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7页)
编号:51173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50.62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11-12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6
积分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 资源描述:
-
DZ246电石渣的流量系统,毕业设计
- 内容简介:
-
长 春 工 业 大 学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题 目 废水处理微机控制系统 学 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自动化 0112班 指导教师 蒲春华 姓 名 赵发才 年 月 日 nts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 nts摘 要 废水中和值控制系统是通过控制电石渣的流量,使电石渣与给定流量的酸性废水中和后的值稳定在 7 附近。该系统的硬件设计核心为单片微型计算机,其控制过程是:从测电石渣的流量计和测量 PH 值的 PH 计出来的电流信号经过 I/V 变换后,将电压信号送入 A/D 把模拟量变为数字量后送入 8031,经程序处理后再将信号送入D/A,再由 V/I 变换把电流信号送给调节阀,从而调节电石渣的流量,以保证 PH 值稳定于 7。 本系统采用串级控制,内环控制电石渣的流量,时间为 1 秒;外环控制 PH 值,时间为 4 秒。 对电石渣流量进行采样,一般可采 三次,当采集过后达到一定时间时,再对 PH值进行显示,如果显示的 PH 值在 7 附近波动较大时,则相应地调整电石渣的流量,使值稳定于 7,以便于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 单片机 调节流量 稳定 PH 值 ntsTitle The Controlling System of The Waste Water Abstract This controlling system of the waste water neutralizes ph value makes the ph value which is produced by the way that carbide dregs neutralize the acid waste water of given rate of flow stabilized around 7 by controlling the rate of flow of the carbide dregs .The system is core of hardware is MCS-51microcomputor, Its controlling process is the signal which come from the measure of ph and rate of flow change by I/V, and send the signal to 8031,because the signal is small , and magnify it by 4558.At last, we send the signal which will be changed by V/I to the valve, thus it can control the rate of flow and convenient for stabilizing the ph value. The system uses serial controlling system, the small annuals controls the rate of flow of the carbide dregs, the big annuals controls the ph value, the time are one minute and four minutes. It can sample the carbide dregs rate of flow ,later it will show the ph value .If the showing of ph value fluctuates strong around 7,we can gear correspondingly the carbide dregs rate of flow ,which make ph value stabilized around 7,thus it can be better . Keywords : Single-Chip, control the rate of flow ,stabilize the ph value nts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 章 控制方案的确定及方案论证 3 2 1 串级调节系统 3 2 2 系统串级控制方案的确定 4 第三章 控制算法的确定 6 3 1 数字 PID 控制技术 6 3 2 PID 参数的整定 8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择 11 4 1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1 4 2 单片机的选择 12 4 3 单片机芯片的引脚描述 13 4. 4 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 15 4 4.1 复位电路的设计 15 4 4.2 时钟电路的设计 16 4. 5 存储器的扩展 16 4.5.1 程序 存储器的扩展 16 4.5.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19 4 6 A/D 转换器的选择 19 4 7 D/A 转换器的选择 22 4 8 电压 /电流 的转换 25 4 9 电流 /电压的转换 26 4 10 传感器的选择 27 4 10.1 PH 计的选择 27 4 10.2 流量计的选择 31 4 11 调节阀的选择 32 4 12 显示器的选择 32 第五章 软件设计 36 5.1 主程序的设计 36 5.2 中断程序的设计 37 5.3 PID 算法程序的设计 40 5.4 标度变换子程序的设计 40 第六章 抗干扰的设计 42 nts 6.1 主要干扰渠道 42 6.2 供电系统干扰 42 6.3 过程通道干扰 43 6.4 空间干扰 43 6.5 印刷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 43 6.6 软件的抗干扰设计 44 致谢 45 参考文献 4 6 附录 A 程序清单 47 附录 B 程序流程图 56 附录 C 硬件电路图 57 nts 1 Introduction to DC Machines DC machin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versatility By means of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shunt, series, and separately excited field windings they can be designed to display a wide variety of volt-ampere or speed-torque characteristics for both dynamic and steady- state operation Because of the ease with which they can be controlled, systems of DC machines are often used in applications requiring a wide range of motor speeds or precise contro1 of motor output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a DC machine are shown schematically The stator has Salient poles and is excited by one or more field coils. The air-gap flux distribution created by the field winding is symmetrical about the centerline of the field poles This axis is called the field axis or direct axis As we know, the AC voltage generated in each rotating armature coil is converted to DC in the external armature terminals by means ofnl, the m m f F2 rotates in the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rotor rotation and, when interacting nts 13 with m m f Fl, develops the electromagnetic torque emMdirected against rotor rotation Consequently, torque emMis a retarding torque。 