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导学 第节其它主要国家及地区 东半球和国家和地区 东半球和国家和地区 澳大利亚 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 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 极地地区 想一想 区域差异的对比内容主要有哪些 极地地区 核心突破 1 三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差异 2 三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 3 中东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4 欧洲西部是世界最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原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 原因 纬度位置 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纬40 60 之间 属温带 海陆位置 西临大西洋 海岸线曲折 大陆轮廓破碎 各地距海近 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洋流 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欧洲西部 对沿岸地区起到增加湿度和提高冬季气温的作用 使欧洲西部成为同纬度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大气环流 盛行西风控制该区 多气旋活动 加上从北大西洋暖流上空经过 可带来暖湿的气流 形成降水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地形 欧洲西部 中部为平原区 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 利于海洋温和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 因此 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温带海洋性分布最广的气候区 2 对农业影响 欧洲西部由于纬度位置较高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多阴雨天气 日照少 所以光热条件不足 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而适宜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欧洲西部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城市密度大 经济发达 市场广阔 因此乳畜业发达 5 非洲经济发展特征 1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2 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 1 中新网北京2010年10月7日电 第十三次中欧领导人会晤6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 通过此次会晤增加了双方政治互信 加强了务实合作 深化了传统友谊 为促进中欧合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读 欧洲部分区域图 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a 海域 b 海域 c 河流 d 山脉 2 简述 国地形 地势的主要特点 3 分析图示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的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 4 说出图示区域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 特点及形成原因 5 国阴影区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与本国西部地区相比 该区域发展种植业有什么优越的气候条件 6 2011年5月 我国商务部从 国采购了一批机械设备 如果通过最便捷的海运航线运往中国天津港 则依次经过的交通要道 海峡和运河 有哪些 解析 该题以第十三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为背景 重点考查西欧主要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 第 1 题 考查该区域主要自然要素名称 第 2 题 国为法国 该小题主要考查该国地势变化特点 要从地形类型和起伏状况回答 第 3 题 冬季该区域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这与洋流分布及海陆位置关系密切 第 4 题 西欧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这与大气环流形势与洋流分布有关 第 5 题 国为英国 考查农作物生长 一方面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 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农作物生长习性 第 6 题 国是德国 机械设备应从该国最大海港汉堡出发 途经北海 多佛尔海峡 英吉利海峡 大西洋 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红海 曼德海峡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南海 台湾海峡 东海 黄海 渤海海峡 渤海到天津港 答案 1 北海地中海莱茵河阿尔卑斯山 2 东南部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西北部以平原为主 东南较高 西北较低 或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3 特点 等温线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温度值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原因 该区域位于欧洲西部 气候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离海洋越远 大陆性越强 冬季气温越低 4 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 全年温和湿润 成因 终年受西带风控制 同时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5 小麦与西部地区相比 该区域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地带 晴天较多 降水较少 光热资源较为丰富 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6 多佛尔海峡 英吉利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曼德海峡 马六甲海峡 台湾海峡 渤海海峡 1 两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 2 南极洲比北冰洋地区更寒冷的原因首先 海洋比陆地热容量大 海洋冷热变化缓慢 陆地冷热变化剧烈 其次 南极洲地势高 风从高处吹向低处 风力强大 扩大了冷空气覆盖范围 北冰洋地区则周高中低 风力较小 再次 南极洲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太阳辐射大部分被反射掉 最后 北冰洋地区地势低 冰层覆盖较少 受到太阳辐射较多 并受大西洋暖流影响 3 黄河站建立与北极科考 1 原因 由于人类社会的主体 世界人口的83 处在北半球 北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就比南极大得多 直接得多 在全球变化研究背景中 北极环境系统的一些特殊现象已经正在成为国际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2 中国科考 2004年7月28日 中国首座北极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78 55 n 11 56 e 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3 意义 黄河站 的建成 