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景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1页
怡景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2页
怡景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3页
怡景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4页
怡景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怡景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方案 怡景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方案1.项目概述51.1. 工程项目概况51.2. 建设方案编制依据62.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82.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72.2.项目建设目标82.3.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83.项目建设方案113.1.设计构思113.2.设计原则123.3设计理念124.项目战略意义134.1.生态效益154.2.社会效益164.3.经济效益165.现状及发展175.1. 区域概况17 5.2.区域现状195.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205.4.设计内容236. 项目实施方案366.1.项目实施计划366.2.招标方案376.3.项目管理与保障措施397.环境影响评价437.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437.2.对自然环境的影响447.3.对社会环境的影响457.4.环境保护治理措施457.5.设计阶段的环保措施467.6.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477.7.环境影响评价478.项目组织与定员488.1.项目组织488.2.劳动定员498.3部门职责508.4人员来源519.项目实施进度5110.投资估算5210.1工程概括5210.2编制依据及取费标准6111.消防、安全、卫生与节能措施6211.1.消防6211.2.节能6311.3职业卫生6312.工程养护管理措施6412.1养护管理计划6412.2养护管理的质量标准6412.3养护标准及技术措施6513社会评价6713.1主要利益相关群体6813.2社会影响分析6813.3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6913.4评价绪论7014绪论与建议7014.1研究绪论7014.2实际措施与建议7115附图731.项目概述工程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固原市怡景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项目主管单位:固原市城市管理局项目建设单位:固原市城市管理局法定代表: 何永吉项目建设性质: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地点及范围: 怡景公园位于福银高速公路入口,萧关路与福银高速中间,占地面积约554875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约524712平方米,道路面积约4932平方米,广场面积约18798平方米。项目目标: 本项目拟采用现代生态园林和景观园林建设理念和行之有效的造园综合技术,在固原市营造一座提升固原城市形象,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的生态公园。建成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空间环境,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为建设自治区园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固原市怡景公园规划用地总面积476315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建工程、亮化工程、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建设任务量详见32-41页表格。资金来源资金来源:为项目贷款和地方财政自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序 号名 称单 位数 量所占比例1总用地面积?554875100%2绿化面积?52471295%3绿化改造提升面积?10726419%4广场硬化?187983%5道路硬化?49320.8%6设计停车场?32120.5%7民用房屋?1300(砖混)8民用地?116725耕地及经果林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国家法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公园设计规范; 4、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5、固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6、固原城乡规划条例; 7、固原市城市总体规划; 8、规划区地形图; 9、其他专业有关设计规范。 2.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2.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以西部大开发和创建园林城市为契机,以现代生态林业、景观园林建设理论和行之有效的造林、建园综合技术措施以及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为支撑,以红色六盘、绿色固原、避暑胜地为指导思想,在总结区域生态恢复和林业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营造林种多样、结构稳定、功能完备、效能突出的生态公园,强调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公园的总体绿化,逐步改善固原市的生态环境,挖掘固原市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2.