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力子线是地球上自然灾害的主因(第二版)金光年 (Tom Jin Pty Ltd, Queensland Australia 4380)摘要: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主要设备是四个小球和一个线状扭秤,通过这么简单的实验是无法测出地球质量的。我在这个实验中发现至少两个错误和一个问题点,我的结论是目前公认的地球质量是完全错误的,科学界通过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测出的太阳系内所有大型天体的质量都是错误的。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包含两个质量,因此,万有引力定律在计算天体之间的引力方面已经失效了。我发现,银河中心和太阳之间存在引力子,这些引力子以线状传输,我称之为“引力子线”。我找到很多证据表明,银河中心和太阳之间、太阳和木星之间、太阳和土星之间存在规模巨大的“引力子线”,这些“引力子线”对地球造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关键词:引力子线 银河中心 万有引力定律 地球质量 玛雅预言 大洪水Graviton lines are the main reason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EarthJin Guangnian(Tom Jin Pty Ltd, Queensland Australia 4380) Abstract:The main devices in Henry Cavendishs experiment were 4 small balls and a torsion balance. Its too easy to calculate the mass of Earth. I have found at least 2 mistakes and 1 doubtful point in it. I believe the masses of Earth and other celestial bodies in our solar system are wrong. Because there are 2 masses in the formula of the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this formula has already become invalid in calculating forces between celestial bodies. I have discovered there is graviton between the center of Galaxy and Sun. Graviton travels between them through a line-formed channel, which is named Graviton line. I have found many proofs that graviton lines between the center of Galaxy and Sun, Sun and Jupiter, Sun and Saturn have very strong influence on Earth. Key words: Graviton line, the center of Galaxy, the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the mass of Earth, Mayan prophecy, great flood1引言 2010年6月,我在引力理论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比值。这个比值是:“一千克水和质子质量的比值除以地球和一千克水质量的比值等于100”。我感到这个比值很奇怪,因此我开始深究地球质量和质子质量。研究的结果很惊人,我用“四个小球,称出地球,两个铁板,称出电子”来形容这两个质量的测算过程。我深感,物理学的底层出现了问题。2. 地球质量的疑点图1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Fig 1 Cavendishs torsion balance experiment (g是地面重力加速度,R是地球半径,G是引力常数) 。前面的公式,是用来计算地球质量的一个方法。地球包括山川河流、大洋深谷、地壳地幔、板块熔岩,它的结构非常复杂。我们通过4个字母的公式和4个小球的实验,是无法算出它的质量的。我认为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中至少存在两个错误和一个问题点。第一:牛顿先生在推导万有引力定律时,被金光年 男 (1970),吉林白山人 计算机科学硕士 电子邮件 研究物体之间的间距都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直径,物体可以被当做质点看待。但在这个实验中,小球之间的距离太近。第二:当年牛顿先生发表万有引力定律时,他是以轨道运行天体之间的引力,以及地球表面上物体和地球之间的引力为对象来进行研究的。当卡文迪许测量地面上非轨道运行物体之间的引力,然后使用这个引力值算引力常数时,万有引力定律是失效的。因为地面上的引力环境太复杂。比如,两个各重1千克的铁球,相距一米,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它们之间的引力是6.6710-11牛顿,当中的一个小球受到来自地球的引力大约是9.8牛顿。 