and the induction machine operates as a generator To construct the vector diagram of an induction generator, let US lay off the main fluxvectormin the positive direction on the abscissa axis The current vector I。 and the e m f vector El=E 2will then occupy their usual positions on the diagram, but the current vector 2I will now be in the second and not in the third quadrant as would be the case for the motor operating condition The primary current 1I =mI 2I The voltage across the stator terminals is Vl= 一 El+ 11ZI The angle 1 90 , i e, the electric power of the machine inegative This means that at the conditions considered above the mechanical power delivered to the induction machine from the primary mover is converted into electric power and is supplied to the circuit The magnetic fluxmis produced in the induction generator by the magnetising current mIFor this purpose synchronous generators are used to feed the external circuit together with the induction generator Since current Im amounts to from 25 to 45 of nIand is fed to the generator at circuit voltage, the excitation power(in kVA)amounts to the same 25 to 45 of the rating of the generator In other words, if 2 to 4 induction generators of equal output are installed in a power station, their excitation will take the full output of one synchronous generator of the same capacity as each of the induction generators Recall that the power of excitation of a large synchronous generator is less that 1 This difference in excitation power being unfavourable for the induction generator is its essential drawback as compared with the synchronous generator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mIlags the voltage by practically 90 Consequently, parallel operation of induction and synchronous generators results in a considerable loss in power factor(cos )of the latter even when the external load is purely active The connection of an induction generator to the circuit does not present any difficulties The rotor is run in the same direction in which the flux is rotating at a speed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synchronism When the generator is connected to the circuit the same phenomena arise as when transformers or induction motors are connected A change in active power supplied by the generator to the circuit, as in synchronous generators, is achieved by varying the mechanical power applied to the generator shaft nts 14 The efficiency of an induction generator is not lower than that of a synchronous generator。 In practice induction generators are used only in low power stations,most frequently in automatic hydropower stations and wind driven installations If the induction generator is to work alone into an external circuit,the magnetising current may be obtained id the process of self excitation of the induction generator For this purpose it is necessary to connect to the stator terminals a battery of chosen condensers and run the rotor at required speed The indispensable condition for self excitation of the induction generator For this purpose it is necessary to connect to the stator terminals a battery of chosen condensers and run the rotor at required speed The indispensable condition for self excitation of the induction generator is the presence of