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4页)
编号:51204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20.87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11-11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6
积分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 资源描述:
-
DZ023基于MODEM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 内容简介:
-
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目前, 在我们国家的各个领域, 有成千上万的感应器、检测器、智能仪表或其他设备在现场运行, 出于实时监测和控制、增强企业内部管理等原因, 许多测控系统需要把现场采集的数据传送给远方的监控机或服务器(一般为PC 机) , 他们之间的数据交换一般通过RS232 串行口或RS485 网络来实现, 但是RS232 接口传输距离只有几十米, 即使转换成工业485 网络接口, 传输距离也只有一千多米。利用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 , 通过Modem 可以不受距离限制传送数据。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成本低, 可靠度高的远程数据监测系统。远程数据采集和下位机系统控制是工业测控系统的主要任务。在这些系统中由单片机或PLC 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由系统机完成数据的汇总、查询、统计、报表等综合处理。本设计属于远程监控研究领域,目的在于使用计算机和单片机通过Modem和现有的公共电话网组成开放式远程监控系统,完成远程数据的采集、传输以及远程设备的控制。系统由前端数据采集器、远程通信子系统和终端监控计算机三部分构成,设计中使用8051单片机作前端数据采集控制器核心元件,可实现八个开关量、八个模拟量的数据采集以及八个输出开关量的控制。前端数据采集控制器经外置Modem、电话线与远程计算机通信,能实现多点数据的采集和设备控制。终端监控计算机接收远程前端数据采集器传送的数据,利用计算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及分析。该部分软件使用Visual Basic6.0语言编写,利用数据库管理接收数据,可进行数据的动态显示、查询报表和备份,对超限数据可进行声光报警显示。关键词:远程监控;数据采集;串口通信AbstractCurrently, each realm in our nation, have thousands sensor, detector, the intelligence appearance or other equipmentseses to circulate on the spot, proceed from solid hours monitor and control and strengthen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inner part management etc. reason, many measure to control the system demand collect on the scene of data deliver to the supervision machine or server( general is PC machine)s of the far-away place, datas between they exchange to go the or network of RS485s through a RS232 string generally to carry out, but the RS232 connect to deliver the distance to only have several ten meters, even converting the industry 485 networks connect, delivering the distance to also only have several thousand meters.Make use of public exchange the telephone net( PSTN), pass the Modem and can be free from the distance restrict transmission data.According to this we designed a kind of cost low, the credibility high long range data monitor system.The long range data collect is main mission that the industry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system with the next machine system control.Be completed the spot data by a machine or PLC to collect and prepare the processing in these systems, complete the data to gather, search, statistics from the system machine, comprehensive processing of etc. of statement.This scheme is belong to the study field of the remote monitoring. This open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was integrated with MCU computer, Modem and present PSTN. It can access to remote data acquisition, transmission and remote control.