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秋二(1)班数学领袖素质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对领袖儿童教育的再认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领袖儿童教育的内涵,使学生对领袖儿童教育的“四个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2、结合“领袖儿童教育”,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方式及当前处境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新一年级的学习任务及目标,从而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3、进一步强化学习行为习惯要求,为今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谈话: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从今天起,我们步入了二年级的学习生活,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自己,更要争取为一年级的同学做好表率。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要努力向“领袖儿童”的标准靠近,争做“领袖儿童”!二、讨论交流。1、领袖儿童教育的特征及培养目标是什么?学生的特征界定为:(1)自主性:独立思维、敢于表达;(2)学习性:学会质疑、学会方法;(3)主动性:积极健康、合作向上;(4)发展性:追求卓越、超越自我。2、讨论交流:什么样的学生可称为“领袖儿童”?各小组从学习、生活、班级建设活动、校外生活四个方面进行讨论交流,从而明确领袖儿童的具体表现:(结合“成长的足迹的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诠释”)在学习方面,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自觉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独立思考,敢于表达;学会质疑,掌握学习方法;主动给自己设定目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追求卓越,挑战自我。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相互促进,结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在生活方面,能够实现生活自理,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吃饭、穿衣、洗澡、回家等逐步自理。在班集体建设和活动方面,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完成学校布置和各老师组织的任务;积极参加阳光体育活动、运动会等集体活动,为集体争光;勇于表达对集体事务的看法,尝试自主管理,探索如何做有效的管理者和积极成员;关心和帮助同学,助人为乐,共同进步。在校外生活中,有良好的形象意识,自觉地要求自己,在校外坚持自主学习,遵守讲究公共卫生、公共秩序,言行大方有礼貌;学会照顾父母亲和祖父母,学会做家庭的小主人,对家庭卫生、饮食等做出自己的策划;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家人进行积极的沟通,共同营造温暖、融洽的家庭氛围。3、找差距,立目标。思考交流:自己离“领袖儿童”的标准还有多远?有哪些优势?还有那些不足?怎样克服这些不足?学生先独立反思,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发挥小组集体力量,整理大家已有的“领袖儿童”特质,为组员出谋划策,制定改进方案,再以组为单位向全班交流。三、说说自己应该怎么做。根据自己对“领袖儿童”的再认识,思考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怎么做才能成为领袖儿童。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领袖儿童学习习惯养成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明确数学课的常规要求。2、进一步了解读写姿势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数学课的学习行为习惯要求。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你们已经上二年级了,此时你想说些什么?这学期你有什么打算?老师对你们这学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听听吧!二、教师讲解学习习惯要求:1、请小朋友说说怎么样才叫专心听讲呢?(鼓励小朋友大胆、自由地说)专心听讲:眼睛看老师,耳朵仔细听,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2、具体要求:(1)坐:教师检查哪些小朋友坐得好。(检查)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坐给大家看看。(2)立:上课了要起立向老师问好,回答老师问题也要起立。立要直,而且动作要轻快。练习上课铃响:学生起立,师生问好,坐下的动作。(3)听:认真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做到能重复,听出重点、听出错误、听出疑问。(4)说:快速起立,声音洪亮,完整回答,有理有据。(5)读:读书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书拿起来,斜放在桌面上,成3040度角度。模仿读书的动作,教师巡视检查。(6)写:眼离桌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边一拳。(跟着说,边说边检查自己动作)教师示范执笔姿势,边说边检查学生拿笔姿势。3、你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怎样改正学生自由发言。