a residual magnetic flux in the rotor steel With the external circuit disconnected from the stator, the residual magnetic fluxresidcreates a certain e m fresidEin the stator winding, the effect of which is to cause current cIto flow into the condenser battery, thus strengthening fluxresid The process then proceeds in the same way as in the case of self excitation of D C shunt generators The most costly part of induction self excited generator installations is the condenser battery, that is why such generators have not obtained wide use C)Electromagnetic brake conditions If we continue to load a motor more and more, its speed will decrease and then, when the load torque exceeds the maximum torque, the motor will stall After this, we may run the rotor opposite the field with the help of some auxiliary motor We have previously agreed to call these operating conditions electromagnetic brake conditions Since the speed in these conditions should be assumed to be negative,then ln1,磁势 F2 以与转子相反方向的 转速旋转,当其与定子磁势 F1 相互作用时,便产生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的电磁转矩 Mem。因此,该转矩 Mem为阻转矩,感应电机作发电机运行。 为了绘出感应发电机的向量图,我们将主磁通向量m置于横轴的正方向上,那么电流 向量 Im 和电势向量 E 1= 2E 在向量图上将仍处于原位置,但电流向量 2I 现在是处于第二象限而不是处 于作电动机运行的第三象限。原边电流 I1=Im 2I 。定子两端电压为 Vl= El+I1Z1。相位角 1 90 ,即电机的电功率为负。这就是说在上述讨论的运行状态下,由原动机提供给感应电机的机械功率已转换成电功率且送入了电网。 在感应发电机中,磁通m。是由激磁电流 Im 产生的。为此目的,需由同步发电机与感应发电机一道向电网供电。由于激磁电流 Im 的数量为额定电流的 In2545, 且是在网上电压下供电,因此激磁功率的大小也为发电机额定功率的 2545,换句话说,若由相同容量的 2 4 台感应发电机建立一电站,那么激磁容量便占据了与感应电机单机相同的一台同步发电机的满载输出。而大型同步发电机的激磁功率不到额定功率的 1。感应电机的这 种所需激磁功率较大方面的差值是与同步发电机相比的主要缺点。除此之外,激磁电流 Im。滞后电压接近 90 ,因此,尽管当外电路负载为完全的纯电阻时,仍然会在与感应发电机并联运行的同步发电机中产生由于滞后的功率因数而引起的可观的损耗。 感应发电机并人电网不存在 任何困难。其转子与磁通同方向旋转,且尽可能接近同步。当感应发电机接入电网,其物理现象与当变压器或感应电动机接到电网上时是一样的。与同步发电机一样,由发电机向电网提供的有功功率的变化是通过调节施加于发电机转轴上的机械功率来实现的。 感应发电机的功率并不比同步发电机的效率低。 在实际运用中,感应发电机只是用于小功率电站,其中尤其是无人值守的水电站和风力发电装置更为常用。 如果感应发电机要接负载单独运行,励磁电流可在感应发电机的自励过程中得到。为此目的,必须在定子端联接一组经选定的电容器, 并且将转子拖至所需的转速。nts 18 感应发电机自励的必要条件是在转子铁芯中必须有剩磁。当负载电路还未与定子端相联时,剩磁磁通 resid在定子绕组中产生的剩磁电势 Eresid便产生一流向电容器组的电流 Ic,这样便加强了磁通 resid。随后的过程便与直流并励发电机的自励过程的情形是一样的。 自励感应发电机组中最费钱的部分是电容器组,这便是该类发电机不能得到广泛运用的原因所在。 c)电磁制动状态。如果继续向电动机施加越来越多的负载,其转速将下降,而后当负载转矩超过其最大转矩时,电动机将停转。从这时后便可 借助某一辅助电动机令主电动机的转子朝磁场相反的方向运转。前面我们已经约定,称该运行状态为电磁制动状态。 由于该状态下的转速 n 应该假定为负,因此 s 的范围便为 ls 。由于转差 s较大,因此转子电流, 2I =222jEsr 也便较大,且滞后 22E 角,其极限值为 90 (出现在 s=时 )。此时,原边电流 I1,的大小和其相位相对于电压 V1 的相位角 1 也相应较大。电磁制动时的向量图与电动机运行状态时的相似,具有如前所述的所有特点。 由于 1 90 ,因此此时感应电机从电网吸收电功率。除此之外,它还从原动机获取机械功率。所有这些由电机吸收的功率都消耗在电机的损耗中,此时的损耗是相当大的。因此,从发热的观点来看,这种运行状态是严峻的,因而在额定电压下电磁制动状态只允许短时运行 。 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1 第一章 绪 论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环境意识的 逐渐 增强,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注重经济工作的同时所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并且越来越显其重要性。随着工 业的不断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工业处理流入江河湖海,使环境和饮用水被严重污染,因此,工业废水的处理及达标排放已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化工酸性废水的成分复杂多变,浓度、流量也大幅度地随机变化,而且成分、浓度又不可在线测量。为了废物利用,吉化公司污水厂(目前国内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使用电石渣废液做中和剂,内含大量固体颗粒及其他杂质,使中和剂本身浓度波动很大,又造成反应滞后,给中和过程的控制带来困难,现由工人手动阀门进行控制, PH值波动范围大,甚至有时超过排放标准。另外,由于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必 须进行生化处理。微生物对 PH 值又很敏感,因此有必要把 PH值的波动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以保证生化处理获得更好的效果。 该课题的主要技术参数:通过控制电石渣液的流量来控制废水的 PH值接近 7。 关于中和的介绍: 在工业行业中,因为要大量使用酸和碱,所以酸碱废水的排放十分普遍,尤其以酸性废水较为普遍。酸性废水中含有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等无机酸和乙酸、甲酸、柠檬酸等有机酸, PH值在 1 2,含量可高达 5 10;碱性废水中常有苛性钠、碳酸钠、硫化钠、胺类等。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危害程度上,酸性废水的处理都要比碱性废水 更为重要。 中和处理的目的就是中和废水中过量的酸和碱,以及调整废水中的酸碱度,使中和后的废水呈中性或接近中性,以适应下一步处理和外排的要求。 对不同浓度的酸碱废水可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浓度较高的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一般首先考虑回收和综合利用,如制成硫酸亚铁、硫铵、石膏、硫化钠等。回收后的废水,或浓度较低不易回收再利用的酸碱废水就可以进行中和处理,达到中性后排放。 