不仅为我国深入北极地区科考提供了前沿阵地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的能力 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走向世界 面向未来 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决心 并将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 发挥积极的作用 2 下图是 我国南 北极科考路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处附近有一个小岛 该岛上的岩石以玄武岩为主 从海岛的成因类型来看 该岛可能为 岛 该小岛上的旗形树冠一般指向 方 2 科考过程中 在 两处顺流航行的洋流分别是 和 附近陆地河流的汛期往往出现在北半球夏季的有 3 从上海到 处 沿岸的自然带分别是 不考虑高山植物区及过渡类型 这种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 4 6月1日 考察队到达俄罗斯的北地群岛 当地有人反映 近十多年来 这个北冰洋中的岛屿已开始生长阔叶林 并且面积逐渐扩大 此事是否可信 理由是 解析 本题提供的我国南 北极科考路线图与我们平时见到的地图略有不同 图的中心位于印度洋北部 亚欧 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也发生了轻微的变形或倾斜 但我们仍然可以依据海陆轮廓进行区域定位 进而解答本题 第 1 题 在弄清玄武岩为火山喷出岩 处盛行西风的基础上即可推导出正确结论 第 2 题 注意 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 有向北流动的西澳大利亚寒流 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第 3 题 要根据自然带的纬度变化规律来确定答案 第 4 题 俄罗斯的北地群岛在北纬80 附近 属于极地气候 尽管全球气候变暖 也不足以使极地气候变成能生长阔叶林的温带气候 答案 1 火山东 东南 偏东 2 千岛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和 3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量 4 不可信北地群岛属于极地气候 阔叶林无法生长 1 日本 俄罗斯 澳大利亚 美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差异 2 美国 1 美国专业化农业生产 2 美国三大工业基地 3 澳大利亚气候 植被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 1 气候 植被带的分布 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 降水从北 东 南三面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递减 植被带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 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带 荒漠带 2 形成原因 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 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的控制下 炎热干燥 南部和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 属地中海气候 北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北风影响 带来丰富的水汽 降水多 为湿季 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 为干季 东南沿海一带 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 比较湿润 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 并受地形抬升 降水丰沛 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影响 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 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 干燥少雨 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东南信风受大分水岭的阻挡 形成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3 读图 回答 1 3 题 1 图中两个区域 a 同属一个大洲b 同临一个大洋c 同处一个半球d 同为发展中国家 2 甲 乙两城市的气候 a 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b 高温期相同 多雨期不同c 高温期不同 多雨期相同d 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3 下列关于甲 乙所在国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b 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c 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d 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解析 1 据图中经纬网判断 甲所在国是美国 乙所在国是澳大利亚 两国均临太平洋 2 甲城市气候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7月炎热干燥 1月温和多雨 乙城市是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月高温多雨 7月温和少雨 所以两地高温期不同 多雨期相同 3 美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 南部 西部 澳大利亚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答案 1 b 2 c 3 d 1 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地理特征比较 2 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 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 高温多雨 2 亚马孙河流域地势平坦宽广 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3 亚马孙河流域南 西 北三面为高原和山地 东面向大西洋敞开 由东北 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 汇集内陆 受西部山地的抬升作用 终年降水丰沛 4 南美洲北宽南窄 略成倒三角形 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大陆的最宽处 4 读 南亚和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地理简图 并回答问题 1 甲图所示国家是 乙图所示国家是 按照其生产力水平 它们均属 国家 在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2 根据图示 两国均利用本国丰富的 矿产 资源出口矿石 并建立了本国的 工业 甲图 四大城市中 填数码 是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城市 乙图 四个城市中 填数码 为自由贸易区和电子工业中心 3 两国地形特点的相同之处是 根据图示地形判断 北部靠近板块边缘的是 图所示的国家 4 按温度带划分 两国绝大部分都位于 带 但甲图所示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 而乙图所示国家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和 气候 5 在发展耕作业方面 两国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甲图所示国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乙图所示国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解析 