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8.doc

dq079大连市某住宅楼水、暖及小区热网、热力站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dq079大连市某住宅楼水、暖及小区热网、热力站设计.rar
大连市某住宅楼水、暖及小区热网、热力站设计
刘莹莹设计图纸
刘莹莹外网及管道井设计图.dwg
刘莹莹热力站设计图.dwg
刘莹莹给排水设计图.dwg
刘莹莹设计图纸目录.dwg
刘莹莹采暖设计图.dwg
刘莹莹设计说明书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1200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11-11 上传人:QQ28****1120 IP属地:辽宁
6
积分
关 键 词:
毕业设计
资源描述:
dq079大连市某住宅楼水、暖及小区热网、热力站设计,毕业设计
内容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33 4、热负荷汇总如下 1) 、住宅楼 1 5层各房间热负荷汇总于下表 房间号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热负荷 (w) 870.4 765.7 1303.0 3337.9 915.3 1360.6 737.8 房间号 110 111 112 114 115 116 117 热负荷 (w) 820.3 737.8 880.2 1072.6 3651.6 224.9 825.1 房间号 118 119 120 121 122 124 125 热负荷 (w) 737.8 820.3 127.1 3345.2 808.2 825.1 737.8 房间号 126 127 128 129 130 热负荷 (w) 1319.3 218.4 1359.9 3345.2 127.1 2) 、顶层各房间总热负荷汇表如下 房间号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热负荷 (w) 987.2 981.3 1540.1 4192.0 1174.0 1656.3 1718.2 房间号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热负荷 (w) 73.9 73.9 1057.4 865.8 1138.9 117.0 1120.8 房间号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热负荷 (w) 4449.6 308.1 1062.2 865.8 1057.4 228.7 4106.3 房间号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热负荷 (w) 1103.9 107.3 1062.2 865.8 1556.4 325.7 1655.6 房间号 629 630 热负荷 (w) 4106.3 228.7 3) 、 整个住宅楼每户热负荷汇于下表: 15 层 A 户负荷 (w) 15 层 B 户负荷 (w) 15 层 C 户负荷 (w) 15 层 D 户负荷 (w) 9889.2 7387.4 6663.7 7932.8 6 层 A 户负荷 (w) 6 层 B 户负荷 (w) 6 层 C 户负荷 (w) 6 层 D 户负荷 (w) 12396.9 9057.6 8531.6 9800.7 4) 、住宅楼各单元层总负荷汇表如下: 一单元 15 层各层热负荷( w) 二单元 15 层各层热负荷( w) 三单元 15 层各层热负荷( w) 四单元 15 层各层热负荷( w) 17276.6 14596.5 21454.5 18332.3 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34 5) 、住宅楼各单元负荷及整个住宅楼总负荷汇表: 一单元热负荷 (w) 二单元热负荷 (w) 整个住宅楼总热负荷 (w) 107837.5 91314.8 199152.3 6) 、住宅楼采暖单位面积热指标 由:宅楼总的热负荷 Q=199152W 住宅楼的总面积为: 2749.2 2m 则:采暖热指标为: 62W/ 2m 1.2采暖系统形式的选择及确定 1.2.1采暖系统 形式 的选择 本设计依据建筑物楼层高度、建筑布局的特点,设计的要求以及时代的发展决采 用分户热计量的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下供下回垂直式双管系统。 随着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采暖供热由社福利转为商品已将成为必然。 1999 年在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里的有关政府已有明文规定新设计的住宅建筑其采暖系统必须具有分户控制、分户计量、按户收费的功能,同时为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要求,采暖系统做到能够分时调节这一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住宅集中供暖系统分户热计量和计费,可以用三句话加以概括:势在必行,难 度较大,在积极进行试点同时要充分挖掘现实的节能潜力。 实施按户用热计量的室内系统形式,采用每户一个热量表的方案,需要改变传统的室内供暖的制式,以“共用的供回水立管和分户独立系统相结合”的新制式,来取代传统的、上下层贯通的单管或双管系统制式。此种新的系统制式,十分有利于解决困扰我们已久的集中供暖系统垂直失调问题。 ( 1)垂直双管系统发生垂直失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同立管的各层散热器是相互并联的环路,散热器阻力占立管总阻力的比例较小,再加以各层散热器的自然作用压力值不同且在整个供暖期内是变量。解决的办法无非是增大 散热器组阻力,以抵消垂直失调因素,列如设置高阻阀或恒温阀等,但上述阀门的高阻力特性是相对的,对每组散热器负荷较小的住宅而言,较高的局部阻力系数形成的阻力值有限。为此,须根据每一组散热器处的剩余水头对高阻阀逐一进行预调锁定。第一,这是难以操作的;第二,高阻阀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35 较小的水流通道难以避免堵塞;第三,除对总体供热过量的建筑能有调节作用外,对多数总体供热不足的建筑,预调锁定也难以确保。 ( 2) 垂直单管式系统发生失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设计的保守等因素造成散热面积偏大而致使上热下冷。虽然由于单管式系统各层散热器是同一环路,相 对于垂直双管式系统有较好的水力稳定性,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散热面积偏大很难避免。 ( 3)由入户总阀门、热量表和较长的户内管系等环节组成的分户独立系统阻力,约可达 50kpa以上,远大于传统垂直双管制式单组散热器的阻力,共用供、水立管的阻力和自然作用压力值相对较小,如在严格进行水力平衡计算的基础上,在配以适当型式的入户总阀门,完全可避免垂直失调。 现代的建筑节能技术提高了能量利用率,用最少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迅速增长的健康和舒适的需求,并提出了能源需求侧管理技术( DSM) ,用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来取得最大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使建筑节能技术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就是属于( DSM)技术中的一种。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是一种利用建筑物内部地面进行供暖的系统 。它以不高于 60的热水作热媒,将加热管埋设在地板中加热。 该系统以整个地面作为散热面,地板在通过对流换热加热周围空气的同时,还与四周的围护结构进行辐射换热,从而使围护结构表面的温度升高,其辐射换热量约占总换热量的 50%。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即能高效地使用各种地品味能源,达到节能的效果,又具有室内温度均匀、温度梯度小、脚感温度高、卫生条件高、热舒适性好 等特点,是一种减少建筑能耗提高热舒适性的理想供暖系统。可靠性、舒适性与卫生性已经在诸多工程中得到了验证。同时,卫生学研究表明人体的足部对环境的冷暖变化最为敏感,而足部保温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采用地板辐射采暖这种设计是利用上升热气流本身的作用来保证房间活动区域内温度均匀分布,从而将冷风渗透对舒适性的干扰降到最低程度,故其被认为是当今较为理想的供暖方式。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涌现出众多新型管材,加上国外低温热水地板供暖技术的引进,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在城市住宅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采 用,并且颇受市场青睐。 综上所述,我选用分户热计量的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下供下回式供暖系统。而楼梯间因为热负荷很小,并且热量问题较多,故本设计楼梯间不采暖。 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36 1.2.2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基本构造 1.2.3地暖材料的选择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技术,早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外就已开始选用,到了七十年 代发达国家开始广泛应用。我国也在五、六十年代就有科研人员开始了此项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并在人们大会堂、华侨饭店等项目中进行了应用。改革开放以来,地板辐射采暖技术发展迅速, 1985 年我国吉林省延边地区从韩国引进了此项技术; 1987 年在河北省石家庄会议大厦引进了芬兰交联聚乙烯管地板采暖设备。最近,随着国家“以塑代钢”产生政策的推广,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是一种将加热管埋置于混凝土埋管层中,使 4060 的低温热水在管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面,是表面温度上升 至 25 29 左右,然后通过辐射和部分对流供暖方式向室内散热的一种采暖方式。 1、 对地板辐射采暖用管材的基本要求为: ( 1)管材的长期耐静液压强度:管材应保证在使用条件下,具有不低于 50年的预期使用寿命。 ( 2)管材的耐热氧老化寿命:在工作温度和压力下,管材的耐热氧老化预期寿命不低于 50年。 ( 3)管材最高和最低使用温度:一般要求管材能够在 70 条件下长期使用;在北方寒冷地区,应考虑管材的低温催化化 温度,一般要求管材材料的低温催化温度低于当地冬季可能出现的最低气温 度 。 PEX 管 墙面 地面装饰材料 豆石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楼板 聚苯乙烯保温板 塑料管卡 边角膨胀材料 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37 ( 4) 管材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要高, 提高传热效果。 ( 5) 气体阻隔性:为防止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管壁进入加热系统腐蚀锅炉,常在塑料管材表面复合上一组阻隔材料。 ( 6) 化学稳定性 :管材应对热媒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特别是对集中供热地区 要考虑水中软化剂的活性。 ( 7) 管材的柔韧性:由于铺设使管材呈 S型、 回 字型、直列型, 要求管材的许用弯曲半径不能太大。 ( 8) 管材的内壁应光滑不易结水垢。 ( 9) 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目前 ,国内用于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管材主要有交联铝塑复合( XPAP)管、聚乙烯( PB)管、交联聚乙烯( PE-X)、无规共聚聚丙烯( PP-R)管。其中,PP-R管只是 PP-C管的一种类型,改性聚丙烯( PP-C)管可分成三类:均聚聚丙烯( PP-H)管、嵌段共聚聚丙烯( PP-B)管、无规共聚聚丙烯( PP-R)管 ,其中 PP- H 管、 PP-B管不能输送介质,不能作为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加热管。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四种主要管材性能,详见下表。 用于地板辐射采暖的几种常用管材性能对比 项目 PE-X PP-R XPAP PB 密度( g/cm3) 0.94 0.89 1.3 0.93 导热系数 (w/m.k) 0.35 0.23 0.45 0.22 线膨胀系数 (mm/m.k) 0.205 0.18 0.026 0.13 维卡软化点( ) 123 140 123 113 耐高温性能 最高使用温度 95, 可短期承受 110 103 以下 耐低温性能 低温脆化温 度为 -70 低温脆化温度为 -10 低温脆化温度 -70 低温脆化温度 -70 低温抗冲击性 优 较差 优 优 抗冻性 优 较差 一般 优 试验环应力( MPa) ( 95 ,100h) 4.4 3.5 般 6.0 弯曲难易性 良好 弯曲 R较大 一般 良 好 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38 气体阻隔性 一般 一般 最好 一般 连接方式 机械 热熔 机械 机械或 热容 由表中可知,表中所列的管材均能满足地板辐射采暖的要求,从综合性上看,PE-X和 PB管性能较佳,从经济上考虑 PE-X管更具市场竞争性,故而本设计选用交联聚乙烯管( PE-X)管作为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管材。 查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设计 其:公称外径 DN20 mm 外径公差 0.30 mm 最小壁厚 1.5 mm 壁厚公差 0.40 mm PEX管以盘管方式供 货,长度小于 100m/盘。 填充层厚度为 60,填充层下部设有隔热层。 2、 绝热板材宜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其物理性能应符合 : ( 1) 密度不应小于 20 kg/ m3 ( 2) 厚度不宜小于 25 mm ( 3)压缩应力不应小于 100KPa ( 4)吸水率不应大于 4 ( 5)氧指数不应小于 32 3、 为 增加绝热板材的整体强度,并便于安装和固定加热管绝热板材 表面可别做以下处理: ( 1)敷有真空镀铝聚酯面层 ( 2)敷有玻璃布基铝薄面层 ( 3)敷设低炭钢丝网 1.2.4管道敷设及管材选 择 底层供回水干官引入管,各单元供回水立管均采用无缝钢管,管径大于 32mm用焊接,小于 等于 32mm用螺纹连接,无缝钢管耐压强度高,金属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住宅采暖引入管敷设在底层地沟内,地沟深度为 0.5m,各单元采暖立管敷设在管道井内, 并采用橡胶泡沫壳保温。 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39 1.3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 1.3.1设计参数 1、供回水温度不宜超过 60,本设计选用 50 /40 的供回水温度;供回水温差不大于10。同一热源输配系统的各房间应按相同的水温计算。 2、压力:采用集中热源时的热媒工作压力不宜大于 0.8MPa。 3、流速:加热管内热媒流速不应小于 0.25m/s,不超过 0.5m/s。 同一集配装置的每个环路加热管长度应接近,一般不超过 100m,最长不能超过120m,供回水阀门以后(含阀门、加热管和热媒集配装置等构件)的系统阻力不宜大于 30KPa。 1.3.2各房间盘管间距的确定 低温热水辐射采暖地板的散热量,包括地板向房间的有效散热量 Q1和向下层(包括地面层向土壤)传热的热损失量 Q2。 