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is system, the front data acquisition equipment, PSTN and monitoring terminal computer. With the MCU8051, the front data acquisition equipment can collect 8 off-on signals and 8 analogue signals and control 8 off-on output signals. The front data acquisition equipment can communicate with remote computer via Modem and telephone wire. The monitoring terminal computer receive the data from the front data acquisition equipment, process , save and analyze the data using computer. The software was developed using Visual Basic6.0. It can receive data using the database, display the data dynamically, search table and make copy, give a acoustooptical alarm for beyond limited data.Key Words:Remote monitor;The data acquisition;An oscular of correspondence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绪 论V第1章 整体设计方案11.1 系统组成框图11.2 整体开发11.2.1、整体方案11.2.2、硬件电路设计数据采集原理21.3 系统简述21.3.1 前端数据采集器21.3.2 终端监控计算机31.3.3 远程通信网3第2章 前端数据采集器硬件电路设计42.1 硬件电路组成原理42.2 Modem 接口电路42.3 硬件电路方案选择52.4 主要器件说明52.4.1 8位串行AD转换器ADC083252.4.2 X5045看门狗92.4.3 MAX232芯片122.4.4 TC4051B八选一电子开关152.4.5 74LS595带锁存移位寄存器15第3章 系统软件设计173.1 程序流程框图及说明173.1.1 8051单片机主程序流程框图及说明173.1.2监控计算机主程序流程框图及说明233.2 Visual Basic 6.0实现远程通信的软件编程方法233.2.1 AT指令简介253.2.2 MSComm控件的属性和事件273.2.2 用MSComm 控件实现远程通信的方法333.3 监控计算机主操作界面说明353.3.1主操作界面353.3.2操作主界面功能简介35结 论37致 谢38参 考 文 献39绪 论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现代电信网络中大量采用了远端模块和新的接入技术。实现全球化的制造不但要进行企业间管理信息层面的连接,有时还需要对远程设备进行监控,信息的交换深入到设备层面,从而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全方位的融合。远程设备监控包括设备的远程数据采集、设备控制系统的远程调试和配置、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设备的远程维护。远程数据传输的方式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每一种方式都有它的长处和不足,因而就有不同的应用选择和市场定位。总体上看,有线方式较无线方式可靠性高、传输容量大,无线方式较有线方式灵活方便。目前国外的远程通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使用Modem和公共电话网构成的远程通信系统已经向标准化、系列化发展。在国内一些生产厂家已经研制开发了很多类似的产品,从总体上看,在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其发展趋势将是形成一种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产品,以便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利用MODEM进行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远程低速通讯具有很多优点:首先,通信距离可以扩展到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只要电话线路质量较好通信距离基本不受限制;其次,MODEM通信利用电信部门的电话线路和交换网络,不需要单独布线,不需亲自维护,尽管需交纳一定的月租费用,但仍节省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再者,在不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线路可以作为普通的电话线路用于语音通信或收发传真等,一线多用;最后,利用MODEM通信速率最高可达50 kbps 左右(取决于线路质量) ,可以满足大多数设计要求,而且MODEM本身技术成熟、性能可靠、价格也不高。使用成品的调制解调器还可以避免通信接口的设计调试过程,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1) 整套系统的功能现场采集数据能够实现远程传输;现场采集数据出现异常能够自动传送终端监控计算机;终端监控计算机能随时接收现场数据并进行记录、备份以便查阅和报表输出,同时根据收到的现场异常数据能够发出相应的声光报警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终端监控计算机能够对现场采集数据进行手动或自动定时巡检;终端监控计算机可以对现场数据报警上、下限进行远程参数设置。(2) 本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前端数据采集器解决前端开关量、模拟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问题,重点解决前端采集器控制Modem进行远程通信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问题及数据保存问题。终端监控计算机解决终端监控计算机数据的接收和处理,重点解决终端监控计算机控制Modem进行远程通信的软件编程问题以及对接收数据的声光报警、写入数据库、数据的查询报表输出等处理问题。整套系统通信的软件、硬件联调问题- V -第1章 整体设计方案整套系统由前端数据采集器、远程通信电话网和终端监控计算机三部分构成。1.1 系统组成框图 整套系统方框图如图1-1所示。图1-1 系统组成框图Fig. 1-1 Block diagram of system components1.2 整体开发1.2.1、整体方案 电话线 现场部分 电话线监控部分 监控中心(pc机)Modem前端数据采集传输控制MODEM图1-2 整体流程图Fig. 1-2 Whole flow chart 1、中间部分:由电话线组成的通讯子网。2、监控中心:利用计算机对现场部分采集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及分析。该部分用V设计,以实现对端口、数据和数据库进行操作及进行报警,是维护人员能及时对方生故障的机器进行维修。3、现场部分:利用8051单片机、25045看门狗、热敏电阻和电压、电流传感器对电压、电流和温度及离子感烟器、玻璃破碎探测器、探针型浸水变送器和开关等器件组成的单片机系统对现场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监测,出现事故则利用Modem和通讯子网上传到监控机报警以便及时维修。4、通讯部分:使用内部的通讯子网进行通讯以减低成本。1.2.2、硬件电路设计数据采集原理前端数据采集传输控制器的核心部分是单片机,我们采用的是51系列中的8051单片机,这个单片机共有40只引脚,还需外加振荡器和看门狗电路。这里我们为什么要采用单片机而不采用PLC或可编程逻辑器件呢?原因就是单片机应用的时间比较长,技术相对成熟,无论从编制程序还是从设计经验上来讲,都比较成熟。而且他的成本很低。