这个小球所受来自地球的引力是它受到来自另一个小球引力的近150亿倍。当我们在宇宙深处做这个实验时,来自地球的巨大引力就不存在了,结果会怎样呢?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地球表面上测引力常数和在宇宙深处测引力常数,引力常数的值会发生变化。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一个问题点是,当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地球质量时,引力常数和地球质量的乘积是个固定值,地球质量由这个固定值算出。如果引力常数错了,地球的质量就跟着算错了。但引力常数和地球质量的乘积是不变的。因为地球质量和引力常数往往被放在一起使用,因此,引力常数和地球质量的错误相互掩盖,而无法被察觉。我们人类还很难计算喜马拉雅山脉的总质量,也很难计算各大海洋的总质量。如果只使用四个字母公式,并在实验中只使用四个小球,就算出了地球的质量,这实在是太难以令人接受了。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包含两个质量,即便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但如果天体质量测算错误,在天文学领域,万有引力定律在测天体间引力方面,就已经失效了。3. 万有引力定律的疑点目前,天文学家主要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来计算天体之间的引力。由于引力的形成机制到现在还没有定论,那么,在300多年前,牛顿先生到底能不能在不了解引力是如何形成的情况下,提出一个正确的公式来计算引力呢?就万有引力定律而言,我认为应首先把它放到哲学层面上进行思考。举例来讲,两个相距一米的铁球,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引力值是一个固定值。可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出发,这两个铁球之间的引力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不是固定值。保持间距一定,我们把这两个铁球放到月球上,放到大山旁,它们之间的引力是会发生变化的。这个世界上怎么能有不受环境影响的客观存在呢?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开普勒第三定律,第二个是惠更斯的向心力定律,第三个是牛顿本人的牛顿第二定律。以下是我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上面的推导中,从(1)式到(5)式,是严格按照数学的方法进行推导的。我相信,牛顿先生也一定得到了(5)式。从(5)式到(6)式的转变中,我认为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知道,(5)式中的42/k是一个关于行星公转周期和公转半径的常数,这个常数到底能不能被转变成(6)式中的一个关于引力常数和质量的乘积呢?我认为,42/k和GM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而且比较(5)式和(6)式,我们发现除了公转半径r之外,其它字母所代表的含义都发生了本质的改变。F由(5)式中的向心力定律中的合力变成了星体之间的吸引力,m由(5)式中的惯性质量变成了(6)式中的引力质量。另外,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物体的加速度和外力成正比的论断,毕竟只是在实验室中,以很小的物体为实验对象而得到的结论。当这个物体大到象地球这么大时,这个定律还正确吗?因为我们还不知道质量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做这样的论断其实是没有坚实基础的。由上面的论述,我认为,推导公式到(5)就应该结束了。由(5)到(6)的推论是没有坚实根据的。那么我们通过(5)式可以做什么呢?(5)式可以帮我们把人造飞行器送上天。(5)式中的m如果是人造飞行器的质量的话,由于这个质量还是比较小的,我们有把握认为牛顿第二定律还有效。我们目前使用(6)式来计算人造飞行器的运行轨道,其实是使用(5)式来实现计算的。对于计算物体之间的引力方面,我认为使用(6)式是很危险的。我们人类即便是现在还没有了解引力的形成机制。在不了解引力形成机制的情况下,就研究出一个公式来计算引力,这不符合逻辑过程。(4)式表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本质是加速度和间距的平方成反比。在太阳系内大型天体的运行轨道计算方面,我们可以回归到开普勒第三定律和惠更斯的向心力定律上去。这两个定律在计算天体轨道方面和万有引力定律是等价的。另外,高斯使用高斯引力常数,也可以在不知道天体质量的情况下,计算天体的轨道。牛顿时代,科学界只知道六大行星。太阳系内圈的六大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和它们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开普勒第三定律),这是万有引力定律最主要的理论来源。开普勒第三定律是不能向非轨道运行的物体上推广的。4古代天文学成果在研究自然灾害的成因方面,现代的科学界对古代的天文学成果已经很少提及了。古代天文学家一个主要的任务是研究天空中星体的位置和地球上自然灾害的关系。而万有引力定律已经将这些古代的成果给否定了。比如,中国古代科学家称土星为镇星(震星),意思是土星会引起地震。