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警钟长鸣:重视药物性肾损害(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李晓玫 苏涛 - 当前临床用药品种日趋丰富,药物不良反应(ADR)与药物不良事件(ADE)日益增加。药物性肾损害(药物相关性肾脏病)通常是指由ADR或ADE所致的药源性肾脏病,具有不同临床特征与病理类型,构成当前院内获得性急性肾损害的主要组成部分。 分型及发病情况 药物性肾损害根据用药与发病的关系,可分为四种类型。量效关系密切型:ADR与用药种类、剂量关系密切,可以预测,虽发病率高,但采取防治措施可降低死亡率。量效关系不密切型:ADR与用药剂量无关,常由药物或患者个体差异造成,无法预测,虽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长期用药致病型:常指药物慢性累积毒性及后遗作用等所致;药后致病型:常指药物的生殖毒性及致癌性等。药物性肾损害多为前三类。 药物性肾损害涉及众多药物及其剂型、品种及给药途径,文献报告的致病药物达数百种。对近年国内ADR资料分析后表明,目前致病药物中以内酰胺类为首的抗生素最常见(约39%54%),其次为解热镇痛药。喹诺酮类及中药相关性肾损害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此外,尚有众多中药及新型药物导致肾损害的特点尚未被认识。 临床表现 药物可通过直接肾毒性造成肾缺血、免疫反应激活及形成结晶或管型阻塞肾小管等造成肾损害,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急、慢性肾损害伴明显肾小管功能障碍(肾性糖尿、肾小管酸中毒等)。其他少见表现包括肉眼血尿、肾病综合征、尿崩症等。 除肾损害外,患者可同时出现药物热、药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全身过敏反应,以及药物性肝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肾外脏器受损表现。慢性肾损害患者还可伴发泌尿系统肿瘤。 易感人群 用药后发生肾损害既与个体差异有关,还与用药时间、剂量、患者生理状态、合并基础疾病等相关。 目前较公认的药物性肾损害易感人群包括:既往存在慢性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全者;肾血流量不足或血流灌注不良者(见于过度利尿、脱水、心衰,或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解热镇痛药、利尿剂,或存在孤立肾、双侧肾动脉狭窄等);高龄患者;因复杂或慢性疾病同时联用多种药物者(常见于大手术、器官移植及重症监护室内患者)。 抗生素相关性肾损害 内酰胺类最常导致肾损害,主要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肾炎(AIN),常与药物剂量无关。 甲氧西林、头孢菌素类可导致典型的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而半合成青霉素所致AIN的过敏表现不如前者明显。部分患者因用药剂量过大或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导致血药浓度急剧升高,药物可直接以原形随尿排出而损伤尿路黏膜,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ATN)。 喹诺酮类药物相关性肾损害常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周内出现,以非少尿型ATN多见,也可表现为AIN,肉眼血尿少见。 多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均有肾毒性,肾毒性强度依次为新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其毒性与药物剂量及疗程呈正比。其临床表现以典型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ARF)多见,常于用药一周左右发病。病理表现为重度肾小管损伤或ATN,少数患者表现为AIN。 利福平相关性肾损害可导致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少尿型ARF。病理类型以ATN最多见,另有AIN、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等。近年来,随着结核病发病率及复发率的升高,部分消化系统常用药中添加了含利福平成份的复方制剂,故其药源性肾损害应引起足够重视。警钟长鸣:重视药物性肾损害(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李晓玫 苏涛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及其同类药物 口服或静脉注射此类药物均可导致肾损害,前者较为常见,多发生于给药后2448小时。轻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重者有恶心、呕吐、腰痛、少尿等表现。病理类型多为重度肾小管损伤或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以近端肾小管内出现双折光性结晶为特征。干扰素 肾损害多发生于用药后34个月,也可发生于 8个月至6年,与用药剂量及疗程无明显关系。病理类型多样,以肾小球病变为主。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常见病理类型为ATN或急性间质性肾炎(AIN)。当发生肾病综合征合并ARF时,多表现为肾小球病变合并肾小管间质损害,而血栓性微血管病及溶血尿毒综合征少见。造影剂渗透压越高致病作用越强 常用造影剂有高渗(2000 mOsmol/kg H2O)、低渗(600900 mOsmol/kg H2O)及等渗(与血浆渗透压相等)之分,渗透压越高则肾损害越严重。肾损害的临床表现以非少尿型ARF为主,多在用药后13天发生,37天达到高峰。预防措施 在使用造影剂前,应全面评估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对于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龄等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给予等渗造影剂,并尽量减小剂量,避免短期内重复使用。有资料显示,造影剂使用前后12小时内采取水化、碱化等措施,可降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对于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还可予以血液净化的方法清除造影剂。解热镇痛药药物性肾损害常见原因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2006年对北京市普通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服用肾毒性药物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解热镇痛药是最常见的致病药物之一。肾损害类型多样 不同种类的解热镇痛药可导致多种类型肾损害,且不同类型可同时存在,以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病综合征为主。ARF主要包括肾前性ARF及AIN,前者多在联合应用其他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或利尿剂的情况下发生。镇痛剂肾病 长期服用镇痛药,药物累积剂量可达13 kg以上,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CIN),可伴肾乳头坏死,临床表现以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为主。约10%20%的患者可发生泌尿道移行上皮癌或其他类型肿瘤,多见于滥用药物者。目前对于服用较小或中等剂量解热镇痛药与CKD发生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中药中药相关性肾损害的特点未被充分认识,临床表现可为ARF,病理类型以ATN多见。关木通、广防己、雷公藤、马钱子、蓖麻籽、鸦胆子、朱砂、山慈菇、雄黄等通过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直接毒性造成肾损害,而蛇毒、独活、皂荚、海马、蜈蚣、水蛭、葛根素等通过严重溶血的间接作用导致ATN。部分长期滥用某些低毒中药的患者可出现肾小管功能障碍或CIN,继而发生CRF(如马兜铃酸肾病)。除上述单味中药外,另有部分传统方剂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也可导致水肿等症状(如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沉香化滞丸等)或中毒性肾损伤(如四虫散、云南白药、枯痔散、三品一条枪、牛黄清心丸、牛黄解毒丸、朱砂安神丸、大活络丹、再造丸、至宝锭、六神丸等)。 值得强调的是,药物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及漏诊。当患者用药后出现发热、皮疹、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安全防护机制评估报告
- 中医结合试题及答案
-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分析
- 中医科技师面试题及答案
- 中医三基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 中医膳食护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生态茶园观光旅游项目生态旅游培训与发展建议
- 中医食疗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水生产处理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机械冷加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
- 2025年甘肃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煤矿安全规程2022
- 污水处理厂安全风险清单
- 营造林工试题库技师1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 连续安全技术交底8篇-1
- 公安派出所优质建筑外观形象设计基础规范
- C型钢检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