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肥水管理.doc_第1页
蔬菜肥水管理.doc_第2页
蔬菜肥水管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广州市西北郊几种常见蔬菜以及它们生长的土壤条件、灌溉的水质状况进行实验分析,主要测定影响人类健康以及对土壤生态系统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具有积累、破坏作用的重金属元素汞(Hg)、砷(As)、镉(Cd)、铬(Cr)、铜(Cu)、锰(Mn)、镍(Ni)、铅(Pb)、锌(Zn)、硒(Se)、锡(Sn)及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和苯酚。结果表明,该区域农业用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期使用受污染的水进行灌溉的菜地,其土壤和植物体所含的有毒物质较多,部分物质含量已经明显超标,土壤达到了严重污染的程度,农业生态环境和农田生态系统处于较差状态,农产品可能给人们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在关于土壤污染与蔬菜关系方面首次报道了苦瓜种子与污染物的关系,芥菜、豆角与污染物锡等的关系也是首次报道。研究还表明,种子富集有毒物质的强度明显大于其它部位,其次是根大于茎和叶。(生态科学,2006,3李秋霞; 黄玉源; 赵玉环; 黄益宗,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研究了汽车尾气中铅对公路两侧蔬菜的污染。试验结果表明:在公路两侧200m范围内生长的蔬菜均受到汽车尾气中铅的污染,且蔬菜中铅含量与距离成负相关。相同距离点上不同种类的蔬菜中铅含量有明显差异,表明蔬菜吸收和累积大气中铅的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是叶菜大于根、果菜。(江苏环境科技,1998,3潘如圭; 宋佩扬; 潘秀琴; 管建国;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城郊蔬菜基地土壤有效态铅、锌、铜和镉的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因子研究(张庆利; 史学正; 黄标; 于东升; 王洪杰,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瑞典农业大学土壤系; 徐州师范大学国土信息与测绘工程系江苏徐州; UppsalaSE-75007瑞典; 土壤, Soils,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01期)利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从小尺度区域角度上研究了南京城郊土壤中铅(Pb)、锌(Zn)、铜(Cu)和镉(Cd)4 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 研究区土壤中有效 Zn 变异程度相对较大,有效 Pb 的变异程度相对较小,而有效 Cu 和 Cd 为中等程度变异。(2) 研究区有效 Pb、Zn 含量空间分布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而 Cu、Cd 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有效 Zn、Cd 的空间自相关尺度相对较大,而有效 Cu、Pb 相对较小。(3) 研究区土壤中有效 Pb 的空间分布主要受交通影响,交通量越大的道路附近土壤中有效 Pb 含量越高;有效 Zn 主要受城市生活废水的影响,城市生活污水灌溉和城市地表径流是土壤中有效 Zn 积累的主要原因;有效 Cu 主要与蔬菜种植过程中有机肥(主要是牛粪)施用关系密切,有机肥施用量越大,土壤中有效 Cu 含量越高;有效 Cd 受地形影响较大,地形低洼处土壤中有效 Cd 含量相对较高。不同水氮管理对菠菜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Plant Natrition and Fertilizen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02年 01期)(张宏彦; 陈清; 汤丽玲; 李花粉; 李晓林; H.P.Liebig;,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开放实验室; Hohenheim大学蔬菜与果树科学研究所; )针对传统水肥方式中存在的投入过量问题 ,采用控制耕层土壤湿度以及应用KNS氮素推荐系统对菠菜的产量及水氮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推荐施氮处理与传统施氮处理对菠菜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控制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为植物有效的土壤含水量的 5 0 % 80 %及 6 0 % 90 %时的处理产量比传统灌水处理有显著性增加。推荐灌水施氮模式同传统灌水施氮模式相比 ,菠菜产量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是氮素以及水分供应量分别减少了 73.6 %和 39 2 % ,相应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6 4% ,氮素利用效率也有显著提高。推荐的水氮处理在菠菜收获后土壤无机氮残留量比传统处理明显降低。因此在合理灌溉的基础上进行氮素推荐 ,可有效地解决蔬菜生产中产量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河北省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的积累状况及影响因素(刘建玲; 廖文华; 高志岭; 孟昭相; 河北农业大学; 廊坊市农林局; 河北保定; 河北廊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编辑部邮箱 2004年 01期)为了对菜地土壤养分的合理管理提出理论依据 ,研究了河北省 11个蔬菜种植县、市的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的积累状况及剖面分布特性。