另外,中和处理和 PH 值调节有着本质的区别, PH 值调节的目的是为了某种特殊的要求,把废水的 PH值调整到某一特定值或某一范围,这种处理操作称为 PH值调节。 酸碱废水中和方法主要有:酸、碱废水相互中和或碱性废渣中和,投药中和以及过滤中和。 酸碱废水相互中和或碱性废渣中和 : 当有条件应用碱性废水或碱性废渣进行中和处理时应优先考虑以废治废,既可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2 以节省处理费用和药剂消耗,又简便实用。当酸碱废水相互中和仍达不到处理要求时,可再补加药剂进行处理。酸、碱废水中和所用的设备一般是根据酸碱废水的排放情况来确定的。当酸碱废水排放的水质,水量比较稳定并且酸碱含量又能相互平衡,或混 合水需要水泵抽升,或有相当长的出水管道可利用时,则不单独设置中和池。 一般情况下,当酸碱两种废 水在进行中和时,其水质,水量均不易保持稳定,会给操作带来困难,此时应设置均和池和混合反应池。当酸碱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很大时,废水本身的酸、碱含量难以平衡时,则需要补加酸性或碱性中和剂。当水质要求很高时,或废水中含有其他的杂质,重金属离子,连续流无法保证出水的水质,较稳妥的方法是采用间歇式的中和池,一般可设置两个,交替使用。 利用酸碱废渣中和酸性废水也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方法,如电石渣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钙,锅炉灰中含有 2 20的氧化钙,石灰氧化法的软化站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等,将这些废渣投入到酸性废水中或 利用酸性废水喷淋废渣,均可达到一定的中和效果。 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3 第 二 章 控制方案的确定及方案论证 2.1 串级调节系统 串级调节是改善调节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 串级调节系统的特点和效果分析 串级调节系统是一个双回路系统。实质上是把两个调节器串接起来,通过它们的协调工作,使一个被调量准确保持为给定值。通常,串级调节系统副环的对象惯性小,工作频率错开相差三倍以上,以免频率相近时发生共振现象而破坏正常工作。 串级调节主要是用来克服落在副环内的扰动。这些扰动 能在中间变量反应出来,很快就被副调节器抵消了。与单回路系统相比,干扰对被调量的影响可以减小许多倍。对于中间变量并无特殊要求,它的选择应该是,既能迅速反映扰动作用,又能使副环包括更多的,特别是幅度大而频繁的扰动。 主调节器的任务主要是克服落在副环以外的扰动,并准确保持被调量为给定值。 由于副回路的存在,串级系统可以为闭合的副回路代替了原来的一部分对象,起了改善对象特性的作用。与单回路系统相比,除了克服落在副环内的扰动外,还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加快了过渡过程。采用串级调节的效果可以用图 2.1所示的串级调节系统 的方块图来说明。 图 2.1 串级调节系统方框图 串级调节系统由于副回路改善了对象的动特性,使整个系统的过渡过程比单回路系统的过渡过程的频率有所提高。当对象特性一定时,副调节器的放大系数越大,这种效果愈加显著。对于不包括在副环范围内的扰动,因为副回路减少了对象时间常数,而引起整个系统调节过程波动频率提高,被调量的动态偏差也将减小。这时,主调节器发出的调节作用经过调节通道去影响被调量 。由于调节通道的惯性小,所以调节作用能较快地克服偏差,从而减小动态偏差,提高调节质量。 二 调节器的选型和整定方法 1.调节器的选型 在本应用系统中,主副调节器都采用了 PID调节器。其中副调节器的任务是以主调节器 副调节器 管 道 管 道 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4 快动作迅速抵消落在副环内的扰动。主调节器的任务是准确保持被调量符合生产要求。 2.串级调节系统的整定方法 在运行中,主环和副环两者波动频率不同,副环频率较高,主环较低。这些频率主要取决于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也与主副调节器的整定情况有关。在整定时,应尽量加大副调节器的增益,提高副环的频率,目的是使主 .副环的频率错 开,最好相差三倍以上,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提高调节质量。 2.2 系统串级控制方案的确定 酸性废水的中和值是本次设计的主要被控参数,而中和值的控制又主要由调节中和剂电石渣液的流量来实现的。但电石渣废液内含大量固体颗粒及其它杂质,使中和剂本身浓度波动很大,又造成反应滞后,若采用单回路调节,很难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本课题的具体要求,以及流量和中和值的相互关系,经确定采用串级调节系统。利用流量调节作用为内环, PH值调节作为外环。其中,主调节器的任务主要是克服落在副环以外的扰动,减小静差,保持中和值在工艺要求的 范围内,副环中副调节器用来克服落在副环以内的扰动,保持流量恒定。 采用串级控制方式,可以改善对象特性,提高系统的工作频率,加快过渡过程,增强抗干扰能力。 串级调节系统方框图如图 2.2所示 图 2.2串级调节系统方框图 要想精确地测量 PH 值,需要选取合适的 PH 计,范围有 2.00 12.00PH,也有0.00 14.00PH,为了更加精确我们选取 PHG-100 型工业在线 PH 计,其测量范围PH:0.00 14.00PH,隔离信号输出: 4 20mA 一般单片机应 用系统模拟信号输出只是电压信号,它能处理的一般也只是电压信号,因此在某些只有电流输入信号或只是提供电流的场合,需要进行电流 /电压转换, PH 计流量计输出信号为电流信号,根据其规格不同分别对 PH 计流量计选用副调节器 主调节器 阀门 管道 中和池 流量 PH 值 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5 4-20mA/0-5v,0-10mA/0-5v转换电路 . 在单片机的实时测控和智能化仪表等应用系统中,常需要将检测到的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如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转换成离散的数字量,才能输入到单片微机中进行处理,然后再将处理结果的数字量经 D/A变换器转换成模拟量输出,实现对被控对象 -过程或仪表、机电设备、装 置的控制。因此,经过 I/V变换后接入 ADC0809使其模拟量转变为数字量送给 8031。 从 8031出来的数据,接入串行显示以便于对 PH值的大小有清晰的概念保证它在小范围内波动,从而确定对电石渣流量大小的控制。 经过 8031出来的是数字信号经 DAC0832把其变为模拟信号再经过一个运放使其电压信号放大,最后接入调节阀。 设计一个控制系统,首先要对被控对象做全面的了解,该被控对象是碱性液体,要测它的流量特性,建立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采用采集正常生产运行数据的方法,即在微型机控制调试运行的条件下,由微型机本身采集 被控过程的输入量,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电石渣液的流量进行测量,以保证其流量的给定与 PH=7 相匹配,因此选定流量计是耐酸性耐碱性较好的。根据 PH值波动的大小控制电石渣液的流量需要一个执行器即调节阀,参照它的特殊环境,选取电动隔膜调节阀,它适用于强酸强碱强腐蚀性介质的调节,用于黏度及悬浮颗粒状介质的调节。 在本应用系统中,采用 T0 定时以作为流量内环的采样周期, 16 个流量采样周期作为 PH值检测周期。经过 16个流量检测周期后,检测一个 PH值,对阀进行调节,使中和值达到工艺要求 PH=7.0,之后不断对流量进行采样,保持流量恒定,维持上一次 PH值检测后 PID 调节的阀的控制流量值,并不断消除干扰。 以上内容为此方案选择的粗略论证。 