本题采用对比的方式考查印度和巴西两国的基本概况 两国均有丰富的铁矿并且在地形上都有广阔的冲积平原和高原 印度的班加罗尔是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城市 巴西的马瑙斯是重要的自由贸易区和电子工业中心 制约印度耕作业的因素是水旱灾害 制约巴西耕作业发展的是热带雨林区的保护 答案 1 印度巴西发展中 2 铁 锰 黑色金属 钢铁 3 均有广大冲积平原和古老高原甲 4 热热带季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5 面积广大 或地形平缓 水热资源丰富西南季风进退和强弱年际变化大 降水不稳定 常发生水旱灾害北部广大热带雨林地区不宜大规模开发 热点考向重点地区的区位分析与应用 案例 2010 北京卷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指出乙 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与乙区相比 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 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 所产蔗糖的75 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简述其区位因素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了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及墨累 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工业分布及区位因素分析 该题涉及了澳大利亚的自然状况 农业 工业等多方面知识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关注社会现实 内容考查全面 到位 综合考查了考生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等综合能力 解题思路 1 由甲地的位置可知此地为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雨热不同期 即冬季多雨 夏季少雨 其成因是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2 结合图可知乙 丙两地都为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区 丙地为墨累 达令盆地 地形平坦 有灌溉水源是其最大优势 3 由材料中所给出的甘蔗种植区可推断出蔗糖加工业的分布 东南沿海除有原料优势外 还是澳大利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市场广阔 有最大的出海港口 海运便利 答案 1 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 较丰富 夏季 1月 少雨 冬季 7月 多雨 夏季 1月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冬季 7月 受西风控制 2 乙 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 小麦 绵羊带或小麦 牧羊带 丙区有河流 水资源较丰富 平原范围广 地形较平坦 3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甘蔗种植区 接近原料地 原料指向 接近港口 接近市场 知识归纳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势辨析 澳大利亚墨累 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三个优点是由混合农业这种地域生产类型的生产特点和对象决定的 应把它们联系起来认识和理解 具体关系可图解如下 北京时间2010年8月20日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 雪龙号 极地科学考察船到达 88 22 n 117 20 w 这是考察船到达的纬度最高的地区 当日15时38分 科考队员分两批乘直升机成功到达北极点 随后五星红旗和考察队队旗在北极点冰面上飘扬 在85 n的北冰洋还有如此多的 清水塘 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这些天来 雪龙 号不是在走冰道 而像是在走水道 从一条水道跨到另一条水道 层层向北迈进 雪龙 号船长沈权说 据此回答 1 3 题 1 从考察船到达的纬度最高的地区到北极点的最短距离大约为 a 160千米b 180千米c 200千米d 220千米 2 在考察船到达纬度最高的地区时 船上的五星红旗飘扬的方向为 a 西南b 西北c 东南d 东北 3 在北极地区 雪龙 号不是在走冰道 而像是在走水道 从一条水道跨到另一条水道 层层向北迈进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氯氟烃破坏臭氧层b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c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 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d 工厂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解析 1 在大圆1 约为110千米 最高纬度为88 22 距离北极点1 38 所以最短距离约为180千米 2 该地区位于极地东风带 盛行东北风 因此国旗飘扬的方向为西南方向 3 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 从而使极地附近的冰川融化 故选c 答案 1 b 2 a 3 c 热点放送系列 十四 中国第27次南极科考 热点材料 材料一2010年11月11日上午 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从深圳市盐田港起航 赴南极考察 当地时间12月1日8时10分 北京时间12月1日4时10分 雪龙 号极地考察船自西向东越过180 经线 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 材料二长城站 62 12 s 58 57 w 中山站 69 22 s 76 22 e 昆仑站 80 25 s 77 06 e 南极的最高点 冰穹 80 s 78 e 材料三世界局部区域简图图甲图乙 关键词语 1 当地时间2 昆仑站 长城站 中山站3 世界局部区域简图 命题视角 1 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 考查南极气候和资源3 考查科考站的有关知识 创新设计 阅读以上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若南极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图甲中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 当他再次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火减灾面试题目及答案
- 培训行业知识大全课件
- 水彩调色上色课件
- 2025年跨境电商财产抵押融资合同电子签约范本
- 高端商务航空器年度租赁服务合同
- 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安全生产综合保全服务合同
- 2025年高科技园区研发中心场地租赁与智能安防服务合同
- 2025年企业员工股份购买与股权动态调整合同
- 2025年校园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农技培训服务约定
- 2025年度企业信息安全解决方案采购合同规范
- GB 11122-2025柴油机油
- 联通技能竞赛考试题及答案(5G核心网知识部分)
- 中医健康养生知识宣教课件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
- 北京八中校史馆设计大纲(参考使用)
- 钢材销售通用版合同(2篇)
- 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
- GB 19572-2004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
- 贸易公司绩效考核分配方案(暂行)1
-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课件
- #20kV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