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元件最小间距.doc_第1页
电气元件最小间距.doc_第2页
电气元件最小间距.doc_第3页
电气元件最小间距.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e:2焊盘间的间距为多少,才能不发生连焊?不要太迷信此设计规范中的焊盘外沿距1mm,如果按此设计的话,那最多只能过引脚间距2.8mm以上的插座或DIPIC(设线径0.6mm,焊盘按孔径的2倍计,孔径按线径+0.3mm计),这就难为RD的了。作为工艺技术人员,应辩证评估的设计材料工艺制程成本与质量的关系,找到产品效益最佳贡献边际,不仅为WS也要为RD想。呵呵.关于焊盘外沿间距,个人认为,应有所细化,区分纯DIP(同一元件和不同元件)、纯SMD(同一元件和不同元件)、DIP/SMD混装元件(当然是不同元件)。而LZ关注的两焊盘连焊,应该是同一DIP元件相邻焊盘外沿间距。采用单面板或双面多层板(金属化孔)略有差异,有混装焊盘同时还应视WS是否采用防焊治具也有差别,其实过板方向、引脚长度甚至插件方式(MI/AI)对相同间距的连焊概率也不尽相同。以下适当经整理的相邻焊盘外沿距最小值供参考(要与相应的防连焊设计支持与工艺技术相配合才不至于连焊。表中DIP之推荐值主要适用不同元件焊盘外沿距,尽管答案LZ已找到,建议还应区分过板方向和非整齐排列,尤其是两SMD间,这里略) 此贴被wjs8848在2008-03-19 00:11重新编辑 描述: 相邻焊盘外沿距图片: PCB规范.JPG 不同类型的零件, 其焊盘间距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