在电源的选择上: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用+5VDC电压;电流检测器用+15VDC和-15VDC电压,且功率为30W。 1.3 系统简述1.3.1 前端数据采集器解决前端开关量、模拟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问题,重点解决前端采集器控制Modem进行远程通信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问题及数据保存问题。 前端数据采集器设有八个开关量输入通道、八个模拟量输入通道以及八个开关量输出通道,使用89C52单片机,可完成对输入开关量、模拟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及远程传输功能,对输出开关量信号可实现远程控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工作电源:220VAC20%,50Hz。模拟量输入通道:8路输入,输入信号0 5V DC,采用ADC0832 8位A/D转换。开关量输入、出通道:8路输入和输出,开关量输出带负荷能力为250VAC,10A。1.3.2 终端监控计算机解决终端监控计算机数据的接收和处理,重点解决终端监控计算机控制Modem进行远程通信的软件编程问题以及对接收数据的声光报警、写入数据库、数据的查询报表输出等处理问题。终端监控计算机使用P4 计算机,用户操作系统使用Visual Basic6.0语言编写,具有窗口型工作界面,全中文提示,易于掌握。终端监控计算机可对前端数据采集器送来的采集数据进行处理,由于使用数据库存储管理数据。数据操作能力强,可方便地进行数据显示、查询报表和备份,便于管理和操作。终端监控计算机可对异常数据进行声光报警处理,系统主机无论处于任何状态,当发生报警时,自动切换到报警状态,发出报警显示并备份报警信息。终端监控计算机可以对前端数据采集器进行远程参数设置及远程设备控制。1.3.3 远程通信网使用现有的公用电话网或内部电话网,减少了架线过程,使用MODME与公用电话网或内部电话网组成的通讯系统进行通讯,具有可靠性高,通信成本低的特点。对于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使用内部电话网,可使运行成本大大降低。第2章 前端数据采集器硬件电路设计2.1 硬件电路组成原理本系统采用CPU为89C51的单片微机,89C51本身带有2K的内存储器,可以在编程器上实现闪烁式的电擦写达几万次以上,比以往惯用的8031CPU外加EPROM为核心的单片机系统在硬件上具有更加简单、方便等优点,而且完全兼容MCS 51系列单片机的所有功能。该单片机系统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使用ADC0832 和4051完成八路模拟信号的A/D变换,用X5045看门狗完成系统复位、看门狗及设定参数的存储任务,开关量输出使用可控硅固态开关,干扰小,带负荷能力强。通信部分使用MAX232接口芯片完成单片机与串口的电平转换,串口接外置调制解调器(Modem),调制解调器与电话线连接,完成数据的接收和发送。硬件电路组成原理框图如2-1图所示: 电 源 8051 单片机 晶 振 X5045 看门狗 八路开关量输入 ADC0832 TB4051B 八路模拟量输入八路开关量输出 74LS595 DB9RA/ F MAX232 MODEM 图2-1 硬件电路组成框图Fig. 2-1 Block diagram of hardware circuit2.2 Modem 接口电路 MSM 7512 调制解调芯片与电话线的接口电路由600600 的音频变压器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外围电路组成, 具体如图2-2 所示:图2-2 Modem的接口电路Fig. 2-2 The circuit of Modeminterface MSM 7512 调制解调芯片的XD (发送数据输入端) 和RD (Modem 接收串行数据输出端) 的电平均与TTL 电平兼容, 他与单片机的串行口TXD 和RXD 直接连接。接收信号时M SM 7512 作解调器, 发送信号时作调制器。AOG端接P113 口, 置为数字“0”, 使模拟发送信号幅度为典型值- 4 dBm; 单片机的P114 和P115 端口分别连MOD2 和MOD1, 以选择工作模式; P116 连RS, 控制M SB7512 发送或接受信号; 本系统中M SM 7512 工作在半双工模式,发送数据时,MOD2、MOD1 和RS 均为低电平, 接收数据时, MOD2 为低电平, MOD1 和RS 为高电平; P117 接CD, 确定接收的信号和应答信号是否有效。2.3 硬件电路方案选择硬件电路方案选择主要考虑在满足设计性能指标的同时尽量降低成本,前端数据采集器的核心部分采用8051单片机,因为8051单片机应用时间比较长,技术相对成熟,无论从编写程序还是从设计经验上讲,都比较成熟。而且成本很低,同时又能满足设计要求。A/D转换使用8位分辨率的ADC0832串行三端口器件,一般条件下可以满足要求,使用串行三端口器件可以节省单片机的I/O端口。电源部分使用变压器加7805三端稳压器的方法,能够满足硬件电路供电要求。2.4 主要器件说明2.4.1 8位串行AD转换器ADC0832A/D转换采用的是ADC0832,其引脚结构如图2-3所示。 图2-3 ADC0832引脚说明Fig. 2-3 ADC0832 Explanation of the pins表2-1 ADC0832的引脚说明Tab. 2-1 ADC0832 Explanation of the pinsCS片选端DI数据输入端CH0模拟量输入端DO数据输出端CH1模拟量输入端CLK时钟输入端GND接地端VCC电源输入端ADC0832是8位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它有两个可多路选择的输入通道。串行输出可配置为标准移位寄存器或微处理器接口,其多路器可由软件配置为单端或差分输入,差分的模拟电压输入可抑制共模电压,但输入的基准电压不可调整大小,在内部已经连到Vcc。1、ADC0832的特点(1)、8位分辨率;(2)、8脚DIP封装;(3)、易于和微处理器借口或独立使用;(4)、单5V供电,输入电压0 -5V DC;(5)、多路选择的双通道,可单端或差分输入选择;(6)、串行数据连接,与单片机连接最少只需三根线;(7)、与TTL/MOS输入/输出信号兼容;(8)、转换时间位100S;(9)、总非调整误差为1LSB;(10)、正常工作的温度在0至70。2、转换原理在8051微处理器的作用下,ADC0832的启动和转换可以由软件自由控制。参照图2-4的ADC0832的工作时序图:图2-4 ADC0832的工作时序图Fig. 2.-4 ADC0832 work cycle time diagram1、其转换过程是:(1)片选 置CS为低方能启动转换,使所有逻辑电路使能。此时,DO端为高阻,DI端等待指令。CS在整个转换过程中必须置为低。ADC0832多路器控制逻辑表如表2-2所示:表2-2 ADC0832多路器控制逻辑表Tab. 2-2 Many roads of ADC0832 machine controls the logic watch多路器地址通道口SGL/DIFODD/EVENCH0CH1LL+LH+HL+HH+(2)起始 紧接着使DI端输出第一个逻辑高,表示起始位。ADC0832的输入培植在多路器寻址时序中进行。多路器地址通过DI端移入转换器。多路器地址选择模拟输入通道,也决定输入是单端输入还是差分输入。若输入是差分的,要分配输入通道的极性。另外在选择差分输入模式时,极性也可以选择。输入通道的两个输入端的任一个都可以作为正极或负极。