结果表明 :日光温室 0 2 0cm土壤pH与相邻粮田平均降低了 0 7pH单位 ;与相邻粮田比较 :菜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别平均增加了 74 1%、5 6 78% ;Olsen -P、硝态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分别增加了 7 4倍、7 1倍、1 0倍和 2 6倍 ;速效锌、铁、锰、铜分别平均增加了 1 2倍、1 3倍、0 5倍、0 6倍和 0 5倍 ,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菜地养分主要积累在 0 2 0cm土层 ,2 0 80cm土壤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各养分的积累量逐渐减少 ,各养分积累量为Olsen -P 硝态氮 速效钾和碱解氮 全氮和有机质 ,不同类型菜地土壤养分的积累状况为日光温室 塑料大棚。保护地蔬菜栽培不同灌水方法对表层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张玉龙; 张继宁; 张恒明; 杨丽娟;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辽宁沈阳; 灌溉排水学报,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编辑部邮箱 2003年 01期)通过 3年连续保护地栽培蔬菜小区试验 ,对滴灌、渗灌、沟灌 3种灌水方法的土壤盐分积累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后 0 2 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以沟灌最高 ,渗灌次之 ,滴灌最低 ;滴灌土壤 p H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渗灌和沟灌土壤。在 0 2 0 cm土层内全盐含量呈幂指数形式分布 ,即地表处含量最高 ,随深度增加逐渐下降 ;而土壤 p H则随深度增加而直线上升。另外 ,土壤中可溶性盐的阴离以 NO-3 为主 ,阳离子以 Ca2 + 为主。这说明选择合理灌水方法 ,是防止土壤退化、提高保护地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利用不同土壤Nmin目标值进行露地花椰菜氮肥推荐张宏彦; 陈清; 李晓林; 汤丽铃; 张晓晟; 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植物营养系;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ing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03年 03期确定蔬菜不同生长阶段根层土壤中既满足蔬菜氮需求但又不造成环境问题的土壤无机氮量 (土壤Nmin目标值 )是精确化氮肥施用技术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在露地条件下 ,设置不同土壤Nmin目标值 (N 0、5 0、10 0、2 0 0、30 0及 4 0 0kg hm2 ) ,依据土壤 蔬菜体系无机氮平衡的方法进行了花椰菜氮肥推荐 ,从产量、氮吸收、损失及经济等方面对合理的土壤Nmin目标值进行了初步筛选。研究结果表明 ,花椰菜不同生育阶段最佳生长及氮吸收所需的根层土壤Nmin目标值大致为N 10 0kg hm2 ,而保持土壤 作物体系无机氮平衡的氮供应量大致为 2 0 0kg hm2 ,相当于Nmin目标值为N 5 0kg hm2 。综合产量、环境、经济效益三因素 ,N 10 0kg hm2 应是满足花椰菜正常需要且不会产生较大环境问题的合理土壤Nmin目标值。三种集约化种植体系氮素平衡及其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寇长林; 巨晓棠; 张福锁; 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4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04期选取中国北方3种重要的集约化种植体系小麦 玉米轮作、大棚蔬菜和果园,研究了3种体系年度氮素输入输出关系、土壤硝酸盐的累积、不同体系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棚蔬菜年度化肥氮、有机肥氮、灌水带入的氮和总氮输入量分别为135. 8、1881、4 0 2和36. 5 6kghm-2 ,分别为小麦 玉米田的2 5、37. 5、83. 8和5 . 8倍,为果园的2 .1、10 . 4、6. 8 2和4 . 2倍.不同系统降水输入的氮在14 218 9kghm-2 之间.3个体系氮输出量分别为2 80、32 9和12 1kghm-2 .氮素年度盈余分别为349、332. 7和74 .6kghm-2 .09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分别为2 2. 12 .75、1173和6 13kghm-2 ,9018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分别为2 .132. 4 2、10 .32和976kghm-2 .在0180cm剖面中,小麦玉米田各层土壤硝态氮处于相对均一分布,大棚蔬菜以表层最高,30cm以下各层也远高于大田,果园土壤硝态氮累积随土壤深度而增加.3种体系均表现出硝酸盐的明显淋洗.大棚蔬菜区浅井.日光温室番茄氮素资源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何飞飞; 肖万里; 李俊良; 陈清; 江荣风; 张福锁; 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莱阳农学院农学系; 山东莱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3期根据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原理,应用氮素供应目标值结合PSNT(Presidedress Soil Nitrate Testing)技术对日光温室春、秋季番茄主要生育时期030 cm土壤硝态氮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氮素追施调控。试验设计为:当春季目标产量为84 t/hm2时,在第一、二、三穗果膨大期每次追肥时采用N 300 kg/hm2的氮素供应目标值(030 cm土层NO3-N+灌溉水带入氮素+追施化肥氮素),之后每次追肥采用N 200 kg/hm2的氮素供应目标值;当秋季目标产量为75 t/hm2时,在第一、二、三、四穗果膨大期每次追肥时采用N 200 kg/h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