三、小结:教师近一步强调课堂行为习惯要求,宣布相应的评价措施。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目标:通过交流、讨论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题。师生谈话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是“领袖儿童教育课堂教学” 的主要形式,以前在一年级时我们还不会合作学习,上了二年级,我们要学会合作学习,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小组合作学习。二、先学后教。1、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再到小组内交流。(1)什么叫做“小组合作学习”?你认为那是怎样的一种学习方式?(2)组长、组员、学习小对子之间有怎样的分工和联系?(3)你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哪些事项?(4)你们小组在合作学习上有哪些做得好的方面?还有哪些问题要改进?怎么改?2、集体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发表各自的理解,交流优点与不足,商讨改进措施。3、教师针对性引导讲解,使学生弄明:(1)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通过互相帮助完成学习。(2)组长要注意组织成员分工合作,调控学习的进程,监督组员是否积极参与,有时还要做好发言记录;组员要支持组长工作,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谦让,和谐竞争;学习小对子之间要互帮互助,相互协调,共同进步。(3)要注意倾听,注意谦让协调,不进行无谓的争执。4、整理二(1)班小组合作学习建议:二(1)班小组合作学习建议“领袖儿童教育”课堂教学提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质疑、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协调,从而成为各类的领袖儿童。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的有效性必须成为我们关注的内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小组合作学习要做到“三个学会”:一是学会倾听。别人发言时,要看着对方,能听出他人发言的重点、要点,能作出选择、判断及评价。二是学会表达。合作之前先独立思考,用心准备自己说的内容;发言时要看着别人,态度诚恳,音量适中,语言简洁;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盲目随波逐流。三是学会尊重。别人发表意见时,不随便打断发言;自己发表见解时,要给别人插话的机会;不要瞧不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小组竞争失败后不要相互指责。 四是学会分工。互相支持,分工协作,轮流亮相,人人有任务,每个人都有事可做,组长要学会主持、组织好小组学习,协调好组员之间的互动。此外,要注意对照老师给出的学习提纲一步一步的来完成学习,不要急于求成;组长要注意组织成员分工合作,调控学习的进程,监督组员是否积极参与,有时还要做好发言记录。只有这样,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够有效起来。 三、各小组商讨本组小组合作学习的改进措施。1、生讨论并记录。2、生以组为单位展示交流。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做表达、展示的领袖教学目标:1、通过个人反思、小组讨论交流“表达领袖”的话题,使学生学会数学课堂表达的方法,掌握数学课堂表达的技巧,学会展示自己。2、使学生增强成为“表达领袖“的信心,克服自我展示“胆怯”心理。3、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用于展示自我的领袖素质。教学重点:通过个人反思、小组讨论交流“表达领袖”的话题,使学生学会数学课堂表达的方法,掌握数学课堂表达的技巧,学会展示自己。教学难点:使学生增强成为“表达领袖“的信心,克服自我展示“胆怯”心理,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用于展示自我的领袖素质。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题:师生谈话引入: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准确的传达给别人,离不开清晰的表达,精彩的展示。落落大方的展示自己,清晰流畅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能让他人从中受到启发,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表达的领袖。数学课上怎样成为表达的领袖,精彩展示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讨论。二、先学后教:1、出示思考讨论的话题:先独立思考,再到小组内说一说:(1)数学课上的表达领袖是什么样的标准?(2)你认为数学表达展示中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哪些方面应该引起注意?2、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倾听。3、学生针对上面的话题展开交流。4、教师引导集体整理,梳理数学课堂表达的方法技巧:(1)最首要的一点:迅速站立起来或走上讲台,并且声音洪亮,全班都可以听得清楚。(2)数学表达的内容:表达解题过程(应该按照讲解的思路去讲,便于其他学生看出问题的实质);表达解答要点(解题思路和、技巧和思想方法的提示);表达解题方法的总结(解题后简要的总结、提炼,提升自己对一类问题的归纳和思考);表达出对同学们的疑错提示(解决此类问题极易出现的几种常见性错误和容易疏忽的问题)。(3)展示的方式有:书面展示(书写解题过程)、口头展示(语言讲述)、行为展示(表演)。