DI端的数据移入多路器地址移位寄存器是在每个始终的上升跳变时发生的,因此每次向DI端置入一位数据时,在CLK端输出一个从0到1的跳变。所以在向DI端置入起始位时,由8051向CLK端输出ADC0832一个转换周期的第一个脉冲。(3)配置 紧接的两位是ADC0832的配置位。在连续的两个时钟的上升跳变沿,两个配置位移入移位寄存器,即由8051向CLK端输出ADC0832一个转换周期的第二、第三个脉冲。第一位0表示单通道差分输入,1表示双通道单极性输入;第二位表示单通道差分输入时的极性选择或者是表示双通道单极性是的通道选择。(4)转换 当启始位、两位配置位移入地址移位寄存器后,转换便开始。同时DI端转为高阻状态,DO端脱离高阻状态,为输出数据做准备。由此可见,ADC0832的DI端只在多路器寻址时被检测,此时DO端为高阻状态,在转换过程中DO端脱离高阻状态,此时DI端和多路器的移位寄存器是关断的。因此,DI和DO端可以连在一起,通过一根线连到处理器的一个双向I/O口进行控制。(5)读取 第三个脉冲之后,接着由8051向CLK端输出第四个脉冲,在第四个脉冲下降沿,处理器即可读取DO端的一位数据。然后以此类推,分别读取以下几位,即第4至第11个脉冲,共读8为数据:d7d6d5d4d3d2d1d0。ADC0832在输出端以最高位(MSB)开头的数据流后,又以最低位(LSB)开头重输出一遍数据流,最低位共用。如果你需要可以接着向CLK端输出第12至19个脉冲,可读取7位数据:d1d2d3d4d5d6d7,如果你不需要,可以省去底12至19个脉冲,直接结束这一次转换周期,即置CS高电平。2、ADC0832的51汇编程序编写方法首先拉低片选端(CS),在时钟的上升沿由数据输入端(DI)送三位命令字。加一个空时钟,在下一个时钟的下降沿开始读取数据位,每个数据位先送进位C,然后使用.带进位的循环左移,8个时钟后,将存放在累加器A中的转换结果存放在指定的内存中。转换结束后,将片选端(CS)置高。2.4.2 X5045看门狗图2-5是X5043的逻辑框图,它把四种常用的功能:电源上电复位、看门狗定时器、电压监视和E2PROM组合在单个封装之内,这种组合降低了系统成本并减少了对电路空间的要求。看门狗定时器对微控制提供了独立的保护系统。图2-5 X5043的逻辑框图Fig. 2-5 X5043 logic frame diagram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在可选的超时周期(timeout interval)之后,X5043 RESET信号作出响应。其中X5043提供高电平的RESET信号。此外,在电源上电时,X5043也能提供复位信号,以满足微处理器上电复位的要求。当Vcc降低到转换点(VTRIP)以下时,系统复位,复位一直确保到Vcc返回且稳定为止。X5043的寄存器部分是CMOS的4096位串行E2PROM。它在内部按5128来组织,具有10万次写入次数,100年数据储存。X5043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具有简单的三总线工作的串行外设接口SPI(Serial Perpheral Interface)和软件协议,与微处理器的接口电路十分方便。利用 X5045 低 Vcc 检测电路,可以保护系统使之免受低电压状况的影响。当 Vcc降低到转换点以下时,系统复位。复位一直确保到 Vcc 返回且稳定为止。1、引脚结构X5045引脚结构及如图2-6所示。图2-6 X5045引脚说明Fig. 2-6 X5045 Lead the feet elucidationX5045的引脚说明和指令分别见表2-3和表2-4,X5045包括一个8位指令寄存器。它可通过SI输入来访问,数据在SCK上升沿由时钟同步输入。所有指令、地址、数据都以MSB(最高有效位)在前的方式传送。表2-3 X5045的引脚说明Tab. 2-3 X5045 Explanation of the pins符号功能符号功能CS芯片选择输入SI串行输入SO串行输出SCK串行时钟输入WP写保护输入RESET复位输出Vss地Vcc电源电压表2-4 X5045的指令Tab. 2-4 X5045s Instruction 指令名指令格式操作WREN00000 110允许写操作WRDI00000 100禁止写操作RDSR00000 101读状态寄存器WRSR00000 001写状态寄存器READ0000AS 011从所选地址的存储器阵列中读出数据(A8为高位地址)WRITE0000AS 010把数据写入所选地址的存储器阵列 2、25045存储器的作用从X5043 E2PROM存储器阵列读数据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把CS位拉至低电平以选择芯片。8位的读(READ)指令被发送到X5043,其后是要读存储器的低8位地址;在发送了读指令和地址之后,所选定的存储器单元的数据被移出到SO线上。继续提供时钟可接着读出在下一地址的存储器中储存的数据。在每一个数据字节移出后,字节地址自动增量至下一个较高的地址。向X5043 E2PROM存储器阵列写入数据的过程比较复杂,首先把CS拉至低电平以选择芯片。接着发出“允许写操作”(WREN)指令,然后WREN指令由时钟同步送入X5043,在指令的所有8位被发送之后,必须接着使CS变为高电平。如果发出WREN指令后不把CS变为高电平而继续操作,那么写操作将被忽略。伺候再把CS 拉至低电平发出WRITE指令,低8为地址接着要写的数据,即最少为24个时钟操作。X5043还包括一个8位的状态寄存器,RDSR和WRSR指令提供对状态寄存器的访问,状态寄存器的格式如表2-5所示:表2-5 X5045的状态寄存器 Fig. 2-5 The X5045 appearance deposits the machine7654321000WD1WD0BL1BL0WELWIP2.4.3 MAX232芯片由于计算机串口的输出电压为9V,而单片机的输出电压为+5V,两者之间的电平不匹配。因此,用单片机经串口通信时要通过MAX232进行电平转换。MAX232在EIA/ TIA2232E 标准串行通信接口中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们具有功耗低、工作电源为单电源,外接电容仅为0. 1 或1F 、采用双列直插封装形式、接收器输出为三态TTL /CMOS 等优越性, 为双组RS2232 接收发送器, 工作电源为+ 5V , 波特率高, 仅需外接0. 1F 或1F 的电容。MAX232是一种双组驱动器 / 接收器,片内含有一个电容性电压发生器以便在单5V电源供电时提供EIARS-232-C接口电平。每个接收器将EIARS-232-C电平输入转换为5V TTL/CMOS电平。这些接收器具有1.3V的典型门限值及0.5V的典型迟滞,而且可以接收30V的输入。每个驱动器将TTL/CMOS输入电平转换为EIARS-232-C电平。MAX232的工作温度范围为0至70,MAX232I的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85。MAX232的引脚及芯片结构原理如图2-7和图2-8所示。图2-7 MAX232引脚Fig. 2-7 MAX232 Explanation of the pins图2-8 MAX232芯片的结构原理图Fig. 2-8 MAX232 Explanation of configuration1、引脚说明(1)、C1+,C1-:倍压器电容接入端,接0.1F电容;(2)、C2+,C2-:电压反相器电容接入端,接0.1F电容;(3)、V+:升压电容接入端,对+5V接0.1F电容;(4)、V- :极性变换电容接入端,对地接0.1F电容;(5)、T1in、T2in:TTL/CMOS电平输入端,接单片机输出端口;(6)、T1out、T2out:EIARS-232-C电平输出端,接串口端口;(7)、R1in、R2in:EIARS-232-C电平输入端,接串口端口;(8)、R1out、R2out:TTL/CMOS电平输出端,接单片机输出端口。