但现代的科学界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按如下的方法把这种可能性给否定了。M1是地球质量,值为5.97421024kg, M2是土星质量,值是5.691026kg,R是土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使用两者公转轨道长半径之差),值是1.2751012m。则土星和地球之间的引力是F。土星和地球之间的引力计算值约为1.41017N。而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计算值约为21020N。由此,现代的科学界认为土星对地球几乎没有影响。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天体质量的错误,木星和土星等天体对地球的影响被忽略了。我在研究中发现,宇宙中有四个天体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大。这四个天体是太阳、银河中心、木星和土星。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古老文明的天文学家注意到了银河中心对地球的影响。他们是古玛雅人、古巴比伦人和古中国人。古玛雅人非常精于历法。他们有一个5125年的长周期,并推算出2012年,地球、太阳和银河中心会“对齐”。古巴比伦天文学家认为“众星汇聚摩羯座,地球上会有大灾难”(银河中心处于摩羯座和射手座的交界处附近)。中国有甲子60年纪年方法,并有“六甲穷日”的成语,另外,土星被认为是镇星(震星)。由这些我认为这三个古老的民族都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银河中心对地球的作用。当然,他们并不知道银河中心的本质是什么,他们只是在长期的对天体位置和自然灾害对应关系的观察中,找到了天空中的那个点。5 引力子线 在近代科学史上,一共出现了4个比较重要的引力理论。我把它们分成两派。一派是引力的物质联系派,另一派是引力的非物质联系派。引力的物质联系派包括笛卡尔、惠更斯和莱布尼茨的引力理论和量子物理的引力理论。引力的非物质联系派包括相对论。万有引力定律由于没有解释引力的形成机制,我无法将其归类。我自己提出了一个“有源共振”的引力理论,这个理论也属于引力的物质联系派。引力的物质联系派的共同之处在于,两个相互吸引的天体之间,被认为有物质上的联系。我在这里将这些物质统一称为引力子。不管引力子是粒子还是波,它都是一种能量的载体。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下,太阳绕银河中心公转,太阳和银河中心之间的引力子的数量一定相当巨大。这种引力子将以什么样的方式传输呢?我想它们很可能以一种长线状传输,并由此将两个天体联系起来,我称之为“引力子线”。图2 行星的体积比较Fig 2 Volume comparison between planets 由于我认为大型天体的质量都算错了,我现在只以天体的体积来估计它们在太阳系内的影响力。图2中最大的两个行星分别是木星和土星。我认为,在太阳系中,“银日线”(银河中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子线)、“日木线”(太阳和木星之间的引力子线)和“日土线”(太阳和土星之间的引力子线),对地球有重大的影响。其它小行星和远行星,对地球的影响暂时可以不考虑。将来如果可以比较好地定量计算时,再考虑它们的影响。在下面的内容中,有一个基本粒子的有源共振区概念。太阳被银河中心吸引,从本质上来说,是太阳内部原子中的基本粒子(质子、中子)被银河中心吸引。这时,在这些基本粒子中,会形成一个有源共振区,这个共振区呈圆柱形,它的方向和“银日线”的方向相同。当木星和银河中心处于太阳的两侧,而“银日线”和“日木线”的角度近似180度时,“银日线”在太阳内部基本粒子内的有源共振区和“日木线”在太阳内部基本粒子内的有源共振区是重合在一起的。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有源共振区在基本粒子内处于相同的位置,而频率不同,因此会造成相互间的干扰,这将导致“银日线”和“日木线”产生非常大的波动。有源共振区的概念比较复杂,我会另外写一篇论文,专门介绍这个概念。6 引力子线和自然灾害的关系6.1 木星大红斑和土星大白斑图3 木星大红斑Fig 3 Great red spot of Jupiter大家知道木星上有个大红斑,土星上也有大白斑,它们都是大型的气旋。木星的大红斑可以持续几百年,周期性不强,我虽然把它和“银日线”联系在了一起,但却没有比较好的证据。而土星大白斑则不同,土星大型的白斑有时直径可达2万公里,它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大型的土星白斑在1876, 1903, 1933, 1960和1990年被发现过,周期非常接近土星29.5年的公转周期。这些白斑,基本都是在土星经过银河中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后,在几年内形成的。我认为,土星白斑极有可能是“银日线”造成的。天文学界应该加强对天体的观测,如果太阳系内有大气存在的天体每次在经过“银日线”时都会发生大规模的风暴,我们就可以确认“银日线”是存在的。6.2 三年自然灾害和义和团运动图4 1960年6月22日的星图Fig 4 Star chart on Jun 22, 1960图4中使用的星盘软件是astrolog32。图中显示当时地球经过“银日线”、“日木线”,地球离“日土线”也很近。(有“正面经过”和“侧面经过”两种经过方式)图5 1960年6月22日的引力子线图Fig 5 Graviton lines chart on Jun 22, 1960图4和图5所示的天象,即太阳、银河中心、木星、土星处于近似一线的情况,大约60年(一个甲子)左右发生一次,上个世纪发生了两次,一次是1900年前后,另一次是1960年前后。