项目建设目标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明确提出了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植物造景造园为主的建设方针。贯彻执行这一方针可以提高绿地率与绿视率;提高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提高景观质量,使园林自然美与文学艺术有机统一;利用植物分解和合成作用,提高物质的循环能力。 固原市区内缺少大面积集中绿地及综合型公园,本地块又处于固原市的门户通道,因此我们必须打造进入固原的第一印象城市的名片,同时又要为城市市民提供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活动休闲空间,提升城市档次及人们的生活水准。另外鉴于现场已种植有大面积的绿化树木及果园苗圃,本着不破坏原有环境及地貌,因此定义为城市生态休闲公园。2.3.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3.1.项目背景当今时代,竞争力已经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态环境是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城市绿化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因此,包括公园绿化在内的环境建设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和发展活力。2004年,建设部在提出创建“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建设现阶段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止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城市园林绿化也是一项城市公益性建设。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对改善投资、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提出了本次固原市怡景公园改造提升项目。 怡景公园从高速公路进入固原的第一个公园,经过数次的建设改造,苗木种植已形成规模,园区内常青树居多,绿量有余,景观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生态公园的需求,因此在城管局的主持下进行改造提升。2.3.2.建设的必要性 1、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固原市十分重视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多数集聚区中都有大量的树木和大面积的草坪,这无疑使其成为清除各种污染物的“空调机”,是吸收城市过量二氧化碳的“海绵”,对城市区域小范围的环境净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随着固原市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固原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但随之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确保固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明确理念,并作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战略决策。 怡景公园的实施,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净洁、优美、舒适、方便的环境,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撑。 2、有助于延续城市文脉,提高城市形象 城市文脉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它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不仅仅依赖于现存的文化,如果过去的文化已不复存在,也难以形成文脉。城市的文脉与城市的功能密切相关,城市的功能发生急剧重大的改变有可能会影响城市文脉的形成和延续。 该项目位于高速公路入口,地理位置重要,通过对怡景公园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固原市的面貌,增加固原市的绿地面积和城市空间容量,从而大大提升固原市的文化品位和档次,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3、有助于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 将怡景公园与周边地区视为一个整体,注意公园与周边地区在功能上的互补与平衡,借助于怡景公园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以大公园带动大街区,为城市创造直接与间接的财富。 4、有助于带动城市旅游业,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把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坐落在森林中”的理念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充分满足广大市民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关心民生的重要体现。 项目建设通过公园的美化绿化,设置配套的文化教育基地、体验基地、服务设施等,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完善,将增加和丰富了固原的城市旅游资源,提升公园的功能性,从而拓展了固原市的生态旅游空间。 