2、MAX232和单片机和RS-232的连接T1in、T2in可直接接TTL/CMOS电平的MCS-51单片机串行发送端TxD;R1out、R2out可直接接TTL/CMOS电平的MCS-51单片机串行接收端RxD;T1out、T2out可直接接PC机的EIARS-232-C串口的接收端RxD;R1in、R2in可直接接PC机的EIARS-232-C串口的发送端TxD。本设计中使用单片机控制Modem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需要使用TXD、TRD、CD和DTR四个端口,其中CD载波信号由Modem发送给单片机,作为单片机发送、接收数据的依据,只有线路上有载波的条件下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DTR信号由单片机发送给Modem,作为Modem初始化的使能信号。单片机的TXD信号送串口的RXD端口,RXD端口接收串口TXD发送的数据,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电路原理图如图2-9所示。图2-9 MAX232电路原理图Fig. 2-9 MAX232 Principle diagram of the electric circuit2.4.4 TC4051B八选一电子开关TC4051B为16引脚CMOS的八选一电子开关,其引脚结构如图2-10所示。图2-10 TC4051B引脚说明Fig. 2-10 TC4051B Explanation of the pins1、引脚说明(1)、A,B,C:为通道选择端口;(2)、COM:为输出端口用来连接被选通道;(3)、VDD:为电源接脚,接+5VDC;(4)、0 7:为八个输入通道,接八个输入信号;(5)、INH:为通道禁用端口,当INH为高电平时,禁用通道选择,正常使用时应将此脚接地。(6)、VEE、VSS :为接地端。2、TC4051B作用本设计中TC4051B完成八个模拟量的分时转换,某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模拟量进行转换,通道的选择由单片机通过软件编程控制。3、工作原理首先由单片机置A、B、C选择通道,如选择“0”通道,单片机控制A、B、C置“0”,选择“7”通道,单片机控制A、B、C置“1”,其它通道依次类推。2.4.5 74LS595带锁存移位寄存器74LS595是带有锁存功能的八位移位寄存器,可以完成串行数据转换并行数据的功能。由于具有锁存功能,所以用74LS595做开关量的输出能够保证在不改变输出开关量时输出不变。74LS595只需三条控制线就可完成八个输出开关量的控制,在单片机I/O端口紧张的情况下,使用74LS595可以节省单片机的端口I/O,本设计中,使用74LS595控制八个输出开关量,开关量数据由74LS595的数据端输入。开关量输出电路原理图如图2-11所示。图2-11 开关量输出电路原理图Fig. 2-11 Principle diagram of the off-on signal output circuit 74LS595具有三态和锁存功能,14脚SI为串行输入端,11脚SCK为移位寄存器时钟输入,可接串行通讯口TXD端,12脚RCK为锁存寄存器时钟输入,上升沿锁存,13脚为三态输出控制端,为低电位时数据输出。显示采用静态方式,这样的优点是软件设计比较简单,CPU没有必要频繁的为了显示服务。利用串行通讯口RXD通过74LS595输出显示的字段,等4为显示完了以后,再进行锁存输出,前两位显示计时的分、后两位显示总计时的秒。计时、分、秒的工作采用TO定时器工作与中断方式,建立一个中断服务程序,在内部RAM单元的7DH中放计时的分钟数,7EH中放计时的秒值。第3章 系统软件设计本设计中,8051单片机软件使用汇编语言编写,采用结构化设计,由开关量、模拟量采集模块、采集数据与设定值比较模块、数据发送/接收通信模块,X5045操作模块及输出开关量控制模块等主要部分组成。使用汇编语言可以提高代码的运行效率,在没有过多的复杂运算条件下,汇编语言是最佳的选择。上位监控计算机软件使用Visual Basic6.0语言编写,主要包括数据的接收/发送通信模块、参数超限时的声光报警模块、数据库操作模块、打印报表模块等部分组成。3.1 程序流程框图及说明3.1.1 8051单片机主程序流程框图及说明 单片机主程序流程框图参见图3-1,由以下主要部分构成。1、系统初始化系统初始化包括ADC0832初始化,Modem 初始化,设定波特率,DTR有效等内容。ADC0832初始化要把片选端和时钟端置低,为A/D转换作准备,Modem 初始化用来完成拨号方式选择,振铃响多少次自动摘机,是否回应指令,是否返回结果码以及是否打开扬声器等操作。Modem 初始化工作由单片机向Modem写入相应的AT指令完成。设定波特率是为保证通信中接收/发送数据的正确性,本设计中使用9600波特率,与监控计算机波特率相同。DTR有效是保证单片机对Modem操作有效的前提。2、读X5045中设定数据系统检测参数的上下限报警设定值保存在X5045的存储器中,在系统初始化完成后,由单片机将设定值读入单片机的内存中,单片机完成参数检测任务后,将测量值与设定值比较,以便决定是否发送数据。3、系统参数测量系统参数测量用来完成开关量、模拟量的检测,对于开关量,直接检测开关量接入的端口。对于模拟量,首先由单片机控制4051选择通道,然后调用A/D转换子程序,进行A/D转换,转换结果存入单片机内存中。参数测量子程序流程框图参见图3-2。(1)数据发送子程序数据发送子程序用来完成系统测量参数的发送任务,有两种情况下单片机要启动数据发送程序。当系统测量参数超过设定值时,既出现非正常情况下,发送测量参数到远程监控计算机,以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远程监控计算机在手动或自动查询时,发送上传测量参数指令。N N 主程序入口 ADC0832初始化,MODEM 初始化,设定波特率,DTR有效(低) 读X5045中设定数据 调参数测量子程序 CD(载波)? 参数超限 ? Y Y 发送成功 ? 摘机,拨号,CD有效发送数据 Y N 摘机、拨号、接收数据 接收成功 ? Y N 接收数据处理、挂机 图3-1 单片机主程序流程框图Fig. 3-1 Block diagram of the MCU main program选择通道调A/D转换子程序存转换结果开关量测量参数测量子程序入口八个通道转换完毕?存测量结果退出参数测量子程序NY图3-2 参数测量子程序流程框图Fig. 3-2 Block diagram of the parameter measurement subroutine(2)发送子程序发送子程序完成系统测量参数的发送工作,由单片机使用AT指令控制Modem完成摘机、拨号等操作。用单片机控制Modem发送数据步骤如下:摘机操作:由单片机向Modem发送摘机指令“ATH1”,完成Modem的摘机操作。汇编子程序如下:ZJCX: MOV SBUF,#41H ;A JNB TI,$ CLR TI MOV SBUF,#54H ;T JNB TI,$ CLR TI MOV SBUF,#48H ;H JNB TI,$ CLR TI MOV SBUF,#31H ;1 JNB TI,$ CLR TI MOV SBUF,#0DH ; JNB TI,$ CLR TI RET拨号操作由单片机向Modem发送拨号指令“ATDT+电话号码”,完成Modem的拨号操作。