书面展示,要求能将展示的内容条理化,能较好地反映问题的要点和逻辑关系,便于其他同学阅读和理解题意和解题过程;口头展示要求在讲解、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能用简洁、流利和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选择较好的切口阐述自己的观点;行为展示则是希望通过适当形式的表演,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让同学了解问题的实质。(4)表达、展示的形象:自信、大方,用普通话,语言精练有条理,减少口语,表情自然生动,肢体语言运用得体。三、展示反馈:1、想一想、议一议:说说自己在数学表达、展示上还有哪些不能克服的困难,试着寻求伙伴的帮助。思考:在小组学习中,有的同学胆小,不爱表达,不擅长表现自己,怎么办呢?(启发学生发挥小组互帮互助帮助他人,把机会谦让给组员,共同进步)师:哪些方面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要想成为表达的领袖,先要学会倾听,有了自己的想法才会有精彩的表达。2、自己任选一个数学话题或数学习题,准备三分钟的表达展示,互听互评。3、小结下课。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数学课质疑的方法教学目标: 1、通过对质疑方法的探讨交流使,学生了解一些质疑的方法,从而学会质疑。 2、增强学生质疑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学重点: 通过对质疑方法的探讨交流使,学生了解一些质疑的方法,从而学会质疑。教学难点:增强学生质疑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题。学会质疑是领袖儿童的标准之一,谁知道什么叫做“质疑”?生谈对质疑的看法。质疑就是善于思考问题,思考中产生新的问题不断思考研究。可是数学课上我们该如何去质疑,怎样提出问题呢?这节课我们结合一些数学实例来讨论讨论。二、先学后教。1、出示具体例子学生质疑:(1)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产生哪些疑问?看到课题可以提问:什么是角?哪里有角?角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2)以笔算退位减法为例?哪里可以提问?当个位不够减时,可以提问:个位不够减,怎样往下算呢?2、讨论:在哪些地方容易让你产生疑问进而质疑?质疑有什么好方法吗?在课题处可以质疑,在知识疑难处都可以质疑,质疑可以让我们继续思考下去。3、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对于新知识我们可以在课题处寻找问题,想一想,今天要学习哪些内容?并提出问题,从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还可以在知识的在知识疑难处都可以质疑,就是让从一个数学问题联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还可以在知识的易混处寻找问题。就是对易混、易错、相近或类似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如:乘法初步认识时,加法和乘有什么联系?我们还可以在反思中学会质疑。反思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格,更是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在学习结束后,可以自问:“我今天学习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弄懂?”“学习了什么方法?”“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这样经过自我质疑,不仅让学习的新知识得到梳理和升华,而且培养了自我质疑的能力。三、展示反馈。1、根据以下素材,你能产生哪些疑问?作业本8角 铅笔5角 橡皮比铅笔贵3角 2、小结:质疑有哪些方法?你还有什么建议或提醒吗?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数学表达竞赛教学目标:1、通过模拟学校表达测试进行数学表达竞赛,让学生学会表达。2、通过表达竞赛的开展促进学生情智发展,战胜自我、勇敢展示。3、使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同时,评价的能力有所提升。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学校表达测试进行数学表达竞赛,让学生学会表达。教学难点:通过表达竞赛的开展促进学生情智发展,战胜自我、勇敢展示。教学过程:一、创景引题师:我们班那几名同学参加了学校的综合素质测评?能给大家说说你表达测试时的情况吗?自我评价一下。生交流自己测评时的表现、心情并进行评价。师:这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一次表达竞赛,看谁说的够精彩!各组推荐一名组长当评委,全班同学一起为他们加油,好吗?教师出示测评的评分标准,各组推选一名选手参赛抽签。二、表达竞赛1、一起学习评分标准:数学学生表达能力评价标准 学生姓名评 价 标 准综合得分思路清晰、正确(35分)完整流畅、声音亮、大方(35分)有方法、分析透彻(30分)A:2635B:1625C:015A:2635B:1625C:015A:2030B:1020C:0102、宣布要求(1)任抽取一题表述题意,把列式的想法和解题过程清晰表达出来。(2)五分钟准备,表达时间三分钟以内。(3)评委按标准公正打分,并简单写下评语及精彩处或问题处。(4)其它同学随时做好点评的准备。 3、学生竞赛。题样:白板出示数学书1、P25T1 2、P64T4 3、P9T4每表达完一人随机点名点评,自由点评,根据点评者的点评质量为他的小组加3、2、1分。三、评价总结:1、根据老师和小评委的打分进行汇总,评选优胜小组。2、总结:学生交流本次竞赛后的收获,说说如何表达。教师总结,在学生基础上补充完善应注意的方面,如仪态、语言速度、声音等。第七课时教学内容:速算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 1、本节课根据“领袖儿童教育”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速算题目训练,使学生巩固速算的一些方法和技巧。2、使学生的速算能力得到提高。教学重点:明白速算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掌握方法,提高速算效率。