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议中医骨伤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50福建中医药2003年2月第34卷第1期FujianJournalofTCMFebruary2003,34(1)小议中医骨伤.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史淑贤,林侃,苏友新(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福州350003)2l世纪中医药学的发展问题,是关系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新世纪中医骨伤学科发展的状况,则是关系该学科兴衰与存亡的重要问题.面对现代科技浪潮的冲击,中医骨伤学科的发展面临继承和创新两大基本问题.1继承:一切学科的进展都是以先前的知识为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对于.中医药各学科来说,继承尤显重要与突出.包括中医骨伤学科在内的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在世界传统医药学中独树一帜,关键在于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广博的实践经验,丰富的诊疗方法.而这些,无一不是一代又一代的杏林学子不断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发挥而形成的.继承是基础,是前提.标志着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确立的伤寒杂病论,是在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又撰用素问,九经,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法等古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才着成.我国现存最早骨伤科专着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唐代蔺道人对唐以前中医骨伤科的大继承大总结的结果.清代吴谦编撰的清代官方骨伤科教科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也是系统地继承并总结了清以前的正骨经验,才提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正骨八法以及多种整复方法与固定器械.颇具有影响力的伤科汇纂,也正是胡廷光广泛收集清以前主要骨伤文献,并总结前人及自己家族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才着成的.再如我院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也同样以继承为基础.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我院骨伤科学术带头人张安桢教授与王和鸣教授等在系统学习继承我国古代骨伤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又较全面地继承了名老中医林如高先生的正骨经验,整理并撰写林如高经验方歌诀方解,练功三十六法,林如高骨伤敷药法,林如高正骨经验荟萃,神医林如高等论着,在全国率先编写了中医骨伤专业教材,从而奠定了我院中医骨伤科发展的基础.因此,骨伤科各种骨折脱位有效的整复方法与固定技术,大量的各种创伤与骨病用药经验与方药以及丰富多彩的损伤后肢体功能的康复练功方法等,无一不是历代骨伤医家继承先人的成就加以补充发挥而成的.可见继承在中医骨伤学科形成和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当今形势下,中医骨伤科学发展需要继承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两大块内容必须很好去继承,一是中医(包括骨伤)的传统理论,一是骨伤科相关的诊疗技术.中医的传统理论包括宏观的思维,如”天人相应”,”形神如一”,”情志致病”,”肝主筋,肾主骨”,”筋骨并重”等重要理论观点;恒动与收稿日期:200212-10辨证的观点.如”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三因治疗观;丰富的文献资料,如历代相关的着作中蕴藏的挖掘不完的骨伤经验宝藏;高尚的医德,如广大医家吃苦耐劳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普济众生的良好愿望,等等.骨伤相关的诊疗技术包括丰富的诊察技术,如望眼诊伤,”手摸心会”触摸诊等;丰富多彩的内外疗法.如损伤三期药物疗法,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练功疗法,针灸疗法,按摩推拿疗法,各种外用药物疗法等.继承是重要的,但对于这个学科的发展来说.只是继承,最多只能是停留在原先的水平上循环往复,到头来还是要倒退.因此继承中必然要带有创新.带有超越,创新是为了更好地继承.2创新:翻开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每一步都是继承基础上创新发展的历史,中医骨伤学科也一样晋唐时期,骨伤在继承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四大经典及前人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创新.涌现出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外台秘要等含有大量骨伤相关内容着作或专着,体现出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学的空前发展状况.明清时期,大量骨伤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法,立新方,树新论,形成众多骨伤流派,如薛己正体类要,异远真人跌损妙方,赵廷海救伤秘旨等.解放后多种新型外固定器械的研制.新的正骨八法的确立.”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骨折治疗原则的提出及实践,更是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实践的结果,可见”创新”是伴随中医药骨伤学术发展过程每一步的.那么,当前中医骨伤学科的发展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呢?我们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发展.首先,应加速中医骨伤学科教育现代化.中医骨伤创新靠的是人才.中医骨伤从业者的理论修养,临证水准,掌握现代科技与边缘学科知识的程度,科研思维方法等都直接关系中医骨伤未来的发展.因此应从骨伤学科的实际出发,努力造就出一支具有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骨伤从业人员队伍.其二,开展骨伤多学科协作研究.任何科学的研究对象,都不能孤立存在,它们都必然要受到其它学科的影响和渗透,也必然与其它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有联系.当前科学发展已进入交叉学科为主要形式的时代,中医骨伤发展的创新也应该很明智地发展整体化和交叉协同的发展模式,力邀现代科技各行各业的有志之士,从多学科,多角度来研究发展.其三,加快中医骨伤诊疗技术现代化.在中医骨伤疗法方面,应对整复手法,推拿疗法,针灸疗法,夹板外固定疗法,练功与功能锻炼疗法等进行生理,生化,病理及生物力学等多方面探讨,充分阐明机理以提高疗效并推广应用.其四.侧重目前骨伤临床疑难病症的攻关与突破.面对人类生存环境,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改变,面对医学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盆腔炎宣传课件
- 某著名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
- 百日攻坚消防安全课件教学
- java内存泄露面试题及答案
- 美育周报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务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九套)
- 骨折后康复护理查房
- 医疗行业中护士的职业安全查房
- 中央静脉导管维护安全指南
- 静脉输液管路的风险控制
- 2024运维服务保密协议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叙事护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2024年西安市安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PDCA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
- 票务购票合同
- 河南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指引V1
- 中国古代建筑史读后感
- 运维管理安全需求分析
- 人才发展(培训课件)
- 纺织行业市场调研及授信指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