如今,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得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而社会精细分工带来的工作倦怠感和社会关系不断调整的紧张感也使得人们愈发感到休闲活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休闲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城市公园将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宜的休闲活动场所。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富强和谐的现实需要。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是构成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不仅要靠经济强市,也要靠文化立市,因此,应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的就不仅仅是城市面貌的改变,更是城市功能的一次提升与飞跃。 3.项目建设方案3.1.设计构思 根据怡景公园区位条件,资源特点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公园性质确定为:城市生态休闲公园,以历史文脉、地方文化为内涵集游览观赏、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性公园。 固原市区内缺少大面积的集中绿地及综合型的公园,本地块又处于固原市的门户通道,因此我们必须打造进入固原的第一印象,城市的名片,同时又要为城市百姓提供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活动休闲的空间,提升城市档次及人们的生活水准。另外鉴于现场已经种植有大面积的绿化树木及果园苗圃,本着不破坏原有环境及地貌,因此本次设计的定位为-城市生态休闲公园。 公园正是都市生活与自然进程相互交错而创造出互利互惠的生境例证。这种体验在很多方面都得以表达且这种模式能得以延续,如老人晨练区受益于树的荫凉,地下有机生物通过季节性降雨形成营养富集,孩子们在与自然融为一体时,也满足了天性的好奇心,来到公园的人们都能饱览美景。考虑到公园与周边绿地的关系,从城市开放空间整体的生态效应与社会效应的角度分析,大公园的位置、作用及系统联系,应成为辐射周边绿地的城市安全布局核心。例如公园与周边行政区、广场、居民区、街道及其他绿地等功能区域形成绿色廊道,结合步行系统,通过城市安全系统联系起公园与城区,使得市民能自由安全地往来于公园与居住区、公园与办公区、公园与商业区、公园与公园,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关怀人的指引,使中心区绿地系统布局达到理想境界。3.2.设计原则1、人性化原则 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怡景公园的本质必然是为进入园内的人服务,注重人的活动和感受,提高环境舒适性和景观和谐性,加强人的参与性,突出人与环境的交流,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仔细分析公园未来的使用人群,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合理安排植物配置,为使用者营造舒适的休闲空间。2、生态优先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功能、景观等方面均保持整体性,以恢复自然植被为出发点,优化生态环境,展现乡土景观,并强调其作为城区绿肺的作用。3、经济性原则 尽可能减少直接经济投入,并努力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使有限的投入获得更多产出,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原则不仅仅是节省财力,还节省人力和物力,其实质上是对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3.3.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功能多元化、绿带生态化和景观本土化。3.3.1功能多元化 公园绿化建设以生态种植为主,应充分考虑远期建设的布局而趋向于有序化。公园绿化设计应充分结合周边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对场地布局进行了系统的划分,以形成场地布局的整体脉络。从研究人的活动入手,依照年龄、不同服务人群等标准对活动进行了归纳与分类,以在场地设置中考虑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及场地的性格特征。 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绿地进行了划分,以满足进行不同活动的空间需求;根据地理位置考虑服务全市居民及外来旅游者。如此一来,形成层级明确、功能符合的场地系统。3.3.2绿地生态化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处理公园绿化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旅游发展、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景观风貌间的关系;规划先进的和人性化的城市生态公园,优化城市生态公园多功能的综合效应,充分发挥城市生态公园对全面提升城市职能发挥和城市竞争实力的贡献。 公园绿地系统规划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综合生态、人文、游憩等方面构建绿色场所空间,缔造理想城市人居环境。 以我国山水文化、山水园林理论为指导。发挥固原市北方山水城市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优势,依托城市山、水要素等自然条件格局,结合城市空间演化发展趋势,规划公园绿地结构。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提高城市绿化的文化内涵,创建与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的各类绿地景观。