教学过程:一、创境引题:打开电子白板“同步资源”中的数学口算计时游戏,让学生口算测试。师:速算能力是“领袖儿童”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拥有较强的速算能力使我们的数学学习更加轻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练一练速算。二、先学后教:1、教师出示以下题目,学生直接写得数(限时3分钟): 58 87 292 92234 99 8835 837077 11 3046 34838 59 568 43218730 4828 651653 72189 2、集体订正得数,同桌相互批改。3、指名说自己速算失分的原因。4、学生联系速算题目举例交流速算技巧:5、教师引导总结:(1)熟记乘法口诀,提升速度和正确率。(2)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及拆分的口算方法等可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3)认真看清数字和符号,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三、展示反馈:1、自由整理所学过的进位加法表、退位减法表和乘法口诀表等,记一记,小组内对对口令。2、速算练习:(5分钟)3+9= 19-9= 60-20= 65= 23+8= 50+23= 57-20= 74= 40-26= 57+22= 37= 8+65= 88= 100-30= 87= 58= 83= 45-9= 39+14= 74= 76= 63= 57= 56-5= 67= 63+17= 3+85= 33-33= 53= 32-8=58+48= 77-8= 56-8+8= 28+16= 75-6= 第八课时教学内容:活动:观察探究“九九表”中的规律。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九九表”,找到乘法口诀横排、竖排以及斜排的规律。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认识,便于更好的记忆与应用。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探究九九表中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从而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记忆,提升速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探究“九九表”中的规律(一)让学生横着进行观察“九九表”,你能发现些什么?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进行观察,怎样记录好观察到的结果。 2、进行观察讨论,找到“九九表”横排的规律。 横着看,从左往右,依次是一几至几几的口诀,几的口诀就有几句。3、小组对找到的规律进行整理汇报,全班进行交流。(二)让学生竖着进行观察“九九表”,你能发现些什么?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进行观察,怎样记录好观察到的结果。2、进行观察讨论,找到“九九表”竖排的规律。 竖着看,从上往下,依次是几几至几九的乘法口诀。3、小组对找到的规律进行整理汇报,全班进行交流。(三)让学生斜着进行观察“九九表”,你能发现些什么?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进行观察,怎样记录好观察到的结果。2、进行观察讨论,找到“九九表”斜排的规律。 斜着看,最上面的一句口诀的两个因数相同。3、小组对找到的规律进行整理汇报,全班进行交流。(四)让学生分别横着、竖着读一读“九九表”,从中体会刚才找到的规律。(五)结论验证通过认真观察探究后,使学生找到“九九表”中横行、竖行以及斜行的规律,横着看,从左往右,依次是一几至几几的口诀,几的口诀就有几句;竖着看,从上往下,依次是几几至几九的乘法口诀;斜着看,最上面的一句口诀的两个因数相同。再次体验了将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后的好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活动二:进一步观察探究“九九表”中的规律问题猜想:除了我们刚才观察过的“九九表”中横排、竖排以及斜排的规律,你还能发现“九九表”中其它的规律吗?(一)让学生尝试在“小九九表”中找到“大九九表”,你能发现些什么?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小九九表”中找到“大九九表”,并讨论如何记录观察到的结果。2、进行观察讨论,在“小九九表”中找到“大九九表”。让学生发现,当拐弯看“小九九表”时,就使“小九九表”变成了“大九九表”。3、小组对找到的规律进行整理汇报,全班进行交流。4、让学生拐弯读一读“小九九表”,观察拐弯读“小九九表”每部分的口诀是几句?5、让学生探究“小九九表”与“大九九表”的区别与联系。(二)让学生继续观察“九九表”,你还能发现些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进行观察,怎样记录好观察到的结果。1、让学生进行观察,哪些口诀的结果相同?学生分小组讨论后,请小组汇报观察到的结果。如:一四得四 一六得六 一八得八 一九得九 二六十二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二八十六 二九十八 三八二十四 四九三十六 四四十六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六六三十六 2、让学生进行观察,哪几组口诀的结果的个位数和十位数的位置互换了?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请小组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如:三四十二 三六十八 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三七二十一 九九八十一 六七四十二 八九七十二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七九六十三 六九五十四(三)让学生自主观察“九九表”,你还能发现些什么?介绍你记忆“九九表”的窍门。