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制本科教学大纲学校体育学淮阴师范学院 四年制本科教学大纲学校体育学淮阴师范学体育系 一、说 明适用专业体育教育先修课程总 学 时72总 学 分4(一)目的与要求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体育系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制订的。 本教学大纲遵循我系为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有较强工作能力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指导思想,根据体育系培养目标的要求,从体育教育的特点出发,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并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和中学体育教学、训练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门课程重点讲授学校体育学的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课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概念体系;掌握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体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及注意问题1、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浅出的讲授,要保证基础理论。 2、讲授时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系统地提示,并进行归纳总结。 3、努力制作教学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在教学中注意补充必要的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5、征求对大纲教材的实施意见以便不断完善。 (四)考核方式与要求根据本门课的教学特点和要求,考核学生的理论与实际能力。 1、考核方式: 本门课满分为 100 分。根据教学计划规定进行考试,考试方式采用笔试,占80% ,平时成绩占20%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和出勤。 2、考核要求: (1)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讲授时应检查学生自学章节的笔记,提出自学的要求以保证教学质量 (2)要布置和检查各章节的思考题,作业题完成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 (3)闭卷考试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试卷要求有一定的广度。 (五)学时分配序号 教学内容 时数 百分比 授课形式 1 绪言 2 2.8% 讲授 2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2 2.8% 讲授 3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4 5.6% 讲授 4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 22、8% 讲授 5 第四章 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 8 11.1% 讲授 6 第五章 体育教学内容、教材、体育教学手段 8 11.1% 讲授 7 第六章 体育教学方法 6 8.3% 讲授与实践 8 第七章 体育教学方法中有关思想品德教育与个性发展的方法 2 2.8% 讲授 9 第八章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介绍 68、3% 讲授与讨论 10 第九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18 25% 讲授与实践 11 第十章 学校课外体育锻炼与竞赛 6 8.3% 讲授 12 第十一章 体育教师 2 2.8% 讲授 13 第十二章 体育教学观摩 4 5.6% 观看与讨论 14 复习 2 2.8% 讲授与讨论 总计 72 100% 二、大 纲 内 容绪 论 一、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学习学校体育学的基本要求 三、学校体育学的概念 四、学校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五、学校体育学的内容 六、学校体育学的特点 七、如何学习学校体育学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一)六艺教育 (二)武举考试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 (一) 1903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设立体操科 (二) 1923 年的新学制课程标准改为体育课 (三) 1940 年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 (四) 1941 年创建延安大学体育系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阶段( 1949 1957 ) (二)曲折发展阶段( 1958 1965 ) (三)严重破坏阶段( 1966 1976 ) (四)改革发展阶段( 1979 至今)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一)学校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特征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 (三)学校体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特征 二、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一)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学校体育向着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三)学校体育向着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四)学校体育逐渐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五)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向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 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一)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二)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 (三)提高人体功能 (四)调节人的心理 (五)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三、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 (一)教养功能 (二)教育功能 (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四)美育的功能 (五)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功能 四、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与一般功能的关系 (一)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 (二)学校体育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地位 一、学校体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一)学校体育与德育 (二)学校体育与智育 (三)学校体育与美育 二、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 (一)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意义 (二)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三、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四、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 第三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一、学校体育目标的一般概述 二、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的需要 (二)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 (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三、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一)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 (二)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四、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要求 (一)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 第一节 学校体育行政法规的一般概述 一、学校体育行政法规的一般概念 二、颁布与实施学校体育行政法规的意义 第二节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一、两个条例的产生和发展 二、两个条例的意义 三、两个条例的结构和内容 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 (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第三节 学校体育实施的几个标准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前因 (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 三、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合格标准 第四章 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 第一节 体育教学特点和目标 一、体育教学特点 (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 (二)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 (三)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 (四)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体育教学目标 (一)体育教学目标及特征 (二)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 (三)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和内容 (五)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 第二节 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 (二)学习体育教学过程的意义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 (一)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 (二)在掌握技能中提高体能的过程 (三)学习知识和形成运动认知的过程 (四)在集体中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 (五)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 第三节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几个规律 一、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 (一)、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二)、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 (三)、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二、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 三、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四、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 五、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第四节 体育教学原则 一、对传统体育教学原则的评价 (一) 内容移植过多 (二)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理念 二、当前体育教学原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新体育教学原则 第五章 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 第一节 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意义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意义 二、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发展历史的回顾与借鉴 第二节 我国过去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 一、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 二、编选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二)适应学生身心特征的原则 (三)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五)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六)教学内容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相结合的原则 三、教材纲要体系 (一)体育教材的分类方法 (二)教材比重 (三)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 (四)男女生教材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一、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二、学习领域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第四节 体育教学手段 一、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和意义 二、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 三、体育教学手段的运用 第六章 体育教学方法 第一节 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一、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意义和特点 (一)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意义 (二)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特点 二、常用的方法和要求 (一)语言法 (二)直观法 (三)完整法 (四)分解法 (五)矫正法 第二节 发展体能的方法 一、发展体能的意义和特点 (一)发展体能的意义 (二)发展体能的特点 二、常用的方法和要求 (一)负重法 (二)持续法 (三)游戏法 (四)综合法 (五)巡回法 (六)比赛法 第三节 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方法 一、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意义和特点 (一)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意义 (二)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特点 二、常用的方法和要求 (一)说服法 (二)榜样法 (三)评比法 (四)表扬法 (五)批评法 第四节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介绍 一、学导式教学法 (一)概念 (二)思想 (三)方法 二、发现式教学方法 (一)概念 (二)思想 (三)方法 三、程序式教学方法 (一)概念 (二)思想 (三)方法 四、小群体教学法 (一)概念 (二)方法 第七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设计 一、学期教学设计 (一)学期教学设计的概念 (二)学期教学设计的要求 (三)学期教学设计的步骤方法 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 三、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一)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 (三)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体育教学的实施 一、体育教学常规 (一)体育教学常规的主要内容 (二)制定和贯彻体育教学常规的注意事项 二、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运用 三、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 四、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 (一)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 (二)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 (三)课内教学组织形式 五、体育课密度与运动负荷量度的控制 (一)体育课密度的控制 1 体育课密度的概念 2 体育课密度的安排与调控 (二)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控制 1 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概念 2 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安排与调控 第三节 体育教学评价 一、体育教学评价概述 (一)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 (二)体育教学评价的类型 1 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 2 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 3 内部参与者的评价和外部参与者的评价 4 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5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6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二、体育教学质量评价 (一)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目的 (二)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内容 1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 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三)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 1 评语法 2 调查法 3 观察法 4 评分法 三、 学生体育学习评价 (一)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 1 体能 2 体育知识与技能 3 学习态度 4 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 (二)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常用方法 1 测验法 2 档案袋评定 3 评语法 4 观察法 5 学生成长手册 第八章 学校课外体育锻炼 第一节 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及意义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与地位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第二节 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与原则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任务) 三、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 第三节 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 一、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 二、传统体育竞赛的特点 三、当前课余体育竞赛的改革 四、当前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 五、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 六、课余体育竞赛的内容 第九章 体育教师 第一节 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教师的地位 二、体育教师的作用 第二节 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职责和条件 一、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 二、体育教师的职责 三、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第十章 体育教学观摩 第一节 体育观摩课(水平四) 第二节 体育观摩课(水平二) 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2周登嵩学校体育学(简编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3李祥 学校体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毛振明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5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市青华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广西南宁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化学试题(含答案)
- 甘肃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少先队员演讲稿范文
- 汉字单人旁的演变课件
- 2025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书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5以内数加与减 第4课时 还剩下多少
- 实验小学交通安全应急预案10篇
- 水表井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建筑施工现场噪音控制方案
- 2025年职工技能大赛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规范大件运输管理制度
- 药学处方审核培训
- T-MSC 005-2024 灵芝孢子油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 职业院校班主任辅导员培训
- 贸易意向合作协议书范本
- 校园活动讲安全
- DB37T 5230-2022 岩棉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
- 浅析立体心何模块在新高考中的命题方向研究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