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6 第三章 控制算法的确定 3.1 数字 PID 控制技术 在模拟的控制系统中是将被测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由传感器变成统一的标准后转入调节器,在调节器中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再把比较出的差值经 PID运算后送到执行机构,改变输入量,以达到自动调节的目的,这种系统多用于电动或气动单元组合仪表 DDZ来完成。而在数字控制系统中,则是用数字调节器来代替模 拟调节器,其调节过程是首先采集过程参数信号,并且通过模拟量输入通道将模拟量变成数字量,这些数字量是通过计算机按一定控制算法进行运算处理,运算结果经 A/D转换成模拟量后由模拟量输出通道输出,并通过执行机构去控制输入量,以达到给定值。 数字 PID调节器是按偏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进行控制的调节器,是连续系统中技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节器,它的结构简单,参数易于调整,在长期应用中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由于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字模型难以建立,系统的参数又经常发生变化,运用现代控制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要耗费 很大的代价进行模型辩识, 且 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人们经常用 PID 调节器,并根据经验进行在线整定。 (一) PID调节器的优点: 1.技术领域 PID 控制是连续系统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方法,它的机构灵活,不仅可以用常规的 PID调节,而且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采用各种的 PID调节而且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采用各种 PID的变种如: PI、 PD、控制,不完全微分控制,积分的控制,比例 PID 的控制等,在 PID控制系统中,系统参数整定方面,而且在大多数工业生产中效果比较好。 2. 易被人们熟知和掌握 生产技术人员 及 操作人员都比较熟悉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一些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工程技术人员更是如此。 3. 不需要求出数学模型 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工业对象设不到或很难找到精确的数学模型,应用直接数字 PID控制方法比较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所以必须应用 PID算法。 4. 控制效果好 虽然计算机控制是离散的,但对于时间常数比较大的系统来说,近似于连续变化,因此,用数字 PID 完全可以代替模拟调节器,所以,数字方法模拟 PID调节器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7 仍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 (二) PID控制原理 PID调节器是一种线性调节器,其框图如 图 3.1所示。 控制器把设定值 W 与实际输出值 Y 相减,得到控制偏差 e,偏差值 e 经比例调节器 P,积分调节器 I,微分调节器 D的作用后,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 u,然后用 u对对象进行控制。 图 3.1 PID调节器框图 1、 比例调节器 比例调节器是一种简单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 u=kp*e+u0 式中 kp为比例系数, u0为控制常量,即误差为零时的控制量 比例调节器能使误差减小,但不能减小到零,残存的误差,加大比较系数 kp可以减小误差,但当 kp过大时,会使动态质量变差,导致系统不稳定。 比例控制器的优点是反应快 ,缺点是不能完全消除静差。 2 、比例积分调节器 为了消除比例积分调节器中残存的静差,在比例调节器的基础上加入积分调节器,组成比例积分调节器,其控制规律是: u=kp*(e+1/ 0tedt)+u0 式中 Ti为积分常数, TI越大积分作用越弱 积分器的输出值取决于对误差积累的结果,虽然误差不便,但积分器的输出还在增大,直至使误差 e=0,因此,积分器的加入能自动调节控制常量 u,消除静差,使系统趋于稳定。 3、比例积分调节器 积分器虽能消除静差,但使系统的响应速度变慢,在 PI调节器的基础上加入微分调节器,组成比 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就能使反应速度加快,其控制规律为: u=Kp*(e+1/Ti t0edt+Td/dt)+u0 式中 Td为微分常数, Td越大微分作用越强。 微分调节器的加入使微分作用加强,克服 振 荡,使系统趋于稳定同时加快了系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8 统的稳定速度,缩短调整时间,从而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三) PID控制算法的数字实现 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核心上自动控制系统通过 A/D 电路检测过程变量 Y,并计算误差 e 和控制变量 u,通过 D/A 变换后输出到执行机构,使过程变量 Y 稳定在设定值上,可见计算机控制是一种采样控制,它 只能根据采样时刻的误差值计算控制变量 u,因此,模拟 PID 控制算法公式中的积分项和微分项不能准确计算,只能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接近。 PID控制算式经过离散化,则变成如下: U(k)=Kpe(k)+T/Tie(T)+Td/Te(k) -e(k-1) 式中 u(k)为第 K个采样时刻的控制量, t=T 为采样周期, e(k)与 e(k-1)分别为第K 次和第( K-1)次采样的时刻偏差值, K=0, 1, 2 为采样序号。上式称为位置式 PID算式,这是因为它的输出 u(k)是与执行机构的位置一一对应的。 由上式不难写 出第 K-1个采样时刻的控制量。 u(k)为 u(k-1)=Kpe(k-1)+T/Tie(t)+Td/Te(k -1)-e(k-2) 两式相减 u(k)=u(k) -u(k-1)=Kpe(k)-e(k-10+Kie(k)+Kde(k)-2e(k-1)+e(k-2) 式中 Ki=KpT/Ti称为积分系数。 Kd=KpTd/t称为微分系数。由于这个式子的 u(k) 对应于第 K个采样时刻的输出增量,所以称此式为增量式 PID算式,而第 K个采样时刻的控制量为 u(k)=u(k-1)+u(k) 增量式 PID算法 和位置式算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此时 u(k)仍可通过 D/A转换器作用与执行机构。但是从计算方法上,增量式算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它编程简单,对历史数据要求不高,而且可以递推使用,占用内存单元小,运算速度快。 3.2 PID 参数的整定 (一)采样周期的选择 根据采样定理,采样频率 f2fmax,但由于被控对象的物理过程及参数的变化比较复杂,致使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 fmax 很难确定,所以,采样周期的选择需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决定。 1、从系统控制品质的需求来看,希望采样周期取小些这样在连续系统 PID整定参数时可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2、从执行元件的要求来看,对于执行速度较慢的执行器,要求采样周期不能过小。 3、从对控制系统的响应快速性和抗干扰性来看,采样周期要短些。 4、当系统的纯滞后时间 与被控制对象的时间常数 Tc相比有 0。 