1、单位地板面积所需有效散热量 q1按下式计算 111QQq FF ( w/) 式中: Q1 房间所需有效散热量( w) F1-房间地板有效散热面积( ) a-家具和其他覆盖物的遮挡修正系数; a 0.8 下面以 101 房间为例来计算房间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 111QQq FF 8 7 0 .4 1 3 8 .20 .8 7 .9 2 ( w/) 2、其他房间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 列表如下( 1 5 层) 房 间 号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热 负 荷 ( w) 870.4 765.7 1303.0 3337.9 915.3 1360.6 1336.3 有效面积() 6.3 10.1 11.1 39.9 12.1 13.8 17.9 热负荷 /单 位 (w/ ) 138.2 75.8 117.4 83.7 75.6 98.6 74.7 管 间 距 ( m) 2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房 间 号 110 111 112 114 115 116 117 热 负 荷 (w) 820.3 737.8 880.2 1072.6 3651.6 224.9 825.1 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40 有效面积 ( ) 11.1 6.9 12.1 13.8 37.3 3.9 11.1 热负荷 /单位 (w/ ) 73.9 106.9 72.8 77.7 97.9 57.7 74.3 管 间 距 (m)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房 间 号 118 119 120 121 122 124 125 热 负 荷 (w) 737.8 820.3 127.1 3345.2 808.2 825.1 737.8 有效面积 ( ) 6.9 11.1 4.7 35.5 13.8 11.1 6.9 热负荷 /单位 (w/ ) 106.9 73.9 27.0 94.2 58.6 74.3 106.9 管 间 距 (m)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房 间 号 126 127 128 129 130 热 负 荷 (w) 1319.3 218.4 1359.9 3345.2 127.1 有效面积 ( ) 11.1 5.0 13.8 35.5 4.7 热负荷 /单位 (w/ ) 118.9 43.7 98.6 94.2 27.1 管 间 距 (m) 300 300 300 300 300 3、顶层各房间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列表如下: 房 间 号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热 负 荷 (w) 987.2 981.3 1540.1 4192.0 1174.0 1656.3 1718.2 有效面积 ( ) 6.3 10.1 11.1 39.9 12.1 13.8 17.9 热负荷 /单位 (w/ ) 156.7 97.2 138.8 105.01 97.0 120.0 96.0 管 间 距 (m) 150 300 200 300 300 250 300 房 间 号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热 负 荷 (w) 73.9 1057.4 865.8 1138.9 117.0 1120.8 4449.6 有效面积 ( ) 3.5 3.5 11.1 6.9 12.1 5.5 13.8 热负荷 /单位 (w/ ) 21.1 21.1 95.3 125.5 94.1 21.3 81.2 管 间 距 (m) 300 300 300 250 300 300 300 房 间 号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热 负 荷 (w) 4449.6 308.1 1062.2 865.8 1057.4 228.7 4106.3 有效面积 ( ) 37.3 3.9 11.1 6.9 11.1 4.7 35.5 热负荷 /单位 (w/ ) 119.3 79.0 95.7 125.5 95.3 48.7 115.7 管 间 距 (m) 250 300 300 250 300 300 300 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41 房 间 号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热 负 荷 (w) 1103.9 107.3 1062.2 865.8 1556.4 325.7 1655.6 有效面积 ( ) 13.8 5.0 11.1 6.9 11.1 5.0 13.8 热负荷 /单位 (w/ ) 80.0 21.5 95.7 125.5 140.2 65.2 120.0 管 间 距 (m) 300 300 300 250 200 300 250 房 间 号 629 630 热 负 荷 (w) 4106.3 228.7 有效面积 ( ) 35.5 4.7 热负荷 /单位 (w/ ) 117.3 48.7 管 间 距 (m) 300 300 4、因本设计采用 50 /40 ,故仅列平均水温 45 的各项参数于下表。 