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人文关怀: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doc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人文关怀: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doc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人文关怀: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doc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人文关怀: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关怀: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内容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必须突出“人本”,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本文从尊重的角度,以课文三借芭蕉扇为例,阐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关 键 词】:人文关怀 尊重 语文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由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语文课堂生活,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人文关怀呢?一、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的智力差异。在实际教学之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老师认为的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并不难;有些老师认为的教学重点,可能学生早已掌握而不再对它感兴趣。相反学生却有着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有着许多老师认为简单而学生不解的地方。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不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学习。在教学三借芭蕉扇这课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文中描写得最精彩的借扇子的句子”多读几遍。我发现大多数男同学选择的是“孙悟空请来众神,与牛魔王杀得天昏地暗、岭动山摇”句子。而大多数女同学选择的是“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扇子”的句子。略作思考,我明白了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完全体现了男女同学的心理和生理成长规律,男同学喜欢打打杀杀,而女同学则喜欢温柔缠绵。于是我就引导男同学怎样才能表现这是一场恶战?经过讨论,同学们达成共识:读好文中的“水泄不通”“天昏地暗”“岭动山摇”就可以了,于是,对于这小节课文的处理,我就采用以读代讲的学习方式。对于“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扇子”一段课文,因为内容比较长,我先让学生对文字进行处理,筛选出最精彩的句子假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对话,然后通过逐句揣摩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学习方法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营造了主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是符合时代精神和儿童学习观的具体体现,也体现了对学生人文关怀。二、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即动脑筋考虑问题。思维是人脑的认识活动,其方式有概念、判断、推理等等。思维分为一般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表达常规性看法,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叫一般性思维。提出独特性见解,获取创新性成果的思维叫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钻研三借芭蕉扇一课教材时,我就注意到课题是一个极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地方。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结构时,我没有按照“教参”上的方法引导学生,更没有强制按照“教参”上的去划分。在“自学自教”这一教学环节之后,学生对三借芭蕉扇课文内容已经基本了解。于是我引导学生回到了课文的题目上,抛出了一个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迸出了许多思维的创新火花。师:孙悟空为了西行,费了几次周折心血才最终取得了芭蕉扇?生:第一次去借,结果被扇到五万里外;第二次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逼,结果拿到的是假扇第四次是打败了牛魔王才最终拿到了真扇子。师:谁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来归纳一下这几个步骤?生2:“一借、二逼、三骗、四打。”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从哪一个角度去划分的?生2:“我是从孙悟空这一方面来谈的。师:你说得很好!请坐。你们呢?还有谁来发表一下你的观点?生3:“我认为从扇子这一角度来讲,可以认为是一借、二逼、三骗、四献。”师:“说得很好。”生4:“我觉得文章在结构上还可以再添上一个,一借、二逼、三骗、四献、五还。”师:“大家都分析得不错,一借、二逼、三骗、四献、五还,可课文为什么用三借芭蕉扇作题目呢?明明只有一借啊?”生4:“我认为用三借是因为孙悟空他是三次拿到了芭蕉扇,所以说是三借芭蕉扇。”生5:“俗话说,有借有还。孙悟空他用了芭蕉扇之后还是还给了铁扇公主。所以文章用借字。”生6:“我还觉得有一点,用借比用其它字来得文明。”师(小结):“大家都说得很好!其实,这儿的三字它不是指真的是三次,在古代文学之中,三常用来表示次数多。借呢,大家都分析得很透彻。看来,只要大家肯开动你的聪明脑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这个课堂实录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没有按部就班地利用教材和参考,而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际,让学生提出了自己独特性见解,这样尊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体现了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真正体现了对的人文关怀。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多元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这个本质就是塑造人、完善人和发展人。学生只有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才能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承认多元解读,就是要允许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任何一个人只要是认真对文本进行阅读,就会因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而产生自己的独特理解。这个独特理解可能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的,或许有那么一点距离,也可能完全背道而驰。当学生因为多元解读而产生的独特体验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发生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教学三借芭蕉扇这课快要结束时,我说:如果要让你们组成孙悟空或铁扇公主的后援团的话,你会支持谁呢?这时,问题又出现了,有同学认为孙悟空勇敢、足智多谋、敢于斗争。有同学认为孙悟空卑鄙无耻,还下流,因为他竟然假扮别人老公,应抓起来坐牢。有同学认为铁扇公主一点错也没有,我有宝贝不借难道不可以吗?有同学认为铁扇公主温柔,她爱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丈夫,特别是当牛魔王打不过孙悟空时,他立刻把宝贝献了出来。我没想到的是,竟有一位学生认为,铁扇公主不应该把扇子献出来,因为牛魔王这样的无情无意的、在外面包二奶的人就应该让孙悟空打死。这些多是学生多元解读后的独特体验。因为下课铃已经响了,我只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问学生懂不懂,学生都说不懂,我说这是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的一句话,课后你们自己去理解吧。这种、延时、模糊的教学策略并不是对学生的一种敷衍,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把下课作为课堂的一种延伸,课堂中的人文关怀又一次得到了体现。四、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必须源于文本,超越文本,文本才能物尽其用,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引导才不致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导之航。阅读文本除了涵盖各项语文基础知识,还蕴藏着广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而价值取向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思维、习惯及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今后的人生轨迹。语文教师让学生在文本的研读中得到人文熏陶,享受人文关怀,获得个性发展。三借芭蕉扇这篇课文塑造了孙悟空嫉恶如仇、敢于斗争、不怕困难的光彩照人的形象,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帮助学生去认识的地方。但也有一些孩子却把孙悟空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当成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和“恃强凌弱,嗜武好斗”。这是需要我们去进行引导的,因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在教学三借芭蕉扇这课时,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孙悟空前前后后总共去了四次翠云山芭蕉洞,并且很准确地概括出了孙悟空借扇的方法是:“一借、二逼、三骗、四夺”。在讨论课题中用“借”到底合不合适时,有学生认为不该用借,因为充其量第一次可以称为借,其它几次是逼、骗、夺。有学生认为可以用借,因为孙悟空的目的是正义的,他不是想把扇子占为己有,特别是最后他还把扇子还给了铁扇公主。此时此刻,如果要尊重编书老师的价值取向的话,我要肯定认为可以用“借”的这部分同学;如果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话,我又要肯定认为不能用“借”的这部分。但我想总不能两个都肯定吧。当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到底可不可以用借老师暂时不下结论,老师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吴承恩老先生在西游记的原著中用的不是“借”而是“调”,这个字有人认为该念调(dio),有人认为该念调(tio),编书的老师没有用“调”,而用的是“借”,我想肯定有他的道理,老师建议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