5T时,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9 通常认为是大滞后系统,这时,选采样周期 T等于或接近 。 5、从计算的精度考虑,采样周期 不能过小,过小将使前后两次采样值反映不出差别,使调节作用减弱。 6、从微型机的工作量考虑,采样周期 T 应大些。特别是控制回路较多,计算量较大时,要使每个回路有足够的计算时间。 可见, 采样周期的选择涉及到很多因素,有些是相互制约和矛盾的。实际中需要考虑上述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和主要要求作出适当的折中。 (二) PID参数的整定 1、临界比例度法 这是一种通过临界稳定实验来整定 PID 参数的常用的工程方法之一。所谓比例度就是比例增益的倒数 =1/Kp.这一方法的步骤: ( 1)选择一个足够短的采样周期 Tmin ( 2)选用纯比例控制,给定值 作阶跃扰动,将比例度由小到大,直到系统产生等幅震荡。此时的比例度称为临界比例度,对应的震荡周期称为临界震荡周期。 2、扩充响应曲线法 这一方法适用于多容量自平 衡系统,其步骤如下: ( 1)断开控制器,在系统的开环状态下,求出阶跃响应曲线。 ( 2)在曲线的最大斜率处作切线,求得滞后时间 ,对象时间常数 Tc和放大倍数 K。 3、试凑法 试凑法是从一组初始数据出发,通过闭环运行观察系统的运行效果,根据各参数对系统本质的定性影响,反复试凑修改参数,直到结果满意为止。 PID各参数对系统品质的定性影响。 ( 1)增益 KP与系统快速性成正比,与系统的静差成反比。但 KP 过大将使系统超调过大 振 荡加剧,稳定性变坏。 ( 2)积分时间 Ti有利于减小超调和振荡。有利于系统稳定,但消除静差的过程将加长。 ( 3)微分时间 Td与系统快速性成正比,并能使超调减小,稳定性增加,但抗干扰性将变差。 根据上述结论,可按如下步骤对参数实行先比例,后积分,再微分的整定步骤。 ( 1)采用比例控制, Kp 由小变大。如果响应时间、超调、静差已达到要求,则只需用比例控制即可,并由此确定比例增益系数。 ( 2)如果静差达不到要求,则加入积分控制。 Kp 减小,例如每次减小到原来的 90%,积分时间 Ti 由大变小,反复试凑多组 Kp, Ti只从中确定合适的参数。 ( 3)如果动态特性不满足,则加入微分控制, T 由 0增大,逐步试凑多组参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10 数,从 中找出最优者。 为了减小参数试凑的盲目性,表 3.2 给出对几种常见过程变量 PID 控制参数的经验范围可作为参数试凑的初值。由表 3.2 可见,其除温度控制外,其他三种过程参数的控制一般都不用微分控制。 表 3.2 PID控制参数 被调量 特点 Kp Ti(分 ) Td(分 ) 流量 对象时间常数小,并有噪声,故 Kp较小,Ti较短,不用微分 1 2.5 0.1 1 温度 对象为多容系统,有较大滞后,常用微分 1.6 5 3 10 0.5 3 压力 对象为容量系统,滞后一般不大,不用微分 1.4 3.5 0.4 3 在 PID控制中,比例、积分、微分三部分参数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往往某一参数的减小可由其他参数的增加来补偿,所以不同的参数往往可以达到相同的控制效果。对实际应用来说,只要控制效果已达到要求,就可以确定对应的 PID参数。 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11 第 四 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择 4.1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现在可 以说单片机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世界上各大芯片制造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单片机,从 8位、 16位到 32位,数不胜数,应有尽有,有与主流 C51系列兼容的,也有不兼容的,但它们各具特色 ,互成互补,为单片机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 纵观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可以预示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大致有: 低功耗 CMOS 化 MCS-51 系列的 8031 推出时的功耗达 630mW,而现在的单片机普遍都在 100mW左右,随着对单片机功耗要求越来越低,现在的各个单片机制造商基本都采用了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 )。象 80C51 就采用了 HMOS(即高密度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 )和 CHMOS(互补高密度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 )。 CMOS虽然功耗较低,但由于其物理特征决定其工作速度不够高,而 CHMOS则具备了高速和低功耗的 特点,这些特征,更适合于在要求低功耗象电池供电的应用场合。所以这种工艺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单片机发展的主要途径。 微型单片化 现在常规的单片机普遍都是将中央处理器 (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 (RAM)、只读程序存储器 (ROM)、并行和串行通信接口,中断系统、定时电路、时钟电路集成在一块单一的芯片上,增强型的单片机集成了如 A/D转换器、 PWM (脉宽调制电路 )、WDT(看门狗 )、有些单片机将 LCD(液晶 )驱动电路都集成在单一的芯片上,这样单片机包含的单元电路就更多,功能 就越强大。甚至单片机厂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量身定做,制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单片机芯片。 此外,现在的产品普遍要求体积小、重量轻,这就要求单片机除了功能强和功耗低外,还要求其体积要小。现在的许多单片机都具有多种封装形式,其中SMD(表面封装 )越来越受欢迎,使得由单片机构成的系统正朝微型化方向发展。 主流与多品种共存 现在虽然单片机的品种繁多,各具特色,但仍以 80C51为核心的单片机占 主 流,兼容其结构和指令系统的有 PHILIPS 公司的产品, ATMEL 公司的产品和中国台湾的 Winbond 系列单片机。所以 C8051 为核心的单片机占据了半壁江山。而Microchip公司的 PIC精简指令集 (RISC)也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台湾的 HOLTEK公司近年的单片机产量与日俱增,与其低价质优的优势,占据一定的市场分额。此外还有 MOTOROLA公司的产品,日本几大公司的专用单片机。在一定的时期内,这种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12 情形将得以延续,将不存在某个单片机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走的是依存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道 路。 4.2 单片机的选择 美国 Intel公司继 1976年推出 MCS-48 系列单片机后, 1980年又推出 了 MCS-51系列高档 8位单片机。由于 MCS-51单片机是在 MCS-48的基础上推出的增强型产品,它的出现直接与 HMOS 工艺有关,并提高了芯片的集成度,因而后者比前者在性能上大为提高,增加了多种片内硬件功能,并扩展了功能单元的种类和数量。 MCS-51单片机硬件结构有如下一些主要特点: 内部程序存储器和内部数据存储器容量 输入 /输出口 MCS-51单片机内的 I/O口的数量和种类较多且齐全,尤其是它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口。 外部程序存储器和外部数据存储器寻址空间 MCS-51可对 64KB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寻 址且不受该系列中各种芯片型号的影响,而对程序存储器是内外总空间为 64KB. 