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学概论.doc_第1页
通俗文学概论.doc_第2页
通俗文学概论.doc_第3页
通俗文学概论.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俗文學概論】 課程綱要 (上) 壹、授課教師:林保淳貳、課程學分:雙學期,四學分,中文系參、教學目標:所謂通俗文學,指的是廣泛流行於社會,使用相對淺近易懂的語言,以某種一定程式創作,且以較大密度的情節,藝術地表現世俗的審美和倫理觀念的一種文學類型。通俗文學是臺灣近五十年來文學發展中不容忽視的主流,儘管至今學界仍然未能賦予應有的重視,可是在歐美、日本及大陸已開始全力投入研究後,已逐漸引起矚目,陸續有學者關心、注意此一新領域的開發,雖然成效尚微,然而未來的拓展空間極大,將是值得期許與鼓勵的。基本上,通俗文學的發展是一種極其特殊的文學現象。從作者層面而論,通俗文學的創作動機備受商品化的制約,既未必欲成為金匱石室之書,風雨名山之業,更無心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迥然有異於傳統典雅文學對文學作品的嚴肅要求;從讀者層面而論,其閱讀心態則是以輕鬆休閒的逸致,企圖自文字表現中尋求機趣,既無高頭講章的壓力,亦不奢求於其中獲得感化與教訓;從作品的層面而論,其明白易曉的語言、簡潔易於掌握的敘事模式、契合社會脈動的節奏,則於典雅文學之外,自具誘人的魅力。此三者,在本質上即有別於傳統的典雅文學,因此,其整個發展所呈顯的現象也就無法以舊有的文學理論加以裁斷。通俗文學的意義何在?通俗文學何以能造成廣遠的影響?通俗文學與當代的社會關係如何?通俗文學的內在特色為何?通俗文學的發展歷史與定位如何?凡此種種,皆非一言可了,更非僅僅以文學的角度可以解釋清楚的。通俗文學的主要文體,以小說成就最引人矚目。中國傳統小說原就與通俗二字血脈相連,一方面固然有文人學士據以教化(通於俗)群眾,而群眾藉此以吸取上層文化(如歷史成敗事蹟、儒家思想觀念)的意義;而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此類作品已深入了群眾生活圈,成為群眾所喜聞樂道的一項娛樂與消遣(通俗,亦即普遍的、常見的、慣性的)。後者在整個文學商品化的推波助瀾之下,愈顯得勢不可當,連帶著反向影響及於作者作者欲使作品達到通俗甚或將自我意圖(包含了思想、觀念)通於俗,都必須先瞭解群眾的心理歸趨、偏好習尚(通曉風俗)。故通俗二字,一名三義,這是研究者不能不注意的三個思考徑路。因此,通俗文學的研究,可以是社會性的,文化性的,也可以是文學性的。以小說為例,臺灣近五十年來,從五年代的武俠、偵探,六年代的言情、七年代的歷史、科幻,聲勢浩大,歷久不衰,不僅有數百位作家奮身投入創作行列,版行無慮三、四千部的作品,更普遍受到以千萬計(連大陸的話恐怕以億計)的群眾歡迎與喜愛,影響所及,更無遠弗屆地深入了海外華人社會,成為最能代表華人閱讀品味與領域的文學作品。毫無疑問地,這是不得不讓人注意的文學現象。面對此一現象,欲鉤繪出臺灣數十年來文學發展的歷史,是不能不予以密切關注的。同時,由於大陸幾十年在創作上的停滯,而香港又局促一隅,開拓性不強,臺灣實居其中最主要的關鍵;因此,欲研究箇中相關問題,臺灣自然是個基點。除了文學性甚強的通俗小說外,台灣民間目前仍流傳不衰或新興的通俗文學表現,如燈謎、對聯、年畫、布袋戲等,亦頗有特色,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通俗傾向,大可自文化與社會的角度予以審視。通俗文學由於歷來未受重視,流失速度極快,老成凋謝,文獻殘闕,因此時效性的掌握,也成為一個成敗的關鍵,若不及時加以研究,恐怕日後縱欲探討,也將是其道無由了。