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第3节 重力课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力的概念和力的描述、重力和弹力产生的原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方法等。本章是力学的基础,是后续学习力与运动、压强、浮力、功与功率等知识的前提,在整个初中物理力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教学的重点是力、弹力、重力的概念,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理解弹力和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的方向;难点是正确理解重力的方向,在不同情景中画出重力的示意图。在历年的中考命题中,本章主要考查力的作用效果、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等知识点,命题的形式以选择和作图为主,有时也会考查关于弹力号重力的实验探究题。学情分析: 一方面,力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和重力都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这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由于本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力、弹力和重力的概念比较抽象,这会给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课型:新授课.实验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教学物理、教学科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重力由来与重力大小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教学方法:1、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明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重心的概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让学生观察两幅图,思考:1.熟透的苹果为什么向地面下落? 2.水为什么总是往低处流?(让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从而引出重力的定义)新课:一.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G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思考:1.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吗? 2.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观察两幅图,思考:小孩和大人举起重物,他们的感受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同。举起他们的感受也不同。我们如何找出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呢? 二.实验探究: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1、提出问题: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重力的大小呢?2、学生猜想: 。3、确定研究内容: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4、学生分组设计实验:设计思路:要研究重力中量的关系,就必须测出物体的 和 。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用天平测量或从钩码上读数。然后用图象法分析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用什么工具测量重力?弹簧测力计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把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 分组实验: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重量m/kg重力G/N重力/质量根据实验数据,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并连线 根据图象分析得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 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G表示 ,单位是 ;m表示 ,单位是 ;g= 。三、重力的大小 1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 或G=mg3 g= 9.8 N/kg。它表示质量为1 kg 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 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10 N/kg。【学点训练】例题一辆汽车的质量是3 t,则这辆汽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10 N/kg)已知:m=3 t=3 000 kg ; g=10 N/kg求:G解:由重力计算公式得G = mg=3 000 kg10 N/kg=30 000N答:质量为3 t的汽车重力是30 000 N。三、重力的方向 观察与思考:图中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下落,这说明了重力的方向是什么?想想议议:如何描述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1、观察体验重力的方向:手拿橡皮擦在空中松手,观察橡皮擦的运动方向,用细线拴住橡皮擦悬挂起来,观察细线的方向。2、观察体验后回答: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时,线的方向跟物体的重力方向应该是 的。这个方向就是我们常说的“ ”的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就是 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应用:铅垂线 ;水平仪 3、建筑工人砌墙时用的重垂线就是根据 原理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想想议议:重力的方向指向哪里?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重力与质量的区别和联系:物理量质量重力区别概念方向位置对大小的影响单位符号测量工具联系四、重心阅读教材“重心”,完成下列问题:(1)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 。(2)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如: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 ,球的重心在 。 【学点训练】4、如图所示的重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五.重力的由来1、学生做教材中的“模拟引力”实验,体验一个物体绕着另一个物体运动时两者之间要有引力(靠绳子拉力提供引力)。2、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月球绕着地球转,那么,月球和地球之间是否有引力呢?只不过这种引力不需要绳子来提供而已。月球和地球之间自然存在着这种引力。3、学生阅读教材第1、2段内容,了解牛顿对上述类似现象的研究成果: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 力。4、正是因为万有引力,地球对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有引力,所以投出去的铅球会落向地面,水会从高处流向低处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我们称之为 。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课堂小结:重力重力重力的大小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由来重力的方向当堂评价方案: 1如图所示,是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的情形,则该桌面()A右边高,左边低 B左边高,右边低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B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掉下来,说明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受重力作用C抛出的石块在空中做曲线运动,说明石块在空中所受重力的方向在不断变化D将一石块竖直上抛,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3.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是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如果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和月球上称量的结果()A天平称量结果相同,弹簧测力计称量结果不同B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的结果都相同C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的结果都不相同D天平称量的结果不同,弹簧测力计称量的结果相同4. 如图所示,小钟同学在做模拟引力实验时,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请你画出橡皮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5.小民上体育课训练投掷铅球,他用力将铅球投掷出去后,若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A手的推力 B重力 C手的推力和重力 D不受力6.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7、 假如失去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河水不流动B.物体没有质量C.人一跳起来可以离开地球D.茶杯中的水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护理招聘21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新活力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招聘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祖国的过去和现在课件
- 2025河南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德尔塔病毒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贵州江口县人民医院招聘青年就业见习岗位人员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湖南省肿瘤医院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4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祖国完整课件
- 得奖的课件教学课件
- 全能答题比赛题库及答案
- 呼衰患者的肠内营养
-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课件
- 养老院护理员的岗前培训
- 微生物检验技能-细菌的生化试验
- 2025年1月上海市春季高考模拟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24年)解读
- 2024年代还款三方协议书模板范本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期中模拟检测试题(1~4单元)
- 外研版(2024)七年级上册 Unit 2 More than fun练习(含答案)
- 1.1+生命之歌高中音乐粤教花城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音乐鉴赏
- 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物流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