中断与堆栈 MCS-51有 5个中断源,分为 2个优先级,每个中断源的优先级是可编程的,它的堆栈位置也是可编程的,堆栈深度可达 128 字节。而 MCS-48只有不分优先级的 2个中断源,且堆栈设置在片内 RAM的 16个字节的固定单元内。 定时 /计数器与寄存器区 MCS-51子系列有 2个 16位的定时 /计数器,通过编程可以实现四种工作模式。MCS-52子系列有 3个 16位的定时 /计数器。而 MCS-48只有一个 8位定时 /计数器。MCS-51 在内部 RAM 中开设了四个通用工作寄存器区,共 32 个通用寄存器,以适应多种中断或子程序嵌套的要求。而 MCS-48的内部 RAM中只有两个通用工作寄存器区,每个寄存器区包含 8 个 8位寄存器。 指令系统 MCS-51有一个比 MCS-48功能强得多的指令系统,主要表现在 MCS-51的指令系统中增添了减法、乘法、除法、比较、堆栈操作和多种位操作指令。当振荡器频率接最高 12MHZ时,大部分指令执行时间为 1s,少部分为 2s,乘除指令的执行时间也只有 4s。 布尔处理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MCS-51 的布尔处理器。它实际上是一个 完整的一个微计算机,这个一位微机有自己的 CPU ,位寄存器、 I/O口和指令集。把八位微机和一位微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13 机结合在一起是微机技术上的一个突破。一位机在开关决策、逻辑电路仿真和实时测控方面非常有效,而八位机在运算处理、智能仪表常用的数据采集方面有明显的长处。在 MCS-51系列单片机中八位机和一位机(布尔处理器)的硬件资源是复合在一起的,二者相辅相成,这是 MCS-51在设计上的精美之处,也是一般微机所不具备的。 MCS-48的内部没有布尔处理器。 综上就是 MCS-51 单片机的主要特点,显然在性能方面远远强于 MCS-48系列 。 MCS-51 的这些优良特性和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就是它为什么能迅速在我国代替TP801,Z80,MCS-48的根本原因,也是为什么 MCS-51应用热经久不衰的理由。 因此在本课题中选择 8031为核心设计控制系统硬件线路图。 4.3 单片机芯片的引脚描述 主电源引脚 VCC和 VSS VCC-(40脚 )接 +5V 电压; VSS-(20脚 )接地。 外接晶体引脚 XTAL1和 XTAL2 XTAL1( 19 脚)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这个放大器成了片内振荡器。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 HMOS单片机,此引脚应接地;对 CHMOS 单片机,此引脚作为驱动端。 XTAL2(18 脚 )接外部晶体的另一端。在单片机内部,接至上述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 HMOS单片机,该引脚接外部振荡器的信号,即把外部振荡器的信号直接接到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对 CHMOS,此引脚应悬浮。 控制或与其他电源复用引脚 RST/VPD、 ALE/PROG,、 PSEN和 EA/VPP RST/VPD(9脚 ):当振荡器运行时,在此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推荐在此引脚与 VSS引脚之间连接 一个约 8.2k的下拉电阻,与 VCC引脚之间连接一个约 10F的电容,以保证可靠的复位。 VCC掉电期间,此引脚可接上备用电源,以保持内部 RAM的数据不丢失。当 VCC主电源下掉到低于规定的电平,而 VPD 在其规定的电范围内, VPD 就向内部 RAM 提供备用电源。 ALE/PROG(30 脚 ):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 ALE的输出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 ALE 端仍以不变的频率周期性地出现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 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 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 ALE 脉冲。 ALE 端可以驱动 8个 LS型的 TTL 输入电路。 对于 EPROM型的单片机 ,在 EPROM编程期间 ,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 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14 PSEN(29 脚 ):此脚的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 .在从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期间 ,每个机器周期两次有效 .但在此期间 ,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 ,这两次有效的信号将不出现 .PSEN同样可以驱动 8个 LS型的 TTL输入 . EA/VPP(引脚 ):当 EA 端保持高电平时 ,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 ,但在 PC 值超过0FFFH 或 1FFFH 时 ,将自动转向执行外部程序存 储器内的程序 .当 EA 保持低电平时 ,则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 ,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对于常用的 8031 来说 ,无内部程序存储器 ,所以 EA脚必须常接地 ,这样才能只选择外部程序存储器 . 输入 /输出( I/O) 引脚 P0、 P1、 P2、 P3 P0口 (39脚 -32脚 ):是双向 8位三态 I/O口 ,在外接存储器时 ,与地址总线的低 8位及数据总线复用 ,能以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 8个 LS TTL负载 . P1 口 (1 脚 -8 脚 ):是 8 位准双向 I/O 口 .由于这种接口输出没有高阻状态 ,输入也不能锁存 ,故不是真正的双向 I/O 口 .P1 口 能驱动 4 个 LS TTL 负载 .对 8052、8032,P1.0引脚的第二功能为 T2定时 /计数器的外部输入 ,P1.1引脚的第二功能为捕捉、重装触发 ,即 T2 的外部控制端 .对 EPROM 编程和程序验证时 ,它接收低 8位地址。 P2 口 (21 脚 -28 脚 ):是 8 位准双向 I/O 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 ,它可以作为扩展电路高 8位地址总线送出高 8位地址 .在对 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期间 ,它接收高 8位地址 .可以驱动 4个 LS TTL负载 . P3口 (10脚 -17脚 ):是 8位准双向 I/O口 ,在 MCS-51中 ,这 8个引脚还用于专门功能 ,是复 用双功能口 .P3能驱动 4个 LS TTL 负载 . 作为第一功能使用时 ,就作为普通 I/O口用 ,功能和操作方法与 P1 口相同 . 作为第二功能使用时 ,各引脚的定义如 图 所示 . 值得强调的是 ,P3 口的每一条引脚的定义均可独立定义为第一功能的输入输出或第二功能 . 图 4.1 8031 引脚结构图 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15 4.4 单 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 4.4.1 复位电路的设计 51系列单片机通过 RST 片脚输入复位信号。当 RST保持个机 器周期高电平就是先复位操作。 CPU 测试到复位信号后在第二个机器周期执行一系列片内复位操作,并且在 RST变低前的每一个周期重复执行。 