如前端数据采集器接入Modem的内部电话号码为“3191”,汇编子程序如下:BHCX: MOV SBUF,#41H ;A JNB TI,$ CLR TI MOV SBUF,#54H ;T JNB TI,$ CLR TI MOV SBUF,#44H ;D JNB TI,$ CLR TI MOV SBUF,#54H ;T JNB TI,$ CLR TI MOV SBUF,#32H ;3 JNB TI,$ CLR TI MOV SBUF,#31H ;1 JNB TI,$ CLR TI MOV SBUF,#39H ;9 JNB TI,$ CLR TI MOV SBUF,#31H ;1 JNB TI,$ CLR TI MOV SBUF,#0DH ; JNB TI,$ CLR TI RET等待线路上的载波(CD)信号拨号成功后,不能马上发送数据,因为此时Modem还没有进入在线状态,判断Modem是否在线的方法是检测载波信号,只有检测到载波信号后,表明前端数据采集器的Modem与远程监控计算机的Modem连接成功,可以发送数据。发送数据单片机向Modem写入数据,由Modem经电话线将数据发送至远程监控计算机,数据发送成功后,由远程计算机向Modem发送挂机“+ATHO”指令,使Modem进入命令状态,完成数据的发送任务。(3)数据的接收用来接收远程监控计算机发来的数据,分两种情况:接收远程监控计算机查询下位机的检测参数,此时远程监控计算机发“F”,单片机接收到“F”后,调发送子程序,发送数据;远程监控计算机发送输出开关量,以代码“K”表示,单片机接收到“K”后,接收输出开关量。数据接收子程序如图3-3所示。接收子程序入口摘 机NCD(载波)?Y接 收“F”?接 收“K”?发送数据,挂机接 收 数 据Y控制18开关量,挂机接收设定数据Y退出接收子程序N图3-3 数据接收子程序流程框图Fig. 3-3 Block diagram of the data receiving subroutine3.1.2监控计算机主程序流程框图及说明使用Modem进行远程通信,除了通信所需的硬件、线路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相关的通信软件。尽管市面上有许多商品通信软件,但很多情况下商品通信软件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要。因为大多数的通用通信软件都使用一种定制模式,虽然可以完成收发文件等众多功能,但还是不能满足系统开发的需要。比如在开发一个远程监控系统上位机软件时,通常需要对接收数据进行动态图象显示以及声光报警等处理,同时还要把接收到的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以便报表和查阅。这种情况下采用通用的通信软件就不行了,需要开发自己专用的通信软件。此外,目前商业通信软件价格偏高,还会使系统的成本增加。过去,开发串口通信软件对于一般的开发人员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而现在Visual Basic 6.0中,由于有了MSComm控件,使串口通信变得非常容易。在Visual Basic 6.0专业版和企业版中,为方便软件开发人员编写串口通信程序,Visual Basic 6.0把串口通信对底层的操作封装在MSComm控件中,开发人员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引用MSComm控件后,只要进行简单的属性设置和相应事件的处理,就可以编写出具有专业水平的串口通信软件。1、监控计算机主程序流程框图监控计算机主程序流程框图如图3-4所示。2、监控计算机主程序说明监控计算机主程序主要由 初始化、参数显示报警、数据发送/接收及数据库操作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初始化和数据发送/接收部分的编程原理和前端数据采集器单片机编程原理相同。参数显示报警部分使用Shape1图形控件,借助Timer1定时器控件完成参数的动态显示。数据库操作部分使用Data1控件,借助Access数据库,完成数据库的查询、报表、备份等操作。3.2 Visual Basic 6.0实现远程通信的软件编程方法使用Modem和电话线完成数据的远程传输,关键技术是如何控制Modem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其中包括单片机和计算机控制Modem两部分,不论是单片机还是计算机,都是使用AT指令来完成控制Modem任务的。本设计中,使用AT指令控制Modem完成初始化、自动摘机挂机、数据的接收和发送等操作。同时在远程监控计算机的操作平台上,使用Visual Basic6.0 企业版自带的MSComm串口通信控件完成通信中的数据收发操作。主程序入口MODEM 初始化,通信参数设定,DTR有效发送数据事件 ?数据库操作?CD(载波)?YN参数显示自动摘机、自动接收数据,挂机,数据写库,显示站点信息,动态显示数据并进行声光报警调数据库操作(查询、报表、备份)过程调发送数据过程YYNN图3-4监控计算机主程序流程框图Fig. 3-4 Block diagram of the main program of monitor computer3.2.1 AT指令简介九十年代初,AT命令仅被用于modem操作。由于没有控制移动电话文本消息的先例,因此开发了一种叫SMS Block Mode的协议,通过终端设备(TE)或电脑来完全控制SMS。AT命令在此基础上演化并被加入GSM 07.05标准,以及之后的GSM 07.07标准。PC机通过数据通信设备(Modem)通信中,计算机一端称为数据终端设备(DTE),调制解调器一端称为数据通信设备(DCE),PC机串行通信的硬件连接方式分为零Modem连接和Modem连接。零Modem连接:直接用电缆将两台PC机连接起来的方式,前面介绍的串口通信方式就属于零Modem连接。零Modem连接用于距离15m内两台PC机之间的连接,通信距离较短。Modem连接:通过数据通信设备以及Modem之间的电话网(或专线)将两台PC机连接起来的方式。由于使用电话线作为传输线路,因此,用Modem连接方式通信不受距离和位置的限制,可以远距离传输数据。Modem工作有命令和在线两种状态。1、命令状态是指通信线路上的两个Modem还没有建立起连接的状态。处于命令状态下的Modem会把PC机发往串口的信息当成指令来执行。因此,在命令状态下,PC机可通过串口向Modem发送指令对其进行初始化、设置和操作。2、在线状态是指通信线路上的两个Modem建立起连接后的状态。在Modem连接方式中,TXD和RXD信号线用于计算机和Modem间传输数据信息;RTS从计算机端发送信号到Modem,表示希望把数据传给Modem。若Modem能接收这个数据,它将发送CTS信号给计算机;DTR从计算机端发送信号到Modem,表示计算机已作好通信准备,Modem将DTR信号作为初始化信号,然后给计算机回送数据设置就绪信号DSR;当本地Modem接收到远地Modem的呼叫时,则发送RI信号给计算机;Modem应答呼叫后,发送数据载波检测CD信号到计算机,表示已建立连接。上述过程虽然复杂,但都是由Modem和计算机间自动完成的。一旦本地Modem与远方Modem建立连接,Modem即自动进入在线状态,此后双方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了。由在线状态转为命令状态要通过计算机向Modem发送转换指令来实现。计算机要通过AT指令控制Modem工作。AT指令集是由美国Hayes公司制定的数据传输通信接口,目前已成为全球通用标准,任何与Hayes兼容的Modem都可接受这些指令。有了AT指令,Modem从最基本的音量控制到复杂的内置参数改变,都可以由计算机经串口发送指令来完成。