在城市山水格局保护基础上,强调历史文脉的延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绿脉、文脉、山水脉络浑然一体,营造出“山、林共生”的园林城市格局。 以现代生态文化、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强调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发展城市生物多样性,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利用规划建设的绿廊、绿楔和结点,将绿化带、绿地节点等纳入绿色生态网络,组建扩散廊道和栖息地网络等,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廊道体系。 通过不同层面的生态系统之相互叠加,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实现规划区域内不同系统间的整合性。3.3.3景观本土化 景观本土化有着两方面的含义: 一、植物景观的本土化:即“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的植物配置原则,充分考虑以乡土树种为主,结合植物自身的生理特性各自不同的景观表现方式,通过巧妙的乔灌搭配、色彩组合,结合景观规划的合理布局,达到“四季景观丰富、相互适生共存”的良好生态景界。以最少的投资,尽快达到最佳的生态防护及景观效果。 二、硬质景观艺术的本土化:以现代景观设计语言,体现固原市古老、悠远且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使之成为一个既现代又充满文化内涵的、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开放空间,营造具有固原市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就成为本次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之一。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而“文脉”是一个抽象性名词,设计要做的就是将“文脉”运用到具体的场所、建筑、小品等客观的物质媒介中去,人们能透过这种深层内涵的景观环境获得心灵的共鸣。 设计中将充分利用固原市的元素,对属于这片土地的、有历史价值的、有纪念意义的地上物进行保留,并从景观特质和风景资源的视角出发,有选择地赋予其新的景观和功能属性,通过再生设计使景观得以再生,创造出特有的地域情节,延续固原市的地域文脉精神。 4.项目战略意义4.1.生态效益 1、调节小气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绿化可以有效的控制气温,增加空气湿度增加,从而增加人体的舒适感。温度影响作用是由于植物的树干及树叶,在炎热季节一部分太阳辐射热被稠密的树冠所吸收,树冠吸收的辐射热则用于光合作用及水分的蒸发,因此在大片树林的区域温度增加比无绿化区域要小,绿地气温比非绿化地带要低3?5,而较有建筑物的地区要低10左右。寒冷季节树木使寒风速度降低,使寒冷的气温不致降得过低。湿度影响作用是因为树木的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通过树叶不断地蒸发到空气中,而使空气湿度增加,一般绿地的湿度要比非绿地大10%一20%左右。本项目的建设通过绿化造林、植物景观配置形成良好的生态群落,辐射周边环境,改善整个大区域生态环境。 2、调洪蓄水,维持水资源平衡 植被在蓄水、调节地表径流和维持区域水资源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水土保持有特殊意义。本项目通过大量植被的种植,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到完善,对当地人民生活产生良好影响,人民生产生活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3、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该项目通过人工造林,大面积的植物对净化当地空气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同时茂密的树木能吸收和隔挡噪声。是效的提升项目区范围内的居住环境的有力措施。大面积水系对增加项目区空气湿度,调节当地气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2.社会效益 通过公园绿化建设项目,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提升城市的品位,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固原市市区社会和谐发展。 怡景公园的建设必将为固原新区的总体建设增添靓丽的色彩,带动周边区域的开发和建设,增强固原市的现代化城区魅力,改善招商引资的环境,固原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会全面的活跃起来。4.3.经济效益 1、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本项目建成后,随着怡景公园大量的出入人流及完备的基础设施环境,将吸引更多的商业设施进入该项目周边地块开发建设,促进商贸配套设施的建设,从而对固原市的经济建设发展起推动作用。 2、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该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绿地基础配套设施,有利于周边地块的土地增值,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利于改善环境。 环境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环境建设,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本项目建成后,通过怡景公园的完善,使公园区域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公用设施、基础设施得以尽快配套。 5.现状及发展5.1. 区域概况5.1.1.地理位置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东与甘肃庆阳市、平凉市为邻,南与平凉市相连,西与白银市分界,北与宁夏中卫市、吴忠市接壤。