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练习】《 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分层练习】《 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分层练习】《 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分层练习】《 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分层练习】《 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册) 畅言教育转变中的社会生活分层练习 基础题1.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人们出行乘火车报纸上刊登北伐战争的消息有人在阅读新青年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A B C D2下列对于中国妇女的行为属于解放妇女的是()A女子无才便是德B树贞节牌坊C三从四德D妇女放足3下列行为体现平等思想的是()A作揖B下跪C叩拜D握手4跨入20世纪后,悄然之中,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主要原因是()A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 B工业文明的洗礼C科举制度 D军阀割据和混战5历史名人的一举一动往往透露出一个时代的信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蔡元培的三次婚姻第一次婚姻:1889年,迎娶王昭(1900年病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二次婚姻:1902年,迎娶黄仲玉(1920年病逝);他提出五个条件:不缠足,识字,男不得娶妾、姨太太,若夫先死妻可改嫁,意见不合可离婚;婚礼:开演说会代替闹洞房。第三次婚姻:1923年,迎娶周峻;他再次提出条件: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年龄略大,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婚礼:蔡元培西装革履,周峻身披白色的婚纱。在婚礼的宴席上,蔡元培向大家讲述了他和周峻的恋爱经过。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男装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服饰西化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婚俗的变迁过程。 训练题6在日常交往过程中,人们称呼“先生”“女士”开始于()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后7. 19世纪后期,由西方传入中国的近代交通工具有()A轮船、飞机 B汽车、火车 C轮船、火车 D汽车、轮船8.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D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9. “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反映了当时人们都喜爱穿的是()A中山装B列宁装C军装 D西装10.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下列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图1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这一事件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2)图2反映出这场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3)图3反映的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有哪些? 提升题11. “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制面包和洋葱炒鸡蛋。在准备好晚餐后,她在穿衣镜前,开始端详起丈夫购置的西装。”这段描述中可以体现“中西合璧”风格的是()西装穿衣镜面包四合院A BC D12.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仪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本质上体现了()A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B近代化的历史趋势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3. 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时间标准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西方文化传入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A BC D14中国近代“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这种变化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封建经济渐趋衰落B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C人性日益解放,社会日趋开放D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15. 材料一: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参加淞沪铁路通车典礼的一位记者在申报上写文章说:“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先闻摇铃之声”,“又继以汽笛数声,而即闻作响声者,车即由渐而快驶矣。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注目凝视。”材料二:光绪六年(1880年),曾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上了一道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但是,此议遭到内阁学士注: 内阁学士为明、清朝官制之一,品等为从二品。朱元璋仿宋制设置华盖殿、谨身殿、英武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张家骧、通政司参议刘锡鸿等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修铁路会破坏风水,火车行驶会震动龙脉。(1)谈谈材料中各人对火车传入中国持什么态度?(2)我们应如何看待近代社会火车传入中国?答案和解析【答案】1. B2.D3. D4. B5. (1)变化:由传统服装到西服,由西服到中山装。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社会政治运动的影响。生产方式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冲击。6. C7. C 8. C9. C10. (1)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思想启蒙(2)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3)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称呼由“老爷”“奴才”变成“先生”,见面礼由跪拜变成握手,服装由长袍变为西装。(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11. B 12.A 13. B 14. C15.1)材料一中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说明老百姓对新事物感觉新奇;材料二中曾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上了一道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说明洋务派积极推行铁路的建设;材料二中此议遭到内阁学士张家骧、通政司参议刘锡鸿等人的反对说明保守派是反对铁路建设的。(2)火车传入中国,一方面便利了交通,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信息的交流,并进一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便利了帝国主义注: 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级和最后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但火车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成果,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进步。【解析】1. 本题是对史实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1917年”这一时间定语。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巴黎和会召开于1919年,都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正确答案是B。2. 课标要求了解近代社会妇女地位提高的史实。本题ABC都是封建社会注: 封建社会是分封制定义的一种社会制度。这种制度下,国王向各类封建领主授予采邑,而封建领主向国王效忠,从而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国家治理结构。对妇女的要求,可排除。正确答案是D。3. 课标要求了解人民的生活状况及其变化。本题ABC都是封建社会的生活行为,可排除。正确答案是D。4. 课标要求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正确答案是B。5. 本题考查对中国近代生活习俗变迁的原因和规律的掌握。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原因和规律的归纳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思考。6.考查的是民主思想的影响。“先生”“女士”是表示平等的称呼,是资产阶级文明的表现。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正确答案是C。7.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两个阶段的时间和成果,轮船和火车是工业革命早期阶段的成就,飞机和汽车是工业革命新阶段的成就。19世纪后期工业革命新阶段刚开始,传入中国的只能是工业革命早期阶段的成就。正确答案是C。8.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阴阳合历”,而阳历就是中华民国规定的公元纪年。9. “文革”时期流行的装扮是剪短发、戴军帽、穿军装、手捧语录本。“不爱红装爱武装”反映了当时人们喜爱穿的是军装。10.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图1是京师大学堂注: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 1898年到1912年间所使用的名称。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出现在戊戌变法时期。图2寓意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图3变化体现在发式、称谓、礼节、服饰四个方面。11.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中西合璧”的意思是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西装、面包都是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而形成的,不符合题目要求。1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称谓上的区别看出了地位的变化,民主观念的增强。13. 注意表中的时间从1900年到1919年,“洋话”“大脚”“婚姻自由”。从题中材料可以推导出“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原因均表述正确。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