传送AT指令给调制解调器时,要遵循以下规则:每个AT指令字符串的最后必须加上回车符Chr(13),否则调制解调器将不执行传送过来的指令。AT 注意代码。AT 为命令前缀,告诉调制解调器正在输入一条命令或命令序列,它可以作为除 A/(重复)和 + (退出)命令外所有命令的前缀。单独输入,如果调制解调器已准备好接收命令,只输入 AT 会使它发出确定的响应。A/ 重复上一条命令。A/ 使调制解调器重复上一条命令,例如重拨一个电话号码。刚执行完毕的命令会保存在命令缓冲区中,直到输入 AT 或关闭电源。上述方法均可清除缓冲区并使 A/ 命令无效,因为已没有命令让调制解调器重复。没有必要输入或AT,因为它们和上一条命令一起保存在命令缓冲区中。AT指令可以一个一个地发送,也可以合成一个字符串后再发送。用字符串发送时,总长度不能超过40个字符。而且所有的AT指令字符必须一律是大写或小写。附录A 列出了常用的AT指令集。 3、用MSComm1控件向Modem发AT指令对Modem初始化: MSComm1.Output=ATE0Q1M0S0=5 & Chr(13)表示不回应指令、不返回结果码、关闭扬声器、振铃响5次后摘机。拨号: MSComm1.Output = ATDT & Text1.Text & Chr(13) Text1.Text中为电话号码。摘机: MSComm1.Output = ATH1 & Chr(13)。挂机: MSComm1.Output = +,ATH0 & Chr(13) 。 转为命令模式,暂停2秒后挂机。3.2.2 MSComm控件的属性和事件VB 5.0/6.0的MSComm通信控件提供了一系列标准通信命令的接口,它允许建立串口连接,可以连接到其他通信设备(如Modem)、还可以发送命令、进行数据交换以及监视和响应在通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错误和事件,从而可以用它创建全双工的、事件驱动的、高效实用的通信程序。MSComm 控件通过串行端口传输和接收数据,为应用程序提供串行通讯功能。MSComm控件在串口编程时非常方便,程序员不必去花时间去了解较为复杂的API函数,而且在VC、VB、Delphi等语言中均可使用。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l(以下简称MSComm)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简化Windows下串行通信编程的ActiveX控件,它为应用程序提供了通过串行接口收发数据的简便方法。具体的来说,它提供了两种处理通信问题的方法:一是事件驱动(Eventdriven)方法,一是查询法。1、MSComm控件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MSComm控件提供下列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事件驱动方式和查询方式。(1)事件驱动方式事件驱动通讯是处理串行端口交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在事件发生时需要得到通知,例如,在串口接收缓冲区中有字符,或者 Carrier Detect (CD) 或 Request To Send (RTS) 线上一个字符到达或一个变化发生时。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利用 MSComm 控件的 OnComm 事件捕获并处理这些通讯事件。OnComm 事件还可以检查和处理通讯错误。所有通讯事件和通讯错误的列表,参阅 CommEvent 属性。在编程过程中,就可以在OnComm事件处理函数中加入自己的处理代码。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程序响应及时,可靠性高。每个MSComm 控件对应着一个串行端口。如果应用程序需要访问多个串行端口,必须使用多个 MSComm 控件。(2)查询方式查询方式实质上还是事件驱动,但在有些情况下,这种方式显得更为便捷。在程序的每个关键功能之后,可以通过检查 CommEvent 属性的值来查询事件和错误。如果应用程序较小,并且是自保持的,这种方法可能是更可取的。例如,如果写一个简单的电话拨号程序,则没有必要对每接收一个字符都产生事件,因为唯一等待接收的字符是调制解调器的“确定”响应。MSComm控件有30个属性,1个事件。在30个属性中,真正用于通信的属性不到10个,这些属性和事件可以从VB6.0的联机帮助中找到它的全部资料。这里简述主要属性及事件。以下用MSComm1表示在窗体上设置的MSComm控件的名称。2、通信参数设置(1)CommPort属性语 法:MSComm1.CommPort=Value作 用:设置/返回通讯使用的串口号。数据类型:Integer取 值:Value = 1,2, 表示串口COM1,COM2,(缺省值为 1)。在设计时,value 可以设置成从 1 到 16 的任何数,但是如果用 PortOpen 属性打开一个并不存在的端口时,会产生“无效的端口号”错误。说 明:必须在打开端口之前设置 CommPort 属性。(2)Settings属性 语 法:MSComm1.Settings=Value作 用:设置或返回通信参数,通信参数包括波特率、奇偶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格 式:BBBB,P,D,S数据类型:String取 值:Value=BBBB,P,D,SBBBB 为波特率,下列为合法的波特率设置值。110,300,600,1200,2400,9600(缺省),14400,19200,28800,38400,56000,128000,256000。P 为奇偶校验(不区分大小写),下列为合法的奇偶校验位。E-偶数校验(Even); M-标记(Mark); N-无奇偶校验(缺省);O-奇数校验(Odd); S-空格(Space)。D 为数据位数,下列为合法的数据位。4,5,6,7,8(缺省)。S 为停止位数,下列为合法的停止位。1(缺省),1.5,2。MSComm控件Settings属性的缺省值是9600,N,8,1,表示波特率为9600bps,没有奇偶校验位,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3)PortOpen属性 ( 打开/关闭端口 )语法:MSComm1.PortOpen=Value作用:打开或关闭通讯串行端口,在设计时无效。数据类型:Boolean型。取 值:True/False。说 明:设置 PortOpen 属性为 True 打开串口,设置为 False 关闭串口并清除接收和传输缓冲区。当应用程序终止时,MSComm 控件自动关闭串行端口。在打开串口之前,确定 CommPort 属性设置为一个合法的端口号。如果 CommPort 属性设置为一个非法的端口号,则当打开该端口时,MSComm 控件产生错误。另外,串行端口设备必须支持 Settings 属性当前的设置值。如果 Settings 属性包含硬件不支持的通讯设置值(如停止位设为3),在设计时就会产生“无效的属性值”错误。(4)OutPut属性 ( 发送数据 )语 法:MSComm1.OutPut=Variant作 用:向输出缓冲区写数据流并将数据发送出去。该属性在设计时无效,在运行时为只读。数据类型:Variant型取 值:要传输的文本数据或二进制数据。说 明:传输文本数据时,应将String型数据放入Variant变量,传输二进制数据(即按字节)时,应将Byte型数组数据放入Variant变量。正常情况下,如果发送ASCII 字符串,可以以文本数据的形式发送。如果发送包含嵌入控制字符、Null 字符等数据时,要以二进制形式发送。