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进行观察,怎样记录好观察到的结果。2、进行观察讨论,找到“九九表”的其它规律,并交流记忆“九九表”的窍门。3、小组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汇报,全班进行交流。(四)结论验证通过认真观察探究后,使学生找到“小九九表”与“大九九表”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观察总结出“哪些口诀的结果相同”和“哪几组口诀的结果的个位数和十位数的位置互换了”等等,并让学生对记忆“九九表”好的方法进行了交流。再次体验了将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后的好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第九课时教学内容:综合实践: 量一量,比一比教学目标: 、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及周围东西的测量,使学生感受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掌握测量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动物的身高或身长和人比一比的过程让学生对米和厘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切实体会数学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正确测量实物,掌握测量的方法,培养生的实践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测量工具,长方形的纸,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选择测量工具 1. 认识各种尺,讲述:请把你带来的尺拿出来,在小组内看一看。 提问: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尺子介绍给大家?指名让讲台介绍学生的尺、米尺、卷尺。 提问:你用学生尺、米尺、卷尺测量过长度吗?量的什么? 2、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谈话:如果我们想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却没有带尺子,用什么办法能量出它大约多长呢?让学生量出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 量前交代学生可以自己量一拃的长,同学互相帮助量一步、一庹的长,并记录下来。 指名说出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并要求学生最好记住自己一拃、一步、一庹你的长度,用他们作为自己身上的尺。 二、进行实地测量 1、 量长方形的纸 讲述:每人拿一张长方形的纸,用学生尺量出四条边的长。 学生各自测量、填表 提问:通过量,你发现了什么? 讲述: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的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你能量出折痕大约长多少厘米吗? 学生各自折纸、测量,再指名回答 讨论: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是多少厘米? 提问:把你量出的这条折痕的长度与长方形的边长比比,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刚才你们量长方形的边和折痕的长度是用什么尺量的?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 学生通过交流得出:由于这张长方形的纸的边长和折痕都比较短,所以用学生尺来量就可以了。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反而更麻烦。 2、 估测物体的长度 讲述: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一拃、一步和一庹大约有多长,就可以用它们来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 下面就一小组为单位,每组任一种书89页表里面的动物,用一拃、一步或一庹先估测,再选用合适的尺子量一量进行验证。如:有一条鳄鱼身长6米,我们量得小朋友的手臂张开大约一米多点,那么5名学生手拉手和鳄鱼差不多长。还有我们的肩膀大约30厘米,20个人并排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小组活动,把自己所选的动物,测量标准,测量结果填到书89页的表格里,然后指名汇报。 三、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参加了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肾性水肿病人护理
- 《论语十则》教学课件
- 职业技术学院行政办公楼、教学楼及图书馆视频监控工程系统建设方案
- 《记念刘和珍君》预习课件
- 《让我先说对不起》课件
- 高校资产处年终总结
- 事故安全培训课件
- 教务处年度工作计划汇报
- 事业单位马哲课件
- 海洋馆方案汇报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考试卷(附答案)
- 2025强制执行申请书(范文模板)
- 风力发电机自动消防系统
- 公益性岗位业务培训课件
-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课件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学校安保培训课件
- 政务中心面试常见问题与答案详解
- 《儿童腺病毒肺炎重症肺炎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 2025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Ⅱ卷点评及2026备考方向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