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社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20页至21页戊戌变法.doc_第1页
山东人民版社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20页至21页戊戌变法.doc_第2页
山东人民版社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20页至21页戊戌变法.doc_第3页
山东人民版社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20页至21页戊戌变法.doc_第4页
山东人民版社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20页至21页戊戌变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戊戌变法教学内容:山东人民版社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20页至21页,戊戌变法。教学目标:1.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简单经过、结果,知道谭嗣同等人的基本情况2.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查阅历史资料,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交流、分析、整理的能力。4.通过戊戌变法的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简单经过、结果,知道谭嗣同等人的基本情况。教学难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的能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简单经过、结果,知道谭嗣同等人的基本情况。教师准备:准备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背景资料,搜集图片、录像资料等,制作成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历史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再一次以失败告终,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课件图片出示)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2.教师引导:深重的民族危机唤醒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段历史,让我们走进“戊戌变法”。(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简单经过、结果,知道谭嗣同等人的基本情况。(2)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教师引领:同学们,要全面地了解一件事情,必须把握事情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探究事情的几个方面: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 2.教师引领:要了解“戊戌变法”我们要了解哪些内容? 学生交流后汇报:“戊戌变法”时间、背景、人物、经过、结果等。自学指导:默读课本20页21页的内容,并结合搜集到的戊戌变法的有关资料。完成表格。(课件展示)“戊戌变法”调查表项目内容时间背景及原因主要人物及人物相关资料经过变法内容结果我的体会6分钟后汇报学习收获1.自主学习2.小组汇报:预设1:“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所以也称“百日维新”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所以称“戊戌变法”。预设2:我们小组搜集了“戊戌变法”的背景资料: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正是因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康有为和梁启超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教师评价:看来马关条约的签订是重要原因。马关条约条约的内容还记的吗?(学生汇报马关条约内容。)预设3:公车上书的内容教师补充:康有为和梁启超在北京参加会试,他们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而公车又是举人参加考试的代称,所以历史上称这次活动为“公车上书”。这就是“戊戌变法”的经过。预设3: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预设4:介绍戊戌六君子师:正是因为当时这些爱国志士和顽固势力作斗争,才取得“百日维新运动”。我们通过短剧体会爱国志士同清政府顽固派抗争的场面。(大屏幕出示短剧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短剧表演。)旁白:德国强占胶州湾,内忧外患,康有为再次上书,要求变法,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出席“问话”的有李鸿章、荣禄、翁同龢等五位清政府顽固派大臣。荣:(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变则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康(反驳):世事万物皆变化,祖宗之法为什么不能变呢?祖宗之法治国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家才能富强!李(拍桌子叫道):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荣:(大声吼道):祖宗之法千真万确,只能遵行不能变更!康:(极力反驳):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法里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荣禄等一时无言可答,拂袖而去。)翁:(十分感慨):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旁白:这次问话后,光绪帝对康有为极为欣赏,下令康有为筹划变法。师:通过短剧表演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汇报: 3.课堂小结:同学们,经过交流、汇报、分析,我们了解到了“戊戌变法”的时间、原因和经过。变法是普遍爱国人士的心声。【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内交流,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懂得了要多方面搜集资料,细致分析取舍资料。以学生搜集到的资料为基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才是真实的、有效的教育。】教师谈话:“戊戌变法”是在马关条约后,“公车上书”的巨大影响下,实施变法。“戊戌变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小组内先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然后找生汇报。预设1:我们小组搜集了变法的内容,我们采用表格的方式给同学们展示。类别颁布的新法影响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废除科举,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外国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军事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教师评价:(多媒体投影学生搜集的资料)教师过渡:如果变法能实施下去将对中国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变法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或变法失败的原因)学生讨论交流:预设1:变法的结果是最终失败了。预设2:变法失败,搜捕维新派,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害。预设3: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亲政”,废除了变法的诏令。预设4:变法的失败是因为慈禧太后等顽固派拥有实权,而康有为、梁启超等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预设5:维新派势力弱小, 树敌过多,脱离群众。教师小结:变法的失败告诉我们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板书:结果失败)教师引导:“变法”失败了,参加变法的维新派人士选择了不同命运,我们来看谭嗣同的有关资料。(课件出示)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汉族,湖南长沙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其候刑时,据说曾题诗“望门投趾思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学生阅读资料后谈一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引导:他们为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富强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让我们记住他们吧!(课件展示:“戊戌六君子”图片及资料)教师小结:“戊戌六君子”为寻求救国之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朗诵诗歌)师: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生说,师总结。【设计意图:在了解到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为寻求救国之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故事后,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三、达标训练:(一)填空。 1“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