下一次发生的时间是2020年前后。1960年是极为不平常的一年。在这一年的5月22日到6月末,一系列大地震袭击了南美洲国家智利,其中的一个地震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地震,震级是9.5级。期间,还发生了海啸等大的自然灾害。在中国,1960年前后,是三年自然灾害。当时,很多人因粮食歉收而饿死。图 6 1900年6月21日的星图Fig 6 Star chart on Jun 21 1900图 6 是1900年6月21日的星图,这张星图和1960年6月的星图非常像。它们甚至可以使用同一张引力子线图。1900年前后,中国遭遇了很多自然灾害,状况和1960年前后的三年自然灾害非常相似,黄河“一岁一决”,甚至“一岁数决”。涝完之后又是大旱,结果“天久不雨,人心思乱”。这些自然灾害是导致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义和团反洋教运动,又成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一个导火索。图7 2009年8月8日星图Fig 7 Star chart on Aug 8, 20096.3 2009年台湾八八大雨图7是2009年8月8日的星图,当时地球经过“日木线”。台湾地区在当时受到“莫拉克”台风的袭击,台风引发了大暴雨,这场灾难在台湾造成6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也非常惨重。图8 2010年9月18日星图Fig 8 Star chart on Sep 18, 20106.4 2010年凡亚比台风图8是2010年9月18日的星图,当时凡亚比台风袭击东南沿海,这个台风在台湾登陆时,造成了极为罕见的17级大风。在9月18日前后,地球经过“日木线”。图9 2001年6月23日星图Fig 9 Star chart on Jun 23, 20016.5 飞燕台风和火星全球性沙尘暴图9是2001年6月23日的星图,这个星图很有特点。地球和火星同时经过“银日线”,“银日线”、“日木线”“日土线”在太阳内部的有源共振区重叠。2001年6月23日前后,台风“飞燕”袭击东南沿海,这个台风给东南沿海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这个时间前后,火星上也出现了极为罕见的“全球性”沙尘暴。图 10 2001年6月23日前后的一些现象Fig 10 Some Phenomena happened near Jun 23, 2001图10 中,左一图是巨轮被飞燕台风卷上了岸。右二图和右一图是火星在2001年6月23日前后的图片。图中显示火星所受全球性沙尘暴影响的程度。6.6 2010年智利大地震图11 2010年2月27日星图Fig 11 Star chart on Feb 27, 2010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大地震。从图11中可以看到,“日地线”和“日木线”在太阳中的有源共振区重叠,“日木线”和“日土线”有源共振区也接近重叠,这些导致了这次大地震。6.7 2004年印度洋海啸图 12 2004年12月26日的星图Fig 12 Star chart on Dec 26, 20042004年12月26日,印尼发生了大地震,这场地震引发了印度洋大海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图12中的星图显示,在这一天,“银日线”、“日地线”和“日土线”在太阳内部的有源共振区重叠,由此导致了这场灾难的发生。6.8 1976年唐山大地震图 13 1976年7月28日星图Fig 13 Star chart on Jun 28, 1976图13中显示,在1976年7月28日前后,“日土线”和“日地线”在太阳内部的有源共振区重叠。当时“日木线”、“日天线”和“日海线”的有源共振区也基本重叠,由此导致了这场灾难。6.9 1870年,长江上千年一遇大水图 14 1870年内6月21日的星图Fig 14 Star chart on Jun 21, 18701870年,长江上发生了千年一遇的大水,在当年6月21日的星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地球经过“银日线”和“日土线”,“日地线”、“日木线”和“日土线”在太阳内部的有源共振区重叠。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这场千年一遇的大洪水。我在研究中发现,“银日线”、“日木线”、“日土线”同大量的自然灾害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引力子线”并不总是以一种非常明显的方式影响地球,即自然灾害并不总是和“引力子线”有明显的联系。我认为,“引力子线”首先在地球内部引起“引力风暴”,这种“引力风暴”又成了地球上自然灾害的驱动力量。由于“引力风暴”的概念同微观粒子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它需要由“有源共振”引力理论来解释。我将用一篇独立的论文来讲述这个概念。图15一些由引力风暴引起现象Fig 15 natural phenomena caused by graviton storm图15中的自然现象,都是由“引力风暴”引起的。在地球大气中发生的龙卷风、台风、地震云、沙尘暴等现象,绝不是大气自身运行的结果。它们是地球内部“引力风暴”的表现,它们属于地球上“引力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图15中下面靠右边的两幅图片分别是木星红斑和土星白斑。