地板向房间的有效散热量 平均水温( ) 室温( ) 下列 管道 间距()条件下的地板散热量( w/) 300 250 225 200 175 150 125 100 45 15 127 140 148 155 163 171 178 186 18 114 126 134 139 146 153 160 166 20 105 116 122 128 135 141 147 153 22 96 106 112 117 123 129 135 140 24 87 96 101 107 111 117 122 128 将 各房间单位面积 热负荷计算结果与上表中的地板散热量比较,得出盘管间距。查交联管地板辐射供暖设计应用简介知,当管间距是 100 300 时,盘管沿围护结构外墙间距 120 150 。 1.3.3接 分 集水器管径的确定 : 查低温热水地板辐 射采暖快速水力计算表知,为便于排出管内的空气,加热管内的热水流速不应小于 0.25 0.5m/s之间每一个环路的阻力不宜超过 3 104Pa. 根据 PE-X 塑料管道水力计算表知,选用公称外径 20 的管子即可 , 故知接分 集水器的管径为 20 。 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42 1.4、系统水利计算 设计热水供暖系统,为使系统中各管段的水流量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流进各散热器的水流量符合需要,就要进行管路的水力计算。 室内热水供暖管路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和方法: 1、 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确定各管段的管径。 2、 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各管段的管径,确定系统所必需的循环作用压力。 3、 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管径和该管段的允许压降,确定通过该管段的水流量。 1、 水力计算基本公式: ( 1) 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 p= py+ pj=R l+ pj pa 式中: py计算管段的沿程阻力损失, pa pj计算管段的局部阻力损失, pa R每米管长的沿程阻力损失 pa m L管段长度 ( 2)管段 的局部阻力损失: pj v2 2 pa 式中: 管段中总的局部阻力系数 分水器各部位名称 1.放风阀 2.分水器 3.供水 4.回水 5.膨胀带 6.卡钉 7.球阀 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43 v2 2 动压 pa 2、水利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1)、在轴侧图上,进行管段编号,立管编号并注明各管段的热负荷和管长。 2)、确定最不利环路。 3)、计算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 根据经济比摩阻大致为 60 120 Pa/m 来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首先,根据各管段的热负荷,求出各管段的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G=0.86Q/(t g t h ) /h 式中 : Q - 管段的热负荷, t g -系统的设计供水温度, t h -系统的设计回水温度, 4)、根据流 量和比摩阻,查供热工程附录 4 1,选择最接近比摩阻的管径。将查出的 d 、 R 、和 G值列于下表中。 5)、确定长度压力损失,将每一管段 R 与 l相乘,列于水力计算表中。 6)、确定局部阻力损失:首先确定局部阻力系数,根据系统图中管路的实际情况,列出各管段局部阻力管件名,利用附录 4 2,将其阻力系数值记于表中,将各管段总局部阻力系数列于下表中。最后,利用附录 4 3,根据管段流速,查出动压头值,求出局部阻力。 7)、求出管段的压力损失。 8)、求各立管的不平衡率,不平衡率应在 15 15之间。 本设 计中,住宅楼共设两组供回水立管,每单元一组,每组供回水管每层引出两支供回水管。 各立管的水力计算表如下: A单元立管 管段 1 2 3 4 5 6 7 负荷 Q( w) 107838 90561 73284 56007 38730 21456 12397 流量 (Kg/h) 9274 7788 6302 4817 3331 1845 1066 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44 管径 DN(mm) 70 70 70 50 50 40 25 流速 v (m/s) 0.74 0.61 0.50 0.61 0.50 0.40 0.50 比摩阻 R 107.53 73.16 49.80 103.37 69.03 61.44 98.23 管段 8 9 10 11 12 13 负荷 Q( w) 21456 38730 56007 73284 90561 107838 流量 (Kg/h) 1845 3331 4817 6302 7888 9276 管径 DN(mm) 40 50 50 70 70 70 流速 v (m/s) 0.40 0.50 0.61 0.50 0.61 0.74 比摩阻 R 61.44 69.03 103.37 49.80 73.16 107.53 B单元立管 管段 1 2 3 4 5 6 7 负荷 Q( w) 91315 76718 62121 47524 32927 18332 10365 流量 (Kg/h) 7853 6598 5342 4087 2832 1577 891 管径 DN(mm) 70 70 50 50 40 32 25 流速 v(m/s) 0.61 0.51 0.69 0.53 0.60 0.44 0.40 比摩阻 R 73.16 