地域范围在北纬35143638,东经1052010658之间。怡景公园项目区位于位于高速公路入口,萧关路与福银高速中间,占地面积约55.49万平方米。5.1.2.气候特点 怡景公园项目区域气温偏高,降水偏低、日照充足。此区域平均海拔1745米,全年日照时数2527小时,年平均气温6.2,10积温2250,无霜期150天。 怡景公园项目区年平均降雨量327.7612.7mm,降水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平均占全年降水量的70%。自然灾害多变复杂,因此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5.1.3.交通运输条件 以固原市为中心,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高速公路: 福银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固宝高速公路、固西高速公路、固庆高速公路、彭青高速公路、静西高速公路、银昆高速公路、黑海高速公路、铁路:宝中铁路、原王铁路。5.1.4.主要河流、水资源 项目建设区域地表水主要以清水河、泾河、葫芦河、祖厉河几大河流为主,年平均径流量7.28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约3.24亿立方米,其中有0.8亿立方米因埋藏太深或矿化度高于5克/升而难以开采利用,真正能开发利用的有2.44亿立方米。 重大水利工程:宁夏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 主要水库:寺口子水库、中庄水库、冬至河水库、沈家河水库。5.1.5.土壤 怡景公园项目区域由于地质构造的不同,加之经历了畜牧业农牧业旱作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土壤类型不一,但主要土壤可划为三类:黑垆土:这是主要土壤类型,占总面积的66.4%,分布于山地以外的广大地区,即气候上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山地土。分布占总面积的33.6%,包括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土和山地灰褐土三个层次。5.1.6.公共设施依托条件 拟建设的绿地所处位置位于城市建成区,公用设施较齐全,施工用水、用电、临时用房均能就地解决,施工条件较好。能够依托城市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的一切资源。5.1.7.社会经济条件 2012年固原地区生产总值158.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65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66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43亿元,增长1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78亿元,比上年增长43.2%。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02亿元,增长81.3% 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98亿元,增长51.7%。地方财政收入16.1亿元,比上年减少10.2%。各存款余额18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各贷款余额105.96亿元,增长2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78.64元,比上年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44.1元,比上年增长16.3%。居民消费价格全年累计上涨7.6%。5.1.8.交通条件 项目区处于福银高速公路入口,现有外部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北有萧关路,逐渐完善的道路立体交通网络,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交通条件。5.2.区域现状5.2.1.现状分析 功能性与植物景观性较差,无主导交通路线与人文景观,参与性与人气较弱;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处于高速路口,公园入口设计受限;没有停车场,车辆无法停放;没有吸引人的项目,无法提升人气;公园定位及主题不鲜明,不利于宣传及参与,且在项目区域内有民用房屋1300平米均为砖混结构,民用地约为175亩即11.67万平米;有关项目区域民用地与民用房屋整合处理意见:1、征地拆迁;民用房屋拆迁费用为900元/平米,民用地征地费用为1600元/亩(分8年补偿完毕);2、征地还楼;具体实施方案参照地方文件执行。5.2.2.植物现状 怡景公园项目区植被稀疏,且不均匀,主要以常绿乔木、落叶乔木、落叶灌木、及草本植物为主。 其中: 常青乔木有:云杉、油松等。 落叶乔木有:旱柳、刺槐、国槐、火炬、丝棉木、苹果树、金叶复叶槭、山桃等。 落叶灌木有:连翘、丁香、榆叶梅、红刺玫、丛生金叶榆、水蜡、侧柏、紫叶矮樱等。 草本植物有:鸢尾等。5.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5.3.1.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1、政策支持,社会环境优越在“十二五”规划和深入推进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有利时机,自治区围绕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全面、大力开展生态建设、沙化治理、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工作,全力以赴加快建设祖国西部的生态安全屏障,将逐渐提高生态建设的投资比例。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宁夏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自治区大力倾斜和支持。