(5)SThreshold 属性语 法:MSComm1.SThreshold =Value作 用:设置或返回发送缓冲区中允许的最小字符数。该属性和MSComm 控件的 OnComm 事件有关联,详细的解释将放在OnComm 事件中。数据类型:Integer型取 值:发送缓冲区中允许的最小字符数说 明:若设置 Sthreshold 属性为 0(缺省值),数据传输事件不会产生 OnComm 事件。若设置 Sthreshold 属性为 1,当传输缓冲区完全空时,MSComm 控件产生 OnComm 事件。如果在传输缓冲区中的字符数小于 value,CommEvent 属性设置为 comEvSend,并产生 OnComm 事件。comEvSend 事件仅当字符数与 Sthreshold 交叉时被激活一次。例如,如果 Sthreshold 等于 5,仅当在输出队列中字符数从 5 降到 4 时,comEvSend 才发生。如果在输出队列中从没有比 Sthreshold 多的字符,comEvSend 事件将绝不会发生。3、接收数据(1)Input属性语 法:MSComm1.Input=Variant作 用:从接收缓冲区中接收数据并将数据读入应用程序中。该属性在设计时无效,在运行时为只读。数据类型:Variant型数 值:接收缓冲区中收到的数据。说 明:接收文本数据时,读入的数据为String型。接收二进制数据时,读入的数据为Byte型数组数据。只有在串口打开的条件下,才可以使用Input、OutPut属性。(2)InBufferCount属性 语 法:MSComm1.InBufferCount=Value作 用:返回接收缓冲区中已传到但还未取走的字符个数,该属性在设计时无效。数据类型:Integer型取 值:未取走的字符个数。说 明:InBufferCount是指已接收,并在接收缓冲区等待被取走数据的字符数。可以把InBufferCount 属性设置为 0 来清除接收缓冲区。不要把该属性与 InBufferSize 属性混淆,InBufferSize 属性用来设置整个接收缓冲区的大小。(3)RThreshold 属性 语 法:MSComm1.RThreshold =Value作 用:设置或返回在接收多少个字符数时,产生OnComm 事件。与SThreshold 属性相同,该属性也和MSComm 控件的 OnComm 事件有关联,详细的解释将放在OnComm 事件中。数据类型:Integer型取 值:说明在产生 OnComm 事件之前要接收的字符数说 明:当接收字符后,若 Rthreshold 属性设置为 0(缺省值)则不产生 OnComm 事件。设置 Rthreshold 为 1,接收缓冲区收到每一个字符都会使 MSComm 控件产生 OnComm 事件。4、状态控制(1)DTREnabled属性语 法:Mscomm1.DTREnabled=Value作 用:设置在通讯时是否使 DTR 信号有效。由本方控制,表示本方准备就绪,可以接收数据。数据类型:Boolean型。取 值:True(有效)/False(无效)。说 明DTREnable 属性设置为 True,在端口被打开时DTR线设置为高电平(开),当端口被关闭时 DT R线设置为低电平(关)。DTREnable 设置为 False时,DTR线始终保持为低电平。在使用Modem远程通信时,DTR线设置为高才能摘机通信,DTR线设置为低可以用来完成挂机操作。(2)RTSEnabled属性语 法:Mscomm1.RTSEnable=Value作 用:设置是否使 RTS线有效。由本方控制,用以请示对方是否允许发送数据。数据类型:Boolean型。取 值:True(有效)/False(无效)。说 明:当 RTSEnable 设置为 True,在端口打开时,RTS线设置为高电平,端口关闭时,设置为低电平。RTS信号主要用于 RTS/CTS 硬件握手。5、OnComm事 件MSComm 控件只有一个OnComm事件,在这个事件中包含了十七个通信过程中诸如错误处理、管脚状态以及接收/发送缓冲区状态等必要的事件处理过程。OnComm事件用属性CommEvent的十七个值来区分不同的触发事件,无论何时当 CommEvent 属性的值变化时,就产生 OnComm 事件,标志着有一个通讯事件发生了。本设计利用OnComm事件完成数据的自动接收任务。CommEvent属性取值及含义:CommEvent是OnComm事件的属性,取值分两种,分别代表不同的触发事件。事件示例框架代码如下:Private Sub MSComm1_OnComm()Select Case MSComm1.CommEvent 错误Case comEventBreak 收到中断信号(1001)Case comEventCDTO CD超时 (1007)Case comEventCTSTO CTS超时(1002)Case comEventDSRTO DSR超时(1003)Case comEventFrame 帧错误(1004)Case comEventOverrun 数据丢失(端口超速)(1006)Case comEventRxOver 接收缓冲区溢出(1008)Case comEventRxParity 极性错误(1009)Case comEventTxFull 发送缓冲区已满(1010)Case comEventDCB 检索端口、设备控制块时的意外错误(1011) 事件Case comEvCD CD 线状态发生变化(5)Case comEvCTS CTS 线状态发生变化(3)Case comEvDSR DSR 线状态发生变化(4)Case comEvRing RI(振铃)线状态发生变化(6)Case comEvReceive 接收缓冲区有RThreshold属性设置的字符数(2)Case comEvSend 发送缓冲区有Sthreshold属性设置的字符(1)Case comEvEOF 输入数据流中发现文件结束标志(EOF)(7)End SelectEnd Sub如果是一页,单面打印;否则双面打印。如果双面打印,先打印正面,然后,修改页边距:左边距为2厘米,右边距为3.5厘米,再打印背面。3.2.2 用MSComm 控件实现远程通信的方法1、数据的发送用MSComm 控件控制Modem完成数据发送,如果使用了自动摘机功能,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拨号: 使用MSComm1控件的Output属性向Modem发送拨号指令,程序代码为MSComm1.Output = ATDT & Text3.Text & Chr(13)其中,Text3.Text文本控件中存放电话号码。(2)检测载波(CD)信号。(3)检测载波信号有效,发送数据。以下是数据发送的完整代码。Dim timel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MSComm1.Output = ATDT & Text3.Text & Chr(13) 拨号 timel = Timer Do While Timer - timel 0 Then timel = Timer While Timer - timel 0.5 DoEvents Wend Text2.Text = MSComm1.Input MSComm1.Output = +,ATH0 & Chr(13) 转为命令模式,暂停2秒后挂机 End If MSComm1.RThreshold = 1 End SelectEnd Sub3.3 监控计算机主操作界面说明3.3.1主操作界面监控计算机软件由启动、登陆、主操作、发送设定参数、发送输出开关量、数据报表备份等操作界面构成,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参数显示报警等功能在主操作界面中完成主操作界面如图3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