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诗五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复兴诗五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复兴诗五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 诗词五首 教学案1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这五首诗 2.理解词语的含义,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体会、领悟,发挥想象,进行再创造二、课前自学: 读读记记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二)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元琛齐名,合称元白。著有。白居易在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儿做。杜牧(803-853),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主张文章“以意为主”“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赋以阿房宫赋.名世, 散兼用,别开生面。诗以七绝最为出色,所作过华清宫绝句江南春山行泊秦淮赤壁等诗,语言精练, 情思含蓄,在晚唐文坛上卓然成家。著有樊川文集传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江西人吉安人),政治家,文学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元兵南侵,他浴血奋战,被俘不屈,终遭杀害。著有文山先生全集。著名作品过零丁洋正气歌等。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 ,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是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诗、文、词各体兼长,其诗善抒发感慨,纵横议论;其文摹追先秦诸子,气势充沛,笔力遒劲,表现了迥然不同的风格,著有定庵全集。张养浩(1270-1329),元代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济南)人。以写散曲著称,其散曲吟赏自然风光,歌咏隐居乐趣和仕途险恶,最有价值的是一些揭露现实、同情人民之作。有散曲云庄休闲自适小乐府。文题背景观 麦 作于元和二年(807),当时李白人周至县尉,这是他有感于当地人民贫困而写的一首讽喻诗。赤壁赤壁,三国时孙刘联军大破曹操军队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位于陆水入长江处。赤壁这首咏史诗,吟咏的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诗人因捞起沉于江底的一段戟而咦引发对赤壁之战的评论。赤壁之战,周瑜得胜是因东风之助,他的获胜是出于侥幸。倘若当时没有东风,他就会大败;大乔、小乔也会被锁到铜雀台中。诗人有感于晚唐统治者荒淫腐化,不思进取,而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过零丁洋公元1275年底,元军渡江南侵,文天祥被临危任命为右丞相抗击元军。1278年底,文天祥战败后在五坡岭被俘,元军强迫他随船追击在厓山的南宋一个皇帝。船过零丁洋是,元军统帅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写此诗以明志节。已亥杂诗本诗是诗人在1839年辞官南归和北上接家眷的往返途中所作的315首七言绝句之一。这些绝句记述了途中的见闻和对往事的回忆,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和忧愁,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风貌。本诗借落红有情,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的情怀。这是一首散曲,山坡羊是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关中大旱,张养浩到陕西办理赈灾,途经潼关,吊古伤今,写成此小令。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境内,雄踞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历代为军事要地。3、 课堂导学 第一课时 一、自学1、初读 :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 译读 : 结合注释,用现代散文诗的形式翻译本诗 3、研读:思考下列问题 (1)熟读本诗,归纳内容 (2)体会诗歌中寄予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主题 4、赏读:赏析下列名句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5、诵读感悟,直至能背 2、 自学 方法同第一首 第二课时一、自学后三首诗词,方法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