为支持怡景公园建设,固原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和扶持政策,城市管理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党委、政府的精神,举全局之力支持和促进怡景公园建设。将怡景公园改造提升纳入全区的重点生态林业建设范围,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和重点支持。为其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2、具有可靠的灌溉水源建设用地内原有灌溉水源井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接城市中水。 3、有充足的劳力资源目前全市有生态绿化、园林绿化施工二、三级以上资质的绿化施工企业119家,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生态绿化、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和经验,有众多从事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化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完全可以满足银川滨河新区生态绿化建设的需要。同时项目区,周边的农村人口较多,农闲期较长,剩余劳动力充足,这部分劳动力可作为本项目绿化造林和节水灌溉、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的劳力资源。 4、园林种苗供应有保障六盘山地区是宁夏最大苗木基地之一,各种苗木供应充足,个别苗木可有临近陕西调运。 5、交通道路项目区位于高速公路入口处,南接福银高速,北挨固原萧关路,这些交通路基设施,构成了项目区对外联合的主要纽带,为项目区建设提供了优越的交通条件。5.3.2.项目建设不利条件1、功能性与植物景观性较差,无主导交通路线与人文景观,参与性与人气较弱。 项目区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处于高速路口,公园入口设计受限,园区内没有停车场,车辆无法停放;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开发成本少,目标群里范围窄,无吸引人的项目,无法提升人气。 解决对策 在原有种植的基础上强化绿化景观档次与层次,增强景观性与观赏性,使其在高速路上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吸引人的目光,使其向往;设计合理的交通路线,增设停车场,使市区内车辆与高速路下来的车都能接近公园,把人引入公园,提升公园的合理性与参与性,提高人气;设计具有固原历史文化的人文景观,继承发扬优秀文化并提升城市形象;增加立体景观,特别是在萧关路南侧作为进入固原的主道路,设计有高度有文化性质的硬景,例如:景观展示墙,人文雕塑,人文景观柱。提升景观视线,实现有层次的立体景观;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即生态健康又经济参与性又强的优秀项目,例如综合型的健康绿道即自行车道。较生态的植物欢乐谷;设计较安全又有趣味性的活动项目,生态活动广场等,完全搞活人气,增强趣味性及参与性,让人能真正的来玩来享受来欢乐。统筹规划,分期实行,保持可持续性发展。2、现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增大。 项目区内地势起伏较大,福银高速这边比北边萧关南路地区高约6米,复杂的地形使项目建设施工难度增加,不利于机械施工及节水灌溉工程实施,使得施工难度增大。 解决对策 针对项目区地形复杂,项目建设应进行统一规划,分类实施的对策,针对高差大的特点,可适当选择耐干旱、耐贫瘠的树种。同时可根据缓坡以及坡面的上中下不同的特性分别对待,选用适宜的树种和营造方式,以提高各个项目区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5.4.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包括绿化种植设计,道路广场设计,景观照明设计,配套休闲公共设施设计,景观小品,安防控制系统,消防系统等。5.4.1景观工程总体要求 景观设计总体构思本着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体现固原城市发展的特点,营造一个“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优美的自然画卷,创造出宜人的休憩环境。 在设计过程中,要借助诗人的胸襟来立意,借助画家的眼睛来造型。设计在顺应现代人崇尚自然的普遍心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借鉴欧美园林文化之精华,融合中西造园艺术和回归自然的现代意识于一体,创造出一片蕴含哲理、舒适自由的一种超凡脱俗的陶然景观。总之,在设计过程当中,要遵循国家颁布的设计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固原市的碧水蓝天。本项目景观工程着重于景观提升、绿地景观营造。在景观营造和景点分布方面,应同时满足城市游人活动和景观效果辐射等多种需求。形成景点功能丰富,植物季节鲜明,景观效果强烈的系列绿化效果。根据绿地的规划方案和现状地形条件,本项目在景观营造上,分为陆地景观、种植规划两部分,以满足从不同的角度来实现地景观控制主要在微地形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景观设计合理改造地形地势,营造自然舒展、起伏多变的缓坡地形,使整个公园地形的改造体现出多元性和深远变化。 陆地景观充分结合现有的一切造园手法,利用小品、雕塑、植物等一切造园手段来展示固原市特有的历史文化,提高城市形象,提供给市民一个优美的游憩、观赏环境。 绿化的主要表现手法即是植物种植。植物选择要尊重固原市当地的自然再生植被。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从生态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具有生命力,在满足实用功能、保护城市环境、美化城市面貌的前提下,做到节约并合理地使用名树种。除在重要景点或主建筑物主观赏处或迎面处合理地配置。 少量名贵树种外,应避免滥用名贵树种。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保持了名贵树种的身价。