因此,本課程的設計,正有意藉此引起大學學子對通俗文學的重視,並培養未來可能的研究人才。肆、授課範圍:基本上,本課程區分為上下兩學期,上學期主要教授、討論的以當代各類通俗小說(武俠、言情及歷史,三選二)及相關理論為主;下學期則以通俗民間文學為主,包括燈謎、對聯、布袋戲文學及文學與年畫四類。伍、授課方式:(1) 課堂講授:講授相關基本概念及知識。(2) 小說創作:創作短篇小說。(3) 討論:據主題上台報告、討論。(4) 燈謎、對聯及年畫製作。陸、課程綱要:本課程分為上下學期,上學期為總論及武俠、言情(或歷史)小說概論;下學期燈謎、對聯、霹靂布袋戲、年畫,其要項分爺如下:【上學期】總論:所謂通俗文學1通俗釋義2通俗文學的類型3通俗文學的特色4通俗文學的出版與流傳5通俗文學的發展歷史6通俗文學與當代社會 7通俗文學的文學特徵 8通俗文學與當代創作分論:(一) 武俠小說 一、談武論俠: 二、俠與中國文化: 三、武俠小說發展史:四、武俠小說的世界: 五、港台武俠小說選讀:(二)歷史小說 一、歷史的定義 二、歷史的虛與實三、演義與歷史 1.演申其義 2.歷史的通俗化3.歷史演義、英雄演義與神怪演義 四、歷史小說發展概述 五、歷史小說選讀高陽與二月河 (三)言情小說 一、問世間情是何物 二、從唐傳奇到宋話本 三、才子佳人 四、鴛鴦蝴蝶派 五、張恨水 六、瓊瑤 七、玄小佛 八、當代言情小說概述 柒、參考書目: 1.通俗文學概論 陳必祥主編 杭州大學出版社 2.民國通俗小說論稿 張贛生著 重慶出版社 3.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 周啟志主編文津出版社 4.通俗文學 鄭明娳著 揚智出版社 5.大俠 龔鵬程著 錦冠出版社 6.中國之俠 劉若愚著周清霖等譯 上海三聯書店 7.二十四史俠客資料匯編 林保淳、龔鵬程編 學生書局 8.中國武俠小說史略 王海林著 北岳文藝出版社 9.中國武俠小說史 羅立群著 遼寧人民出版社 10.中國武俠小說史(古代部分) 劉蔭柏著 花山文藝出版社 11.中國武俠史 陳山著 上海三聯書店 12.俠與中國文化 淡江中文系主編學生書局 13.談藝錄葉洪生論劍 葉洪生著 聯經出版社 14.各名家論金庸二十幾種 沈登恩等 遠景出版社 15.解讀瓊瑤的愛情王國 林芳玫著 時報文化 16.明清歷史演義小說藝術論 紀德君 北京師範大學 17.中國現代歷史小說論 王富仁、柳鳳九 魯迅研究月刊1998.3【下學期】本學期除由教師課堂講授外,亦將聘請專家針對年畫、布袋戲作演講及示範教學。預計年畫將請巴蜀文化基金會賈裕祖先生、布袋戲將請霹靂電視黃文擇先生當面講說。總論:民俗與文學 1.民俗的界義與範疇民俗、民俗學、民間文學、通俗文學 2.民俗的種類宗教性、節慶性、傳說性、娛樂性 3.民俗與文學民俗中的文學趣味分論: 一、高雅脫俗的文字游戲對聯1. 中國文字的特性單體單音節的方塊字;變化的詞性 2. 格律與對仗詩律與對偶3. 奇聯妙語古今趣聯介紹 4. 對聯習作堂上練習、搶答游戲 5. 對聯作業繳交春聯二則 二、雅俗共賞的文字機趣燈謎1. 燈謎與元宵元宵節與猜燈謎2. 燈謎的歷史發展中國的謎史3. 燈謎與臺灣社會臺灣的謎史 4. 燈謎的猜射與製作燈謎的術語、燈謎的扣字與猜射製作 5. 燈謎製作作業繳交十則燈謎6. 燈謎大會舉辦燈謎大會 三、古意盎然的年景年畫1. 年畫的淵源與歷史新年話年畫2. 年畫的風格以巴蜀、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為例 3. 年畫的內容與民俗傳說民俗與文學的關係4. 年畫的製作流程如何製作年畫 5. 製作年畫課堂製作,備工具 四、熱鬧風趣的的布袋戲霹靂系列1. 布袋戲的源流2. 台灣布袋戲的歷史發展3. 霹靂布袋戲4. 霹靂布袋戲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