7 玛雅人关于2012年的预言图16“银食”示意图Fig 16 Eclipse of the Galaxy core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层出不穷。人们自然而然就把这些灾害和玛雅人关于2012年的预言联系在了一起。我认为玛雅人关于2012年预言的主要内容是预言一个“自然灾害频发期”的到来。玛雅人算出2012年,地球、太阳和银河中心会“对齐”,他们认为这个“对齐”事件会引发灾难。那么这个“对齐”事件的本质是什么呢?现代天文学界也证实,2012年地球、太阳和“银河中心大黑洞”会形成一线。2012年“对齐”,实际是在告诉我们,其它的年份这三者并不“对齐”。“对齐”和“不对齐”对我们地球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实际经常会碰到星体“对齐”这样的事情。比如,每个月两次在海上形成的大潮,就是一个典型的“对齐”事件。即地球、月球和太阳形成了近似一线或绝对一线(日全食、月全食等)。由此,我们知道,地球、太阳和银河中心的“对齐”事件,其本质是“银食”事件。由于月亮大约每个月都绕地球转一圈,但并不是每个月都有日食或月食,因此我们知道,“银食”事件也是有周期性的。要想了解“银食”事件,关键是对“日食”和“月食”本质的理解。我们知道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半径比月球还小。但冥王星同样受太阳引力影响而绕太阳公转,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月球同样要受到太阳的吸引。也就是说,月球主要受到来自地球和来自太阳的引力的吸引。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月球的轨道应该是椭圆形轨道。在地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月球的椭圆轨道面会有什么特点呢?月球的公转轨道面只能以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连线为中心线,不断上下振荡,只有这样才能在地球上出现周期性的日食和月食。因为太阳系内8大行星的远日点都大致朝向银河中心方向,所以我认为,太阳系内的行星同时受到太阳和银河中心的引力,八大行星的椭圆轨道也是由两个方面的引力引起的。图16是地球公转轨道面的运行规律图,2012年,地球、太阳和银河中心“对齐”事件是一次“银食”事件。由于玛雅人在很久以前就根据他们历法中的长周期,计算出2012年的“对齐”事件,因此“银食”事件的周期应该就是玛雅历法的长周期。在2012年前后,当地球正面经过银河中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子线”时,会引发大洪水等自然灾害。目前,地球正在侧面经过这条“引力子线”,因此自然灾害层出不穷。8 太平洋十年涛动和甲子纪年太平洋十年涛动又被称为“拉马德雷”现象。科学研究表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年到30年。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1890年至1924年为“冷位相”,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1947年至1976年为“冷位相”,1977年至90年代后期为“暖位相”。我认为,“拉马德雷”现象是由木星、土星和银河中心在天空中的位置决定的。当木星、土星和银河中心处于太阳的同一侧,并形成近似一线时,为“冷位相”的最顶点(上次是1960年,图3)。这个时间点前后的20到30年,“拉马德雷”现象以“冷位相”的形式出现。其余时间以“暖位相”的形式出现。“冷位相”的特点是气候偏冷,异常气候增多,大地震远远多于“暖位相”时期。中国古代用甲子来纪年,一个甲子是60年。到现在,人们只知道甲子纪年是由古代天文学家根据天体运行的规律而制定的。但依什么规律,却已经很难考究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很可能通过长期对天上星辰位置和地面上自然灾害的对应关系的观察,发现了气候60年左右一循环的规律,因此设定一个甲子为60年。有一个成语叫“六甲穷日”,表明癸亥日极不吉利。我想可能先是因为癸亥年自然灾害多,而后才转为癸亥日不吉利。由于银河中心、木星和土星形成近似一线的周期不完全等于60年,经过很多轮60年的循环之后,“癸亥年灾害多”这件事已经不复存在了。1960年是己亥年,当时中国处于三年自然灾害。上一个己亥年是1900年,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这个运动爆发的一个原因是大干旱。下一个己亥年(2020年)前后,自然灾害可能会很多。9 圣经洪水和苏美尔人的泥板记录圣经对一场大洪水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比较圣经和从苏美尔人遗址出土的泥板,发现两者对大洪水的描述非常接近。比如都有神惩罚人类、用船逃生、放出鸽子等鸟类试探水情等情节,加上古犹太人和苏美尔人都生活在中东地区,因此两个不同版本的洪水应该是同一场洪水。根据里奥纳多伍利(Leonard Woolley)等人的工作,目前考古学界大致确认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两河流域的下游(苏美尔人居住区)发生过规模很大的洪水。苏美尔人遗址出土的记录大洪水经过的泥板大致也有5000年的历史。另外,玛雅预言中第四纪的文明在5100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