除此以外,不但做到多用乡土树种适应本地风土能力最强,而且种苗易得,短途运输栽植成活率高,又可突出本地园林的地方特色,因此应多加利用。当然,外地的优良树种在经过引种驯化成功之后,也可与乡土树种配合应用,此外还可结合生产,增加经济收益。考虑到绿化带四季景观的变化,在树种配置中应采取乔、灌、草木比为4:4:2的比例关系。5.4.2.整体格局 在深入解读公园周边场地特征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构建合理的景观骨架与有秩的空间关系。通过堆建地形,确立了南高北低的景观格局,同时从北侧的活跃的娱乐空间向南侧静谧的休憩空间过度。5.4.3.景观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分区上主要分为:百花园、萧关展示区、原有种植区等多功能片区的空间结构。百花园: 为公园主要出入口,面向主干道。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并与入口广场布局相协调,同时还要突出公园特色。在广场内部用花池、花坛、灌木与雕塑或导游图相配合,铺设草坪,种植花、灌木,但不应有碍视线,且须便利交通和游人集散。萧关路展示区 萧关路展示区主要靠近萧关路,为增加活动广场的私密性,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空间,四周边沿地段塑造围合地形的基础上,种植成排的景观林带。以给人提供一个静谧的休闲空间,红色的文化景墙更能展示固原的历史文化。5.4.4.景观工程雕塑工程 结合公园的主题,设置主题雕塑,塑造文化景观。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包括景观廊架、景观廊柱、景观文化墙等。广场 园区内分布多个不同大小、不同形式的广场,给人们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集散空间。其他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停车场、厕所。5.4.5.道路工程1、交通结构设计 园内道路组织充分考虑园区功能分区的合理性,通过有效合理的道路体系,体现园区特有的自然和植物景观。园内交通系统采用人车分流模式,外来机动车辆在外围停车场集中停放,各游览区禁止机动车辆进入,只有公园后勤车或紧急情况下的车辆才可以进入。交通以步行为主,使游人依靠道路体系接近各个景区,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 2、道路建设方案 园内道路路宽3米,为面包砖路面,成环状布置,以利于游园畅通运行,参观路线“不走回头路”。5.4.6.绿化设计 怡景公园绿化改造提升设计主要是萧关路往南150米范围内,怡景公园东部延伸段绿化改造提升主要是萧关路往南50米范围内,剩余部分主要是以原有绿化为主。 园区内运用孤植、对植、群植、片植等手法,将常绿乔木、落叶乔木、花落叶灌木等进行合理搭配,使其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疏密相宜,季相丰富。以乡土树种为主,运用色块、线条、图案等艺术手法,或低栽封堵,或围合点缀,或组团孤植,使植物景观既有斑斓多彩的丰富场面,又有空旷宜人的意境空间;既有繁花似锦的热烈,又有曲径通幽的清雅;既有大色块,大线条的视觉冲击力,又有红翠一点的雅趣。最大限度地增加绿化面积,尽可能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丰富植被,减少对草皮的依赖,让“碳汇林业”理念实施到最大化。5.4.6.1绿化设计要求1、绿化的作用 固原市区内缺少大面积的集中绿地及综合型的公园,本地块又处于固原市的门户通道,因此我们必须打造进入固原的第一印象城市的名片,同时又要为城市百姓提供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活动休闲的空间,提升城市档次及人们的生活水准。另外鉴于现场已经种植有大面积的绿化树木及果园苗圃,本着不破坏原有环境及地貌,因此本次设计我们在原有的植物绿化上进行改造提升。 公园整体空间,可以说是行政区这块最公有化的公共生活空间。公园是一个城市最富人情味的活动场所。特殊的地理位置,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景观风貌、经济状况、文明程度、科技水平以及精神境界。可以说是固原城市的脉搏、窗口。 怡景公园是固原城市环境的骨架,是表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对城市环境起着重要的美化作用,同时具有对尘土、噪声的隔离防护作用,以及有利于市民休闲、娱乐等功能。城2、道路绿化规划 1.规划目标与思路 形成引导洁净空气入城的绿色通道。 净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美化城市门户景观,改善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 以道路节点和萧关路生态林带规划为重点,贯通园路绿廊,将园路周边的绿化与街边绿地有机结合,优化空间组织,形成楔形组团。 重点设计范围 在原有种植植物的基础上,萧关路向南150米范围内,为重点改造提升区域,靠近福银高速主要以原有绿化为主,沿着园路种植花灌木,充分开发园林植物形、姿、色等观赏特性,构筑丰富多姿、色彩灿烂的观赏多样性,扩大观花、观叶、观形、遮荫树种的应用范围。5.4.6.2绿地树种选择 1、树种选择 由于公园面积大,立地条件及生态环境复杂,活动项目多,所以选择绿化树种不仅要掌握一般规律,还要结合公园特殊要求,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外地珍贵的驯化后生长稳定的树种为辅;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和苗木,以速生树种为主,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结合。要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又有较强抗逆性、病虫害少的树种,不得选用有浆果和招引害虫的树种,以便于管理。 1.大量选用西北的乡土树种,并配植成针阔叶混交的人工群落,纵观宁夏各公园、街道、山区的主要树种,可见基本上都选用了西北地区暖温带的针阔叶树种。如杨属、柳属、榆属、槐、栾、白蜡属、五角枫、侧柏、桧柏等。由于宁夏气候四季分明,植物景观的季相也很突出,春有玉兰、碧桃、榆叶梅、连翘、迎春、丁香类、绣线菊类、黄刺玫、海棠类、蜡梅、山杏、山桃、锦带花、牡丹、樱花等;夏有合欢、紫薇、木槿、珍珠梅等;秋有月季、火炬等。