复位结束时,四个并行口( P0 P3)为全高,即可直接作第二功能使用,或作第一功能输入信号。堆栈指针( SP)设为 07H,即通用寄存器 0 区未设成堆栈,这样,寄存器 0区 R0 R7与栈区不重迭。串行口缓冲寄存器 SBUF内容不定。其他所有控制位,标志位全部为零。 按键复位操作不影响片内数据存储器( 用户 RAM) 00 7FH各单元。如果断电后再上电复位,则用户 RAM内容不确定。 RET 片脚也 是双功能的。除复位外,另一功能是在断电时,通过 RST/Vpd 片脚引入备用电源。利用这一特性,在检测到电源即将短开时,拥护系统应中断,把有关数据送到片内 RAM 保护,并在单片机正常电源 Vcc下降到操作允许极限之前把备用电源加到 RST/Vpd,单片机进入掉电运行方式,备用电源向片内 RAM 供电。这样单片机虽然不能工作,但能保存信息。当电源恢复时, Vpd 应保持到片内振荡电路开始正常工作再加 2 个机器周期以完成复位操作后才可撤消。对于一般 51系列单片机只有上述掉电运行方式,而对于 CMOS工艺制作的 51系列单片机则具有更完 善的掉电保护功能。 图 4.2 8031 与复位电路接口 4.4.2 时钟电路设计 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16 8031片内设有一个有反向放大器构成的振荡器, XTAL1和 XTAL2 分别为振荡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时钟可以有内部方式产生和外部方式产生。在 XTAL1和 XTAL2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内部振荡电路就产生振荡。定时元件通常采用石英晶体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晶体可以在 1.2MHz 到 12MHz 之间选择,电容值在 530PF之间选择,电容的大小可起频率微调作用。 XTAL1 接地, XTAL2接外部振荡器。对外部振荡信号无特殊要求, 只要保证脉冲宽度,一般采用频率底于 12MHz 的方波信号。 时钟发生器把振荡频率两分频,产生一个两相时钟信号 P1 和 P2 供时钟使用。P1在每一个状态的前半部分有效。 P2在每一个状态的后半部分有效。 时钟电路如图( 4.3)所示: 图 4.3时钟电路接口 4.5 存储器的扩展 4.5.1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MCS-51的程序存储器空间、数据存储器空间是相互独立的。程序存储器寻址空间为 64K 字节( 0000H FFFFH) ,其中 8051、 8751 片内包有 4K 字节的 ROM 或EPROM,8031片内不带 ROM.当片内 ROM不够用或采用 8031芯片时,需扩展程序存储器。用作程序存储器的器件是 EPROM和 EEPROM. 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17 程序存储器一般采用芯片 ,国内一般无条件使用掩模,也极少使用,经常使用的是芯片。 由于 MCS-51单片机的 P0口是分时复用的地址 /数据总线,因此在进行程序存储器扩展时,必须利用地址锁存器将地址信号从地址 /数据总线中分离开来。 通常,地址锁存器可使用带三态缓冲输出的八 D锁存器 74LS373或 8282,也可以使用带清除端的八 D锁存器 74LS273,地址锁存信号为 ALE 。 74LS373 和 8282都是透明的带有三态门的八 D锁存器。 当三态门的使能信号线 OE 非为低电平时,三态门处于导通状态,允许 1Q 8Q输出到 OUT1 8,当 OE非端为高电平时,输出三态门断开,输出线 OUT1 8处于浮空状态。 G 称为数据打入线,当 74LS373 用作地址锁存器时,首先应使三态门的使能信号 OE非为低电平,这时,当 G输入端为高电平时,锁存器输出状态和输入端状态相同;当 G端从高电平返回到低电平时,输入端的数据锁入 1Q 8Q 的 8位锁存器中。 当用 74LS373和 8282作为地址锁存器时,它们的锁存控制端 G和 STB可直接与单片机的锁存控制信号端 ALE相连,在 ALE 下降沿进行地址锁存,而 74LS273作为地址锁存器时,单片机 ALE端输出的锁存控制信号必须经反相器后才能连到 74LS273的 CLK端,以满足 CLK 在上升沿锁存的要求。 常用 EPROM芯片介绍 紫外线擦除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PROM 可作为 MCS-51 单片机的外部程序存储器,其典型产品是 INTEL 公司的系列芯片 2716、 2732、 2764、 27128、 27256、 27512等。这些芯片上均有一个玻璃窗户,在紫外光下照射 20分钟左右,存储器中的各位信息均变为 1,此时,可以 通过编程器将工作程序固化到这些芯片中。 2716EPROM 2716是 2K 8位的紫外线擦除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单一 +5V供电,运行时最大功耗为 252mW,维持功耗位 132mW,读出时间最大位 450ns, 24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其管脚配置如图所示。其中 A0 A10是地址线; O0 O7是数据线; CE 非是片选线,低电平有效; OE非是数据输出选通线; Vpp 是编程电源; Vcc是工作电源。 2732A EPROM 2732A是一种 4K 8位的紫外线擦除电可编程知识读存储器,单一 +5V供电,最大静态工作电流位 100mA, 维持电流为 35mA,读出时间最大为 250ns。 2732A 为 24线双列直插式封装。 2764A EPROM 2764A是 8K字节的紫外线擦除、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单一 +5V 供电,工作电流为 75mA,维持电流为 35mA,读出时间最大为 250ns, 28脚双列直插式封装。 27128A EPROM 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18 27128A是 16K 8位的紫外线擦除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单一 +5V 供电,工作电流为 100mA,维持电流 40mA,读出时间最大为 250ns, 28线双列直插式封装,各引脚含义如下: A0 A13为地址线; O0 O7为数据输 出线; CE非为片选线; OE非为数据输出选通线; PGM非为编程脉冲输入端; Vpp为编程电源。 7256 EPROM 27256是 64K 8位的紫外线擦除、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单一 +5V 供电,工作电流为 100mA,维持电流为 40mA,读出时间为 250ns, 28线双列直插式封装,其各引脚如下: A0 A14是地址线; O0 O7是数据输出线; CE非是片选线; OE非是数据输出选通线; Vpp是编程电源 27512 EPROM 27512是 64K 8位的紫外线擦除、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单一 +5V 供电,工作电流最大 125mA,维持电流 40mA,读出时间最大为 250ns。 27512为 28线双列直插式封装,各引脚含义如下: A0 A15 为地址线; O0 O7 为数据输出线; CE 非是片选线, OE 非 /Vpp 是数据输出选通 /编程电源。 图 4.4 8031与 27128 的接口图 nts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19 4.5.2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8031单片机内部具有 128个字节数据存储器, CPU对内部 RAM具有丰富的操作指令,这个 RAM区是十分珍贵的资源,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堆栈,软件标志和数据缓冲区等。但在实际应用系统中,可利用外接 RAM电路作为外部的数据存储器 。 数据存储器与程序存储器地址重叠编号使用不同的控制信号和指令,但它于I/O 口以及外围设备实行统一编址,任何扩展 I/O 口以及外围设备均占用数据存储器地址。数据存储器只使用 W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