窘jing苫shn蔽b 弛ch眈dn瞑mng 隧su尻ko黠xi 三 合作讨论,疏通文意 四 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有关情节 五 回音壁(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练习) 六 师生互动探究课文的情节,理解文章的寓意 1“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2请结合图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体现了狼的什么品性? 5“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6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7、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 8、狼的表现呢? 9请用原文回答 两狼的计谋: 前狼假寐的姿势: 前狼假寐的神态: 前狼假寐的目的: 后狼径去的目的 10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11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夫的什么特点? 12、朗读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 13、用现代汉语解说这句话的意思? 14“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七 回顾小结,课文背诵 八 课后作业: 1 收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