而秋色叶树种极为丰富,有白蜡、银杏、火炬树、红瑞木、紫叶李、紫叶小檗、地锦等;冬季松柏常青。所以这个公园的设计在充分利用北国植物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人性化的组织。 2.宁夏园林中常见稍耐荫的植物及人工群落除上述自然群落中下木及地被种类外,在宁夏园林中常见可植于荫蔽处树种有白蜡、五角枫、桧柏、珍珠梅、金银木、绣球、丁香属、枸杞、海棠等。草本的如马莲、千屈菜、鸢尾、萱草、水蜡等。 2、公园绿化种植布局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特点、市民爱好等进行乔木、灌木、草坪的合理布局,创造优美的景观。既要做到充分绿化、遮阳、防风,议要满足游人对日光浴的需要。 1.选用23种树,形成统一基调。一般来讲,北方常绿树占20%40%,落叶树占70%50%。在出人口、建筑物四周、活动区以及园中园的绿化应该富于变化。 2.在休闲娱乐区、亲子活动区,可选用红、橙、黄等暖色调的植物花卉来营造热烈的气氛;在休息区,可选用绿、紫、蓝等冷色调的植物来保证自然肃穆的气氛;在游览休闲区,要形成一年四季季相动态变化,春季观花,夏季浓荫,秋季观叶,冬季有绿色的景观效果,以吸引游客欣赏。 3.公园近景环境绿化可选用强烈对比色,以求醒目;远景绿化可选用简洁的色彩。5.4.6.3.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 优先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生长发育良好、抗逆性强的树种。对现在生长良好的树种应给予保留。大部分城市土地已不在是自然地貌,自然壤土,立地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对于已经适应并且表现良好的树种不要轻易更换。 2.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经长期栽培,在本地区生长良好的外来树种,满足城市绿化对物种多样性的要求,实现地带性景观与开放型城市的和谐统一。 3.景观多样性原则充分开发园林植物形、姿、色等观赏特性,构筑丰富多姿、色彩灿烂的观赏多样性,扩大观花、观叶、观形、遮荫树种的应用范围,为区级园林宜居城市建设打好基础。 4.生态经济原则与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同步,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兼顾经济效益。 5.生物多样性原则扩大物种、基因资源的利用,提高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丰富园林植物变种、变型、生态型、生活型等,乔、灌、藤、草本植物综合利用,比例合理。5.4.6.4.公园设施环境的绿化种植设计1.公园出人口的绿化种植设计 大门为公园主要出人口,大都面向主干道。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并与大门建筑相协调,同时还要突出公园特色。如果大门是规则式布局,那就应该用对称式布置绿化;如果大门是不对称式布局,则应采用自然式布置绿化。大门前的停车场,四周可用乔、灌木绿化,以便夏季遮阳及隔离四周环境;在大门内部可用花池、花坛、灌木与雕塑或导游图相配合,也可铺设草坪,种植花、灌木,但不应有碍视线,且须便利交通和游人集散。 2.园路的绿化种植设计 主要干道绿化可选用高大、浓荫的乔木和耐阳的花卉植物在两旁布置花境,但在配植上要有利于交通,还要根据地形、建筑、风景的需要而起伏、蜿蜒。小路深入到公园的各个角落,其绿化更要丰富多彩,达到步移景异的目的。平地处的园路可用乔灌木树丛、绿篱、绿带来分隔空间,使园路高低起伏,时隐时现;山地则要根据其地形的起伏、环路等绿化需要有疏有密;在有风景可观的山路外侧,宜种植矮小的花灌木及草花,才不影响景观;在无景可观的道路两旁,可以密植、丛植乔灌木,使山路隐在丛林间,形成林间小道。园路交叉口是游人视线的焦点,可用花灌木点缀。3.广场绿化种植设计 广场绿化既不能影响交通,又要形成景观。如休息广场,四周可植乔木、灌木;中间布置草坪、花坛,形成宁静的气氛。停车铺装广场,应留有树穴,种植落叶大乔木,利于夏季遮阳,但冠下分枝高应为4 m,以便停车。如果与地形相结合种植花草、灌木、草坪,还可设计成山地、林间、临水之类的活动草坪广场。4.公园小品建筑周围的绿化种植设计 公园小品建筑附近可设置花台、花坛、花境等。所有树木花草的布置都要和小品建筑相协调,与周围环境相呼应,四季色彩变化要丰富,给游人以愉快的感觉。5.4.6.5.植物配置方式1、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叶碧桃,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的位置上。就是常绿树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搭配效果更好。2、注意层次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如1米高的桧柏球、3米高的紫叶李、5米高的桧柏和10米高的白蜡进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层排列,构成绿、黄等多层树丛。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3、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要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生机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海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火炬、五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深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则。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但觉满目青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4、草本花卉可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 园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