62.86 130.08 76.07 137.19 88.63 90.23 管段 8 9 10 11 12 13 负荷 Q( w) 18332 32977 47524 62121 76718 91315 流量 (Kg/h 1577 2832 4087 5342 6598 7853 管径 DN(mm) 32 40 50 50 70 70 流速 v(m/s) 0.44 0.60 0.53 0.69 0.51 0.61 比摩阻 R 88.63 137.19 76.07 130.08 62.86 73.16 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45 2、住宅楼给排水部分 住宅给排水是住宅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 满足人们舒适的卫生条件促进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保障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住宅给排水是的完善程度,是建筑标准等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们生活水平舒适度的体现。 住宅给水的任务是将室外城市给水管网的水,按照建筑生活、生产、消防的需要合理的分配到各用水点。它保障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进行。住宅排水的任务是,把住宅内部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废水),排到室外排水系统中去。住宅楼给排水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1住宅给水系统设计计算 2.1.1 给水系统的组成及任务 1、 住宅内部 给水系统的任务:根据用户用水量、水压的要 求,将水由城市给水管网输送到装置在室内的各种配水器具。 2、给水系统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1) .引入管 引入管是室外给水管网与室内给水管网之间的联络管段,也称进户管。即建筑总进水管。 2) .水表节点 水表节点是指引入管上设置的 水表及前后设置的阀门、泄水装置的总称。其安装标准见国家标准图。 3) .管道系统 管道系统是指建筑内部给水 平 或垂直干管、立管、支管等。 4) .给水附件 给水附件指管路上的闸阀等各式阀类及各式配水龙头、仪表等。 2.1.2.住宅给水系统的相关计算 1、住宅楼给水部分所需压力 建筑给水 系统的压力,必须能将需要的水量输送到建筑物内的最不利点的用水设备处,并保证有足够的流出水头。 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46 给水系统所需水压,根据建筑给排水公式 2-1 计算 H=H1+H2+H3+H4 ( Kpa) 式中 : H建筑给水系统所需总水压, KPa H1最高最远配水点与室外引入管起点的标高差, KPa H2计算管路水头损失, KPa H3计算管路最高最远点的流出水头, KPa H4水流通过水表的水头损失, KPa 2、给水设计秒流量的计算 设计秒流量,即为建筑内卫 生器具按配水最不利情况组合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 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是用水时间集中,用水设备使用集中,同时给水百分数高的建筑可采用经验法,直接以卫生器具数量。额定流量和同时给水百分数,计算设计秒流量,公式如下: Qg = q0 n0 b 式中 : Qg计算管段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 L/s) q 0同一类型的一个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 L/s) n 0同一类型卫生器具数量 b卫生器具同 时给水百分数 2) 对于 用水时间较长,用水设备使用不集中 , 同时给水百分数随卫生器具数量增加而减少 的建筑, 计算公式如下: Qg = 0 2 Ng + K Ng 式中 : Ng 计算管段的给水当量总数; , k 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 , k 可按建筑给水给水工程表 3-5 选用,一般对于普通住宅, =1.02, k=0.0045; 对于商场, =1.5, k=0。 由于该设计中,为住宅 楼 给排水设计,属于此种情况, 故 采用第二种方法比较合适,采用 上述 公式进行计算 给水设计秒流量 。 由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表 2-1 查取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支管管径及流水水头,汇表如下: nts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毕业设 计说明书 47 建筑给水给水工程表 2-1 查取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支管管径及流出水头。 给水配件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dq079大连市某住宅楼水、暖及小区热网、热力站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1200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